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再现策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在再现策略上采取历史追忆的平民导向与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今昔时态的二元对立与时空凝缩的情感聚焦,来恢复过去时代的集体记忆。
关键词
中国
怀旧电影
再现策略
平民史观
时空凝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时代怀旧电影的形式美学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1,共3页
在当前的消费文化景观中,怀旧电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怀旧电影,主要是指以叙述个人化的生命记忆来表现怀旧情感的影片。这一类型的影片在影像美感上,着力于打造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在声音叙事上,多以画外音的形式设置讲述...
在当前的消费文化景观中,怀旧电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怀旧电影,主要是指以叙述个人化的生命记忆来表现怀旧情感的影片。这一类型的影片在影像美感上,着力于打造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在声音叙事上,多以画外音的形式设置讲述人,引导出画面的过去时空,营造怀旧的情境,形成了特色独具的现代传媒中的"说书人"。怀旧电影的形式美学体现出明显的消费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怀旧电影
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
画外音叙事
形式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旧电影: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强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世纪之交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怀旧电影的积极创作成为值得关注的审美文化现象。这一类型的电影着力打造装饰性的影像美感,在烘托怀旧主题和追随泛审美生活时尚之间实现价值缝合,凸现出较为统一的"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检讨...
在世纪之交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怀旧电影的积极创作成为值得关注的审美文化现象。这一类型的电影着力打造装饰性的影像美感,在烘托怀旧主题和追随泛审美生活时尚之间实现价值缝合,凸现出较为统一的"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检讨这一新颖的影像审美范式,对把握当下中国电影生态、催生新的电影美学类型和更新电影审美观念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消费文化
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
小资
怀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春怀旧电影与集体记忆建构
被引量:
2
4
作者
黎万峡
於璐(指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5-50,105,共7页
2010年以来,电影市场涌现出一大批讲述80后青春故事的青春怀旧电影,掀起了一股集体消费青春的浪潮。本文借鉴集体记忆理论对这次青春怀旧电影“热”重新加以审视,探寻青春怀旧电影是如何利用商业电影和集体记忆的互动,在怀旧情绪的烘托...
2010年以来,电影市场涌现出一大批讲述80后青春故事的青春怀旧电影,掀起了一股集体消费青春的浪潮。本文借鉴集体记忆理论对这次青春怀旧电影“热”重新加以审视,探寻青春怀旧电影是如何利用商业电影和集体记忆的互动,在怀旧情绪的烘托下,立足于现在的市场需求对过去的80后青春记忆进行重构的。而这种集体记忆建构得以存在有赖于当代社会的理性需要,与80后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历程和生存现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
怀旧电影
集体记忆
8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念背后的抚慰——浅析怀旧电影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5
作者
张宇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9-9,共1页
"怀旧"一词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情感景观,此现象在时下电影作品中尤为突出。这些电影的叙事形式主要可归结为三种类型:以思乡恋旧为情感内驱力的怀旧电影,当下所有民众对于一个特定年代的集体记忆,以及对于经典的改编以及翻...
"怀旧"一词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情感景观,此现象在时下电影作品中尤为突出。这些电影的叙事形式主要可归结为三种类型:以思乡恋旧为情感内驱力的怀旧电影,当下所有民众对于一个特定年代的集体记忆,以及对于经典的改编以及翻拍。而隐藏于"怀旧现象"背后的现实层面的原因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由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种种文化困惑和精神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类型
文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旧电影声景——兼述上海电影“怀旧热”与声景实践
6
作者
吕甍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102-110,116,共10页
声景发展的维度之一是从声音本体观察和探讨相应的社会关系,这使得声景概念颇具当下性与现实性。同时,“怀旧”也涉及在现实时空想象曾经的问题。因此,“怀旧电影”往往以声景构建作为叙事策略,具体包括声音作为媒介记忆、景观叙事和怀...
声景发展的维度之一是从声音本体观察和探讨相应的社会关系,这使得声景概念颇具当下性与现实性。同时,“怀旧”也涉及在现实时空想象曾经的问题。因此,“怀旧电影”往往以声景构建作为叙事策略,具体包括声音作为媒介记忆、景观叙事和怀旧中介三种机制。以上海电影和城市文化的关系为基础,通过三部影片的声景实践展开具体研究,可以发现“声景”能够从文化结构上更好地将历史纳入当下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上海
电影
声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镜像中的记忆——论电影中的“上海怀旧”现象
7
作者
丁鹏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5-47,50,共4页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上海怀旧电影"为研究对象,从怀旧电影的本质入手,探讨了电影中"上海怀旧"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香港的"上海怀旧电影"和大陆的"上海怀旧电影"呈现出的不同特质。
关键词
怀旧
旧上海
怀旧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近五年青春怀旧类电影的意识形态
8
作者
王晓娜
《艺术科技》
2015年第8期70-,共1页
文本的对象是意识形态。柏拉图认为,历史和生活都是对某种绝对意识的模仿,即便文本和影像都是产品的产品,可它的源起总有某种强烈的主观意识,近年来,青春怀旧类题材电影大热,它的源起也必定有其强烈的主观存在。
关键词
马克思文艺理论
青春
怀旧电影
内容与形式
时代背景
意识形态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春记忆与自我建构——“80后”怀旧主题电影的主体想象
9
作者
柯弄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作为一种现象级事件,"80后"电影的批量产生无疑揭示了"80后"主体建构自我身份的意图及其困境。其中,"80后"青春怀旧电影以情感申述构造惆怅主体,又以媒介参与的形式后置历史,将现实焦虑与青春记忆同一化...
作为一种现象级事件,"80后"电影的批量产生无疑揭示了"80后"主体建构自我身份的意图及其困境。其中,"80后"青春怀旧电影以情感申述构造惆怅主体,又以媒介参与的形式后置历史,将现实焦虑与青春记忆同一化,最终顺从现有秩序,标明了一场并不成功的主体认同想象。但在市场营销和大众消费的语境之下,它们却以弱者的焦虑感动世人并获得认可,这说明"80后"同龄观众与它们完成了合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怀旧电影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旧青春电影的叙事转向
10
作者
张春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7,共3页
怀旧青春电影作为近年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却因一味地重复鲜少创新而在2015年类型多元、主题多重的众多影片中被淹没,甚至出现谈青春电影必想到"烂片"的地步。而《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作为当下怀旧青春电影的一种新的...
怀旧青春电影作为近年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却因一味地重复鲜少创新而在2015年类型多元、主题多重的众多影片中被淹没,甚至出现谈青春电影必想到"烂片"的地步。而《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作为当下怀旧青春电影的一种新的尝试,打破了以往怀旧青春电影的叙事模式,在青春和现实两个层面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能,从对青春的沉迷到冷静,对现实的抗拒到接受,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实现了类型影片的叙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青春
电影
叙事转向
青春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剃头匠》:时代记忆的影视呈现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38,共3页
电影《剃头匠》主要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剃头匠敬大爷,上门为老顾客剃头净面、与好友打麻将并筹办自己后事的平凡故事。电影在讲述普通人与死亡故事中,沉淀着与时代记忆有关的情绪,折射出时代社会背后的深层意蕴。旧电影对故事场景的真实...
电影《剃头匠》主要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剃头匠敬大爷,上门为老顾客剃头净面、与好友打麻将并筹办自己后事的平凡故事。电影在讲述普通人与死亡故事中,沉淀着与时代记忆有关的情绪,折射出时代社会背后的深层意蕴。旧电影对故事场景的真实再现时代记忆中特有的景象感知,在具有抽象整合社会意义的生活习惯中展现凝结的时代记忆,并且在极具时代痕迹的人物性格中凸显时代记忆对人的塑造,完成对时代记忆的生动影视化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时代记忆
电影
场景
生活习惯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师·好》打造共通意义空间的情感艺术
被引量:
2
12
作者
秦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3,共3页
电影《老师·好》讲述了优秀教师苗宛秋与性格迥异的调皮学生们在三年的相处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故事。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师生情的情感表达,而是在充分把握共通意义空间对于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打造了极具沉浸感的年代场景、...
电影《老师·好》讲述了优秀教师苗宛秋与性格迥异的调皮学生们在三年的相处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故事。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师生情的情感表达,而是在充分把握共通意义空间对于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打造了极具沉浸感的年代场景、重现现实性情节戏剧性,为观众代入途径与记忆幻想空间,并通过人物情感的交叠重组,谱写了一首丰富立体的共鸣篇章,实现了对于具有个性化理解的共通意义空间中情感艺术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共通意义空间
《老师·好》
情感共鸣
情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兜故事》的本土特色与情感共鸣
被引量:
1
13
作者
汪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电影《麦兜故事》主要讲述了香港回归以前在大角咀生活的小朋友麦兜和妈妈麦太太的日常幸福生活和成长故事。电影属于后怀旧主义电影的范畴,脱离了世纪末的过于消沉的社会氛围,在接受香港回归后命运变化的基础上把已经失去的转化成对当...
电影《麦兜故事》主要讲述了香港回归以前在大角咀生活的小朋友麦兜和妈妈麦太太的日常幸福生活和成长故事。电影属于后怀旧主义电影的范畴,脱离了世纪末的过于消沉的社会氛围,在接受香港回归后命运变化的基础上把已经失去的转化成对当下和将来的诘问,在社会和物质基础上聚焦于本土的社会情绪。从香港社会的本土特色出发,构建矛盾丛生的城市空间,洞悉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展现在文化交织的迷茫身份,从而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电影
空间
底层人物
文化身份
情感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再现策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储双月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文摘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在再现策略上采取历史追忆的平民导向与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今昔时态的二元对立与时空凝缩的情感聚焦,来恢复过去时代的集体记忆。
关键词
中国
怀旧电影
再现策略
平民史观
时空凝缩
Keywords
China
nostalgic film
reproduction strategy
the civilians history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densation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时代怀旧电影的形式美学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强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1,共3页
文摘
在当前的消费文化景观中,怀旧电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怀旧电影,主要是指以叙述个人化的生命记忆来表现怀旧情感的影片。这一类型的影片在影像美感上,着力于打造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在声音叙事上,多以画外音的形式设置讲述人,引导出画面的过去时空,营造怀旧的情境,形成了特色独具的现代传媒中的"说书人"。怀旧电影的形式美学体现出明显的消费文化特征。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怀旧电影
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
画外音叙事
形式美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旧电影: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强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文摘
在世纪之交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怀旧电影的积极创作成为值得关注的审美文化现象。这一类型的电影着力打造装饰性的影像美感,在烘托怀旧主题和追随泛审美生活时尚之间实现价值缝合,凸现出较为统一的"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检讨这一新颖的影像审美范式,对把握当下中国电影生态、催生新的电影美学类型和更新电影审美观念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
怀旧电影
消费文化
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
小资
怀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春怀旧电影与集体记忆建构
被引量:
2
4
作者
黎万峡
於璐(指导)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5-50,105,共7页
文摘
2010年以来,电影市场涌现出一大批讲述80后青春故事的青春怀旧电影,掀起了一股集体消费青春的浪潮。本文借鉴集体记忆理论对这次青春怀旧电影“热”重新加以审视,探寻青春怀旧电影是如何利用商业电影和集体记忆的互动,在怀旧情绪的烘托下,立足于现在的市场需求对过去的80后青春记忆进行重构的。而这种集体记忆建构得以存在有赖于当代社会的理性需要,与80后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历程和生存现状密切相关。
关键词
青春
怀旧电影
集体记忆
80后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念背后的抚慰——浅析怀旧电影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5
作者
张宇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9-9,共1页
文摘
"怀旧"一词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情感景观,此现象在时下电影作品中尤为突出。这些电影的叙事形式主要可归结为三种类型:以思乡恋旧为情感内驱力的怀旧电影,当下所有民众对于一个特定年代的集体记忆,以及对于经典的改编以及翻拍。而隐藏于"怀旧现象"背后的现实层面的原因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由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种种文化困惑和精神寻找。
关键词
怀旧电影
类型
文化现象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旧电影声景——兼述上海电影“怀旧热”与声景实践
6
作者
吕甍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102-110,116,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声音与文化:当代中国电影新声态的全景研究”(项目编号:20YJCZH11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声景发展的维度之一是从声音本体观察和探讨相应的社会关系,这使得声景概念颇具当下性与现实性。同时,“怀旧”也涉及在现实时空想象曾经的问题。因此,“怀旧电影”往往以声景构建作为叙事策略,具体包括声音作为媒介记忆、景观叙事和怀旧中介三种机制。以上海电影和城市文化的关系为基础,通过三部影片的声景实践展开具体研究,可以发现“声景”能够从文化结构上更好地将历史纳入当下语境。
关键词
怀旧电影
上海
电影
声景
Keywords
nostalgic film
Shanghai
film soundscape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镜像中的记忆——论电影中的“上海怀旧”现象
7
作者
丁鹏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系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5-47,50,共4页
文摘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上海怀旧电影"为研究对象,从怀旧电影的本质入手,探讨了电影中"上海怀旧"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香港的"上海怀旧电影"和大陆的"上海怀旧电影"呈现出的不同特质。
关键词
怀旧
旧上海
怀旧电影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近五年青春怀旧类电影的意识形态
8
作者
王晓娜
机构
上海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15年第8期70-,共1页
文摘
文本的对象是意识形态。柏拉图认为,历史和生活都是对某种绝对意识的模仿,即便文本和影像都是产品的产品,可它的源起总有某种强烈的主观意识,近年来,青春怀旧类题材电影大热,它的源起也必定有其强烈的主观存在。
关键词
马克思文艺理论
青春
怀旧电影
内容与形式
时代背景
意识形态
电影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春记忆与自我建构——“80后”怀旧主题电影的主体想象
9
作者
柯弄璋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文摘
作为一种现象级事件,"80后"电影的批量产生无疑揭示了"80后"主体建构自我身份的意图及其困境。其中,"80后"青春怀旧电影以情感申述构造惆怅主体,又以媒介参与的形式后置历史,将现实焦虑与青春记忆同一化,最终顺从现有秩序,标明了一场并不成功的主体认同想象。但在市场营销和大众消费的语境之下,它们却以弱者的焦虑感动世人并获得认可,这说明"80后"同龄观众与它们完成了合谋。
关键词
80后
怀旧电影
主体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旧青春电影的叙事转向
10
作者
张春华
机构
成都文理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7,共3页
文摘
怀旧青春电影作为近年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却因一味地重复鲜少创新而在2015年类型多元、主题多重的众多影片中被淹没,甚至出现谈青春电影必想到"烂片"的地步。而《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作为当下怀旧青春电影的一种新的尝试,打破了以往怀旧青春电影的叙事模式,在青春和现实两个层面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能,从对青春的沉迷到冷静,对现实的抗拒到接受,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实现了类型影片的叙事转变。
关键词
怀旧
青春
电影
叙事转向
青春
现实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剃头匠》:时代记忆的影视呈现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丽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38,共3页
基金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GMC-052)。
文摘
电影《剃头匠》主要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剃头匠敬大爷,上门为老顾客剃头净面、与好友打麻将并筹办自己后事的平凡故事。电影在讲述普通人与死亡故事中,沉淀着与时代记忆有关的情绪,折射出时代社会背后的深层意蕴。旧电影对故事场景的真实再现时代记忆中特有的景象感知,在具有抽象整合社会意义的生活习惯中展现凝结的时代记忆,并且在极具时代痕迹的人物性格中凸显时代记忆对人的塑造,完成对时代记忆的生动影视化呈现。
关键词
怀旧电影
时代记忆
电影
场景
生活习惯
人物性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师·好》打造共通意义空间的情感艺术
被引量:
2
12
作者
秦芬
机构
桂林旅游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3,共3页
基金
2018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18ky0677)
文摘
电影《老师·好》讲述了优秀教师苗宛秋与性格迥异的调皮学生们在三年的相处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故事。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师生情的情感表达,而是在充分把握共通意义空间对于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打造了极具沉浸感的年代场景、重现现实性情节戏剧性,为观众代入途径与记忆幻想空间,并通过人物情感的交叠重组,谱写了一首丰富立体的共鸣篇章,实现了对于具有个性化理解的共通意义空间中情感艺术的表达。
关键词
怀旧电影
共通意义空间
《老师·好》
情感共鸣
情感表达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兜故事》的本土特色与情感共鸣
被引量:
1
13
作者
汪丹
机构
武汉商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基金
武汉商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工程动画设计与应用研究团队(课题编号:2018TD016)。
文摘
电影《麦兜故事》主要讲述了香港回归以前在大角咀生活的小朋友麦兜和妈妈麦太太的日常幸福生活和成长故事。电影属于后怀旧主义电影的范畴,脱离了世纪末的过于消沉的社会氛围,在接受香港回归后命运变化的基础上把已经失去的转化成对当下和将来的诘问,在社会和物质基础上聚焦于本土的社会情绪。从香港社会的本土特色出发,构建矛盾丛生的城市空间,洞悉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展现在文化交织的迷茫身份,从而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
怀旧电影
电影
空间
底层人物
文化身份
情感共鸣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再现策略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消费时代怀旧电影的形式美学
周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怀旧电影: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现
周强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春怀旧电影与集体记忆建构
黎万峡
於璐(指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怀念背后的抚慰——浅析怀旧电影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张宇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怀旧电影声景——兼述上海电影“怀旧热”与声景实践
吕甍
《文化艺术研究》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镜像中的记忆——论电影中的“上海怀旧”现象
丁鹏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析近五年青春怀旧类电影的意识形态
王晓娜
《艺术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青春记忆与自我建构——“80后”怀旧主题电影的主体想象
柯弄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怀旧青春电影的叙事转向
张春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电影《剃头匠》:时代记忆的影视呈现
王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老师·好》打造共通意义空间的情感艺术
秦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麦兜故事》的本土特色与情感共鸣
汪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