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层序地层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沉积环境的约束 被引量:6
1
作者 杜轶伦 曹毅 +1 位作者 李大鹏 高志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有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它们与区内的层控矽卡岩矿床关系密切。作者对这些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铜陵地区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学研究显示,铜陵地区... 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有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它们与区内的层控矽卡岩矿床关系密切。作者对这些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铜陵地区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学研究显示,铜陵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间发生了3次海平面变化事件,形成了3个沉积序列:(1)早志留世—晚泥盆世海退序列;(2)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侵序列;(3)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退序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沉积过程中底层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氧化还原条件)发生过3次明显的波动,并与3次海平面变化事件相对应。有意义的是,铜陵地区的大部分层控矽卡岩矿床都产在与后两次海平面变化事件相对应的地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 层序地层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鄂西志留系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志军 张治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1,共9页
川东-鄂西地区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利用大量的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等资料,对该区进行层序地层学的分析和研究。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将川东南志留系地层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川东-鄂西地区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利用大量的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等资料,对该区进行层序地层学的分析和研究。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将川东南志留系地层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个(SSQ1-SSQ2)、小河坝组2个(SSQ3-SSQ4)、中志留统韩家店组4个(SSQ5-SSQ8),发育滨海、陆棚2类沉积体系。在层序格架下分析并介绍了各类沉积体系在该区的亚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在对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的层序充填特征。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指出发育于小河坝期三级层序SSQ3高水位体系域,横向上分布于在武隆-石柱以及五科1井-奉节等地的小河坝组砂岩,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应为勘探目标优选层位,有望为川东-鄂西下古生界油气资源的勘测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鄂西 志留系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小河坝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曹建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49,共6页
笔者运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陕西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的主要不整合面和地质体的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并依据前人研究资料,将区内二叠系—三叠系划分为4个层序单位,进而对单位内的体系... 笔者运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陕西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的主要不整合面和地质体的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并依据前人研究资料,将区内二叠系—三叠系划分为4个层序单位,进而对单位内的体系域系统进行了划分和研究,建立了该地区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通过研究认为,4次大幅度海平面变化及区域构造沉降作用是形成4个Ⅱ型不整合面的根本原因。该地区自晚二叠世,在不同阶段的盆地演化过程中,皆继承了西浅东深的古地理格局。此项研究成果为在构造活动地带相对稳定地区进行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 地层格架 地层模型 陕西 岩相古地理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薄互层储集层分布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倪长宽 苏明军 +2 位作者 袁成 刘化清 崔向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1-751,共11页
针对薄互层地震识别难题,以地震沉积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对地层切片开展相关处理达到压制邻层干涉的研究思路,提出两种薄互层储集层分布预测方法,实现在平面上识别薄互层中单砂体平面展布的目的。①最小干涉频率切片方法,利用基于小波变... 针对薄互层地震识别难题,以地震沉积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对地层切片开展相关处理达到压制邻层干涉的研究思路,提出两种薄互层储集层分布预测方法,实现在平面上识别薄互层中单砂体平面展布的目的。①最小干涉频率切片方法,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振幅-频率特征寻找对目标层切片干涉作用最小的地震频率,进而提取最小干涉频率下的地层切片;②基于地层切片的叠加方法,通过计算对目标地质体储集层与相邻层的多个干涉系数,然后按上述系数将邻层与目标层的地层切片加权叠加形成叠加切片。在准噶尔盆地风南地区应用这两种方法预测三叠系克拉玛依组3套薄互层储集层中厚度为6 m的目标油层分布,通过与钻井信息及常规地层切片对比,证明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提高薄互层中单砂体分布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 薄互层储集层 地层切片 振幅-频率谱 三叠系克拉玛依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