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文海 闫小红 +1 位作者 李晓红 曹灶桂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导致干旱光抑制的发生。干旱胁迫既损伤了辣椒叶片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同时也对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阻碍了光合电子传递;干旱胁迫还导致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的下降,并降低了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捕获的光能(TRo/CS)和进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同时诱导了单位叶面积热耗散(DIo/CS)的增加。这说明辣椒遭受干旱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一方面通过PSⅡ的可逆失活减少光能吸收与传递,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热耗散减少过剩激发能的积累。EBR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PS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缓解了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的减少,优化了光合电子传递的进行,并维持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从而减轻了干旱光抑制程度,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光合机构和光合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24-表油菜素内酯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
2
作者 刘会芳 韩宏伟 +2 位作者 王强 庄红梅 王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6-281,共6页
【目的】研究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突变体Cmygl-1及其野生型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分析突变体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突变体材料的O-J-I-P标准化曲线... 【目的】研究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突变体Cmygl-1及其野生型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分析突变体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突变体材料的O-J-I-P标准化曲线中J-I相抬高,且叶片ABS/RC增加而ABS/CSo降低,说明PSII数量减少。相对可变荧光ΔVt曲线和ΔWk曲线ΔL–band和ΔK–band均大于0,且叶片TRo/RC与野生型相同而ETo/RC降低,反应活性也大幅降低。反应中心虽能吸收较多能量,但能够捕获的很少,能够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的更少,其余均通过热耗散形式散失了。【结论】最终导致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φRo和综合性能指数PI(abs)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叶色黄绿突变体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逆境对PS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荣佳 任菲 +2 位作者 白艳波 陈强 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858-3859,3864,共3页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心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分析技术(JIP-test)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分析逆境胁迫对PSⅡ的损害程度;并且随着光合理论的发展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其不仅能应用于分析逆境对光系统响应机制的研究,也将在评价环境污染、抗逆境植被的筛选、光合机理的研究、植物逆境光系统分子机制研究和植物病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O-J-I-P曲线 JIP-TEST PSⅡ供体 PSⅡ受体 反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和PSⅡ光化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锡冬 代金明 +2 位作者 孙宁 李鹏民 高辉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PSⅡ光化学特征的变化.随着大豆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Fv/Fm只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大豆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PSⅡ光化学活性下... 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PSⅡ光化学特征的变化.随着大豆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Fv/Fm只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大豆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PSⅡ光化学活性下降造成的;随着衰老,光合机构中的QB降解,QB的降解可能是导致PSⅡ光化学活性下降的关键因素.叶绿素荧光猝灭分析表明,在衰老初期,非光化学猝灭NPQ是强光下耗散过剩激发能的一个重要机制,然而当叶片严重衰老时,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可能成为光合机构耗散过剩激发能的另一种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非光化学猝灭 PSⅡ反应中心失活 热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油蒿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其光响应曲线动态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景波 张金鑫 +4 位作者 卢琦 辛智鸣 李新乐 刘庆新 李宏亮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713-719,共7页
本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原生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对象,分析了7–9月生长期油蒿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PSⅡ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蒿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在8月达到最大... 本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原生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对象,分析了7–9月生长期油蒿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PSⅡ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蒿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在8月达到最大值,9月显著降低(P <0.05),叶氮含量(N_(mass))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油蒿的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在保持相对稳定;光下最小荧光产量(F_o′)和最大荧光产量(F_m′)以8月最高,9月显著下降(P <0.05);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及光化学猝灭(qP)随着光强的增加而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同光强作用下,油蒿叶片ETR和NPQ以9月最高,而8月最低。表明油蒿叶片具有相对较高的光能捕获和光抑制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驱动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书晗 张洪波 +2 位作者 欧阳添 施军琼 吴忠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了探究微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分析蓝藻-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对链霉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链霉素对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 为了探究微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分析蓝藻-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对链霉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链霉素对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RC)、单位光面积吸收的能量(ABS/CS0)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拟柱孢藻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起抑制作用,且链霉素能够明显降低拟柱孢藻的光合驱动力.利用质量浓度为0.05~1.0 mg/L和1.0~20.0 mg/L的链霉素分别培养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其比生长率分别是对照组(0.00 mg/L)的0.74~0.25和1.19~0.51倍.拟柱孢藻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随链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链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四尾栅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链霉素质量浓度响应敏感度低.因此,本研究认为蓝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比绿藻显著,主要原因是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能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瞬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光合机构 拟柱孢藻 四尾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魏亦农 孔广超 曹连莆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3,共2页
本文对10个棉花杂交种F1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v/Fo的杂种优势 较为普遍,而且超亲优势明显;Fv/Fm及量子产量杂种优势不普遍,超亲优势不明显。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 荧光诱导 动力学参数 遗传特性 产量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底质对海菜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杨 潘珉 +2 位作者 何锋 宋任彬 杜劲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09-2817,共9页
海菜花通常被认为是对富营养化水体较为敏感的沉水植物,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目前,海菜花在滇池回植取得一定进展,但回植时能否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底质或是需要添加养分含量较少的土壤改良底... 海菜花通常被认为是对富营养化水体较为敏感的沉水植物,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目前,海菜花在滇池回植取得一定进展,但回植时能否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底质或是需要添加养分含量较少的土壤改良底泥未有明确的结论。通过对比不同底质上海菜花的光合生理参数表明:种植40d时,在湖沙和大理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光合能力最好,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净光合速率仅为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63.6%,其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比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分别降低52.5%和58.8%,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仅为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59.7%,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性能指数(PI_(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也最低,叶片的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是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2.48倍,表明在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叶片的光合能力较低。种植80d时,不同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的光合生理指标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光合能力大幅提升,净光合速率和性能指数等均有提高,与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已无明显差异;然而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虽然在80d时的光合性能恢复,但其叶片长度已受到影响,明显低于其他底质上的海菜花的叶片长度。与此同时湖沙上种植的海菜花的光合能力在其他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明显下降,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单位面积的活性反应中心数量显著降低。结合分析不同底质的理化性质,在种植初期红壤呈酸性可能是导致海菜花叶片光合能力低的原因,之后红壤长期处于厌氧环境使得土壤pH升高后光合能力恢复正常,但其叶片的长度在短期内未有明显增加,表明其光合产物的累积受到了影响;而湖沙上种植的海菜花后期光合能力减弱可能是由于后期水体中养分耗尽导致的。因此,在回植海菜花过程中,可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泥,养分含量丰富的底泥不会成为其生长的限制因素,而酸性土壤可能还会限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菜花 不同底质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配施黄腐酸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桂琴 刘德春 王见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5,共9页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常规尿素(CU)、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PU)及其与黄腐酸(FA)配施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光化学效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中新型尿素与黄腐酸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种...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常规尿素(CU)、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PU)及其与黄腐酸(FA)配施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光化学效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中新型尿素与黄腐酸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种尿素及其配施黄腐酸处理(CU、CU+FA、PU、PU+FA)提高棉花叶片30 ms时的I相荧光值(F_(I))和500 ms时的P相最大荧光值(F_(m)),从而改变叶片OJIP曲线;整体提高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合性能指数(PIabs、PItotal);增加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_(m));提升QA向QB的传递过程和电子传递能力(V_(I)、V_(J));促进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V_(L)、V_(K));增强820 nm处光信号(△I/I_(o))。说明尿素和黄腐酸可激发叶片光合系统Ⅱ(PSⅡ)和光合系统Ⅰ(PSⅠ)反应中心活性,不同尿素类型结合黄腐酸处理对棉花OJIP及PSⅡ、PSⅠ活性规律的影响基本一致,整体均表现为CU<CU+FA<PU<PU+FA。PU+FA处理总成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其他施肥处理(CU、CU+FA、PU)分别显著提高8.97%~22.64%和9.42%~23.31%。综上,使用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结合黄腐酸可有效改善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激发光合系统反应活性,显著增加总成铃数和单铃重,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尿素 黄腐酸 棉花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型对毛竹快速生长期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RLC_S)拟合的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9-664,共6页
为定量研究亚热带经济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大小年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光响应规律.以2龄竹、4龄竹和6龄竹的3个竹龄毛竹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各竹龄毛竹出笋前期(4月)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 为定量研究亚热带经济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大小年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光响应规律.以2龄竹、4龄竹和6龄竹的3个竹龄毛竹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各竹龄毛竹出笋前期(4月)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RLC_S),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双指数方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计算对应参数,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并进一步测定拟合整个快速生长期(4-7月)3个竹龄的快速响应曲线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在最大电子(J_(max))、饱和光强(PAR_(sat))、初始斜率(α)及拟合系数(R^2)均优于传统双指数方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为拟合毛竹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RLC_S)最优模型;毛竹叶片光合机制大小年差异显著,大年与小年的光合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5月,快速生长期内的光合响应能力总体表现为Ⅱ度竹>Ⅰ度竹>Ⅲ度竹.因此,建议在竹林经营中,应集中在大小年光合高峰期间追施肥料,并且注意维持各竹龄的适当立竹结构,以促进毛竹林整体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快速生长期 林冠层 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闽楠幼树PSⅡ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佳伟 文仕知 +2 位作者 何功秀 兰竹 杨丽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9,共7页
以4年生闽楠幼树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其快速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_o和最大荧光F_m在施肥一季度后即冬季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施肥三季度后即夏季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SⅡ... 以4年生闽楠幼树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其快速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_o和最大荧光F_m在施肥一季度后即冬季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施肥三季度后即夏季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均是中度施肥处理优势显著。不同施肥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PSⅡ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光强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相同光照强度下,冬季随施肥量的增加其Yield值越大,夏季则是中度施肥量样地Yield值较突出;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NPQ随光强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同光照强度下ETR冬季数据大量施肥处理样地显著高于其他,夏季未施肥样地明显低于施肥样地,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NPQ高温季节在同光照条件下未施肥处理样地明显高于施肥样地。说明施肥会影响闽楠幼树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和活性,中度施肥对各项荧光参数促进作用明显,而大量施肥在高温季节则会导致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产生光抑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曲线 叶绿素荧光 施肥 闽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条件下朱槿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传保 郑伟兵 +1 位作者 戴庆敏 赵承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10-113,118,共5页
以朱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朱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朱槿在经受25 d自然干旱胁迫后,除Fv/Fm值显著降低外,Y(Ⅱ)、qP、NPQ、ETR等值均有所上升。复水1 d后,Fv/Fm值有止降回升的趋势,Y(Ⅱ)、qP、NPQ、ETR... 以朱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朱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朱槿在经受25 d自然干旱胁迫后,除Fv/Fm值显著降低外,Y(Ⅱ)、qP、NPQ、ETR等值均有所上升。复水1 d后,Fv/Fm值有止降回升的趋势,Y(Ⅱ)、qP、NPQ、ETR等参数则恢复到对照水平。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提高了朱槿光化学反应的启动能力,在弱光条件下具有最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当光强超过190μmol/(m^(2)·s)时,CK和复水1 d的适应能力更强,具有最大适应光强变化的能力和光合活性。研究综合认为,朱槿在干旱胁迫下具有良好的自身调节能力,具有较强的光合系统损伤修复能力,表现出极强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可在较干旱地区栽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槿 自然干旱胁迫 复水 叶绿素荧光特性 快速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胁迫对银芽柳PSⅡ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66
13
作者 钱永强 周晓星 +2 位作者 韩蕾 孙振元 巨关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134-6142,共9页
以盆栽银芽柳为材料,利用MINI-IMAGING-PAM荧光成像测定系统,研究了Cd2+胁迫下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与最大荧光Fm随着Cd2+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Fo与Fm在200 mg/LCd2+处理4周时达到... 以盆栽银芽柳为材料,利用MINI-IMAGING-PAM荧光成像测定系统,研究了Cd2+胁迫下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与最大荧光Fm随着Cd2+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Fo与Fm在200 mg/LCd2+处理4周时达到最高值,400 mg/LCd2+处理则显著下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显著受Cd2+胁迫抑制,但随Cd2+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Cd2+胁迫下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光响应结果表明,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Ⅱ)、荧光淬灭系数(qP)随光化光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同光强下高浓度Cd2+使Y(Ⅱ)与(qP)显著降低;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与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则随着光强增加呈上升趋势,同光强下高浓度Cd2+处理显著提高Y(NPQ)、qN与ETR。Cd2+胁迫下,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稳定在较低水平,同光强下Y(NO)随Cd2+浓度增加略有提高。说明,银芽柳通过调节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与活性,对Cd2+胁迫表现出较强的耐性,高浓度Cd2+胁迫导致PSⅡ反应中心关闭或不可逆失活,表现出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芽柳 叶绿素荧光 镉离子胁迫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9
14
作者 武文明 陈洪俭 +3 位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王世济 周向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8-1096,共9页
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下降,至成熟期降到最低;渍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孕穗期后叶绿素荧... 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下降,至成熟期降到最低;渍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孕穗期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qp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渍水处理孕穗期后第11~20天达到最高峰,NPQ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孕穗期渍水7d后Fv/Fm、Fv/Fo和qp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Fv/Fm低1.8%~2.3%,Fv/Fo低8.0%~10.9%,ΦPSII则显著低于对照。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N4)处理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部氮肥基施(N1)处理,而Fv/Fo、Fv/Fm和qp显著高于N1和基肥70%+拔节肥30%(N2)处理。叶绿素含量与Fv/Fm、qp和ΦPSII呈显著正相关,与NPQ呈显著负相关。ETR-PAR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7d小麦生育后期旗叶ETRmax、α和Ek值较对照降低。N4的旗叶ETRmax、α和Ek均高于N1和N2。孕穗期渍水7d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间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系数高于对照,氮肥的补偿效应较对照明显。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减轻渍水逆境对光合器官的破坏,使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和光化学效率,改善了旗叶光合性能,使灌浆期延长,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从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害 氮肥运筹方式 叶绿素荧光 快速曲线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柳树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对Cd^2+胁迫的光响应 被引量:26
15
作者 钱永强 周晓星 +2 位作者 韩蕾 孙振元 巨关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4,共7页
以盆栽垂柳、苏柳‘J172’及银芽柳为材料,利用MINI-IMAGING-PAM荧光成像测定系统,测定了Cd2+胁迫下柳树叶片叶绿素荧光淬灭特性及各荧光参数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Cd2+胁迫下柳树叶片初始荧光(F0)与最大荧光(Fm)均显著增大,200mg/LC... 以盆栽垂柳、苏柳‘J172’及银芽柳为材料,利用MINI-IMAGING-PAM荧光成像测定系统,测定了Cd2+胁迫下柳树叶片叶绿素荧光淬灭特性及各荧光参数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Cd2+胁迫下柳树叶片初始荧光(F0)与最大荧光(Fm)均显著增大,200mg/LCd2+处理2周时,F0与Fm均达到峰值。并分析了200mg/LCd2+胁迫下各柳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光响应,结果显示: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光化光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同光强作用下,受Cd2+胁迫的3种柳树叶片PSⅡ与qP均显著降低,但柳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与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则随着光化光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同光强作用下,Cd2+胁迫使YNPQ、qN与ETR显著提高;Cd2+胁迫下,柳树叶片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随光强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显著高于对照。推断柳树通过增加非光化学淬灭形式耗散过剩能量或提高光化学转化与光能利用效率,调节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与活性,表现出对Cd2+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叶绿素荧光 镉离子胁迫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紫竹栽培类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时燕 黄耀华 +2 位作者 郭小勤 林新春 方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为多用途经济竹种,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大径紫竹、1 a紫、2 a紫、3 a紫4个紫竹栽培类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紫竹栽培类型间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P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光... 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为多用途经济竹种,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大径紫竹、1 a紫、2 a紫、3 a紫4个紫竹栽培类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紫竹栽培类型间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P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光系统Ⅱ功能存在差异。3 a紫的Fv、Fv/Fm、Fv/Fo、Yield、ETR、qP、NPQ值最高,其次为1 a紫、2 a紫,大径紫竹最低,说明3 a紫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1 a紫、2 a紫次之,大径紫竹最差;相关分析表明:Fo与Fv/Fm、Fv/Fo,Fm'与qP、NPQ显著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Fm与Fv、Fv/Fm、Fv/Fo,Fv与Fv/Fm、Fv/Fo,Fv/Fm与Fv/Fo,Fv/Fo与ETR,F与Fm',Yield与ETR、qP,ETR与qP,qP与NPQ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竹 变异类型 叶绿素荧光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蒙古栎种源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56
17
作者 张杰 邹学忠 +1 位作者 杨传平 敖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1,共2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检测了东北地区7个蒙古栎种源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汪清、弯甸子和白石砬子种源的PSⅡ的潜在活性、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PSⅡ中心非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额、电子传递速率...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检测了东北地区7个蒙古栎种源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汪清、弯甸子和白石砬子种源的PSⅡ的潜在活性、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PSⅡ中心非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额、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均高于其它种源;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光合生理功能,这些参数与生长量及叶绿素含量之间具有相关的趋势。东北地区要引种具有优良光合生理功能的蒙古栎种源时,在所试验的嘉荫、乌伊岭、新青、汪清、临江、弯甸子、白石砬子种源中,汪清、弯甸子和白石砬子种源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叶绿素 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钓钟柳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陶文文 蒋文伟 赵丽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多年生宿根花卉紫红钓钟柳Penstemon campanulatus‘Purple Passion’,毛地黄钓钟柳P.digitalis‘Husker Red’和五彩钓钟柳P.barbatus‘Rondo’等3个钓钟柳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结果表...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多年生宿根花卉紫红钓钟柳Penstemon campanulatus‘Purple Passion’,毛地黄钓钟柳P.digitalis‘Husker Red’和五彩钓钟柳P.barbatus‘Rondo’等3个钓钟柳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钓钟柳品种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紫红钓钟柳的可变荧光(Fv),光系统Ⅱ原始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合量子产额(Y),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炮化学猝灭系数(NPQ)值最高,其次为五彩钓钟柳,最低是毛地黄钓钟柳。说明紫红钓钟柳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其次是五彩钓钟柳,最差是毛地黄钓钟柳;相关分析表明:Fo与Fm,qP与Fm,qP与Fv,Y与ETR,Fm与Fv,Fo与F(任意期间实际荧光产量),Fm′与Y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Fo与ETR,Fv/Fo与Y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钓钟柳 叶绿素荧光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对烟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娟 王茂胜 +3 位作者 石俊雄 王丰 李鑫 夏海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为了探明不同AM真菌对烟苗生长的作用效果,通过在烟草播种期接种7种不同AM真菌研究其对烟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种164菌根烟苗的生物量和171菌根烟苗的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无菌根烟苗。2)菌根烟苗的株高和主根长... 为了探明不同AM真菌对烟苗生长的作用效果,通过在烟草播种期接种7种不同AM真菌研究其对烟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种164菌根烟苗的生物量和171菌根烟苗的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无菌根烟苗。2)菌根烟苗的株高和主根长均显著低于无菌根烟苗,根冠比变化不明显;菌根烟苗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而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只有接种Gm01、Gm02、186的菌根烟苗显著高于无菌根烟苗。3)接种AM真菌对烟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较大,菌根烟苗的PSII实际光合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半饱和光强均高于无菌根烟苗,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降低,即菌根烟苗对强光的耐受能力更强,能较好地利用红光促进烟苗生长,但不同AM真菌的菌根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烟苗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新梢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彭予咸 胡留杰 +4 位作者 邓敏 姚永红 谢堃 皮利 徐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4-519,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梢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能使茶新梢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ETR)、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化学猝灭系数(qP)、Fv/F0、Fv/Fm较对照明...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梢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能使茶新梢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ETR)、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化学猝灭系数(qP)、Fv/F0、Fv/Fm较对照明显提高,并以GA3持续效果最好。而使非光化学猝灭(NPQ)较对照有所降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PSII反应中心开放比例,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茶梢叶片光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植物生长调节剂 快速曲线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