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逆境对PS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荣佳 任菲 +2 位作者 白艳波 陈强 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858-3859,3864,共3页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心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分析技术(JIP-test)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分析逆境胁迫对PSⅡ的损害程度;并且随着光合理论的发展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其不仅能应用于分析逆境对光系统响应机制的研究,也将在评价环境污染、抗逆境植被的筛选、光合机理的研究、植物逆境光系统分子机制研究和植物病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O-J-I-P曲线 JIP-TEST PSⅡ供体 PSⅡ受体 反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文海 闫小红 +1 位作者 李晓红 曹灶桂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导致干旱光抑制的发生。干旱胁迫既损伤了辣椒叶片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同时也对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阻碍了光合电子传递;干旱胁迫还导致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的下降,并降低了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捕获的光能(TRo/CS)和进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同时诱导了单位叶面积热耗散(DIo/CS)的增加。这说明辣椒遭受干旱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一方面通过PSⅡ的可逆失活减少光能吸收与传递,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热耗散减少过剩激发能的积累。EBR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PS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缓解了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的减少,优化了光合电子传递的进行,并维持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从而减轻了干旱光抑制程度,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光合机构和光合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24-表油菜素内酯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和PSⅡ光化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锡冬 代金明 +2 位作者 孙宁 李鹏民 高辉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PSⅡ光化学特征的变化.随着大豆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Fv/Fm只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大豆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PSⅡ光化学活性下... 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PSⅡ光化学特征的变化.随着大豆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Fv/Fm只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大豆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PSⅡ光化学活性下降造成的;随着衰老,光合机构中的QB降解,QB的降解可能是导致PSⅡ光化学活性下降的关键因素.叶绿素荧光猝灭分析表明,在衰老初期,非光化学猝灭NPQ是强光下耗散过剩激发能的一个重要机制,然而当叶片严重衰老时,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可能成为光合机构耗散过剩激发能的另一种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非光化学猝灭 PSⅡ反应中心失活 热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
4
作者 刘会芳 韩宏伟 +2 位作者 王强 庄红梅 王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6-281,共6页
【目的】研究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突变体Cmygl-1及其野生型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分析突变体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突变体材料的O-J-I-P标准化曲线... 【目的】研究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突变体Cmygl-1及其野生型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分析突变体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突变体材料的O-J-I-P标准化曲线中J-I相抬高,且叶片ABS/RC增加而ABS/CSo降低,说明PSII数量减少。相对可变荧光ΔVt曲线和ΔWk曲线ΔL–band和ΔK–band均大于0,且叶片TRo/RC与野生型相同而ETo/RC降低,反应活性也大幅降低。反应中心虽能吸收较多能量,但能够捕获的很少,能够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的更少,其余均通过热耗散形式散失了。【结论】最终导致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φRo和综合性能指数PI(abs)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叶色黄绿突变体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魏亦农 孔广超 曹连莆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3,共2页
本文对10个棉花杂交种F1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v/Fo的杂种优势 较为普遍,而且超亲优势明显;Fv/Fm及量子产量杂种优势不普遍,超亲优势不明显。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 荧光诱导 动力学参数 遗传特性 产量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驱动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书晗 张洪波 +2 位作者 欧阳添 施军琼 吴忠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了探究微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分析蓝藻-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对链霉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链霉素对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 为了探究微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分析蓝藻-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对链霉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链霉素对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RC)、单位光面积吸收的能量(ABS/CS0)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拟柱孢藻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起抑制作用,且链霉素能够明显降低拟柱孢藻的光合驱动力.利用质量浓度为0.05~1.0 mg/L和1.0~20.0 mg/L的链霉素分别培养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其比生长率分别是对照组(0.00 mg/L)的0.74~0.25和1.19~0.51倍.拟柱孢藻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随链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链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四尾栅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链霉素质量浓度响应敏感度低.因此,本研究认为蓝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比绿藻显著,主要原因是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能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瞬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光合机构 拟柱孢藻 四尾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底质对海菜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杨 潘珉 +2 位作者 何锋 宋任彬 杜劲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09-2817,共9页
海菜花通常被认为是对富营养化水体较为敏感的沉水植物,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目前,海菜花在滇池回植取得一定进展,但回植时能否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底质或是需要添加养分含量较少的土壤改良底... 海菜花通常被认为是对富营养化水体较为敏感的沉水植物,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目前,海菜花在滇池回植取得一定进展,但回植时能否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底质或是需要添加养分含量较少的土壤改良底泥未有明确的结论。通过对比不同底质上海菜花的光合生理参数表明:种植40d时,在湖沙和大理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光合能力最好,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净光合速率仅为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63.6%,其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比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分别降低52.5%和58.8%,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仅为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59.7%,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性能指数(PI_(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也最低,叶片的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是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2.48倍,表明在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叶片的光合能力较低。种植80d时,不同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的光合生理指标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光合能力大幅提升,净光合速率和性能指数等均有提高,与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已无明显差异;然而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虽然在80d时的光合性能恢复,但其叶片长度已受到影响,明显低于其他底质上的海菜花的叶片长度。与此同时湖沙上种植的海菜花的光合能力在其他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明显下降,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单位面积的活性反应中心数量显著降低。结合分析不同底质的理化性质,在种植初期红壤呈酸性可能是导致海菜花叶片光合能力低的原因,之后红壤长期处于厌氧环境使得土壤pH升高后光合能力恢复正常,但其叶片的长度在短期内未有明显增加,表明其光合产物的累积受到了影响;而湖沙上种植的海菜花后期光合能力减弱可能是由于后期水体中养分耗尽导致的。因此,在回植海菜花过程中,可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泥,养分含量丰富的底泥不会成为其生长的限制因素,而酸性土壤可能还会限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菜花 不同底质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翔 洪娟 +5 位作者 张利红 葛米红 叶莉霞 王蕾 陈涛 陈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953-4955,共3页
为探讨不同氮浓度条件下西瓜(Citrullus lanatus)叶片光合性状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西瓜品种早春红玉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氮浓度下其苗期、伸蔓期、开花期、膨果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氮浓度与产... 为探讨不同氮浓度条件下西瓜(Citrullus lanatus)叶片光合性状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西瓜品种早春红玉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氮浓度下其苗期、伸蔓期、开花期、膨果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氮浓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西瓜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西瓜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3.018+0.012 X氮浓度-0.004 3 XSPAD-0.017 X初始荧光-0.001 X可变荧光-0.002 8 X最大荧光+0.015 X潜在活性+5.07 X光能转化效率;氮浓度、潜在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与产量均呈正相关,而初始荧光、SPAD值、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与产量呈负相关;各参数对西瓜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为光能转化效率、初始荧光、最大荧光、氮浓度、可变荧光、SPAD值、潜在活性;光能转化效率、初始荧光和最大荧光对产量的影响取决于直接作用,潜在活性、可变荧光和SPAD值对产量的影响取决于间接作用;氮浓度与产量的相关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产量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配施黄腐酸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桂琴 刘德春 王见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5,共9页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常规尿素(CU)、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PU)及其与黄腐酸(FA)配施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光化学效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中新型尿素与黄腐酸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种...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常规尿素(CU)、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PU)及其与黄腐酸(FA)配施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光化学效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中新型尿素与黄腐酸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种尿素及其配施黄腐酸处理(CU、CU+FA、PU、PU+FA)提高棉花叶片30 ms时的I相荧光值(F_(I))和500 ms时的P相最大荧光值(F_(m)),从而改变叶片OJIP曲线;整体提高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合性能指数(PIabs、PItotal);增加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_(m));提升QA向QB的传递过程和电子传递能力(V_(I)、V_(J));促进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V_(L)、V_(K));增强820 nm处光信号(△I/I_(o))。说明尿素和黄腐酸可激发叶片光合系统Ⅱ(PSⅡ)和光合系统Ⅰ(PSⅠ)反应中心活性,不同尿素类型结合黄腐酸处理对棉花OJIP及PSⅡ、PSⅠ活性规律的影响基本一致,整体均表现为CU<CU+FA<PU<PU+FA。PU+FA处理总成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其他施肥处理(CU、CU+FA、PU)分别显著提高8.97%~22.64%和9.42%~23.31%。综上,使用新型聚合物包膜尿素结合黄腐酸可有效改善棉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激发光合系统反应活性,显著增加总成铃数和单铃重,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尿素 黄腐酸 棉花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印志同 秦秋霞 +3 位作者 阚欣 陈雅楠 成前 邓德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6-751,共6页
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准确快速地探测植株光能转化利用效率。以404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5.6×105个覆盖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5个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4个大田种植环境下,共检测到41个与快速... 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准确快速地探测植株光能转化利用效率。以404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5.6×105个覆盖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5个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4个大田种植环境下,共检测到41个与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8个SNP位点与ETo/TRo显著关联,6个SNP位点与ABS/CSo显著关联,18个SNP位点与TRo/ABS显著关联,4个SNP位点与ETo/CSo显著关联,5个SNP位点与PIcs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对于挖掘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基因,揭示光合作用遗传机理和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 关联分析 自交系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叶位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信息的水稻叶瘟病早期监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宇馨 薛博文 +7 位作者 孔媛媛 姚东良 田龙 王雪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程涛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35-48,共14页
[目的/意义]基于遥感手段的稻叶瘟(Rice Leaf Blast,RLB)无损早期监测对于抗性育种和植保防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稻瘟病的研究多使用反射光谱在其显症阶段进行监测,针对稻叶瘟早期侵染阶段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 [目的/意义]基于遥感手段的稻叶瘟(Rice Leaf Blast,RLB)无损早期监测对于抗性育种和植保防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稻瘟病的研究多使用反射光谱在其显症阶段进行监测,针对稻叶瘟早期侵染阶段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光谱监测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不同叶位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信息,实现水稻叶瘟病早期阶段感病叶片的准确识别。[方法]基于一年的温室接种试验和大田采样实验,配合使用主动光源、ASD(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地物光谱仪和FluoWat叶片夹,获取了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植株顶1至顶4叶位的叶片SIF光谱,并人工标注了被测样本的发病等级。研究基于连续小波分析(Continue Wavelet Analysis,CWA)提取对稻叶瘟敏感的小波特征,比较了不同叶位敏感特征及其感病叶片识别精度,最后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算法构建了稻叶瘟识别模型。[结果和讨论]各叶位感病叶片远红光区域的上行和下行SIF均显著高于健康叶片;基于SIF小波特征的感病叶片识别精度显著高于原始SIF波段,顶1叶的稻瘟病识别精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叶位,其识别精度最高可达70%;提取的适用于多叶位的共性敏感小波特征↑WF832,3和↓WF809,3在顶1至顶4叶的精度分别达到69.45%、62.19%、60.35%、63.00%和69.98%、62.78%、60.51%、61.30%。[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稻瘟病胁迫下水稻叶片SIF光谱响应规律,提取了对稻叶瘟敏感的SIF小波特征,结果证明了连续小波分析和SIF技术用于诊断稻叶瘟的潜力,为实现稻瘟病的田间早期、快速、原位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连续小波光谱分析 叶位 早期病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景琦 武悦萱 +4 位作者 校思泽 胡小瑛 韩佳怡 王晶 张蓓蓓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81-85,96,共6页
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 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指数(PIabs)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背阴面Fv/Fo、Fv/Fm和PIabs值普遍高于向阳面,其中以背阴低位和中位处的值为最高;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随着叶位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背阴面的值低于向阳面,并且以背阴低位处的值为最低;植物背阴面叶片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吸收的光能(ABS/CSo)、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都低于背阴面,随着叶位的不断升高RC/CSo、ABS/CSo、TRo/CSo、ETo/CSo值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CSo)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背阴低位的比活性参数为最高;光照对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OJIP)有一定的影响,向阳面的OJIP曲线没有明显的J相和I相,不同叶位之间的OJIP曲线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石楠 叶位 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 光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蒙古栎种源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56
13
作者 张杰 邹学忠 +1 位作者 杨传平 敖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1,共2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检测了东北地区7个蒙古栎种源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汪清、弯甸子和白石砬子种源的PSⅡ的潜在活性、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PSⅡ中心非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额、电子传递速率...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检测了东北地区7个蒙古栎种源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汪清、弯甸子和白石砬子种源的PSⅡ的潜在活性、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PSⅡ中心非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额、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均高于其它种源;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光合生理功能,这些参数与生长量及叶绿素含量之间具有相关的趋势。东北地区要引种具有优良光合生理功能的蒙古栎种源时,在所试验的嘉荫、乌伊岭、新青、汪清、临江、弯甸子、白石砬子种源中,汪清、弯甸子和白石砬子种源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叶绿素 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浮水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士楚 李凤 +3 位作者 田华丽 巫文香 杨晨玲 黄安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对桂林市会仙喀斯特湿地3种主要浮水植物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水花生A 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龙、凤眼蓝、水花生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大于0.8... 对桂林市会仙喀斯特湿地3种主要浮水植物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水花生A 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龙、凤眼蓝、水花生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大于0.8;在光诱导过程中,凤眼蓝和水花生的PSⅡ实际量子产量Y、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达到稳定状态比水龙的快,而水龙的NPQ变化曲线没有呈现稳定状态;经过暗适应或者光适应后,凤眼蓝、水花生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半饱和光强Ek、初始斜率α都明显比水龙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诱导曲线 快速光曲线 浮水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绿素浓度对荧光光谱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健 龚威 +4 位作者 史硕 杜霖 孙嘉 宋沙磊 马盈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10-3413,共4页
为了加强对水稻生长状况的监测,指导水稻的田间施肥,提高施肥利用效率,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粮食品质,实验室搭建了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荧光探测系统,以研究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峰值比之间的相关性。文中测量样本为水稻分... 为了加强对水稻生长状况的监测,指导水稻的田间施肥,提高施肥利用效率,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粮食品质,实验室搭建了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荧光探测系统,以研究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峰值比之间的相关性。文中测量样本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的倒二叶,栽培地区位于中国江汉平原。文中先采用凯氏定氮法和相应公式结合测得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mg·g-1),再用搭建的荧光探测系统采集了水稻叶片不同叶绿素含量的荧光光谱(激发波长为355nm)。获得了水稻叶片在不同叶绿素含量下的荧光光谱数据库,定量分析了荧光峰值比F740/F685(荧光谱峰740nm、685nm处的荧光强度比)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发现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对荧光光谱特性影响明显。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荧光参数中的峰值比(F740/F685)与叶绿素含量呈现很好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2)在水稻的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达到了0.901 3和0.912 5。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无损等优点,在农作物生长状况的遥感定量监测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水稻 叶绿素含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域体积限制对芹菜幼苗生长和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继松 张丽娟 +1 位作者 冯海萍 杨冬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5-343,共9页
以芹菜品种‘皇后’为试材,采用自配育苗基质(柠条粉∶珍珠岩∶蛭石=7∶2∶1体积比),按照不同根域体积(110.07、67.20、39.06、26.82、19.76、12.21、7.28cm3/穴)进行育苗,探索在柠条混配基质条件下不同根域体积水平对芹菜幼苗生长、气... 以芹菜品种‘皇后’为试材,采用自配育苗基质(柠条粉∶珍珠岩∶蛭石=7∶2∶1体积比),按照不同根域体积(110.07、67.20、39.06、26.82、19.76、12.21、7.28cm3/穴)进行育苗,探索在柠条混配基质条件下不同根域体积水平对芹菜幼苗生长、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诱导曲线的影响,为柠条混配基质条件下设施蔬菜育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芹菜幼苗株高、叶片数、根长、根系体积、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均随着根域体积的减小而降低;根域体积最大(110.07cm3/穴)时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比根域体积最小(7.28cm3/穴)时高出64.13%和18.87%。(2)气孔导度变化总体随着根域体积的减少而减少,胞间CO2浓度变化总体受根域体积影响不大。(3)根域体积过大(110.07cm3/穴)或偏小(7.28cm3/穴)都会影响PSⅡ光合电子传递,均使得PSⅡ反应中心用于热耗散的能量高于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ψo值、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和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分别在根域体积为25.68、14.34、17.32和19.21cm3/穴时达到最大。研究认为,根域体积限制直接影响着芹菜幼苗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幼苗的光合作用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基质 根域体积 秧苗密度 芹菜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光系统Ⅱ(P SⅡ)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3种竹龄毛竹在荧光参数日变化均值(NPQ、qN、ETR)、PSII可逆恢复趋势(F_t、F_o、F_m)和RLC曲线(α、E TRmax、Ik)皆为4年生>2年生>6年生,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4年生毛竹的综合光合性能最优;2年生毛竹冠层叶具有较高的SPAD、Fv/F_o、Fv/F_m,反映其具有较高的潜在光能利用率和耐环境胁迫能力;在6月(大年新竹展叶后期或成竹换叶末期),2龄竹叶SPAD值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SPAD与Yield、Fv/F_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R、ETR、F_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PQ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SPAD值在研究毛竹叶绿素荧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涵盖了毛竹叶片光适应下的荧光产量和能量耗散、暗适应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3个主要方面,可以作为研究毛竹光合生理的有效探针。因此,可通过及时择伐6年生毛竹(或III度竹)以上老竹,适当提高4年生毛竹(或Ⅱ度竹)在竹林中的比重;同时,针对笔者所在样地,建议于6月换叶集中末期对竹林追施氮肥以促进后期生长,通过优化毛竹立竹结构和林肥管理来提高毛竹林经营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林冠层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相关性分析 快速光响应曲线 竹龄结构 择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西红花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娇 杨柳燕 +1 位作者 周琳 张永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18,共8页
【目的】研究西红花光系统PSⅡ对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方法】以20~25 g/球的西红花为试验材料,施用氮(N)磷(P)钾(K)配比分别为30-10-10(T1)、20-20-15(T2)和10-30-20(T3)3种水溶肥,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西红花叶片长度、叶绿... 【目的】研究西红花光系统PSⅡ对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方法】以20~25 g/球的西红花为试验材料,施用氮(N)磷(P)钾(K)配比分别为30-10-10(T1)、20-20-15(T2)和10-30-20(T3)3种水溶肥,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西红花叶片长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西红花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T1和T2处理可以促进西红花叶片生长和叶绿素积累,缓解叶片衰老变黄,整体效果显著优于T3处理。与T1、T2处理相比,T3处理西红花叶片光合结构受损,导致P_(n)、Gs、Tr降低,Ci增加,显著抑制了PSⅡ性能指数(PI_(abs)),降低了叶片PSⅡ活性反应中心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_(m))、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能量通量(ET_(o)/CS_(m))和单位面积捕获的用于还原Q_(A)的能量(TR_(o)/CS_(m)),增加了单位面积耗散能量(DI_(o)/CS_(m)),引起原初光化学反应最大量子产率(φ_(Po))、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_(Eo))、PSⅠ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还原的量子效率(φ_(Ro))降低,导致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能捕获效率降低,叶片生长势减弱且提前衰老变黄。【结论】高氮型水溶肥(N-P-K为30-10-10)有利于促进西红花高效生长,提高西红花光合作用和光能捕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水溶肥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对枸杞枝条基质栽培番茄光合荧光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雨昕 冯海萍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2期23-29,共7页
为在枸杞枝条基质栽培下,番茄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自主研发的枸杞枝条蔬菜栽培基质为栽培基质,设置5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及参数的影响... 为在枸杞枝条基质栽培下,番茄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自主研发的枸杞枝条蔬菜栽培基质为栽培基质,设置5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番茄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气体交换,提高番茄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化学效率等光能性能指数,同时改变番茄OJIP曲线形状。适当施氮可增加番茄产量,增强植株光合特性,在N3处理时,番茄产量达到最大值,吸收的光能、捕获的光能、耗散均适中,可较大程度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效率。且番茄产量与光合特性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光化学效率指标Fv/Fm和Fv/Fo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枸杞枝条基质 番茄 叶绿素 荧光诱导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弱光条件下樱桃砧木幼苗移栽到自然光下的光合和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海蓉 宗晓娟 +5 位作者 谭钺 王甲威 张道辉 陈新 徐丽 刘庆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明由温室弱光转换为自然光的过程中对樱桃砧木幼苗的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樱桃砧木幼苗移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Prunus cerasus×P.canescens)扦插苗为试材,分别进行自然光强处理(1 ... 【目的】探明由温室弱光转换为自然光的过程中对樱桃砧木幼苗的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樱桃砧木幼苗移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Prunus cerasus×P.canescens)扦插苗为试材,分别进行自然光强处理(1 500μmol·m-2·s-1),弱光处理(500μmol·m-2·s-1)和转换光处理(光强由500μmol·m-2·s-1转换到1 500μmol·m-2·s-1),然后利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连续激发式荧光仪Handy PEA测定3种光环境下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变化。【结果】幼苗由弱光转换到自然光的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特别是叶绿素b的含量与弱光下生长的叶片相似;叶绿素a/b比值介于弱光和自然光处理之间,三者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转换光处理7 d后,叶片的光合参数Pn、Cs、LCP、Amax、CSP、T、CE、Jmax和AQY介于自然光和弱光之间。转换光处理叶片荧光参数ψP0、RC/CSo和PIABS显著降低;Wk、Vj和ψ0变化不显著;DI0/RC显著升高。【结论】幼苗由弱光转换到自然光处理7 d后,幼苗虽然通过改变光合色素的含量和比例、光合结构及启动了热耗散的光保护机制,但是PSⅡ反应中心受损,光抑制没有消除,光合能力没有达到自然光下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移栽 光强转换 光合作用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