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委员会成立
1
作者 万美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委员会 思想政治教育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思政学科的“清道夫”——评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
2
作者 王英 吕文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政治工具性价值的更深邃意蕴,主要议题是建构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什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探赜
3
作者 康秀云 赵南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41,46,共6页
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理论问题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文章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 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理论问题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文章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培养对象、建设内容、归口管理部门等有所不同,但它们又依存共生,统一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建设在范畴、任务、施行主体和对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又相辅相成、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形成了同向聚合的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学科定位、目标、制度相统一,是学科规范、动力、品质相统一,是学科学理、学术、学人相统一,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 思政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再探讨
4
作者 代玉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1-3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整体发展上须与治党治国实践同频共振,与宏观社会运行深度互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整体发展上须与治党治国实践同频共振,与宏观社会运行深度互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内容与学科建设上始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向而行,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中发挥支撑作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关联密切,在吸纳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最新成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面向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致广大、善对话、尽精微,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拓展学科视野,于守一望多中实现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笔谈)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灿 骆郁廷 +3 位作者 刘建军 高国希 李辉 万美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共24页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此后,他多次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问题,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此后,他多次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问题,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深入探索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既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课题,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出的紧迫任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问题,既要对建构原则、建构基础进行理论阐释,又要在把握整体性逻辑的基础上分领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具体讨论。为此,本刊特邀张耀灿、骆郁廷、刘建军、高国希、李辉、万美容六位专家就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问题展开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要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言胜 康秀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努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正确处理学科自立和学科拓展的关系,明确学科的规范与定位;正确处理政策推动和内涵发...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努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正确处理学科自立和学科拓展的关系,明确学科的规范与定位;正确处理政策推动和内涵发展的关系,为学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彰显并提升学科品质;正确处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关系,涵养广阔远大的学科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的生成基础、历史定位和赓续发展——纪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制40周年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澍军 杨昇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9,共8页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的形成源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信念的精神凝聚和理论传承,对走“两个结合”必由之路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信,对人类文明知识成果的革故鼎新和传道授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的形成源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信念的精神凝聚和理论传承,对走“两个结合”必由之路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信,对人类文明知识成果的革故鼎新和传道授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实现了由理论奠基到科学化建设的演进历程。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应不断推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彰显其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更为主动的历史自觉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形态与动力变革
8
作者 罗肖肖 康秀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3,共6页
学科发展形态是学科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存在状态和表现样式,是学科发展阶段性的体现,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实践形态、专业形态及学科形态,在自身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 学科发展形态是学科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存在状态和表现样式,是学科发展阶段性的体现,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实践形态、专业形态及学科形态,在自身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与建制化程度上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同时,在学科发展定位、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及学科队伍建设上积蓄了坚实且稳定的发展动力。在新征程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需遵循发展形态演变规律,反思发展困境,以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发展能力、以人才支撑建强学科发展的学人共同体、以平台革新巩固学科发展的组织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发展形态 动力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刚 王珺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南,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南,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了科学化讨论、学科化建设、系统化推进的壮阔历程,掀开了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转化,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治理体系、评价体系构建创新,从理论建构、历史演化、实践创新三方面共同推动了学科内涵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的方法论
10
作者 叶方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27,共8页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学科思维方式,并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对相关概念进行提取、分析、打磨、优化、生成等思维加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应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奉行科学的实践标准、历史标准、学科标准、逻辑标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向度,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方式,遵守概念研究的科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 标识性概念 实践生成论 学科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向度
11
作者 袁佩媛 靳玉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3,330,331,共15页
“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点,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特色鲜明的目标导向、理论趋向和实践指向。在目标导向上,“两个结合”有助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使命、文化使命及时... “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点,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特色鲜明的目标导向、理论趋向和实践指向。在目标导向上,“两个结合”有助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使命、文化使命及时代使命。在理论趋向上,“两个结合”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提炼标识性概念、凝练原创性理论、锤炼变革性范式。在实践指向上,“两个结合”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明确中国立场,推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融;坚定批判思维,明晰独立性与交叉性的边界;回答时代课题,实现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合,进而在科学回答“四个之问”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赋予强劲动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高校管理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模式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新论域》
12
作者 黄劲歌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在信息化时代,全球各国面临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深入推广对高校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也随之受到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与重塑。信息... 在信息化时代,全球各国面临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深入推广对高校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也随之受到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与重塑。信息技术的普及促使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知识的网络化以及学习的自主化,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与传播提供了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
13
作者 叶方兴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尤其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化提升,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与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应着眼于提升解释力、专...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尤其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化提升,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与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应着眼于提升解释力、专业化、层级化和规范性等方面,在概念研究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体系和元素、概念和语词、事实与规范、明晰与韧性等关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的精确度、纯粹度、区分度和清晰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理优化应坚持如下思路:注重概念史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分析性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差异性研究,持续加强学科基本概念与基本命题协同研究,同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善用哲学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基本概念 学理优化 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生 赵秦 王梦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模型建构至少包含三个关键的步骤:科学设置指标观测点、有效推进数据资源化、思政素质画像可视化。为保证思政素质画像科学有效赋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从强化制度保障、培育人才队伍、夯实数据基础、明晰规范标准等方面提出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素质画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其昂 张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入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作为思维对象储存其中从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生成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经过融合沉淀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跨越宏观与微观的鸿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机制,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行动 关联机制 社会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定位,搭建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字赋能,打造育人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能力,深化数字交往,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异化与驾驭:基于推荐算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世虎 王许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引入推荐算法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中心的叙事逻辑,推进双向互动式的叙事方法,发展多维立体化的叙事结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的新变量和风险催化剂,推荐算法在流量与资本的裹挟下逐渐异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者、叙事对象、叙事内容和叙事场域带来新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推荐算法通过“算法把关”“算法茧房”“算法泛滥”“算法圈层”弱化叙事者权威、影响叙事对象认知、加剧低质内容传播、削弱叙事场域影响。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过程中必须主动驾驭推荐算法,通过批判与建构重塑叙事者权威,经过反思与提升打破叙事对象的“茧房”,注重规制与引导以净化叙事内容生态,利用发掘与“破壁”加强叙事场域文化建设,使推荐算法更好地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推荐算法 算法异化 叙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