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滤纸斑点免疫结合试验诊断棘球蚴病
1
作者 郑光宇 赵荣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以定性滤纸吸附血清样品,保存于室温和4℃冰箱内, 3和6个月后对所保存的血清滤纸进行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以检测血清样品中抗棘球蚴抗原的抗体.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保存的干血清滤纸的检测结果与新鲜血清样品检测结果基... 以定性滤纸吸附血清样品,保存于室温和4℃冰箱内, 3和6个月后对所保存的血清滤纸进行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以检测血清样品中抗棘球蚴抗原的抗体.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保存的干血清滤纸的检测结果与新鲜血清样品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 05).证明在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棘球蚴病患者免疫应答时,干血清滤纸法可作为患者血清样品的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滤纸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棘球蚴病 免疫应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棘球蚴病患者的免疫应答
2
作者 郑光宇 赵荣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6-669,共4页
建立了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BAS DIBA) ,并以此法研究了棘球蚴病患者对细粒棘球蚴 (Echinococcusgranulosus)抗原的免疫应答 .79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6 9例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 119例健康人血清的BAS DIBA试验结果为 ... 建立了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BAS DIBA) ,并以此法研究了棘球蚴病患者对细粒棘球蚴 (Echinococcusgranulosus)抗原的免疫应答 .79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6 9例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 119例健康人血清的BAS DIBA试验结果为 :两试验检测抗棘球蚴抗原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 97.4 5 %和 92 .4 1% ;特异性分别为 98.4 0 %和 98.94 % ;在 91.14 %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 ,BAS DIBA试验较DIBA法敏感 ;两法同为阳性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 ,BAS DIBA检出的抗体效价的几何均数为DIBA法的 5 .4 8倍 ;4例DIBA试验阴性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在BAS DIBA法中为阳性 .证实所建立的BAS DIBA法是检测棘球蚴病患者免疫应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低抗体水平的棘球蚴病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棘球蚴病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3种植物病毒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荣乐 郑光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研究了改进的斑点免疫结合法在检测芜菁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中的应用 .无论是使用全抗血清还是纯化的免疫球蛋白 ,检测感染组织粗汁液中的病毒或纯化的病毒 ,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同时进行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研究了改进的斑点免疫结合法在检测芜菁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中的应用 .无论是使用全抗血清还是纯化的免疫球蛋白 ,检测感染组织粗汁液中的病毒或纯化的病毒 ,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同时进行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吸附电子显微术等的比较结果表明 :无论是检测纯化病毒还是感染组织粗汁液中的病毒 ,斑点免疫结合法的检测敏感性均优于后 2种方法 ,病毒的可测感度芜菁花叶病毒为 0 .6 5ng ,烟草花叶病毒为0 .39ng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为 0 .4 5ng ;应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及羟基吲哚磷酸盐和氮兰四唑为底物较为合适 ,这种底物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并且反应产物为不褪色的紫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植物病毒 检测 诊断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测定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亲和力
4
作者 姚海军 曹虹 郭辉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23-324,共2页
建立斑点免疫结合法(DIA)测定抗体相对亲和力。用此法出定了登革病毒Ⅱ型非结构蛋白NS1四株单克隆抗体(McAbs)的相对亲和力,4株McAbs对NS1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按50%最大结合浓度分析,抗体株6─1/C为0... 建立斑点免疫结合法(DIA)测定抗体相对亲和力。用此法出定了登革病毒Ⅱ型非结构蛋白NS1四株单克隆抗体(McAbs)的相对亲和力,4株McAbs对NS1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按50%最大结合浓度分析,抗体株6─1/C为0.05μg/ml.1─7/F为0.67μg/ml.5D为25.00μg/ml,3─11/C为57.00μg/ml。以上结果为应用这些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依据。同时,说明用DIA法测定McAb相对亲和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登革病毒Ⅱ型 亲和力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涛 朱瑞良 孙丰云 《山东家禽》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畜禽疫病 快速检测技术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脂质体免疫测定法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 单克隆抗体技术 快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ot-ELISA快速检测牙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壮春 陈阳 +6 位作者 郝东升 姜广建 邢朝斌 吴鹏 白崇洲 李金龙 史相国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165,共4页
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根据棋盘试验,确定迟钝爱德华氏菌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800,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定为阳性。用该方法检测时... 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根据棋盘试验,确定迟钝爱德华氏菌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800,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定为阳性。用该方法检测时,迟钝爱德华氏菌呈阳性,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腐败希瓦氏菌、产碱普罗威斯登菌、阪崎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均呈阴性。试验结果表明,Dot-ELISA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牙鲆 迟钝爱德华氏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携带水稻条纹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乐文静 史文琦 +1 位作者 季英华 周益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特点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二者在经卵传播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暗示了RSV和Wolbachia在灰飞虱体内虽然都可以垂直传播给下一代,但是二者在传播方式上或者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间没有明显影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WOLBACHIA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