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Z箍缩短脉冲大电流驱动源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凤举 邱爱慈 +3 位作者 曾正中 曾江涛 蒯斌 杨海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3-520,共8页
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产额(high yield,HY)要求脉冲驱动电流峰值达到约60 MA,采用类似SATURN和Z装置等传统的技术途径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流,从装置造价、结构复杂性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看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发展新的短脉冲... 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产额(high yield,HY)要求脉冲驱动电流峰值达到约60 MA,采用类似SATURN和Z装置等传统的技术途径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流,从装置造价、结构复杂性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看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发展新的短脉冲大电流驱动源技术,解决快Z箍缩技术发展的瓶颈。概述了国际上快Z箍缩驱动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介绍了有代表性的ICF/HY等离子体辐射源(plasma ra-diation source简称PRS)或威胁级大型X射线模拟源初步概念设计、拟采用的技术途径,如俄罗斯大电流所(HCEI)基于FLTD(fast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技术的直接驱动源、美国基于FLTD的新SATURN驱动源和基于FMG(fast Marx generator)技术的快Z箍缩驱动源,提出了快Z箍缩直接驱动源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z箍缩 脉冲功率源 加速器 短脉冲FLTD 短脉冲FMG 磁绝缘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Z箍缩钨丝阵内爆物理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华欣生 彭先觉 +9 位作者 李正宏 徐荣昆 许泽平 杨建伦 郭存 蒋世伦 丁宁 宁成 刘德斌 顾元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75-1480,共6页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快Z箍缩电磁内爆动力学物理过程及其辐射特性,完成了1维和2维辐射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利用阳加速器、强光一号脉冲功率装置、S-300装置和Angara-5-1装置,开展了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系列观察Z箍缩等离子体辐射...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快Z箍缩电磁内爆动力学物理过程及其辐射特性,完成了1维和2维辐射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利用阳加速器、强光一号脉冲功率装置、S-300装置和Angara-5-1装置,开展了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系列观察Z箍缩等离子体辐射的诊断系统。研制了单层、双层钨丝阵及单层丝阵加聚氘乙烯芯等负载。重点研究了能量耦合和内爆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z箍缩内爆 能量耦合 高能密度物理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Z箍缩等离子体研究与能源前景 被引量:15
3
作者 华欣生 彭先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1-807,共7页
综述了快Z箍缩等离子体研究国内外最新进展及其聚变能源应用前景,介绍了快Z箍缩研究对高能密度物理与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意义,尤其对高产额、低成本聚变能源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作了预测,初步探讨了作为聚变能源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快z箍缩内爆 高能密度物理 惯性约束聚变 聚变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Z箍缩的FLTD型脉冲功率源的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凤举 邱爱慈 +2 位作者 曾正中 曾江涛 丛培天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11期56-63,共8页
介绍了快直线型变压器(FLTD)脉冲源的技术特点;概述了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与俄罗斯强流电子学研究所合作研制的FLTD-Z模块的新进展,基于FLTD拟重复频率运行的针对聚变能源(IFE)应用的原理性样机Z-POP装置,以及下一代惯性约束核聚变(ICF... 介绍了快直线型变压器(FLTD)脉冲源的技术特点;概述了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与俄罗斯强流电子学研究所合作研制的FLTD-Z模块的新进展,基于FLTD拟重复频率运行的针对聚变能源(IFE)应用的原理性样机Z-POP装置,以及下一代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和IFE用的指标为6 MV,60 MA/90 MA和100 nsFLTD型直接驱动脉冲源的概念设想;初步分析了FLTD直接驱动源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z箍缩 直接驱动 FLTD型脉冲加速器 高功率脉冲加速器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级串联共用腔体MA级FLTD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凤举 姜晓峰 +2 位作者 王志国 魏浩 邱爱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1,共8页
目前MA级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FLTD)模块一般引入2~4路快前沿(约20ns)高幅值(100kV)电脉冲触发,百TW级数十MA的FLTD驱动源含有数千个模块,其触发系统非常庞大,并且要求触发脉冲按照精确时序到达各级串联模块,以便实现与次级行波同步... 目前MA级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FLTD)模块一般引入2~4路快前沿(约20ns)高幅值(100kV)电脉冲触发,百TW级数十MA的FLTD驱动源含有数千个模块,其触发系统非常庞大,并且要求触发脉冲按照精确时序到达各级串联模块,以便实现与次级行波同步的感应电压高效叠加,触发系统成为大型FLTD驱动源的瓶颈之一。在之前提出的一种利用一路外触发脉冲实现数十模块串联FLTD与次级行波同步的感应电压高效叠加触发方式基础上,设计了4级串联共用腔体的MA级FLTD模块组,每级共24支路,其中1个用作触发支路,主放电支路由2只100nF双端引出电极电容器和1只GW级气体开关组成;建立了16级串联、次级为水线的单路FLTD电路模型,数值仿真研究了支路开关自放电、触发支路开关闭合时序与分散性,以及次级传输线阻抗对驱动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z箍缩 FLTD驱动源 感应腔 GW级气体开关 同步触发 触发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