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论析
1
作者 王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理论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成果的评析,在充分肯定理论价值和不足的同时,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含义、内容和价值实现中的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回归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晓梅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79,共3页
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只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定位思维中解脱出来,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客观准确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受教育者个体价值的回归,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只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定位思维中解脱出来,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客观准确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受教育者个体价值的回归,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价值 个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主体定位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成利 王明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41-42,共2页
新时期应从新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社会个体与主流意识形态沟通的平台,从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出发,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提升至完善个体生命的高度。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闵绪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26,共3页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有效性与有限性、独特性与多样性、滞后性与超前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之维 被引量:2
5
作者 赖雄麟 邵晓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1,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视角,来观测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重要意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个体价,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与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起点和归宿;个体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视角,来观测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重要意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个体价,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与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起点和归宿;个体差异,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依据;个体尊严的实现,则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价值目标;个体生存问题,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关切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思想的历史梳理及现实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安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3-168,共6页
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可预见可操作,但自由权利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话语逻辑却使其最终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淖,面临着"个人主义"与"资本政权维护者"双重身... 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可预见可操作,但自由权利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话语逻辑却使其最终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淖,面临着"个人主义"与"资本政权维护者"双重身份的二律背反,沦为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个体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但"人的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使得个体始终依附于社会,而丧失了主体性,最终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反思并在批判基础上不断超越,借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现实的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环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社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2-44,共3页
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以一定的外部环境为前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之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同样需要各种环境为其奠定基础。因此,探讨和分析大学生... 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以一定的外部环境为前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之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同样需要各种环境为其奠定基础。因此,探讨和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环境,提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策略,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实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光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I0007-I0007,共1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社会价值而不注重个体价值的体现,在社会价值本位观的影响下,个体价值往往被忽视和取代。人们出于对自身价值的反思、对个人利益的关切和对主体力量的肯定,期望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积极观...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社会价值而不注重个体价值的体现,在社会价值本位观的影响下,个体价值往往被忽视和取代。人们出于对自身价值的反思、对个人利益的关切和对主体力量的肯定,期望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积极观照个体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本位观 个人利益 主体力量 价值的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9
作者 谢庆 裴广一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从人才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可以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揭示出个体价值,并体现出个体价值在个体成才和展才不同阶段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包括:成才阶段的价值、展才阶段的价值和素质再提升阶段的价值。
关键词 人才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路径与创新价值——基于C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景谱 谈传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基础+主题”模式,通过优化主题选取、强化主题内容、坚持主题特色、创新主题方式,形成了有成效、可复制、具备推广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主题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价值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的生成与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甜甜 叶方兴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旨在通过教育对象述说个体生命在社会历史中的生成过程,揭示社会历史演化的普遍规律,以有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一叙事方式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以个体生命历程为... 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旨在通过教育对象述说个体生命在社会历史中的生成过程,揭示社会历史演化的普遍规律,以有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一叙事方式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以个体生命历程为切入点,聚焦个体思想政治观念的生成、变化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的开展帮助教育者进入个体心灵世界,把握人的思想发展与内在需要。同时,它又能表现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揭示教育对象生命历程背后的政治框架,帮助教育者从个体视角建构国家叙事,以增进个体的国家认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生命历程理论的一般原理,以“现实的人”作为叙事的立足点,以倾听、反思、关怀、提升教育对象构建叙事过程,以个体生命中的标识性事件充盈叙事内容,并深入分析和把握个体所述事件,将其积极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个体叙事 “现实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技术·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向度
12
作者 闵雪 石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顺应“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嬗变的应然取向、满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延异互构的学理规范、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从技术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据驱动、算力计算、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驱动创变的生动体现。从价值向度看,数字化转型是形塑人类生存发展新图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服务效能、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智慧育人新样态的价值表现。三重向度各侧其重,各显其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转型 动力向度 技术向度 价值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赜
13
作者 陈建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与动力。提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主体性”“崇高性”和“普遍性”价值意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涵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14
作者 杨少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通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建设隐性校园文化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价值功能和实践进路
15
作者 丁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3-85,共3页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旨在提升育人实效,为共同富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逻辑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杜鹃 衡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育创新四个维度。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坚持目标融合,明确红色美术育人定位;坚持内容融合,优化红色美术育人体系;坚持机制融合,推动红色美术育人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美术作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价值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生活空间的价值意蕴、主要障碍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仲尤 田宇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生活空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空间转换的切入点。有效融入生活空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关键,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思... 生活空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空间转换的切入点。有效融入生活空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关键,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活空间的有效融合是应然的合理状态,但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异质性冲突导致的空间疏离、受传统路径制约和对个体需求关注不足引发的空间脱域、受网络圈层化影响形成的空间壁垒等障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生活空间,需要基于现实生活空间加强沟通互动与情感融入,搭建好融入生活空间的桥梁中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的主导权与话语权,从而实现从疏离到融合、从脱域到互嵌、从壁垒到通达,使其在生活空间有效融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空间 价值意蕴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野田 王永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
价值观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乃至本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价值观作为人的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具有多项核心功能。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 价值观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乃至本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价值观作为人的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具有多项核心功能。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鉴于此,学校要加强价值观教育,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地 王艺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2,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发和工人革命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密切关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批判,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德、宗教清德、...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发和工人革命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密切关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批判,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德、宗教清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内容批判,以及对资产阶级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强制灌输、操纵媒体和控制舆论的方式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对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当代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文本研究以及在国际视野下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政治教育 资产阶级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