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
作者
王成平
《交通高教研究》
1997年第2期89-90,共2页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王成平重庆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两课”主干课程之一的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引导学生领会马列主义的...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王成平重庆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两课”主干课程之一的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引导学生领会马列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品德修养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思想品德修养课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指南
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年第1期84-85,88,共3页
关键词
思想品德修养课
高校
道德
修养
非智力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心理学规律的运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叶湘虹
颜峰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几方面作了原因分析 ,认为该课教学的心理机制是一个“价值引导→认知失调→自我建构→内化升华”的过程 ,并对心理学规律在该课...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几方面作了原因分析 ,认为该课教学的心理机制是一个“价值引导→认知失调→自我建构→内化升华”的过程 ,并对心理学规律在该课教学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心理学规律
运用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教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跟踪调查比较分析
4
作者
吴绍琪
杨群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41-143,共3页
分析比较重庆大学思想品德修养课改革近三年的教学状况,从具体调查数据中证实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一步思考推进高校思想品德修养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思想品德修养课
改革
效果
薄弱环节
改进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赵奎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1,共2页
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加速改革。要突破传统的偏重教书本知识的应试教育模式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突出创新意识培养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教学方法 。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评价机制
《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与高校德育改革
6
作者
林嘉声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S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高校德育工作
品德
发展
经济条件下
自我教育
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
德育内容
思想
道德教育
思想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初探
被引量:
16
7
作者
钱志发
邓周平
刘华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7期37-38,共2页
一、“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教育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需要“灌输”的.所以,“思政课”教育的理论性很强。...
一、“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教育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需要“灌输”的.所以,“思政课”教育的理论性很强。在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势必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而增强其实践性环节,即让学生在学理论时,能学会分析现实社会、人生等各种现实问题是其关键,即能使“思政课”不仅“入耳”,更要“入脑”、“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
思想
政治理论
课
思想品德修养课
价值观教育
大学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时俱进,开创“两课”建设新局面
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
思想品德修养课
教学
“三个代表”
与时俱进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课堂提问与思品课教学效果
9
作者
李小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长期以来,学生反映政治课(德育课)大道理多,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担任了新生两个班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教学中注意运用了课堂提问与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学生普遍关注与困惑的问题是...
长期以来,学生反映政治课(德育课)大道理多,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担任了新生两个班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教学中注意运用了课堂提问与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学生普遍关注与困惑的问题是设计问题的入手点之一 在《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一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大学校园里哪些事物印象最深?其时同学们进校不久,对大学生活充满新奇,这个人人能回答的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有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
堂提问
思品
课
教学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课
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
设计问题
大学校园
德育
课
政治
课
入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用系统方法促进德育教学效果最佳化
10
作者
吴秋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借鉴现代科学的新方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其实际效果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德育课(即《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系统方法。
关键词
德育教学
德育
课
最佳化
系统方法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大学生
品德
运用系统
德育教育
分析方法
教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
作者
王成平
机构
重庆交通学院
出处
《交通高教研究》
1997年第2期89-90,共2页
文摘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王成平重庆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两课”主干课程之一的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引导学生领会马列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品德修养课
教学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思想品德修养课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指南
2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年第1期84-85,88,共3页
关键词
思想品德修养课
高校
道德
修养
非智力因素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心理学规律的运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叶湘虹
颜峰
机构
中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文摘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几方面作了原因分析 ,认为该课教学的心理机制是一个“价值引导→认知失调→自我建构→内化升华”的过程 ,并对心理学规律在该课教学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心理学规律
运用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教学机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跟踪调查比较分析
4
作者
吴绍琪
杨群华
机构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41-143,共3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工程"资助项目(2000-25)
文摘
分析比较重庆大学思想品德修养课改革近三年的教学状况,从具体调查数据中证实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一步思考推进高校思想品德修养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思想品德修养课
改革
效果
薄弱环节
改进思路
Keywords
moral lesson
reform
effect
weak link
train of thougllt to acivance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赵奎志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1,共2页
文摘
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加速改革。要突破传统的偏重教书本知识的应试教育模式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突出创新意识培养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教学方法 。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评价机制
《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Keywords
new information
network educ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与高校德育改革
6
作者
林嘉声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S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高校德育工作
品德
发展
经济条件下
自我教育
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
德育内容
思想
道德教育
思想
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初探
被引量:
16
7
作者
钱志发
邓周平
刘华明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7期37-38,共2页
文摘
一、“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教育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需要“灌输”的.所以,“思政课”教育的理论性很强。在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势必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而增强其实践性环节,即让学生在学理论时,能学会分析现实社会、人生等各种现实问题是其关键,即能使“思政课”不仅“入耳”,更要“入脑”、“入心”。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
思想
政治理论
课
思想品德修养课
价值观教育
大学
教学手段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时俱进,开创“两课”建设新局面
8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
思想品德修养课
教学
“三个代表”
与时俱进
理论研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堂提问与思品课教学效果
9
作者
李小红
机构
武汉城建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文摘
长期以来,学生反映政治课(德育课)大道理多,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担任了新生两个班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教学中注意运用了课堂提问与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学生普遍关注与困惑的问题是设计问题的入手点之一 在《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一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大学校园里哪些事物印象最深?其时同学们进校不久,对大学生活充满新奇,这个人人能回答的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有的回答。
关键词
课
堂提问
思品
课
教学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课
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
设计问题
大学校园
德育
课
政治
课
入手点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系统方法促进德育教学效果最佳化
10
作者
吴秋兰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管理系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摘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借鉴现代科学的新方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其实际效果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德育课(即《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系统方法。
关键词
德育教学
德育
课
最佳化
系统方法
《大学生
思想品德
修养
》
课
大学生
品德
运用系统
德育教育
分析方法
教学系统
分类号
N9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G41-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王成平
《交通高教研究》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让思想品德修养课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指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中心理学规律的运用
叶湘虹
颜峰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跟踪调查比较分析
吴绍琪
杨群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研究
赵奎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与高校德育改革
林嘉声
《东南学术》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初探
钱志发
邓周平
刘华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与时俱进,开创“两课”建设新局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课堂提问与思品课教学效果
李小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运用系统方法促进德育教学效果最佳化
吴秋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