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怒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廖凯涛 熊晨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9期42-46,共5页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DEM、土壤类型、流域降雨及MODIS-NDVI数据(时间分辨率16 d,空间分辨率250 m),运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定量评价2001、2008年怒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年内,土壤侵蚀变化与降水变化保持...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DEM、土壤类型、流域降雨及MODIS-NDVI数据(时间分辨率16 d,空间分辨率250 m),运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定量评价2001、2008年怒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年内,土壤侵蚀变化与降水变化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即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土壤侵蚀强度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研究区的西北部,而在东南部则基本无侵蚀;2001—2008年怒江上游地区各县土壤侵蚀多呈加剧趋势,当地的退牧还草和生态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 RUSLE模型 怒江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怒江中上游地区移民与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东昕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根据可持续理论、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怒江中上游峡谷地区人与环境的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该地区已出现的“移民”现象及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欲采取的“退耕还林”措施,综合环境、社会和文化诸方发展关系,指出:“... 本文根据可持续理论、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怒江中上游峡谷地区人与环境的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该地区已出现的“移民”现象及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欲采取的“退耕还林”措施,综合环境、社会和文化诸方发展关系,指出:“移民”将可能导致移民民族文化的丧失及其它社会问题的产生;“退耕还林”在目前情况下有必要而无可能,可以通过“恢复并生产——重建井生产——协调发展”之路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并充分体现实施环境保护的自然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退耕还林 文化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怒江上游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