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快慢车运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晓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采用站站停方式,但是用于远郊线路时,这种方式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无法满足需求,而快慢车结合运行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即将开通的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就采用了车站越行侧线设计,快慢车结合的运行方式,快车在部...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采用站站停方式,但是用于远郊线路时,这种方式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无法满足需求,而快慢车结合运行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即将开通的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就采用了车站越行侧线设计,快慢车结合的运行方式,快车在部分站点或全部中间站不停站,利用越行车道对慢车超越方式,缩短旅行时间。但在使用快慢车运行方式的同时,也造成了线路通过能力下降、行车组织难度加大等问题。通过对快慢车运行方案进行分析,对通过能力、行车组织方案等的比对,对16号线近期快慢车运行方案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运行方案 行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列车种类的快慢车运行模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元广 田梦 金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131,共4页
结合福州地铁机场线的实际数据,利用Open Track仿真软件对采用不同运行模式的运行组织方案进行了实时动态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各方案的运行指标。根据方案运行指标,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基于考虑多种列车类型的... 结合福州地铁机场线的实际数据,利用Open Track仿真软件对采用不同运行模式的运行组织方案进行了实时动态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各方案的运行指标。根据方案运行指标,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基于考虑多种列车类型的快慢车运行模式,可设计出多样的停站方案,能更好地适应客流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 快慢车运行模式 运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快慢车模式运行图自动生成与CAD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先明 陈荣武 +1 位作者 蔡哲扬 王方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0-1195,1204,共7页
根据人工手动绘制快慢车运行图的思路,提出将快车与慢车不同比例模块化的思路,保证不同时段行车对数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在不同模块之间添加过渡和调整以满足列车正常出入库,使自动生成的运行图最大限度地符合设计者的需求,能够在快慢车... 根据人工手动绘制快慢车运行图的思路,提出将快车与慢车不同比例模块化的思路,保证不同时段行车对数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在不同模块之间添加过渡和调整以满足列车正常出入库,使自动生成的运行图最大限度地符合设计者的需求,能够在快慢车特定对数比例下完成不同线路的不同全日行车计划的绘制。而且能将运行图的数据用CAD脚本命令的格式导出,在CAD软件中实现运行图的自动铺画。最后以成都地铁18号线为例实现了快慢车模式下全日运行图的自动生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车运行 比例模块 自动调整 列车出入库 CAD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国飞 张星臣 +1 位作者 罗强 沈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分越行(设越行站)、追踪(不设越行站)2种运输组织模式,推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式,构建通用的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依托广州地铁14号线实际运营数据,计算特定条件下的线路通过能力。结果表明:快慢车开行数量相等时的线路通过能力最小,此时越行模式和追踪模式下的线路通过能力分别为20和13列·h-1;越行模式下,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为28列·h-1,且随着快车开行数量的增加,通过能力逐渐降低;追踪模式下,以慢车为主和以快车为主的2种开行方案的线路最大通过能力分别为26和30列·h-1,且以快车为主的开行方案的线路通过能力大于以慢车为主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速轨道交通 慢车混合运行 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开行方案 旅客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与跨线运行配线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仲莹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实现快慢车与跨线运行的车站形式及其配线设计进行研究。针对快慢车运行模式,分析各类越行站的功能,提出越行站配线设计应满足快车越行、兼具故障车待避和非正常状态下列车分段运行条件等要求;针对跨线运行模式,总结"跨线站方式&... 对实现快慢车与跨线运行的车站形式及其配线设计进行研究。针对快慢车运行模式,分析各类越行站的功能,提出越行站配线设计应满足快车越行、兼具故障车待避和非正常状态下列车分段运行条件等要求;针对跨线运行模式,总结"跨线站方式"过轨条件下双岛四线站台的运营和工程条件,提出双岛四线、一岛两侧式跨线站及"联络线方式"过轨下的配线设计要求。分析表明,跨线运行应优先采用"跨线站方式"过轨,当工程条件受限时采用"联络线方式",降低对已运营线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运行 跨线运行 配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