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随可能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的性别特异性脑形态及网络差异研究
1
作者 刘阳 张鹏飞 +5 位作者 李昊 周亮 姜婧琪 姜艳丽 杨文霞 张静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7,共10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在不同亚组中形态学改变模式的性别差异。材料与方法从帕金森病进展标记计划数据库共获取278名参与者的高分辨率T1加权磁共振成像和临床量表数据。以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在不同亚组中形态学改变模式的性别差异。材料与方法从帕金森病进展标记计划数据库共获取278名参与者的高分辨率T1加权磁共振成像和临床量表数据。以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筛查问卷的5分为截止点,分为PD-pRBD(≥5分)和PDnonRBD(<5分),最后被试包括93名PD-pRBD患者和114名PDnonRBD患者以及71名健康对照(healthycontrol,HC)。计算解剖学工具箱12(Computational Anatomy Toolbox 12,CAT12)用于获取灰质体积和皮层形态学指标数据,随后基于皮层形态学指标构建个体水平的形态学相似性网络。最后用图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网络拓扑属性。结果PD-pRBD组中,男性额叶和颞叶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低于女性(P=0.008、0.002),而女性额叶的回旋指数(gyrification index,GI)低于男性(P=0.024)。PDnonRBD组中,男性额叶的GI比女性低(P=0.009)。基于图论的网络分析显示,男性PD-pRBD患者较女性患者表现更低的网络信息整合能力,特别是在分形维度(fractal dimension,FD)网络的全局属性方面。此外,PD-pRBD组男性患者在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试-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的延迟记忆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与形态学网络指标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伴随和不伴随RBD的PD患者在单纯形态学和网络层面都具有显著性别特异性模式,同时PD-pRBD组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较nonRBD组更加广泛,并且进一步与认知相关,这一发现强调了在PD-pRBD患者诊治中考虑性别差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磁共振成像 性别差异 个体形态学网络 皮层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和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自发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辛子悦 周祺宸 +5 位作者 祁亚鹏 王一涵 刘建仁 张凯华 陈伟 杜小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幅(amplitudes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PD伴RBD和不伴有RBD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DC值和ALFF值,探索PD伴RBD患者脑功能活动特征及RBD特异性脑区,探究RBD发生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20例伴有RBD的PD患者(PD-RBD组)、40例无RBD的PD患者(PD-nonRBD组)和4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三组被试均接受磁共振扫描。利用静息态数据计算DC值和ALFF值,探测脑功能特征。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DC值主效应脑区为右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小脑、额中回(P<0.05,FDR校正);ALFF值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海马旁回、楔叶、舌回(P<0.05,FDR校正)。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PD-nonRBD组,PD-RBD患者表现为右侧额中回DC值升高(t=4.02;P=0.007,FDR校正);左侧楔前叶DC值降低(t=5.30;P=0.009,FDR校正)。相比于健康对照组,PD-RBD患者表现为左侧额上回、小脑、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额中回的DC值升高(P<0.05,FDR校正);左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和颞中回的DC值降低(P<0.05,FDR校正);右侧楔叶ALFF值降低(P<0.05,FDR校正)。结论PD-RBD在DC和ALFF上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右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的功能异常可能与PD患者RB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度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中枢5-羟色胺缺失小鼠orexin阳性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邹慧莉 赵广宇 +1 位作者 宿长军 李柱一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6,共5页
为探讨中枢5羟色胺(5-HT)的缺失对正常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EM sleep deprivation)情况下orexin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枢5-HT神经元缺失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Pet1-Cre/Lmx1b flox/flox CKO小鼠),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 为探讨中枢5羟色胺(5-HT)的缺失对正常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EM sleep deprivation)情况下orexin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枢5-HT神经元缺失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Pet1-Cre/Lmx1b flox/flox CKO小鼠),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小鼠快速眼动睡眠剥夺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野生型小鼠和中枢5-HT神经元缺失小鼠在正常睡眠状态及8 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免疫组化双标法观察orexin/c-fos双标神经元占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比例。结果显示:CKO小鼠睡眠剥夺前后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未见明显差别,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亦未见统计学差别;在正常睡眠状态下(对照组),CKO小鼠orexin/c-fos双标神经元的数量与野生型小鼠相当,但睡眠剥夺后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睡眠剥夺组。本研究结果提示,作为维持觉醒的重要神经递质5-HT的缺失可能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致使睡眠剥夺不能提高促发和维持觉醒的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 orexln 中枢5-HT缺失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和睡眠活动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艳 卞宏生 +4 位作者 李海妮 陈芋霏 李玟玟 李廷利 黄莉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12-2817,共6页
目的研究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睡眠活动节律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快速眼动睡眠剥夺,通过六角迷宫实验考察左旋延胡索乙素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利用CLAMS系统分... 目的研究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睡眠活动节律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快速眼动睡眠剥夺,通过六角迷宫实验考察左旋延胡索乙素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利用CLAMS系统分析大鼠的产热量、进食量和饮水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活动节律、自主活动次数等指标,同时检测血清中Glu和GAB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旋延胡索乙素组可提高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的认知能力,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睡眠发生次数,延长睡眠时间,降低Glu和GABA水平(P<0.05,P<0.01)。与地西泮比较,左旋延胡索乙素药效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大鼠活动力恢复较快,且无宿醉现象。结论左旋延胡索乙素具有改善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作用,其作为镇静、催眠药物应用于临床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延胡索乙素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能量代谢 睡眠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荆贵 张熙 王鲁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反复出现的肌紧张现象,而其他快速眼动睡眠成分均存在,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肢体和躯体的行为活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在1986年由Schenck等首次描述,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反复出现的肌紧张现象,而其他快速眼动睡眠成分均存在,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肢体和躯体的行为活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在1986年由Schenck等首次描述,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不了解,并且缺乏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 行为障碍 睡眠 临床研究证据 随机双盲对照 行为活 发病机制 肌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亚临床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郁婷婷 黄卫 +1 位作者 丁勇民 陈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387-3390,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及亚临床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subclinical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s RBD)与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及亚临床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subclinical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s RBD)与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3例PD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情况。排除存在痴呆的PD患者,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相关量表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Montrealcognitive function score,MoCA)、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 Scale,PDSS)等。使用多导睡眠图监测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进行分组:PD合并RBD组(PD-RBD)、PD合并s RBD组(PD-s RBD)、PD正常组(PD-REM),比较3组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1)PD-RBD组的MoCA总分较PD-REM组低(P=0.032)。(2)PD-s RBD与PD-REM组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PD-RBD组病程较PD-s RBD组更长(P=0.021)。结论 RBD可能是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s RBD对PD的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尚不清楚s RBD是否会进展为RBD,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与海马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鑫焱 陈天彬 +1 位作者 郝彦利 张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期(3-4周龄)和成年期(8-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各45只,每个年龄组的实验动物分别平均随机分为3...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期(3-4周龄)和成年期(8-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各45只,每个年龄组的实验动物分别平均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的小鼠数量为15只:正常对照(NC)组、大平台(WP)组和REMS剥夺24 h(REMSD)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REMS剥夺模型,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定实验动物焦虑行为。之后,低温下迅速处死实验动物,取脑分离出海马,裂解并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酶标仪测定NO水平及Westernblot测定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含量。通过以上方法,分别观察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海马NO水平及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青少年期小鼠NC组、WP组和REMSD各组进臂总次数、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时间、以及进入封闭臂次数和时间均无明显差异;REMSD组海马NO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WP组(ps〈0.01);REMSD组海马nNOS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WP组(ps〈0.01);(2)成年期REMSD小鼠进臂总次数明显高于WP组和NC组(ps〈0.01);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低于WP组(P〈0.01)和NC组(P〈0.01),而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多于WP组(P〈0.01)和NC组(P〈0.05);成年期小鼠NC组、WP组和REMSD各组海马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REMSD 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睡眠剥夺导致的海马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变化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 海马 一氧化氮 焦虑 成年 青少年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干离断缓解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昌毅 戴东升 +2 位作者 俞增贵 郑碧琼 林献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观察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潜在机理。方法: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RSD组、TCST组和TCST干预的RSD组(RSD+TCST组)。采取改良的多站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RSD模型。选... 目的:观察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潜在机理。方法: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RSD组、TCST组和TCST干预的RSD组(RSD+TCST组)。采取改良的多站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RSD模型。选取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通过ELISA评估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TCST明显提高了RS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 <0.05),TCST显著抑制RSD大鼠海马组织NE的释放(P <0.05)、炎症反应(P <0.05)与凋亡(P <0.05)。结论:TCST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缓解海马组织炎症与减少细胞凋亡来改善R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干离断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 空间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新楠 黄颖 +5 位作者 秦瑶 崔靖 葛晓燕 韩红娟 刘龙 余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60-3065,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关系,但关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否影响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相当缺乏。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间的中...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关系,但关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否影响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相当缺乏。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间的中介效应,并分析年龄对中介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帕金森进展标志物计划(PPMI)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66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RBD情况〔以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量表(RBDSQ)进行评价〕、自主神经症状〔以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进行评价〕、PD病情严重程度〔以修订后Hoehn and Hahr(H-Y)分期进行评价〕。以RBD为自变量、PD病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中介变量,年龄为亚组变量(<56岁、56~65岁、>65岁),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结果<56岁、56~65岁PD病情修订后H-Y分期低于>65岁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RB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0.299,P<0.01),RBD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384,P<0.0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31,Bootstrap法95%CI(0.022,0.041),占总效应比值为50.00%(0.031/0.062)。年龄亚组分析:对于年龄<56岁的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34,Bootstrap法95%CI(0.016,0.056);对于年龄56~65岁的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28,Bootstrap法95%CI(0.014,0.046),占总效应比值为39.43%(0.028/0.071);对于年龄>56岁的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RBD与PD病情严重程度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27,Bootstrap法95%CI(0.012,0.046)。结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RBD影响PD病情严重程度路径上的中介变量,不同的年龄亚组间中介效应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疾病严重程度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昕珂 张海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5-1422,共8页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主要表现为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与梦境内容有关的发声、抽搐等异常行为,诊断依据为多导睡眠图显示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正常骨骼肌张力丧失。特发性RBD及继发性RBD均与...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主要表现为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与梦境内容有关的发声、抽搐等异常行为,诊断依据为多导睡眠图显示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正常骨骼肌张力丧失。特发性RBD及继发性RBD均与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突触核蛋白病高度相关。几乎所有特发性RBD患者在数年后都会发展为突触核蛋白病。因此,RBD可能是突触核蛋白病的早期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帕金森病 路易体痴呆 多系统萎缩 突触核蛋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碧琼 戴东升 +3 位作者 郭建联 俞增贵 郑婉君 刘昌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RSD)、右美托咪定组(DEX)和右美托咪定干预的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RSD+DEX)。每组16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RSD)、右美托咪定组(DEX)和右美托咪定干预的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RSD+DEX)。每组16只。应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快速眼动睡眠剥夺模型,通过腹腔内注射给予大鼠右美托咪定,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同时应用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RSD组大鼠相比,RSD+DEX组大鼠逃避成功潜伏期趋于缩短(P <0. 05),穿越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均P <0. 05),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均增加(P <0. 05),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较规则,尼氏小体明显增加。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REM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损伤,这可能与右美托咪定缓解REM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和恢复受损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 右美托咪定 学习记忆功能 氧化应激 尼氏染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被引量:8
12
作者 扈杨 张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REM睡眠期出现肌张力缺失并伴有与噩梦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与帕金森病(PD)密切相关,在PD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伴RBD的PD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强直型,病程更长,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更重...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REM睡眠期出现肌张力缺失并伴有与噩梦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与帕金森病(PD)密切相关,在PD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伴RBD的PD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强直型,病程更长,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更重,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损害更突出。RBD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主要涉及脑桥被盖部、蓝斑/蓝斑下区复合体及其投射通路功能的紊乱。诊断RBD主要依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及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的监测结果。治疗上除了积极干预PD外,应对患者及其床伴采取保护措施;当患者的异常睡眠行为对其造成严重的困扰并具有危险性时,需给予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SOCS1/NF-κB通路在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免疫失衡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冰 常淑莹 +2 位作者 刘芳翡 李莉 胡亚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837-2841,2845,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SOCS1)/核因子κB(NF-κB)通路在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大鼠免疫失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成3组,对照组(12 h光照/12 h黑暗)、1 d REM睡眠剥夺组(日光灯照射持续1 d RE... 目的:探究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SOCS1)/核因子κB(NF-κB)通路在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大鼠免疫失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成3组,对照组(12 h光照/12 h黑暗)、1 d REM睡眠剥夺组(日光灯照射持续1 d REM睡眠剥夺)、7 d REM睡眠剥夺组(日光灯照射持续7 d REM睡眠剥夺),每组10只。迷宫法测试大鼠认知能力;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因子TNF-α、IL-1、IL-6水平;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前额叶皮质区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前额叶皮质区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前额叶皮质区组织中SOCS1、NF-κB蛋白表达。结果:1 d REM睡眠剥夺组均出现部分神经元丢失、肿胀、变性和死亡,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和神经胶质细胞增殖现象。7 d REM睡眠剥夺组均出现大量神经元丢失,肿胀,变性和死亡,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和神经胶质细胞增殖现象。与对照组相比,1 d、7 d REM睡眠剥夺组错误反应次数,血清中TNF-α、IL-1、IL-6,海马组织中miR-155,前额叶皮质区组织NF-κB水平升高(P<0.05);7 d REM睡眠剥夺组海马组织NF-κB水平升高(P<0.05);1 d、7 d REM睡眠剥夺组海马组织、前额叶皮质区组织中SOCS1水平降低(P<0.05)。与1 d REM睡眠剥夺组相比,7 d REM睡眠剥夺组错误反应次数,血清中TNF-α、IL-1、IL-6,海马组织中miR-155,海马组织、前额叶皮质区组织中NF-κB增加(P<0.05);海马组织、前额叶皮质区组织中SOCS1水平降低(P<0.05)。结论:REM睡眠剥夺可升高miR-155水平,从而抑制SOCS1水平,促进NF-κB的表达,从而促进免疫因子水平使免疫失衡,且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免疫失衡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核因子κB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 大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大脑结构网络特性的改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蕊蕊 李中林 +3 位作者 白莹莹 许鹏飞 张杰文 张红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临床行为及大脑结构网络的改变。方法对20例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iRBD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测评,并进行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扫描,利用图论方法分... 目的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临床行为及大脑结构网络的改变。方法对20例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iRBD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测评,并进行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扫描,利用图论方法分析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分析行为变化与脑网络拓扑特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iRBD组UPDRS评分明显高于HC组(P<0.05)。与HC组相比,iRBD组网络整体拓扑属性:小世界属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iRBD组特征性最短路径长度Lp明显缩短(P<0.05),整体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和网络同配性明显增加(P<0.05);i RBD组网络局部拓扑属性:iRBD组额、颞、顶、枕及纹状体和边缘叶均出现节点属性异常,左苍白球节点度明显增高。左丘脑、颞上回、颞极和左右枕上回、右左豆状核以及右侧直回、杏仁核、缘上回、颞中回的节点效率明显增高,左额上回、扣带回中部、顶上回和左右纺锤回以及右运动上区、中央后回、角回的节点局部效率明显增高。左运动上区、苍白球、丘脑、颞上回、颞极和左右豆状核、左右枕上回以及右直回、杏仁核、缘上回、颞中回节点最短路径明显缩短,左侧枕上回节点集群系数明显降低。iRBD组UPDRSⅠ评分与右侧缘上回节点效率、右侧纺锤回局部节点效率正相关(r=0.50、0.53,P<0.05),与左侧枕上回节点集群系数负相关(r=-0.552,P<0.05)。结论iRBD存在精神、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方面异常,其大脑结构网络仍存在小世界属性,整体拓扑属性出现异常,局部拓扑属性异常分布于皮层、纹状体及边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临床行为 弥散张量成像 大脑结构网络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改善快速动眼睡眠剥夺介导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15
作者 王子旋 刘三川 陈忠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会导致学习和记忆障碍。褪黑素衍生物阿戈美拉汀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阿戈美拉汀是否可以克服氧化应激,防止睡眠不足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采用多平台模型诱导法制... 目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会导致学习和记忆障碍。褪黑素衍生物阿戈美拉汀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阿戈美拉汀是否可以克服氧化应激,防止睡眠不足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采用多平台模型诱导法制备大鼠快速动眼睡眠剥夺(REM-SD)模型,通过灌胃方法给予模型大鼠阿戈美拉汀。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REM-SD严重损害了大鼠对新物体的识别能力(P<0.05),而阿戈美拉汀治疗可防止这种影响。此外,REM-SD诱导海马MDA增加,而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REM-SD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而阿戈美拉汀治疗可能通过使海马体中的抗氧化应激机制正常化来防止这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海马 快速睡眠剥夺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的多导睡眠监测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4 位作者 詹淑琴 赵昕 吴思琪 顾朱琴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目的研究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睡眠门诊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10/h的OSAS患者76人,其中OSAS合并RBD组28人,单纯OSAS组48人,所有受试者均行一整夜视频多导睡眠仪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PSG)检查并对其呼吸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BD-OSAS组AHI、非快速动眼睡眠(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AHI、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期AHI及低通气指数低于OSAS对照组,基础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则高于OSAS对照组,低通气最长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比OSAS对照组短。结论 RBD可能通过提高NREM期及REM期上气道肌肉紧张性活动对同时合并的OSAS发挥保护作用,从而为治疗OSA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睡眠行为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技术在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伟军 鹿蓉 +4 位作者 左传涛 葛璟洁 于欢 魏青 张卫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快速动眼睡眠障碍(R B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情况进行研究,探讨ASL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的研究包括经同步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证实的原发性RBD患者20例及年龄、性别与RBD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 目的: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快速动眼睡眠障碍(R B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情况进行研究,探讨ASL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的研究包括经同步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证实的原发性RBD患者20例及年龄、性别与RBD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例。所有的被试均在GE Discovery MR750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ASL序列和3D-BRAVO序列的扫描。ASL的数据分析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在SPM8软件上进行。RBD组和对照组被试脑皮质灌注的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RBD患者皮质灌注增高的区域主要位于额叶、前扣带皮质、辅助运动区、壳核、海马旁回、楔前叶和脑桥等;皮质灌注降低的区域主要位于枕叶、舌叶、颞叶中部等。结论:ASL技术可以发现RBD患者的灌注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方便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自旋标记 快速睡眠障碍 磁共振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5d快速动眼睡眠剥夺诱发小鼠迟发性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璐 王震 王雪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长时间快速动眼睡眠剥夺(5 d)对C57BL/6J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杏仁核单胺氧化酶A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快速动眼睡眠剥夺组,通过多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快速动眼睡眠剥夺模型。睡眠... 目的:探讨连续长时间快速动眼睡眠剥夺(5 d)对C57BL/6J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杏仁核单胺氧化酶A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快速动眼睡眠剥夺组,通过多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快速动眼睡眠剥夺模型。睡眠剥夺结束后,于不同时间点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运动能力,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各组抑郁样行为。之后,取脑分离杏仁核,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单胺氧化酶A的表达水平。结果快速动眼睡眠剥夺后的1~3 d内,睡眠剥夺小鼠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第4天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第7~14天强迫游泳实验显示小鼠不动时间延长;糖水偏好率也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发现杏仁核中单胺氧化酶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连续长时间快速动眼睡眠剥夺导致小鼠迟发性抑郁样行为,该现象很可能与杏仁核单胺氧化酶水平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睡眠剥夺 抑郁样行为 杏仁核 单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期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小敏 陈甲 许志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014-2018,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45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普通鼠笼对照组(CC,n=15);②睡眠剥夺组(SD,n=15);③睡眠...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45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普通鼠笼对照组(CC,n=15);②睡眠剥夺组(SD,n=15);③睡眠恢复组(RS,n=15)。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连续72 h剥夺大鼠REM睡眠后,利用BrdU标记增殖细胞,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增殖情况,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D组及RS组每张切片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均明显少于CC组(P<0.01),但是RS组与S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DCX阳性细胞在BrdU阳性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各组间BrdU/DCX、BrdU/GFAP双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相差不显著(P>0.05)。CC组、SD组及RS组各组海马区均未见TUNEL阳性细胞。结论 REM睡眠剥夺抑制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增殖,短期睡眠恢复后无显著改善。REM睡眠剥夺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的分化和凋亡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睡眠剥夺 海马齿状回 神经元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快速眼动相关异态睡眠评定量表测评儿少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20
作者 谢植涛 张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9-946,共8页
目的:评价中文版非快速眼动相关异态睡眠评定量表(PADSS)在儿少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58例非快速眼动相关异态睡眠(NREMPS)患者(6~14岁)、60例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RBD)患者(49~81岁)和60例正常睡眠者(6~13岁)。使用PADSS评... 目的:评价中文版非快速眼动相关异态睡眠评定量表(PADSS)在儿少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58例非快速眼动相关异态睡眠(NREMPS)患者(6~14岁)、60例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RBD)患者(49~81岁)和60例正常睡眠者(6~13岁)。使用PADSS评定NREMPS严重程度(PADSS包含A睡眠相关异常行为、B发生频率、C所致危害),Epworth困倦问卷(ESS)评价日间嗜睡程度,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PSG)明确诊断和评估睡眠结构和事件。间隔27~93 d,22例NREMPS患者接受了PADSS的复测。结果:NREMPS组的中文版PADSS呈现正态分布,而且PADSS分值与ESS分值、SWS比例和SWS的觉醒事件次数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ADSS趋向于2因子结构(行走和复杂性动作因子、暴力和操作性动作因子),方差解释值为54. 7%,各条目载荷为0. 36~0. 84。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ADSS (0~50)的最佳划界分为12/13 (灵敏度0. 85、特异度0. 85)。PADSS和PADSS-A的Ch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 84和0. 82,Spearman Brow n分半信度分别为0. 91和0. 77。结论:中文版PADSS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作为儿少NREMPS患者的筛查和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相关异态睡眠评定量表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