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余人”的后代或变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大思想小说中西方派形象所体现的根基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
作者 祝先标 林欣欣 +1 位作者 孙泽 万海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2-83,共12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大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即《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白痴》中的伊波利特、《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少年》中的维尔希洛夫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卡拉马佐夫,都属于以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大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即《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白痴》中的伊波利特、《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少年》中的维尔希洛夫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卡拉马佐夫,都属于以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同名主人公为前辈的"多余人"的后代或变体。这类"多余人"形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大多以激进的西方派面貌出现。奥涅金之类的"多余人"知识分子对真理和行动的渴望,以及他们经历憧憬与困惑却最终一事无成,其言行甚至危及传统与根基等典型的表面特征,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一类年轻的西方派形象所继承,但他们最主要的、共同的精神特征是:受到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和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诱惑,脱离了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在自己的祖国成为不仅无所事事、反而有损于俄国传统和文化根基之人,沦为思想上的漂泊者和人民的疏离者。对这类作为西方派的"多余人"形象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亦体现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根基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五大思想小说 “多余人”形象 根基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思想的小说”与“被小说的思想”——回应俞兆平教授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伟 夏中义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8-272,共15页
围绕《阿Q正传》这一鲁迅学案至今值得争议,因为这部小说的思想意蕴暨叙事魅力同样迷人。能从阿Q读出"思想家言"的智者当属珍贵,若进而从阿Q读出"小说家言",即读出鲁迅注入阿Q造型的思想是被小说化的,这就更经得起... 围绕《阿Q正传》这一鲁迅学案至今值得争议,因为这部小说的思想意蕴暨叙事魅力同样迷人。能从阿Q读出"思想家言"的智者当属珍贵,若进而从阿Q读出"小说家言",即读出鲁迅注入阿Q造型的思想是被小说化的,这就更经得起咀嚼。这亟需了解两条艺术规律:一是作家的初始动机对创作全程未必具决定性;二是小说的思想基因对作品不应具限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有思想小说 “被小说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冯梦龙小说思想的哲性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开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8,共9页
冯梦龙小说思想总体上具有哲性特征,他从哲性角度透视小说本体、小说起源、小说文本构成、小说社会功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启发性和开创性的命题。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视角,大体由史性视角、哲性视角、文性视角、诗性视角四种构... 冯梦龙小说思想总体上具有哲性特征,他从哲性角度透视小说本体、小说起源、小说文本构成、小说社会功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启发性和开创性的命题。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视角,大体由史性视角、哲性视角、文性视角、诗性视角四种构成,冯梦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自觉而全面地从哲性视角对小说进行理解和批评的文化人。他对小说哲性视角的透视和阐扬,从根本上提升了小说的文化价值和品格,这是冯梦龙小说批评思想的巨大贡献和重要价值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小说思想 哲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美国土著小说中的生态关怀思想——评《美国经典作家的生态视域和自然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常利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以研究环境与文学的关系为己任,是美国土著小说思想的精华。美国本土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他们的生态关怀思想,他们以最质朴的情感表达着自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 生态文学批评 经典作家 关怀思想 小说思想 美国 自然思想 土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小说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5
作者 王冉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清代的文学思想中,小说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这一时期乃至中国古代的小说思想进行研究时,有一些问题还需反思:首先,主要是以批评家为经、以小说批评话语为纬的研究。其次,研究更多理论关怀,而对其他形态的思想内涵关注不够... 清代的文学思想中,小说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这一时期乃至中国古代的小说思想进行研究时,有一些问题还需反思:首先,主要是以批评家为经、以小说批评话语为纬的研究。其次,研究更多理论关怀,而对其他形态的思想内涵关注不够。再次,常常以清代小说思想比附西方小说理论。使之沦为验证西方小说理论的个案或例子,"帮助别人呐喊而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还有,评价清代小说思想时,一方面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一方面,常常以时兴的文学理论的价值标准褒贬古代小说思想。于是,对清代小说思想的评价成了"空对空"的虚假论断。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纠正策略与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思想 历史语境 内部背景 心灵事实 两个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文论”与明末清初的小说学思想
6
作者 王冉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明中叶以来,经、史、子、集各部评点之学所盛行的"泛文论"被移植到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曲领域,对明末清初的小说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对小说进行价值观照时有着从"史"本位到"文"本位的... 明中叶以来,经、史、子、集各部评点之学所盛行的"泛文论"被移植到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曲领域,对明末清初的小说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对小说进行价值观照时有着从"史"本位到"文"本位的历史变迁,突破了过去小说学思想中的"虚实"论,改变了视小说为经史附庸的传统定位,对小说有了文学的自觉,还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小说的文学性,以文章学眼光总结出许多小说技法,真正提高了小说的文学地位。这样的小说学思想由金圣叹奠基,经毛宗岗张竹坡推波助澜,成为明末清初小说学思想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文论 文本位 史本位 方法论 文章学 小说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人的对话——赛珍珠小说思想中两种文化主体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恒田 王晔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8,共6页
本文从赛珍珠两种文化主体性平等关系的探讨入手,用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对赛珍珠跨文化的小说思想进行观察,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赛珍珠跨文化小说思想的意义:历史文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思想像一面镜子,使她可以搁置民族主义情绪... 本文从赛珍珠两种文化主体性平等关系的探讨入手,用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对赛珍珠跨文化的小说思想进行观察,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赛珍珠跨文化小说思想的意义:历史文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思想像一面镜子,使她可以搁置民族主义情绪,相对中允地评价中国小说现代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传统的漠视与偏颇;现实文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思想像一个向导,使她能够关注中国小说的民间特性,从而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文化全球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像一座桥梁,在沟通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方面做出的努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其意义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对话 跨文化 小说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的小说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向东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小说思想 莫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 思想个性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小说思想漫评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亮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1期82-86,共5页
我以为,王蒙的小说作品是一个既色彩斑驳又意味深长的多面体。这样,如果允许的话,就可以把他的作品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呈现的,另一部分是深奥难测地隐藏其内的。于是,对前者我们便积累了感性的、直观的、知觉的生动印象,对后者... 我以为,王蒙的小说作品是一个既色彩斑驳又意味深长的多面体。这样,如果允许的话,就可以把他的作品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呈现的,另一部分是深奥难测地隐藏其内的。于是,对前者我们便积累了感性的、直观的、知觉的生动印象,对后者我们则借助理性的分析渐渐形成了种种深刻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思想 王蒙小说 小说作品 人与人 理性 信念 真理 蝴蝶 精神状态 思想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地”的重生——论张炜近年小说创作思想的演变
10
作者 李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7-68,共2页
1990年代初,张炜提出了"融入野地"的理想,以<九月寓言>为标志,实现了其价值立场的转向.他放弃了<古船>时期对中国乡村的专制、愚昧的批判立场,从一个"启蒙者"转向一个"皈依者",将乡村看作理... 1990年代初,张炜提出了"融入野地"的理想,以<九月寓言>为标志,实现了其价值立场的转向.他放弃了<古船>时期对中国乡村的专制、愚昧的批判立场,从一个"启蒙者"转向一个"皈依者",将乡村看作理想的净土和灵魂的栖息地.对城市文明的厌倦和弃绝、对乡村民间生活诗意的沉迷,一度贯穿了张炜近年的小说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小说创作思想 文学评论 《能不忆蜀葵》 《柏慧》 《外省书》 人物形象 道德理想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的小说思想
11
作者 叶向东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小说思想 汪曾祺 短篇小说 创作实践 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意识分裂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虎 《文史哲》 1985年第4期26-29,106,共5页
一对十九世纪俄国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基本美学性质,历来有不同看法;如心理小说、忏悔小说、悲剧小说、思想小说、复调小说等等。其中“复调小说”是苏联著名评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中提出来... 一对十九世纪俄国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基本美学性质,历来有不同看法;如心理小说、忏悔小说、悲剧小说、思想小说、复调小说等等。其中“复调小说”是苏联著名评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中提出来的,它在欧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一般人对此还不甚了解,有必要对它作番简短述评。下面就是巴赫金对这个概念的集中表述: 许多种独立的和不相混合的声音和意识,各种有完整价值的声音的真正的复调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点。不是许多性格和命运在统一的客观世界中根据作家的统一意识在他的作品中展开,而正是许多价值相等的意识和它们各自的世界在这里不相混合地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巴赫金一再强调:在他以前和同时的绝大多数研究者或者只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内容(即主题、思想、生活意义等),或者把这些东西与结构形式混为一谈,因此都不能真正穷尽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美学意义;而“复调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复调小说 分裂性 小说创作 心理小说 人物性格 悲剧小说 思想小说 主观意识 无神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中国经验的理论自觉与小说美学——以王安忆小说理论为核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金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155,共7页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基于对职业写作危机的高度警醒而较早建构自己的小说理论。她注重小说的物质部分,以逻辑严密性从经验写作的自囿中破开,赋予小说以独特标识与品格;她切入小说本体,把小说理解为心灵世界,使小说挣脱对社会功能的...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基于对职业写作危机的高度警醒而较早建构自己的小说理论。她注重小说的物质部分,以逻辑严密性从经验写作的自囿中破开,赋予小说以独特标识与品格;她切入小说本体,把小说理解为心灵世界,使小说挣脱对社会功能的附庸而成为自足世界;她把思想理解为"小说的核",认为小说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思想体积大小,思想要向纵深处推进以体现其深度。王安忆的小说理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不断超越自己,破解各种不可能,在使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通往更大可能性和丰富性的路径与方向的同时,也成为当代中国以独特中国经验与中国叙事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的文学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理论 物质部分 小说思想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芸《小说》中志人轶事虚构文学中的虚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晓帆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具备虚构意识了,但志人轶事小说至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说》方才有虚构意识。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也是第一部以"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作品专名的小说集。受时...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具备虚构意识了,但志人轶事小说至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说》方才有虚构意识。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也是第一部以"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作品专名的小说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殷芸在《小说》中通过对志怪和志人的虚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学发展现状,其"小说"思想成为志人轶事虚构文学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意识 殷芸《小说 殷芸的“小说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林外史》泰伯祠大祭和儒家思想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汉秋 《江淮论坛》 1985年第5期96-102,共7页
在儒家思想被一概否定的时日,有的论者不得已去发掘和夸大《儒林外史》的“反儒”因素,更多的则是对其中儒家思想采取回避态度,使小说思想内容的这一重要方面长期缺少认真深入的探讨。其实儒家思想也有积极合理的成分,特别是当吴敬梓运... 在儒家思想被一概否定的时日,有的论者不得已去发掘和夸大《儒林外史》的“反儒”因素,更多的则是对其中儒家思想采取回避态度,使小说思想内容的这一重要方面长期缺少认真深入的探讨。其实儒家思想也有积极合理的成分,特别是当吴敬梓运用这种合理思想成分批判恶浊现实的时候,它的积极作用更不可抹杀。当然,对小说所表现的儒家思想的保守落后方面,我们也勿庸讳言,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儒家思想 吴敬梓 小说思想 重要方面 礼乐 合理思想 虞博士 积极合理 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狼》—杰克·伦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海狼》这部小说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它不以柔媚悦人,不以曲折取胜;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是一种粗野的魅力,一种男性的美;它充满哲学的论辩,饱含人生的沉思。它使人在痛苦之中思考,催人于惊惧之余觉醒。诚然,在... 《海狼》这部小说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它不以柔媚悦人,不以曲折取胜;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是一种粗野的魅力,一种男性的美;它充满哲学的论辩,饱含人生的沉思。它使人在痛苦之中思考,催人于惊惧之余觉醒。诚然,在杰克·伦敦那卷帙浩繁的小说中,《海狼》也许算不得其中的佼佼者,但无可否认这部小说思想之深刻,风格之独特,在伦敦的创作中,以至在美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中都是别树一帜的。我们不妨借用一位批评家的话说,这是伦敦“最有力”的一部书。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叙事主人公亨甫莱·凡·卫登被意外的厄运抛进了一艘海豹捕猎船“魔鬼号”。在船主海狼的威逼下,他当了船上的茶房。于是,海狼的种种暴行与船员们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构成了一幕幕的惨剧在这位高雅的“绅士”而前无情地展开;而海狼所具有的渊博的学识以及与之俱来的赤裸裸的强盗逻辑又在他与亭甫莱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思想交锋。然而,海狼尽管貌似强大,内心却十分空虚。就在亭甫莱带着另一个落难者布鲁斯德小姐逃离“魔鬼号”之后不久,海狼也走到了他自己的末日:属下众叛亲离,致命的头痛使他成了一个弱不自支的瞎子。他终于孤零零地离开了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杰克·伦敦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者 海豹 资产阶级 阿拉斯加 斯宾塞 达尔文 小说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平实中见精微——评《鲁迅小说理论探微》
17
作者 宋益乔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9期60-64,共5页
假如说任何思想都需要寻觅到一种恰切的表现形式,那么,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深刻精微的见解倒是往往寓于质朴平实的形式中。思想深刻者常不喜欢以新鲜奇巧取胜,他们在追求“深度”的同时。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理论探微 小说思想 小说理论 小说创作 小说观念 学术研究 中国传统小说 理论主张 现实主义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1—4期目录(总12—15期) 被引量:3
18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屠格涅夫 批判现实主义 艺术特色 比较文学 复调小说 文艺理论研究 美学 人性 小说思想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探测的缺失
19
作者 张霞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人性 作家出版社 中短篇小说 《爱你两周半》 文字风格 探测 《爱》 长篇小说 小说思想 徐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