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也可以作为二难推理的大前提 |
李本健
|
《湖湘论坛》
|
1995 |
2
|
|
2
|
怎样分析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假言判断?——兼谈“不……,不……”句式的逻辑意义 |
刘培育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3
|
“如果……那么……”只能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 |
黄亚虹
|
《江汉论坛》
|
1984 |
0 |
|
4
|
假言判断三题 |
马正跃
|
《中州学刊》
|
1983 |
0 |
|
5
|
关于假言判断的几个问题 |
俞瑾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6
|
谈谈复合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 |
刘本学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7
|
论假言思维形式及其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 |
马建勋
|
《中州学刊》
|
1986 |
0 |
|
8
|
论复杂判断的直接推理 |
周洪仁
王礼平
|
《中州学刊》
|
1983 |
0 |
|
9
|
试论负判断 |
张亚雄
|
《齐鲁学刊》
|
1981 |
0 |
|
10
|
或然逻辑学论纲 |
柳昌清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1
|
|
11
|
《论语》逻辑思想浅析 |
杨树森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1
|
|
12
|
法律逻辑学教科书中的几大理论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
石开贵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3
|
谈谈“只有,才” |
吴家麟
|
《宁夏社会科学》
|
1988 |
1
|
|
14
|
对“只有A,才B”的再认识 |
郭潮
|
《汉语学习》
|
1986 |
1
|
|
15
|
编辑与逻辑(五) |
徐庆凯
|
《编辑之友》
|
1988 |
1
|
|
16
|
形式逻辑并非终极真理——读《形式逻辑纲要》(修订本)有感 |
王向清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17
|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不能完全撇开思维内容 |
林善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8
|
《形式逻辑干部教程》重点问题解析及学习方法指导 |
|
《党校教学》
|
1987 |
0 |
|
19
|
形式逻辑研究当切合语言思维的实际 |
刘新友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7 |
0 |
|
20
|
论中学逻辑教学 |
姚律仁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