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4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层析法的卷烟纸中重金属元素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浩 胡兴锋 +6 位作者 白文龙 郑帅 黄治 刘华 王澍 周明珠 邢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_(3)O_(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_(3)O_(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表面的Au壳能够产生拉曼热点效应以增强其表面修饰的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分子的拉曼信号,且其Fe_(3)O_(4)内核可被外加磁力吸附以富集样本中的靶标。基于这些特性,SERS免疫层析法具有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定量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卷烟纸燃烧灰烬中镉(Cd^(2+))、铬(Cr^(3+))、铅(Pb^(2+)),3种重金属离子的灵敏度分别达1.424、0.937和1.568 ng/kg,检测实际卷烟纸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10%,检测时间(包含预处理)<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重金属 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毒死蜱
2
作者 王耀 杨喜燕 +9 位作者 李燕飞 黄佳翔 李思佳 王凯乐 何奥顺 王世林 李妍妍 李兆周 陈秀金 康怀彬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2-280,共9页
为实现农产品中毒死蜱的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本研究选择特异性毒死蜱适配体,利用分子模拟验证所选适配体与毒死蜱的相互作用,基于纳米金在高盐环境下聚集变色的特性和适配体保护纳米金的抗聚集作用,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纳米金比色检... 为实现农产品中毒死蜱的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本研究选择特异性毒死蜱适配体,利用分子模拟验证所选适配体与毒死蜱的相互作用,基于纳米金在高盐环境下聚集变色的特性和适配体保护纳米金的抗聚集作用,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纳米金比色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适配体浓度为5000 nmol/L的最佳条件下,所建立的方法在毒死蜱质量浓度为10~10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7),检测限为9.41 ng/mL,检测菠菜和芹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9%~102.8%和97.2%~102.5%,与国标法(GB 23200.121-2021)检测结果对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本研究为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毒死蜱提供了一种灵敏、特异、准确的方法,能够提高现场检测效率,对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适配体比色检测方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适配体 分子模拟 纳米金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专用粉品质特性快速检测研究
3
作者 范会平 杜朝炜 +4 位作者 李真 杨勇 任广跃 张德榜 艾志录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方法,构建小麦专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和总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方法,构建小麦专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和总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去线性趋势(Detrend,DT)是破损淀粉含量和吸水率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Savitzky-Gloay(SG)卷积平滑是降落数值和拉伸面积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Transformation,SNV)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可有效提高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641、0.7140、0.9755、0.9434和0.8283;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可有效提高稳定时间和延伸度预测模型的效果,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7135和0.9530。总体预测模型对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的预测效果均有所提升,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分别从1.86、4.27和2.51提升到2.43、5.26和3.11。综上可知,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小麦专用粉品质特性的无损快速检测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专用粉 近红外光谱 品质特性 偏最小二乘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肉中致病菌的三重ERA快速检测
4
作者 杨艳歌 吴占文 +6 位作者 刘通 王帅 魏莹 赵健淞 李红娜 李涛 张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肉类食品因富含营养,常成为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即使在低温储存下,多数微生物也依然保持活性和保留部分毒力,故对肉类食品进行致病菌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开发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 肉类食品因富含营养,常成为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即使在低温储存下,多数微生物也依然保持活性和保留部分毒力,故对肉类食品进行致病菌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开发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进行性能分析,然后对市售冷藏肉开展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并与行业标准SN/T 1870—2016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结果比对。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一种针对冷藏肉类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种关键致病菌的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经过优化,该方法能在12 min内通过单次反应同时完成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最低检出限低至10^(-3)ng/μL;对于人工模拟污染样品,经过6 h的前增菌,采用该方法可同时检出污染量为1 CFU/m L的3种致病菌;对市售冷藏肉品的抽检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35%,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2.9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6.45%,与行业标准SN/T 1870—2016的检测结果吻合,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该研究不仅有助于降低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疾病风险,还可为未来食源性致病菌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肉品 食源性致病菌 三重荧光ERA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Ni-Fe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水中Hg
5
作者 邢晓轲 谷俊华 胡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5,共5页
通过在Fe纳米粒子表面负载一层Ni纳米粒子来提高Fe的稳定性,并在Ni表面负载Ag纳米粒子,制备一种新型的Ag-Ni-Fe纳米复合材料,用来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Ag-Ni-Fe/GCE电化学传感器,实现水中Hg的快速检测。试验表明:Ag-Ni-Fe纳米复合材... 通过在Fe纳米粒子表面负载一层Ni纳米粒子来提高Fe的稳定性,并在Ni表面负载Ag纳米粒子,制备一种新型的Ag-Ni-Fe纳米复合材料,用来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Ag-Ni-Fe/GCE电化学传感器,实现水中Hg的快速检测。试验表明:Ag-Ni-Fe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提高Ag-Ni-Fe/GCE传感器的灵敏度;Ag-Ni-Fe/GCE传感器对常见金属离子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且在0.05 nmol/L~5.0 nmol/L和5.0 nmol/L~2 300 n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71 4 nmol/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i-Fe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快速检测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直流电喷雾电离质谱快速检测生活污水中的11种常见毒品
6
作者 时巧翠 陈升俊 +1 位作者 傅佳宇 谢伟宏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977,I0010-I0014,共12页
针对现有污水样本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传统实验室质谱技术无法应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检测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直流电喷雾电离质谱(pulsed-DC-ESI-MS)测定生活污水中11种常见毒品(吗啡、甲基苯丙胺、去甲氯胺... 针对现有污水样本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传统实验室质谱技术无法应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检测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直流电喷雾电离质谱(pulsed-DC-ESI-MS)测定生活污水中11种常见毒品(吗啡、甲基苯丙胺、去甲氯胺酮、苯丙胺、3,4-亚甲基双氧甲基苯丙胺、可卡因、6-单乙酰吗啡、3,4-亚甲基双氧苯丙胺、苯甲酰爱康宁、氯胺酮、可待因)的快速检测方法。污水样品经浓盐酸调节pH至2,用Oasis PRiME MCX固相萃取柱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氮吹至近干后用200μL甲醇复溶,涡旋0.5 min;复溶后的样品溶液经0.22μm有机相滤膜过滤后采用pulsed-DC-ESI-MS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11种毒品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86,检出限(LOD)为0.01~0.5μg/L,定量限(LOQ)为0.05~5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11种毒品的回收率为88.0%~107.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8.5%。该方法检测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于生活污水中常见毒品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直流电喷雾电离质谱 常见毒品 生活污水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7
作者 张林吉 贾燕 +4 位作者 任春芝 昌莉丽 孙朋 张青青 任士飞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二重LAMP检测体系,测定对单一菌株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两种细菌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和溶解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单重LAMP体系分别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高效扩增,当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浓度比达到2.5:1时,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佳,建立的单重和二重LAMP检测方法对两种细菌具有较好特异性;二重LA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1×10^(1) CFU/m L和7.8×10^(1) CFU/mL,可根据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和溶解峰温度的不同,实现对两菌有效鉴别。与传统方法比较,二重LAMP对鸭肉类产品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性鉴定、检测周期短,可用于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溶解曲线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快速检测与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松柏 黄张君 +6 位作者 赵兴蓉 吴奇霄 贾俊杰 马龙 王红梅 王松涛 沈才洪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4-561,共18页
红外光谱技术以其无损、简便、快捷、无污染等特点,已逐渐应用于白酒酿造的各个环节,并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及红外光谱设备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白酒行业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建模过程,以及当前应用于白... 红外光谱技术以其无损、简便、快捷、无污染等特点,已逐渐应用于白酒酿造的各个环节,并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及红外光谱设备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白酒行业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建模过程,以及当前应用于白酒行业的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并阐述了各方法的应用特点。对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原辅料、酒曲、酒醅、基酒、成品酒、黄水、窖泥和部分生产工艺阶段应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行业检测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或新开发专用于白酒行业的设备或者算法,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将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白酒生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结合,可推动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酿造智能化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酿造 红外光谱技术 化学计量学方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类物质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文诺 汪洋 +5 位作者 钮冰 陈沁 伊雄海 古淑青 丁涛 邓晓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芬太尼类物质作为一种合成的麻醉性阿片类镇痛药,已成为一类新型毒品,在全球毒品市场范围内非法制造、走私、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各国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和打击力度不断增强,高效灵敏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进出口岸等行政监管部门相关执法... 芬太尼类物质作为一种合成的麻醉性阿片类镇痛药,已成为一类新型毒品,在全球毒品市场范围内非法制造、走私、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各国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和打击力度不断增强,高效灵敏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进出口岸等行政监管部门相关执法工作的技术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简要概述了芬太尼类物质的结构特点、药理毒理作用和体内代谢、滥用及管控,重点综述了光谱法、免疫分析法、原位电离质谱技术、电化学法等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类物质 快速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玉洁 曾瑞峰 +2 位作者 兰金帅 张彤 丁越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673,共6页
目的建立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检测探针与二氧化硫反应前后500 nm波长处紫外光谱吸收强度变化,对溶液中二氧化硫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以粉末粒度、提取溶剂、NaOH浓度、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二氧化硫... 目的建立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检测探针与二氧化硫反应前后500 nm波长处紫外光谱吸收强度变化,对溶液中二氧化硫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以粉末粒度、提取溶剂、NaOH浓度、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二氧化硫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探针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9),在0.63~2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90.48%~103.6%,RSD 0.21%~2.8%。探针法、酸碱滴定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较高(r=0.993)。结论该方法测定效率明显高于现有法定方法,操作简单,可为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二氧化硫 快速检测 特异性探针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文洁 郭宝元 +4 位作者 倪保霞 石亚坤 轩志宏 黄凯 刘洪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4,共10页
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快速、精确的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等优点,受到越来... 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快速、精确的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生物传感器(基于固相载体创新的生物传感器、基于识别元件创新的生物传感器和基于信号放大创新的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各种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原理、方法特点和相关应用进展,并提出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同时可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生物传感器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快速检测南极磷虾粉中的虾青素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全通 郑尧 +2 位作者 杨柳 张帅帅 郭全友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实现南极磷虾粉中虾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借助计算机视觉和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一种虾粉虾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70个南极磷虾粉样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青素含量,计算机视觉系统采集图像,将虾青素含量与图像对应组成数据集并对... 为实现南极磷虾粉中虾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借助计算机视觉和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一种虾粉虾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70个南极磷虾粉样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青素含量,计算机视觉系统采集图像,将虾青素含量与图像对应组成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使用TensorFlow学习框架构建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进行模型调参及评估并选出最优参数模型;随机划分数据集对最优参数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随机挑选数据集中的30张图像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经过交叉验证后的最优参数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3.59;模型评估阶段,模型重复运行3次,测试集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RMSE的平均值分别为0.9626、1.49、4.22、2.05。模型验证阶段,模型预测虾青素含量的相对误差介于0.10%~6.46%之间,预测结果与观测值之间偏差较小。因此,该虾青素含量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虾青素含量,进而实现虾粉虾青素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南极磷虾 虾青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冷眉 万培伟 +3 位作者 韩旭 易松强 闫莹莹 林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检测方法,试验针对CIAV VP2基因序列设计了多组引物和探针,经过引物筛选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建立了CIAV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PA),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检测方法,试验针对CIAV VP2基因序列设计了多组引物和探针,经过引物筛选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建立了CIAV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PA),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估,应用该方法与荧光定量PCR(q PCR)同时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39℃恒温条件下20 min内快速、准确地检出CIAV,与其他6种常见的禽类病原体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病病毒(MD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新城疫病毒(ND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对质粒DNA的检测限为1×10~2 copies/μL;该方法检测50份临床样品中有9份阳性,与q 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检测CIAV的RPA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特异性高、检测结果可靠,可用于鸡传染性贫血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2基因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离子阱质谱快速检测电子烟油中合成大麻素
14
作者 何亚锦 阮慧文 +9 位作者 张明建 赵无垛 宋贵云 张柯 王兵 杨娑娑 康健 李斌 王爽 王卫国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3,共9页
借助电子烟油进行合成大麻素相关毒品犯罪已成为一种新型犯罪形式。为了逃避监管,犯罪分子将合成大麻素添加到电子烟油中,制成所谓的“上头电子烟”。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适用于电子烟油中合成大麻素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 借助电子烟油进行合成大麻素相关毒品犯罪已成为一种新型犯罪形式。为了逃避监管,犯罪分子将合成大麻素添加到电子烟油中,制成所谓的“上头电子烟”。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适用于电子烟油中合成大麻素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丙酮辅助光电离微型离子阱质谱的电子烟油中非法添加合成大麻素的快速检测方法。电子烟油中的复杂基质会显著降低合成大麻素的检测灵敏度,并且基质残留会严重污染质谱仪器,仪器恢复需要的时间长达360 min。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利用合成大麻素与电子烟油中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加热处理,以实现合成大麻素目标检测物与电子烟油基质成分预分离的解决方案。以5F-EMB-PICA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预加热分离的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其信号强度的影响。在最佳温度150℃,最优加热时间5 min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灵敏度,且仪器恢复时间仅需1 min。为验证该方法的普适性,分别考察了不同风味电子烟油中5F-EMB-PICA、4F-ABUTINACA和4F-MMB-BUTINACA等3种典型合成大麻素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检出浓度为5 mg/L的3种合成大麻素,灵敏度较高,且检出浓度远低于“上头电子烟”中合成大麻素的浓度范围(0.58%~2.71%)。本方法有望为电子烟油中合成大麻素的现场检测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电子烟油 微型离子阱质谱 快速检测 预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BS技术的钢丝表调液Zn元素快速检测分析
15
作者 时晨 马明俊 +4 位作者 方丽 赵南京 殷高方 陈富强 张小玲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为了实现钢丝表调液在线快速检测,采用滤纸富集钢丝表调液,验证富集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匹配标准样pH值分别建立定标曲线,反演某钢丝厂7种表调液中的Zn元素,进行了理... 为了实现钢丝表调液在线快速检测,采用滤纸富集钢丝表调液,验证富集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匹配标准样pH值分别建立定标曲线,反演某钢丝厂7种表调液中的Zn元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Zn含量相同时,随着pH值变化,其LIBS光谱强度有显著差异;不同种类钢丝表调液pH值覆盖-0.91~8.95,针对不同pH值样品,其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7种表调液LIBS技术检测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结果之间平均相对误差为-13.09%;用LIBS技术结合pH值匹配建立定标曲线,可实现钢丝表调液中Zn元素快速准确测量。该研究为LIBS技术应用到钢丝生产过程中表调液关键元素的在线检测提供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快速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重金属 钢丝表调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神经坏死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16
作者 闫光达 马红玲 +3 位作者 徐力文 邓益琴 郭志勋 冯娟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 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是危害中国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尽早检出RGNNV是防控该病毒感染和减少养殖损失的关键措施。为建立快速检测RGNNV的方法,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 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是危害中国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尽早检出RGNNV是防控该病毒感染和减少养殖损失的关键措施。为建立快速检测RGNNV的方法,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与CRISPR/Cas12a(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as12a,CRISPR相关蛋白)检测系统相结合,通过设计和筛选RPA引物与crRNA(CRISPR RNA),优化RPA反应条件与CRISPR/Cas12a检测体系,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同时,对临床石斑鱼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行业标准《SC/T 7216—2022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诊断方法》中规定的qPCR法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最短可在45 min内得到结果,灵敏度为1.5×10^(1)拷贝·μL^(−1),检测特异性良好,实际样本检测与行标qPCR法对比符合率为100%。研究建立的RPA-CRISPR/Cas12a-RGNNV检测方法具有快速、便捷、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可视化检测结果等特点,为RGNNV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坏死病毒 CRISPR/Cas12a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S@Au微阵列芯片快速检测细菌性结膜炎病原体
17
作者 刘文博 李含 +5 位作者 徐瑗聪 刘梦东 王惠琴 林太凤 郑大威 张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82,共7页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医治不及时会严重损害视力。目前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常规的诊断方法仍为微生物培养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开发了一种SERS@Au微阵列芯片,将其作为增强基底收...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医治不及时会严重损害视力。目前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常规的诊断方法仍为微生物培养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开发了一种SERS@Au微阵列芯片,将其作为增强基底收集细菌性结膜炎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SERS图谱。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重现性和稳定性。选取400~1800 cm^(-1)波段,通过建立SVM模型和OPLS-DA模型对四种致病菌进行判别分析,区分准确率分别达到97%和90%。采用SERS@Au微阵列芯片对加标泪液进行检测,仅需短暂培养即可快速、准确、便捷、无损筛查致病菌,减少患者的痛苦。该研究开发的SERS@Au微阵列芯片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配套使用,具有准确、便携、快速、现场检测及微量样品检测的特点,适用于眼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快速筛查。该方法无需标记、无需鉴定培养基、对患者无损,实现了对复杂生物样本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望成为眼科疾病的新型辅助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阵列芯片 细菌性结膜炎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识别的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方束 张瑞婷 +7 位作者 程赞 胡广玥 马原野 岱钦 康蕊 李鑫 佘永新 王珊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0-343,共14页
农兽药残留的种类多样、来源广泛,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满足现场、实时检测需求,近年来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兽药残留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识别元件与检... 农兽药残留的种类多样、来源广泛,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满足现场、实时检测需求,近年来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兽药残留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识别元件与检测手段两方面梳理快速检测技术在农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主要介绍抗体、核酸适配体、受体、酶、全细胞、分子印迹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等识别元件对农兽药的精准识别,重点阐述基于精准识别的农兽药残留光学快速检测技术、电化学传感技术、压电传感技术的最新发展。最后,展望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农兽药残留 精准识别 识别元件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熔解曲线法快速检测5种小鼠病原体
19
作者 徐逸梦 刘欣怡 +3 位作者 胡珊珊 周宇荀 李凯 肖君华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1,117,共6页
借助多色熔解曲线分析技术(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建立起一套高效、低成本的同时检测5种小鼠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巴斯德杆菌、变形杆菌)的多重检测方案,用于快速检测实验动物感... 借助多色熔解曲线分析技术(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建立起一套高效、低成本的同时检测5种小鼠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巴斯德杆菌、变形杆菌)的多重检测方案,用于快速检测实验动物感染情况。同时添加辣椒基因组作为内参,排除假阴性干扰,使结果更准确可靠。通过对探针进行设计,使不同病原菌在不同荧光通道的不同的Tm值处出现熔解峰:在FAM荧光通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熔解峰Tm值分别为(53.51±0.94)℃、(61.23±0.34)℃;在ROX通道,铜绿假单胞菌和嗜肺巴斯德杆菌的熔解峰Tm值分别为(61.70±0.66)℃、(55.98±0.10)℃;在CY5通道,变形杆菌和辣椒内参的熔解峰Tm值分别为(63.91±0.19)℃、(57.43±0.31)℃。经验证,该方法对不同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检测限,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2 copies/μL、肺炎克雷伯菌101 copies/μL、铜绿假单胞菌102 copies/μL、嗜肺巴斯德杆菌102 copies/μL、变形杆菌102 copies/μL。综上,研究建立的多色熔解曲线方法能够对多种小鼠常见病原体在单管内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熔解曲线分析 多重PCR 小鼠病原体 分子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敏技术快速检测强力霉素试验
20
作者 杨瑾 段明坤 +3 位作者 张坤 李威 韩建刚 李胎花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强力霉素(DC)是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一种,因其广谱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代谢性能差,进入环境蓄积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存在威胁;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水环境和食品环境中DC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 强力霉素(DC)是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一种,因其广谱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代谢性能差,进入环境蓄积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存在威胁;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水环境和食品环境中DC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和钙离子对DC荧光协同增敏效应,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牛奶和水环境中DC的荧光分析技术。在碱性环境中,DC属于弱荧光物质,但与Triton X⁃100和钙离子共存时,由于Triton X⁃100和钙离子对DC的胶束增溶和络合反应所引起的荧光增敏效果,DC的荧光会显著增强。结果表明,在最优的检测体系中,该检测方法对DC的浓度在0.005~1.000μmol/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式为y=2.9408x+0.0807,决定系数R^(2)为0.9941,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8和66.8 nmol/L。在诸多干扰抗生素中,该检测方法对DC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实际牛奶和水样中的DC回收率为80.0%~119.6%,相对标准偏差为2.29%~9.33%,说明该检测方法在实际水和食品环境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较高。因此,Triton X⁃100和金属钙离子对DC的协同荧光增敏技术可以选择性检出DC,为水和食品环境中TCs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荧光增敏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钙离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