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谈昆曲《怜香伴》的人物形象设计的创新 |
高月
|
《戏剧之家》
|
2015 |
1
|
|
2
|
从昆曲《怜香伴》看传奇戏曲审美特性的演变 |
邹安瑾
|
《艺苑》
|
2010 |
1
|
|
3
|
《怜香伴》与《聊斋志异》中女同性恋者人物形象研究 |
赵婷
|
《蒲松龄研究》
|
2020 |
3
|
|
4
|
《怜香伴》的主题研究 |
尹天然川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李渔戏曲叙事的结构之美:对读《闲情偶寄》与《怜香伴》 |
向阳
|
《戏剧之家》
|
2019 |
1
|
|
6
|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
袁玉洁
|
《艺术科技》
|
2016 |
0 |
|
7
|
李渔《怜香伴》创作原因及主旨探微 |
周思含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8
|
形式的探索 情感的突破 话剧《怜香伴》艺术研讨会 |
易凌启
|
《上海戏剧》
|
2015 |
0 |
|
9
|
一曲《怜香伴》,唯情并蒂芳 话剧《怜香伴》主演创作谈 |
哲华
|
《上海戏剧》
|
2015 |
0 |
|
10
|
酷儿理论视域下解读《怜香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性别认知 |
邵媛媛
|
《戏剧之家》
|
2020 |
0 |
|
11
|
论李渔的“卿卿之情”——以《怜香伴》为例 |
徐荷琳
|
《戏剧之家》
|
2023 |
0 |
|
12
|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9年10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3
|
人生舞台——读歌剧文学剧本《芥子园》 |
蒋力
|
《歌剧》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