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船舶排放污染物分布监测的地基快速IDOAS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春桥 罗宇涵 +4 位作者 宋润泽 常振 奚亮 周海金 司福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7-1545,共9页
针对我国船舶排放污染物防治的迫切需求,2021年中国出台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通用要求》,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内河中的多数船只都以低端柴油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 针对我国船舶排放污染物防治的迫切需求,2021年中国出台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通用要求》,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内河中的多数船只都以低端柴油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柴油机都将继续作为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使用。船舶使用的油品通常杂质多、品质差,加上柴油发动机大多较为老旧,老化的柴油发动机工作时会排放大量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于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研制了一套地基快速成像差分吸收光谱系统,能够实现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的“拍照”式探测。系统时间分辨率可达秒级,系统视场角为6°×6°。选择无云条件下的正午天顶太阳散射光光谱作为参考光谱并使用QDOA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反演。根据系统中摄像头采集到的观测区域图像信息,将污染气体浓度信息与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能够获得船舶大气污染物的空间二维分布情况。为验证系统的可靠性,2022年9月,在铜陵以发电厂烟羽中的SO_(2)为目标进行了比对验证实验,并与推扫地基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器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SO_(2)斜柱浓度的相关性为0.935。2022年12月,采用地基快速成像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对长江船舶污染物排放进行了观测,获取了时间分辨率为5 s的SO_(2)连续空间二维分布信息,通过与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匹配,能够将高浓度排放追溯到具体船只。该研究为船舶等快速移动污染源的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为船舶排放的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二维分布 船舶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应用
2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合肥 重点实验室 安徽 光学应用 铜绿假单胞杆菌 红外线辐射 红外辐射 安徽光机所 光学技术 正常膀胱 激光生命科学 质量浓度 量子电子学报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拉曼散射 喇曼散射 膀胱肿瘤 膀胱癌 舰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