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余人”的后代或变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大思想小说中西方派形象所体现的根基主义思想 |
祝先标
林欣欣
孙泽
万海松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
2
|
|
|
2
|
“有思想的小说”与“被小说的思想”——回应俞兆平教授 |
夏伟
夏中义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3
|
论冯梦龙小说思想的哲性视角 |
张开焱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4
|
浅析美国土著小说中的生态关怀思想——评《美国经典作家的生态视域和自然思想》 |
徐常利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5
|
清代小说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
王冉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6
|
“泛文论”与明末清初的小说学思想 |
王冉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7
|
一个人的对话——赛珍珠小说思想中两种文化主体的意义 |
李恒田
王晔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8
|
莫言的小说思想 |
叶向东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5
|
|
|
9
|
王蒙小说思想漫评 |
吴亮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3 |
3
|
|
|
10
|
“野地”的重生——论张炜近年小说创作思想的演变 |
李娜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
11
|
汪曾祺的小说思想 |
叶向东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0 |
|
|
12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意识分裂性 |
刘虎
|
《文史哲》
|
1985 |
3
|
|
|
13
|
作为中国经验的理论自觉与小说美学——以王安忆小说理论为核心 |
顾金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4
|
殷芸《小说》中志人轶事虚构文学中的虚构 |
白晓帆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5
|
《儒林外史》泰伯祠大祭和儒家思想初探 |
李汉秋
|
《江淮论坛》
|
1985 |
5
|
|
|
16
|
《海狼》—杰克·伦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
程星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4
|
|
|
17
|
于平实中见精微——评《鲁迅小说理论探微》 |
宋益乔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0 |
|
|
18
|
《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1—4期目录(总12—15期)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4 |
3
|
|
|
19
|
人性探测的缺失 |
张霞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