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系统中基于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的色散补偿 被引量:9
1
作者 杨亚良 丁志华 +2 位作者 俞晓峰 李栋 王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分析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emography,OCT)系统中色散失配对系统纵向分辨率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Rapid Scanning Optical Delay Line,RSOD)的色散性质,提出并采用基于RSOD的色散补偿方法,实验验证了... 分析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emography,OCT)系统中色散失配对系统纵向分辨率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Rapid Scanning Optical Delay Line,RSOD)的色散性质,提出并采用基于RSOD的色散补偿方法,实验验证了这种色散补偿方法能够实现OCT系统的纵向分辨率接近于理论值,并因此得到了高质量的O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 色散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中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丽娜 俞晓峰 丁志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63-1665,共3页
以matlab为工具,详尽分析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在最佳耦合条件下的光束传输与分布,为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的设计、元件选择和系统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得出离焦距离Δf=1μm和Δf=578μm两个理论上的最佳耦合点.但就实际光路调试来看... 以matlab为工具,详尽分析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在最佳耦合条件下的光束传输与分布,为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的设计、元件选择和系统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得出离焦距离Δf=1μm和Δf=578μm两个理论上的最佳耦合点.但就实际光路调试来看,离焦距离Δf=1μm为此系统的最佳耦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成像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 最佳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谐振扫描的相位调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玲 丁志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1-355,共5页
提出利用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Rapid Scanning Optical Delay Line,RSOD)作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的相位调制器,并采用正弦驱动方式(谐振扫描)来提高扫描频率,进而实现高频相位调制的方法.介绍了基于... 提出利用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Rapid Scanning Optical Delay Line,RSOD)作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的相位调制器,并采用正弦驱动方式(谐振扫描)来提高扫描频率,进而实现高频相位调制的方法.介绍了基于RSOD相位调制器的干涉信号包络解调方法,分析了大振镜低频率线性驱动、小振镜高频线性驱动和大振镜高速正弦驱动三种实施方案对OCT性能的影响,并针对谐振扫描方案中轴向扫描的非线性提出了图像畸变定量校正的方法.结果表明:RSOD大振镜谐振扫描的模式能够兼顾系统成像速度、成像范围以及系统信噪比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相位调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 相位调制 谐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频域快速延迟线的光学相干层析系统的研制
4
作者 史国华 丁志华 +1 位作者 饶学军 张雨东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共4页
建立了一套单模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系统。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国内其他组的新型频域快速扫描延迟线(FD-ODL)和外差平衡接受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信噪比的方法,成功地实现高信噪比(113dB)、高分辨率、大成像深度的层析图像的... 建立了一套单模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系统。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国内其他组的新型频域快速扫描延迟线(FD-ODL)和外差平衡接受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信噪比的方法,成功地实现高信噪比(113dB)、高分辨率、大成像深度的层析图像的提取,获得了纵向分辨率9μm、横向分辨率10μm、深度2.88μm的清晰的皮肤OCT图像。该系统比传统的采用时域延迟线的OCT在信噪比上高出了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频域快速扫描延迟线 层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系统中高准确度高灵敏度补偿色散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朝良 高万荣 卞海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将色散测量方法和快速扫描延迟线技术相结合,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中实现了对群延迟色散的精确补偿.在该方法中,先在样品臂中放入平面反射镜,等间隔移动参考臂中快速扫描延迟线系统中光栅的位置,同时测量系统参考臂和样品臂之间的群... 将色散测量方法和快速扫描延迟线技术相结合,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中实现了对群延迟色散的精确补偿.在该方法中,先在样品臂中放入平面反射镜,等间隔移动参考臂中快速扫描延迟线系统中光栅的位置,同时测量系统参考臂和样品臂之间的群延迟色散差值.当该值为零时,则表明系统色散匹配.将该方法与基于点扩散函数半高宽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基于半高宽方法的测量误差为4.43%,而该方法的测量误差为0.76%;在色散补偿过程中,随着色散匹配点的靠近,半高宽方法的灵敏度由92.105 3fs2减小到1.344 7×103 fs2,而新方法的灵敏度则保持165.789 5fs2,表明本文提出的色散补偿法具有较高的色散补偿准确度和灵敏度.实验表明,色散补偿后的系统分辨率接近理论值;在补偿系统色散的同时,还可以根据测量所得色散值的符号来判定光栅的移动方向,从而更容易地完成补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低相干干涉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 快速扫描延迟线 色散补偿 色散测量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OCT成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卫红 何永红 +5 位作者 李鹏 朱毅 邵永红 梁瑞生 曾楠 马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研究了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技术在眼科学的应用。由于近红外光很容易穿透人体眼睛介质,所以利用中心波长为854.8 nm的宽带弱相干光源SLD,采用傅里叶域光学快扫描延迟线实现了快速扫描成像。自行设计了一种用于眼底信号探测的眼科探头... 研究了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技术在眼科学的应用。由于近红外光很容易穿透人体眼睛介质,所以利用中心波长为854.8 nm的宽带弱相干光源SLD,采用傅里叶域光学快扫描延迟线实现了快速扫描成像。自行设计了一种用于眼底信号探测的眼科探头,包括眼底OCT成像光路,眼底照明光路和眼底照相光路,并获得了眼底黄斑和眼底视神经乳头的照片以及OCT图像,成像深度为3 mm。实验结果表明:OCT成像技术能非侵入、无接触地对活体内部的结构与生理功能进行检测,在眼底检测时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 黄斑 视神经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