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出场的学理思考 |
陈波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
张力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3
|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定位的基本逻辑 |
王俊拴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4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 |
闫艳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42
|
|
5
|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的群体 |
何海兵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6
|
学为中心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 |
李玉倩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系统化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全通道式沟通机制研究 |
郑敬斌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生成规律 |
张正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9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载体的能动作用 |
邱杰
|
《理论月刊》
|
2004 |
2
|
|
10
|
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新认识 |
徐贻珠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1 |
1
|
|
11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研究方法论探索 |
于欣宜
费英秋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2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孙健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3
|
马克思历史结构中主体思想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孙建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
余斌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3
|
|
15
|
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维度 |
项久雨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6
|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
陈晓山
向勇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7
|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 |
罗洪铁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2 |
9
|
|
18
|
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对其实效性的功能建构 |
田九霞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0 |
9
|
|
19
|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形成与发展述评 |
蔡小菊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3 |
3
|
|
20
|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以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比较为视角 |
李齐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