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判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陶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2,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提出反映了社会转型中对"人"的重视,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视为一种教育活动,从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存在。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所隐含的预成论式的...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提出反映了社会转型中对"人"的重视,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视为一种教育活动,从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存在。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所隐含的预成论式的人的价值悬设,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只有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使用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重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才可能有效避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研究中的"人学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 批判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反思 被引量:9
2
作者 欧彦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在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和学科自身逻辑规律发展的共同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初步形成,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促进学科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在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和学科自身逻辑规律发展的共同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初步形成,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促进学科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方法论作用。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坚持、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审视与反思,能够完善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若干方面,促使学科更完整地发展和更富有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向的必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
作者 牛遂博 牛丽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1-202,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豹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豹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行有意识的意识形态影响,从而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无疑,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存在与本质需要和利益价值与发展等理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基础。鉴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偏差,我们势必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工具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式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 身心发展规律 直接理论基础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守敏 董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5,共4页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抉择的主要依据,并从思想、理论、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优化的基本策略,以期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导范式 抉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论纲
5
作者 胡守敏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1,共7页
范式变革是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探讨理论来源、现实意义、影响因素、趋势研判等是绕不开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基础性、框架性、本源性的知识要素,因而可以构成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 范式变革是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探讨理论来源、现实意义、影响因素、趋势研判等是绕不开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基础性、框架性、本源性的知识要素,因而可以构成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总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根本指导与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西方范式相关理论则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现代学科理论来源,优化主导范式地位、助推学科发展成熟、凝聚学术研究队伍和拓展新的研究问题、聚焦学科研究领域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现实意义,社会现实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进步、学科自身的发展、党和国家的战略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影响因素,提供范式选择、带动范式调整和探寻范式规律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趋势研判。这一理论尝试期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雅华 舒练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统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和价值研究建立内在统一的和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有利于促成现存的“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视域融合,从而能克服单一论导致的解释力不足、引领力阙如的局限。立足实践生存论,再思、再释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存在为何”,敦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存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范式走向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融合,以破解传统研究范式局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难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达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实现政治性功能与精神性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双向关系性思维的运思、回归人之生存和发展的感性实践以及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意蕴,构筑精神家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实践生存论转向,将充分彰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生存论 研究范式转向 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学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陈艺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5-49,共5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与话语构建的基础,虽在内涵上已形成一定共识,但...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与话语构建的基础,虽在内涵上已形成一定共识,但在体系化建设、学术共识形成及话语科学性方面仍待完善。结合学界对研究范式的创新探索及语言逻辑分析方法的应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发展需着力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以系统思维梳理理论层次,明确主干、枝干与果实理论的边界,整合新生学科成果。二是通过语言逻辑校准凝聚学术共识,破解概念混用、逻辑混乱等问题,彰显中国特色。三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话语表达,提升国际传播力。通过上述路径,推动元理论实现系统化、共识化与科学化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奠定学理基础,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体系 话语 研究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的出场、困境与突围
8
作者 卢岚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5,共10页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场域打开了全新的疆域,并将数据驱动的视野与方法强势带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按下了快进键。和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当求跨学科理论资源与测量方法...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场域打开了全新的疆域,并将数据驱动的视野与方法强势带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按下了快进键。和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当求跨学科理论资源与测量方法的支持,以大数据和高运算力为支撑来挖掘其可计算化的潜力,实现对人的思想行为数据的海量收集与深入分析,采用数学工具、统计分析等手段测量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因此,定量研究不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其理论建构与分析工具齐头并进,形成了既接理论天线、又接实践地线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回归分析 因果推断 数字密集型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学范式,还是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反思 被引量:20
9
作者 陶磊 黄明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5,169,共7页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似乎已经成了学界的共识。但只要对人学范式作一认真的反思,就不难发现,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隐藏着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似乎已经成了学界的共识。但只要对人学范式作一认真的反思,就不难发现,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隐藏着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其辐射面窄化甚至是断裂的矛盾。要弄清这三对矛盾,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论"和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区别。只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即主要在社会关系中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到"社会哲学范式,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的生成中明确其现代转型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范式 社会哲学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梅萍 杨珍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3,共4页
在人学范式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理论基础转换、时代条件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依据,用本质要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素进行剥离和分析。通过分析思想政... 在人学范式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理论基础转换、时代条件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依据,用本质要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素进行剥离和分析。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和起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料确立为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精神生产实践,质量确立为满足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质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剥离呈现的程度,并最终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人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为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这一本质的确立不意味着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论和阶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要素法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象学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1
作者 张威 马长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0-21,35,共3页
在现代政治合法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价值原则的普遍认同,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哲学人学本体论上坚持“以人为本”,并在认识论上准确地认识人的本质,实现哲学范式上人的本体与认识上的同一性,从而达到实践上... 在现代政治合法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价值原则的普遍认同,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哲学人学本体论上坚持“以人为本”,并在认识论上准确地认识人的本质,实现哲学范式上人的本体与认识上的同一性,从而达到实践上的知行合一。但是,在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认识问题上,无论是传统的形而上学人学范式还是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人学范式,都没有化解关于人学范式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内在紧张,这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困境的哲学根源。马克思的人学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人学范式,在“实践的现象学”意义上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现象学 人学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守正创新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玉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根基。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众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支柱性方向上积累了丰硕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和... 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根基。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众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支柱性方向上积累了丰硕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从实践、专业、学科三重向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不同样态。回顾思想政治教育40年来的建设史和研究史,应总结经验并面向未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方略。循此逻辑,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史、回到人本身、回到实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奔向学术的远方、理论的远方和方法的远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理论 学科发展 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耀灿 曹清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的基本观点和视角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实定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价值取向,现实性原则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基本原则,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之生成...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的基本观点和视角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实定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价值取向,现实性原则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基本原则,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之生成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实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 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耀灿 曹清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在我国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或重构;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在我国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或重构;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探讨;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操作层面的观照;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的人学成分分析。虽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理论资源借鉴上的偏颇、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失衡、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分离、历史和现实的割裂以及自觉建构学科意识的混沌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要自觉克服这些问题,走上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 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曹清燕 张耀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4,共4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确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区别于其他学科视角的解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是人之生成和人之解放的...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确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区别于其他学科视角的解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是人之生成和人之解放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人学解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人学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忠梅 秦在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型的“教化论”审视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宗章 尉天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社会哲学范式"呈现的是"规范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人学范式"带有浓厚的"目的论"倾向。以"教化论"为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型,体现两种范式的承续式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理... "社会哲学范式"呈现的是"规范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人学范式"带有浓厚的"目的论"倾向。以"教化论"为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型,体现两种范式的承续式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个教化的过程,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工具性存在与目的性存在的结合,本质上是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 转型 教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人学探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曹清燕 张耀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2,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基性、始源性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根源的阐释不能只局限于社会、国家等宏大叙事和客观外在的角度,还应从人学的、内在的角度予以探析。从人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基性、始源性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根源的阐释不能只局限于社会、国家等宏大叙事和客观外在的角度,还应从人学的、内在的角度予以探析。从人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之所以能发生在于它为人所需要,是人生存、发展和完善之需要的产物;它由人自身所创生出来;它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所推动得以不断更新而获得更高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发生 人学 生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模式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栾颖娜 王明明 姜海洋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1,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存在着个性教育的缺失、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的缺失以及隐性教育的缺失等不足之处,以马克思主...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存在着个性教育的缺失、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的缺失以及隐性教育的缺失等不足之处,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极具必要性,应关注大学生的个性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应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视隐性教育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成文 刘謦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3,共4页
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来存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之争。既肯定思辨研究的意义,又肯定注重经验(事实)的客观性、普遍定律和演绎说明的价值,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的融合... 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来存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之争。既肯定思辨研究的意义,又肯定注重经验(事实)的客观性、普遍定律和演绎说明的价值,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的融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包含的经验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性、独特的意义系统以及假设演绎和解释性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的客观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要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就必须根据具体研究情境,有选择性地实现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研究范式 人文主义范式 科学主义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