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贺毒素B(ShT-B)亚单位在两种表达载体中表达形式的分析
1
作者 喻华英 王景林 +3 位作者 高丰 康琳 吴东林 赵金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9-683,共5页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 -TB3 克隆质粒 ,得到为大小约为 2 2 5bp的ShT -B基因片段 ,分别将其插入到经双酶切的 pQE4 0和 pQE30表达载体中 ,构建了两个ShT -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4 0 -B3 和 pQE30 -B2 ,分别转化到E .coliM15。经IPTG...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 -TB3 克隆质粒 ,得到为大小约为 2 2 5bp的ShT -B基因片段 ,分别将其插入到经双酶切的 pQE4 0和 pQE30表达载体中 ,构建了两个ShT -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4 0 -B3 和 pQE30 -B2 ,分别转化到E .coliM15。经IPTG诱导后 ,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其中 ,pQE4 0 -B3 和pQE30 -B2 ,分别化到E .coliM 15 ,经IPTG诱导后 ,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其中 ,pQE4 0 -B3 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7% ,主要为包涵体形式。pQE30 -B2 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6 % ,主要为可溶性形式 ,约 9 2 %。为重组抗原的制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毒素b亚单位 表达载体 表达分析 pQE40 pQE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毒素B(ShT-B)亚单位在两种表达载体中表达形式分析
2
作者 喻华英 王景林 +3 位作者 高丰 康琳 吴东林 赵金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0-24,共5页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克隆质粒,得到大小约为225bp的ShTB基因片段,分别将其插入到经双酶切的pQE40和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2个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40B3和pQE30B2,分别转化到E.coli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克隆质粒,得到大小约为225bp的ShTB基因片段,分别将其插入到经双酶切的pQE40和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2个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40B3和pQE30B2,分别转化到E.coli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其中,pQE40B3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7%,主要为包涵体形式。pQE30B2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约9.2%。为重组抗原的制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毒素b亚单位 表达载体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靶向因子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贵霞 蓝佳明 +6 位作者 揣侠 高志云 金玉怀 张永红 谢立新 殷长甫 王永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pcDNA3、pcDNA3/VP1、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接种剂量为每次100μg/只,3周免疫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内眦静脉取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第3次免疫后第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LD50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清病毒滴度;其余小鼠以5LDLD50的CVB3攻击,观察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除了pcDNA3对照组,其他各组的中和抗体滴度均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提高(P<0.01),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cDNA3/VP1组(P<0.01);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致死量病毒攻击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小鼠血中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能诱导出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降低血中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小鼠生存率;整体效果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 补体片段C3d 志贺毒素b亚单位 小鼠β-防御素2 柯萨奇病毒b3型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STxB与CVB3 VP1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志云 揣侠 +4 位作者 蓝佳明 王晓凌 张永红 王刚 王永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比较小鼠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和志贺毒素B亚单位(Shiga tox-in B subunit,STxB)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6组,每组20... 目的比较小鼠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和志贺毒素B亚单位(Shiga tox-in B subunit,STxB)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肌内注射pcDNA3、pcDNA3/MDC、pcDNA3/STxB、pcDNA3/VP1、pcDNA3/MDC-VP1和pcDNA3/STxB-VP1,每3周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20d取血清,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CVB3中和抗体,第3次免疫后3周,每组取3只小鼠,取脾脏制备脾细胞,用CCK-8法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其余小鼠用10LD50的CVB3攻击,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pcDNA3/VP1、pcDNA3/STxB-VP1和pcDNA3/MDC-VP1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除pcDNA3/STxB-VP1组外,另两组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组平均抗体滴度和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高于pcDNA3/VP1(P<0.05)。病毒攻击后,pcDNA3/MDC-VP1组21d生存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pcDNA3/STxB-VP1组抗体滴度和生存情况与pcDNA3/VP1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融合基因疫苗pcDNA3/MDC-VP1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了小鼠生存率,免疫效果优于pcDNA3/STxB-V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 志贺毒素b亚单位 柯萨奇病毒b组3型 融合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