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钱立军 陈健 +2 位作者 赵丰 陈欣宇 宣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7-1599,1607,共14页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驾驶员误差。然后以最小化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将车队速度轨迹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最优控制问题,采用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fast 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SMPC)算法求解车队中网联汽车的最优速度轨迹。仿真和智能网联微缩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的生态驾驶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生态驾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速度轨迹偏移,并降低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汽车 驾驶员误差 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车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快速频率响应的数据与模型驱动预测控制
2
作者 吴卓睿 张萌 管晓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7-2346,共10页
维持频率稳定是电力系统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高渗透率新能源可能导致频繁的功率波动,对系统频率调节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快速调节变流器资源的功率输出,响应系统频率波动以实现快速频率控制.针对电力系统快速频... 维持频率稳定是电力系统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高渗透率新能源可能导致频繁的功率波动,对系统频率调节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快速调节变流器资源的功率输出,响应系统频率波动以实现快速频率控制.针对电力系统快速频率控制,提出一种数据与模型驱动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数据驱动的扰动观测器以估计负荷变化与新能源波动等系统扰动.为优化控制性能,利用基于神经网络设计的参考调节器为模型预测控制器提供虚拟参考.通过学习长预测时域模型预测控制器,参考调节器能够提升短预测时域控制器性能,因而降低了所需的计算时间.最终,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频率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频率控制 变流器资源 模型预测控制 参考调节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氢集成系统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3
作者 王翰林 赵建立 +1 位作者 张沛超 孙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126,共9页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随机优化相结合,提出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二阶段随机MPC方法。建立双层求解框架,其中上层用于处理电解槽的非线性模型,下层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大规模场景的解耦计算。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配置电池、储氢罐等储能单元显著提升了制氢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率;相较于常规MPC,考虑光伏和氢负荷分布信息的二阶段随机MPC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光储氢集成系统 最优调度 凸拟合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区域互联风储电网分布式协同调度
4
作者 庞家猛 李克成 +1 位作者 张颖 王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0-1097,共8页
多区域风储电网协同调度可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风电和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区域电网的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随机模型预测控... 多区域风储电网协同调度可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风电和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区域电网的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模型,实现多区域互联风储电网分布式协同调度。该模型首先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建立系统优化模型,基于Fisher 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建立风电和负荷的样本矩阵;其次,采用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构建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每个区域电网最优运行;最后,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协同算法,获取区域电网的交换功率,进行下一次迭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集中式优化模型成本降低2.93%,且能够在18次迭代以内完成分布式计算,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有效降低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对区域电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风储电网 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轮毂电机最优磁链矢量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孝勇 乙峰 +3 位作者 张超 杜怿 徐磊 张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6-747,I0028,共13页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一固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磁链为唯一约束条件的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策略,可实现复杂多变动态工况下电动车辆稳定运行的工作需求。所提价值函数将转矩、定子磁链幅值约束统一为定子磁链矢量的优化,消除了权重系数的整定,提高了复杂运行工况下轮毂电机的反应速度。同时,引入有效电压矢量与零电压矢量切换瞬间的定子磁链,以此为评估依据选择最优电压矢量,可降低转矩与定子磁链脉动,从而提高轮毂电机转速控制精度。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轮毂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最优占空比 无权重系数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6
作者 林济铿 石涛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37,共14页
新能源出力波动性及快速变化给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带来了新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及随机优化技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新方法。首先,构建基于预测信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框架,将相邻区域频率波动引起的联络线功... 新能源出力波动性及快速变化给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带来了新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及随机优化技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新方法。首先,构建基于预测信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框架,将相邻区域频率波动引起的联络线功率扰动视为本区域扰动变量,从而实现本区域频率控制过程与相邻区域的有效解耦。其次,采用系统参数估计方法实现系统惯性常数的在线估计,并结合自适应在线核密度估计技术,建立机组惯性时间常数、负荷、新能源出力及相邻区域频率偏差的预测概率模型,实现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精确建模。再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并计及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频率控制随机优化模型及快速求解算法。最后,采用修改的IEEE-39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确定性方法和仅考虑功率扰动不确定性的方法,所提方法的控制性能标准均值分别提高了14.98个百分点和11.38个百分点,区域控制偏差绝对值均值分别降低了5.30 MW和2.22 MW,证明了该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所提模型及算法可为新型系统下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惯性时间常数 随机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光氢耦合系统功率调控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宇 周新鹏 +2 位作者 郭浩德 王东风 谢家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7,共9页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其系统功率平衡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分析法的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功率调控策略。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的能源供给架构建立了描述其动态特性的线性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场景分析法...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其系统功率平衡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分析法的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功率调控策略。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的能源供给架构建立了描述其动态特性的线性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场景分析法对系统不确定性进行描述,作为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输入;在设计的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框架下,计及延长系统设备生命周期的目标进行优化。针对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在优化过程中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固定不变的缺陷,提出参数自适应方法以获取更好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系统功率平衡方面,所提控制策略相较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提高了6.25百分点;在减少可控设备大功率运行方面,所提策略相较于常规模型预测控制降低了60%,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够有效解决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耦合系统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场景分析 不确定性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耦合系统的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宇 周新鹏 +2 位作者 郭浩德 王嘉俊 张启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中设备的特性,建立计及设备启停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场景生成技术对风光出力及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中设备的特性,建立计及设备启停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场景生成技术对风光出力及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描述系统不确定性的场景集;基于生成的场景集,在设计的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框架下,构造系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而对系统进行经济优化控制。由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需提供准确描述系统不确定性的场景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预测的场景生成机制。通过案例仿真分析,相较于常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所提控制方法降低5.89%的运行成本;相较于常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降低13.25%的运行成本,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风光氢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光伏 氢能 非参数预测 不确定性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场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储充的配网虚拟电厂二次调频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戴睿鹏 窦晓波 +3 位作者 喻洁 时智勇 胡静 黄碧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28-3237,I0051-I0055,共15页
含光储充的主动配电网作为一种灵活的新型调节资源,可通过聚合其内部的多类分布式电源组成配网虚拟电厂(distribution-level virtual power plant,DVPP)进而整体参与系统二次调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实际配电网内部情况复杂,存在储... 含光储充的主动配电网作为一种灵活的新型调节资源,可通过聚合其内部的多类分布式电源组成配网虚拟电厂(distribution-level virtual power plant,DVPP)进而整体参与系统二次调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实际配电网内部情况复杂,存在储能配置有限导致可调容量不足、光伏短时出力难以预测导致控制不精确、功率分配不合理导致内部电压越限的问题,传统虚拟电厂调频策略难以适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SMPC)的DVPP二次调频策略,通过聚合模型设计、光伏不确定功率的场景树模型搭建、SMPC策略设计的方式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出力扰动情况下DVPP快速、准确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指令的目标,并有效降低了功率调节对系统内部电压的影响,为DVPP参与系统二次调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虚拟电厂 二次调频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有源桥变换器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10
作者 蒿天衢 黄家正 +3 位作者 董政 李守翔 陈倩 秦家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49,共9页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代价函数求解极其困难,工程应用价值低.本文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首次提出了一种应用于TAB变换器的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内通过对有限个离散化的移相角组合进行局部寻优,继而滑动寻优窗口,最终实现全局最优控制.该方法既保证了优异的动态性能、解耦性能,又避免了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极大增强了控制策略的实用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中权重系数、离散增益、预测范围的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有源桥变换器 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动态响应 多端口解耦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及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华 高少芳 +1 位作者 赵欣 米金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控制情况,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构建近视控制效果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后配戴OK镜的289例患者为OK镜配戴组,同期选取28...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控制情况,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构建近视控制效果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后配戴OK镜的289例患者为OK镜配戴组,同期选取289例配戴框架眼镜患者为框架镜配戴组,观察配戴2年、4年后患者眼轴长度增加情况,并以配戴OK镜4年后患者眼轴长度变化量为依据分为近视控制良好组与控制不良组,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配戴2年、4年后,OK镜配戴组患者屈光度增加值、眼轴长度增加值均低于框架镜配戴组(均为P<0.001)。两组患者间配戴前、配戴2年及4年后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及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基础眼轴长度、每日配戴时间、正确用眼卫生行为、瞳孔直径、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放学后做作业时间、每日睡眠时间达标是重要性排序前7的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学后做作业时间长是OK镜配戴患者近视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每日配戴时间、用眼卫生行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是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ROC曲线、校准曲线及DCA曲线提示,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较好的准确性、一致性及临床效用。结论OK镜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对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影响甚微,安全性较高,且放学后做作业时间、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每日配戴时间、用眼卫生行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是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而加强预测模型构建有助于对近视控制不良高危人群的识别,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近视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不对称三电平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大维 尹渭 +3 位作者 贾慧 章迅 杨鑫 邱晓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196,共7页
针对多电平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复杂、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三相三电平拓扑结构及其改进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ol,F-MPC)算法,与传统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相比具有更少的箝位器件,提高了系... 针对多电平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复杂、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三相三电平拓扑结构及其改进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ol,F-MPC)算法,与传统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相比具有更少的箝位器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所需空间及成本;所提算法由于不用计算全部矢量的代价函数,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在MATLAB仿真模型和小型实验平台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和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多电平逆变器 不对称拓扑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配电网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13
作者 刘政 陈佳佳 赵艳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7,共8页
针对高比例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在综合考虑有功和无功成本的基础上,基于Fish⁃er-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可再... 针对高比例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在综合考虑有功和无功成本的基础上,基于Fish⁃er-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集,进而构建表征不确定性下收益的期望-偏度模型和表征不确定性风险的方差模型。然后,建立权衡收益和风险的三阶近似矩效用函数,提出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框架。最后,基于线性化潮流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在改进的IEEE-37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经济运行与电压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均值-方差-偏度模型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卫星编队保持方法
14
作者 朱琳 龚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针对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中存在的随机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MPC)的编队构型保持控制算法。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对非线性相对运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离散处理。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不易处理无界随机扰动的机会约束问题,... 针对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中存在的随机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MPC)的编队构型保持控制算法。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对非线性相对运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离散处理。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不易处理无界随机扰动的机会约束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随机变量信息模糊的分布鲁棒机会约束模型,并通过条件风险价值(CVaR)重构机会约束为可处理约束,得到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队形保持控制算法。通过计算仿真与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编队保持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随机风场下航空器纵向自主间隔控制
15
作者 汤新民 陆晓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60-2871,共12页
针对航迹随机扰动下的纵向自主间隔保持问题,高空风这一随机因素往往导致两机纵向间隔鲁棒性较差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航空器纵向自主间隔控制方法。建立两机所受风场差值与纵向间隔的非线性运动学微分方程,推导... 针对航迹随机扰动下的纵向自主间隔保持问题,高空风这一随机因素往往导致两机纵向间隔鲁棒性较差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航空器纵向自主间隔控制方法。建立两机所受风场差值与纵向间隔的非线性运动学微分方程,推导线性时变预测模型,选取两机的纵向间隔和航路偏差距离为优化目标,高空风为随机扰动量,前机的真空速和偏航角作为观测量,并在空中安全和航空器性能约束中加入终端等式约束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规定的120s仿真时间内,设置3组不同期望纵向间隔分别为12,13,14km,通过设计的MPC控制器,在滚动时域周期内通过控制后机真空速和偏航角,两机纵向间隔曲线较为平滑且始终不低于最小安全间隔10 km,分别在第74,90,118 s稳定在期望的目标纵向间隔,在第58,74,95 s开始回归航路,最终回到航路中心线;设置了2组风场对照组,一组为预报风强度增大2倍,另一组为紊流风的扰动强度增大8倍,均能分别在第61,72s平滑且稳定地建立期望的纵向间隔1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飞行跟驰模型 自主间隔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勇 樊明迪 +1 位作者 谢门喜 汪义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91,共9页
针对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多电平多相逆变器中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线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参考矢量的空间位置,让远离参考矢量的电压矢量不参与预测模型在线计算和目标函数在线... 针对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多电平多相逆变器中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线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参考矢量的空间位置,让远离参考矢量的电压矢量不参与预测模型在线计算和目标函数在线评估。对于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参与计算的电压矢量由27个减少到12个,大大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建立起5 k W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实验平台。对于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和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对比稳态和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目标函数 快速有限控制模型预测控制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谢澜涛 谢磊 苏宏业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9-992,共24页
近几十年来,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不确定系统中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和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它们的相关应用,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线性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各种主要算法.通... 近几十年来,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不确定系统中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和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它们的相关应用,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线性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各种主要算法.通过总结各种算法的通用模型、运作方式、问题规模,以及它们保证递归可行性、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部分算法可行域间的关系,揭示了各种算法的主要特点、适用场合和未来可发展方向,并通过仿真实例直观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系统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稳定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能源局域网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张彦 张涛 +1 位作者 刘亚杰 郭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451-3462,3364,共12页
针对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能源局域网中可再生能源输出不确定性、负载需求波动性和实时电价随机性对能源局域网优化调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能源局域网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分析能源局域网系统架构及其各类设备的特性,构... 针对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能源局域网中可再生能源输出不确定性、负载需求波动性和实时电价随机性对能源局域网优化调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能源局域网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分析能源局域网系统架构及其各类设备的特性,构建了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的能源局域网能量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并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框架实现该能源局域网的在线优化调度。提出了能够快速实现场景缩减,选出典型场景的两阶段场景缩减方法。通过与传统开环调度方法以及标准模型预测控制调度方法的比较,证明文中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局域网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整数二次规划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预测理论的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永辉 吴永庆 +2 位作者 蔡国伟 刘家僮 赵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517-5527,I0006,共12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系统中风电功率的随机波动给电网频率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机会约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附加功率调频控制策略。首先,综合考虑系统中风速及负荷的实时随机波动问题,建立风... 随着电力系统中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系统中风电功率的随机波动给电网频率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机会约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附加功率调频控制策略。首先,综合考虑系统中风速及负荷的实时随机波动问题,建立风电并网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其次,以系统频率变化及风电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控制目标建立期望目标函数,并将机会约束纳入随机最优化模型中;最后,根据随机扰动的分布信息或坎泰利不等式,结合状态反馈控制律求解随机最优化模型,得到当前时刻的最优控制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风电并网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风电功率波动及系统频率变化,提高了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参与电网调频 随机波动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机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最优车速闭环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邱利宏 钱立军 +1 位作者 杜志远 王金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5-1252,共8页
为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多辆车的最优车速预测问题,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及控制算法的执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信号灯正时(SPAT)的方法来计算目标车速范围,避免车辆红灯停车;提出基于最优巡航车速和最优加速度跟随的模型预测控制建模方法... 为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多辆车的最优车速预测问题,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及控制算法的执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信号灯正时(SPAT)的方法来计算目标车速范围,避免车辆红灯停车;提出基于最优巡航车速和最优加速度跟随的模型预测控制建模方法;提出考虑效率反馈的闭环车速预测控制方法并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求解最优目标车速。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车辆红灯怠速以及发生碰撞;相比于基准方法 1和基准方法 2,平均燃油经济性分别提高6.44%和37.1%;相比于基准方法1,系统平均驱动效率提高7.13%;快速模型预测程序执行效率为模型预测的13倍,且每一步长的实际计算时间小于计算步长,可以实现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车速预测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闭环控制 云计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