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膨胀超临界溶液法制备α-细辛醚微细颗粒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兴权 赵天生 +1 位作者 李永昕 郁威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用快速膨胀超临界溶液 (RESS)法获得了α 细辛醚的微细颗粒。考察了膨胀压力、膨胀前温度、沉降室温度、喷嘴直径等工艺条件对微细颗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较高的膨胀压力 ,较低的膨胀前温度及沉降室温度 ,较小的喷嘴直径 。
关键词 RESS法 Α-细辛醚 微细颗粒 制备 快速膨胀超临界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灰黄霉素微细颗粒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鸿雁 蔡建国 +1 位作者 邓修 戴干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研究了通过超临界流体溶液快速膨胀 (RESS)技术制取灰黄霉素微细颗粒的过程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RESS过程各操作变量对所制得的灰黄霉素颗粒粒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灰黄霉素 结晶 颗粒成型 抗真菌药物 制备 微细颗粒 临界流体溶液快速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传质增强式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制备类胡萝卜素超细微粒
3
作者 杨泽慧 王家荣 +2 位作者 高浩其 周国权 邵丹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1-1184,1244,共5页
类胡萝卜素的低溶解性和在肌体中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微粒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普通超临界微粒化技术受到类胡萝卜素低溶解性的限制,难以产业化。综述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建议将超声波应... 类胡萝卜素的低溶解性和在肌体中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微粒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普通超临界微粒化技术受到类胡萝卜素低溶解性的限制,难以产业化。综述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建议将超声波应用于超临界微粒化技术领域,提出了超声传质增强式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概念,设计研制出超声传质增强式超临界微粒化装置和喷嘴,对于低溶解性和对氧化高敏感性的药物制剂化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强化传质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类胡萝卜素微粒化 粒径控制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二氯二茂钛微粒及催化乙烯聚合
4
作者 王靖岱 陈纪忠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6-592,共7页
为克服茂金属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形态难以控制、表观密度较低、易粘釜和不适于气相淤浆聚合等缺点 ,以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为手段 ,以期制得颗粒分布均匀的细微催化剂颗粒 ,继而得到形态良好的聚合物 .作为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 ,首... 为克服茂金属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形态难以控制、表观密度较低、易粘釜和不适于气相淤浆聚合等缺点 ,以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为手段 ,以期制得颗粒分布均匀的细微催化剂颗粒 ,继而得到形态良好的聚合物 .作为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 ,首先测定了二氯二茂钛在超临界丙烷中的溶解度 .在此基础上 ,用RESS方法制得了均匀的超细催化剂颗粒 ,且系统考察了溶液浓度、预膨胀温度、喷嘴结构和接收距离对沉析颗粒粒径的影响 .最后 ,将RESS所制得的催化剂颗粒进行乙烯淤浆聚合 ,并分析聚合物形态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383 15~ 4 0 8 15K和压力为 10~ 35MPa范围内 ,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说明在该操作范围内 ,不存在反向区 .RESS操作的结果显示 ,二氯二茂钛颗粒粒径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随预膨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喷嘴直径的减小和喷嘴长度的增加将使得颗粒粒径增大 ,而收集距离的增加将使得颗粒粒径先增加后减缓 ,直至不再变化 .通过对原始的催化剂颗粒和RESS制得的催化剂颗粒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表征发现 ,相比于原始催化剂 ,由于烯烃催化剂的复制原理 ,RESS制得的催化剂颗粒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二茂钛 临界丙烷 溶解度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盐酸氟桂利嗪微粒的研究
5
作者 胡国勤 孙芳星 +1 位作者 刘景辉 陈鹏丽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1,67,共6页
采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盐酸氟桂利嗪药物微粒,研究了该方法使盐酸氟桂利嗪微粒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膨胀室温度、喷嘴温度、喷嘴直径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药物微粒的粒径大小以及形态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对该工艺条件进行... 采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盐酸氟桂利嗪药物微粒,研究了该方法使盐酸氟桂利嗪微粒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膨胀室温度、喷嘴温度、喷嘴直径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药物微粒的粒径大小以及形态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球型或类球型盐酸氟桂利嗪微粒,平均直径为1.285~6.893μm,经正交实验优化得到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 MPa,喷嘴温度140℃,夹带剂用量0.3 m L/min,此时得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386μm.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药物微粒进行了分析表征,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前后盐酸氟桂利嗪药物微粒物理化学性质、晶体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微粒化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 正交实验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抗生素类药物微粒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自强 关怡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6-510,共5页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抗生素行业中的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概况 :不论在抗生素类药物微粒制备或在其提取工艺中都应重视溶解度的基础研究。着重介绍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和超临界抗溶剂工艺在抗生物微粒制备中的进展。所得实例显示出超临...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抗生素行业中的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概况 :不论在抗生素类药物微粒制备或在其提取工艺中都应重视溶解度的基础研究。着重介绍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和超临界抗溶剂工艺在抗生物微粒制备中的进展。所得实例显示出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抗生素微粒制备中的潜在优势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微粒制备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 临界抗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粉体 被引量:3
7
作者 詹世平 黄慧 王景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45-147,157,共4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制造超细粉体的两种新技术——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和超临界流体反溶技术。
关键词 细粉体 制备工艺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临界流体反溶技术 流体特性 临界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修华 刘影 +3 位作者 葛云龙 祖元刚 王卫国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291-1294,1324,共5页
综述20年来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简要说明微粉化植物活性成分的表征方法、特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关键词临界流体 微粉化 植物活性成分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临界溶液反溶剂法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实验装置的设计
9
作者 陈敏 赵亚平 +1 位作者 蒋思媛 朱斌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自行设计了一套既能进行RESS实验,又能进行SAS实验的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试验装置,苯甲酸微粒和银杏叶提取物微粒的制备表明该装置能完全达到制备超细微粒的目的。
关键词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 临界流体溶剂法 实验装置 设计 细微粒 制备 苯甲酸 银杏叶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固态和熔融态下RESS过程制备萘的超细颗粒
10
作者 Serge R Bitemo 刘昆 高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2,430,共4页
针对传统 RESS过程中存在着颗粒质量和产量问题 ,本文分别以超临界 CO2 作为溶剂在萘的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利用 RESS过程制备了萘的超细颗粒 ,研究了萘在固态和熔融态下各种操作变量 ,如萃取温度和压力、膨胀前温度和喷嘴尺寸等对产品尺... 针对传统 RESS过程中存在着颗粒质量和产量问题 ,本文分别以超临界 CO2 作为溶剂在萘的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利用 RESS过程制备了萘的超细颗粒 ,研究了萘在固态和熔融态下各种操作变量 ,如萃取温度和压力、膨胀前温度和喷嘴尺寸等对产品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 ,膨胀前温度和萃取压力的作用规律相同。提高膨胀前温度则颗粒变大 ;提高萃取压力则颗粒变小。萃取温度在萘的不同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规律 ,即在固态下 ,提高萃取温度 ,颗粒尺寸变小 ;而在熔融状态下反之。在该研究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 熔融态 RESS过程 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S技术制备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靖岱 陈纪忠 +1 位作者 阳永荣 袁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5-710,共6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得的二氯二茂钛(Cp2TiCl2)颗粒、聚苯乙烯(PS)颗粒和二氯二茂钛/聚苯乙烯(Cp2TiCl2/PS)负载型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得到了三种不同颗粒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发现只有聚苯乙烯(...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得的二氯二茂钛(Cp2TiCl2)颗粒、聚苯乙烯(PS)颗粒和二氯二茂钛/聚苯乙烯(Cp2TiCl2/PS)负载型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得到了三种不同颗粒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发现只有聚苯乙烯(PS)颗粒在喷射过程中吸附CO2和标记物CH3CH2OH,而二氯二茂钛(Cp2TiCl2)颗粒和二氯二茂钛/聚苯乙烯(Cp2TiCl2/PS)负载型颗粒都不吸附CO2和CH3CH2OH,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得的Cp2TiCl2/PS颗粒是以PS为内芯、Cp2TiCl2为外壳的负载型催化剂,为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新型工艺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S技术 制备 负载型催化剂 茂金属 表面特性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