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生物医学工程分会心肾代谢性疾病防治学组 +30 位作者 夏经钢 袁明霞 蔡晓凌 王志坚 郑博 冯雪 张玲 黄小钦 佟铸 贾林沛 王红 刘国友 屈正 吉训明 王红霞 曾翔俊 王蕾 张宝玉 刁宗礼 李思颉 王艳玲 谭静 冯高科 孙希鹏 敬馥宇 郭呈龙 钱浩 王秀玲 于君 武德崴 胡梦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193-228,共36页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CKM)综合征的主席建议,旨在加强共病患者的多学科协同管理。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借鉴和参考相关领域的临床指南,总结了CKM综合征流行病学、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各分期特征、筛查、风险评估、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社区慢病管理,公共卫生预防政策和患者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CKM的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CKM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肥胖 糖尿病 慢性肾脏 综合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提出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方豫 高月明 +1 位作者 邓振领 王悦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5期368-371,共4页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相互有害的促进作用,2023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提出“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syndrome,CKM)”主席倡议,确定了CKM综合...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相互有害的促进作用,2023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提出“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syndrome,CKM)”主席倡议,确定了CKM综合征定义、分期,提出相关风险筛查、预测和管理建议。CKM综合征的提出有助有更加全面、系统认识代谢性异常或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三者相互关系,不同分期有助于理解代谢异常或代谢性疾病如何逐步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以及心肾疾病相互促进并反馈加重代谢异常,相关风险筛查、预测和管理建议为其早期预防、诊断、干预提供方案。随着对CKM综合征认识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人类有望逐步克服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代谢异常或代谢性疾病及其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特征分析
3
作者 敬馥宇 尹春琳 夏经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各分期的患者比例及相关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AMI患者,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对CKM综合征定义将患者分为0~4期,并根据不同年龄(&l...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各分期的患者比例及相关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AMI患者,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对CKM综合征定义将患者分为0~4期,并根据不同年龄(<55岁、55~74岁、≥75岁)、性别分组,描述各组CKM不同分期的患者比例及临床特征。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或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评估CKM分期与各临床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线性趋势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80例AMI患者,CKM综合征0~4期的患者人数分别为69例(2.7%)、201例(7.8%)、512例(19.8%)、970例(37.6%)以及828例(32.1%)。女性AMI患者发病前CKM3~4期的患者比例相较于男性更多(72.5%比68.9%,P<0.01)。与55岁以上各年龄组相比,<55岁组AMI患者在发病前CKM3~4期占比最少(50.3%,P<0.01)。随着CKM综合征分期升高,患者发生AMI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水平更高,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更高(趋势P均<0.01)。结论AMI患者发病前超半数为CKM 3~4期人群。CKM分期能有效筛选AMI发病高危人群,但仍需加强对CKM 0~2期人群中AMI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肾脏-代谢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一种新兴的临床挑战
4
作者 黄家发 农金华 +4 位作者 王婷 王丽 赵新望 农勤玲 陈建军 《内科》 2024年第6期654-658,共5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日益成为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系统相互关联,其疾病谱中存在许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途径。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文就CKM...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日益成为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系统相互关联,其疾病谱中存在许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途径。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文就CKM的定义、分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筛查及临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糖尿病 肥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代谢综合征中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析
5
作者 宋菲 胡梦巾 +1 位作者 夏经钢 尹春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心血管疾病(CVD)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推断因果关系。主要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同时辅以M... 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心血管疾病(CVD)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推断因果关系。主要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同时辅以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众数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MR分析结果显示,基因预测的心力衰竭与CKD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197,95%CI 1.090~1.314,P<0.001);心房颤动(房颤)亦与CKD发生风险显著相关(OR=1.088,95%CI 1.037~1.140,P=0.001)。然而,冠心病、卒中及外周血管疾病与CKD之间未发现因果关系。结论本研究通过MR分析为CVD对CKD的因果关系提供了遗传学证据,特别是心力衰竭和房颤与CKD风险的显著关联。这一发现为心肾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提示在CKD防治中应重点关注特定类型CVD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miR-186-5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经超 田晓岚 胡瑛霞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miR-186-5p表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行PCI治疗的150例ACS患者(ACS组)和103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PCI术前及术后1、2、3、...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miR-186-5p表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行PCI治疗的150例ACS患者(ACS组)和103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PCI术前及术后1、2、3、7 d血清miR-186-5p表达。出院后随访ACS患者12个月,以随访期间MACE为终点事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86-5p表达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AMCE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miR-186-5p表达患者MACE发生率,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ACS患者术前、术后1 d血清miR-186-5p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前血清miR-186-5p表达高于术后1、2、3、7 d(P均<0.05),术后1 d血清miR-186-5p表达高于术后2、3、7 d(P均<0.05)。术前血清miR-186-5p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78,灵敏度为82.86%,特异度为88.7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iR-186-5p高表达者MACE发生率高于miR-186-5p低表达者(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示术前Gensini评分、术前miR-186-5p表达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术前高表达miR-186-5p是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危险因素,对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有较高价值,可作为ACS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微小RNA-186-5p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冬青 尚可 +2 位作者 谭子新 姜海 孙亚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110-111,1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老年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MS患者40例,非MS患者(NMS组)39例,正常对照组(NC组)32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VCAM-1、I...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老年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MS患者40例,非MS患者(NMS组)39例,正常对照组(NC组)32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VCAM-1、IR程度的差异。结果①MS组的血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NMS组(P<0.05),且两组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VCAM-1与体重指数(MB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M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随MS组分增加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代谢综合征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抑制剂对代谢综合征相关代谢紊乱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纯想 蔡晓霞 +1 位作者 邱星宇 赵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89,共8页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全球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临床上尚无特效药。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它不仅可以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全球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临床上尚无特效药。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它不仅可以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这种非胰岛素依赖方式降低血糖,还可以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来降低血糖。此外,SGLT2抑制剂还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增加脂肪代谢以减轻体重;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改善血管功能等作用降低血压;通过增加三酰甘油降解进而改善血脂;通过促进肾脏及肠道尿酸排泄和减少尿酸合成来降低血尿酸。本文就SGLT2抑制剂对代谢综合征相关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抑制剂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体重减轻 高血压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百强 杨娜 +6 位作者 叶博 董杰 杨琦 柯路 童智慧 李维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住院时间>14 d的214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149例,SAP并发PICS患者)和非PICS组(65例,SAP患者未并发PICS)。比较2组患者全身系统性并发症和胰腺炎特异性并发症,ICU病死率及随访13个月的存活率;并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ICS组胆源性SAP、MODS发生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44.3%vs 29.2%、93.3%vs 55.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2.307,95%CI:1.033~5.156)、胆源性病因(OR=4.207,95%CI:1.364~12.974)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384,95%CI:1.334~14.405)是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随访13个月的患者存活率PICS组较非PICS组明显降低(88.5%vs 98.2%,P=0.036)。结论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存在肥胖、胆源性病因以及MODS的SAP并发PICS患者。合并PICS可能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的代谢组学在小檗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艳杰 张春兰 +3 位作者 张晗 赵欣捷 侯丽辉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471,共8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合理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中,超重/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小檗碱治疗3个月,采集治疗前后的血样进行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合理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中,超重/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小檗碱治疗3个月,采集治疗前后的血样进行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对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内源性物质进行了相对含量测定。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区分。多变量分析结合非参数检验找出的与小檗碱治疗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均与脂类代谢有关。临床生化数据结合代谢组学数据显示,小檗碱治疗超重/肥胖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增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类代谢。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是研究中药治疗疾病效果的有效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小檗碱 多囊卵巢综合征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ω-3脂肪酸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永 张静 +3 位作者 于志盟 陶扬 刘鹿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补充ω-3脂肪酸膳食补充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6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和ω-3脂肪酸补充剂,ω-3脂肪酸组剂量为每人每日... 目的:观察补充ω-3脂肪酸膳食补充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6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和ω-3脂肪酸补充剂,ω-3脂肪酸组剂量为每人每日1000 mg[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干预时间12周。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时,测量血压及体成分,检测血脂、血清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结果:干预12周后,ω-3脂肪酸补充剂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及载脂蛋白B的水平显著下降,炎性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降低,血清EPA、DPA、DHA显著升高,ω-6/ω-3 PUFA比值显著下降,且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ω-3脂肪酸可能通过下调ω-6/ω-3 PUFA比值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代谢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ICAM-1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怡 王锐 +2 位作者 孙立军 张芳 张美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按有无MS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及ICAM-1检测,并行B超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按有无MS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及ICAM-1检测,并行B超检查测量CIMT。结果与不合并MS组比较,T2DM合并MS组CIMT增厚(P<0.05),血清ICAM-1、胰岛素、BMI、血压、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升高(P均<0.05),MS组分数越多,ICAM-1水平越高,CIMT越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MT与ICAM-1、年龄、HOMA-IR呈正相关。结论T2DM合并MS患者较不合并MS患者血清ICAM-1升高,CIMT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丽如 刘源 +3 位作者 聂玮 马丽娜.阿新拜 朱梦云 张立平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饮食诱发的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柴芪汤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除...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饮食诱发的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柴芪汤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用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用药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予柴芪汤[5.67 g/(kg·d)]、罗格列酮混悬液[3 mg/(kg·d)]灌胃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血糖及胰岛素,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6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FBG)、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柴芪汤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芪汤组TNF-α及IL-6水平较罗格列酮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芪汤可能通过影响血清TNF-α和IL-6水平而改善MS,早期使用柴芪汤可干预M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物实验 大鼠 柴芪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透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otaxin-2、sTNFRⅡ等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路萍 许化溪 苏兆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 TNFRⅠ、Ⅱ)等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MHD治疗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DN患者3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 TNFRⅠ、Ⅱ)等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MHD治疗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DN患者30例,以首次确诊且尚未实施任何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30例为对照;检测MS相关指标血压、腰围、体质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AAH-INF-G3抗体芯片法分析40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患者和T2D患者MS发生率分别为88.89%和33.33%。与T2D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者相比,DN患者有较多的MS危险因素个数、较高的腰围和较低的体质指数;血浆eotaxin-2和趋化因子I-309水平升高,同时伴有s TNFRⅠ、Ⅱ的表达水平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浆eotaxin-2、I-309与MS危险因素TG、FBG及舒张压(DBP)水平等呈现明显正相关。此外,血浆s TNFRⅡ和I-309表达水平均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HD治疗的DN患者机体内存在着消耗性MS微炎症状态。糖脂代谢的异常影响机体的免疫生理状态,造成免疫炎症微环境。eotaxin-2、I-309可能参与这种微炎症状态的慢性化、持续化,并进一步通过s TNFRⅠ、Ⅱ的上调而加重肾脏损伤,导致MHD治疗的DN患者MS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作民 孟昭艳 刘为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MS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27例)、MS+CHD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空腹血...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MS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27例)、MS+CHD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空腹血浆PAI-1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浆真胰岛素水平,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如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PAI-1水平健康对照组为(167.1±44.8)ng/L,MS组为(413.9±107.5)ng/L,MS+CHD组为(551.6±167.3)n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1水平与ISI呈负相关,与空腹真胰岛素、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以PAI-1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ISI、空腹真胰岛素、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与PAI-1具有相关性.结论 MS患者的PAI-1水平增加,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冰 《内科》 2011年第5期473-475,共3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内涵,以多种代谢疾病集结出现为临床特征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它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又与心血管(Cardiovascular Disease...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内涵,以多种代谢疾病集结出现为临床特征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它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又与心血管(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代谢综合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骨饥饿综合征^(99)Tc^(m)-MIBI骨摄取
17
作者 陈则君 周斌 +4 位作者 付晶晶 伍超群 邵清 黄钱焕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9-673,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骨饥饿综合征(HBS)患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骨摄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行甲状旁...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骨饥饿综合征(HBS)患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骨摄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10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采用视觉评估分析甲状旁腺平面显像骨骼显像剂摄取情况,根据术后有无发生HBS分为HBS组和非HB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99)Tc^(m)-MIBI骨摄取的差异。结果106例中,42例(39.62%)^(99)Tc^(m)-MIBI骨摄取阳性,多表现为弥漫性骨骼显像剂摄取,以胸骨、锁骨及肋骨多见。与非HBS组相比,HBS组的年龄较小(t=-3.058),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高(Z=-5.148、-2.218),血清校正钙较低(Z=-2.102),^(99)Tc^(m)-MIBI骨摄取的阳性率及部位数较高[50%比28%,2(1,3)比1(1,1);χ^(2)=5.344,Z=-2.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发生HBS患者的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更高,更易发生^(99)Tc^(m)-MIBI骨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骨饥饿综合征 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激素 碱性磷酸酶 慢性肾脏-矿物质和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骨代谢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伟 闫鲜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骨代谢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02月—2020年02月本院儿科52例PNS患儿为PNS组,5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IGF-1、Alb、PTH、25-羟基维生素D、骨保护素(OPG)、...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骨代谢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02月—2020年02月本院儿科52例PNS患儿为PNS组,5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IGF-1、Alb、PTH、25-羟基维生素D、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及钙磷浓度等反应患儿骨代谢情况的指标。结果:与健康儿童组相比,PNS组尿蛋白量显著升高(P=0.014),Alb显著降低(P=0.023),血肌酐浓度(Scr)显著上升(P=0.006),血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3);Ca^(2+)、IGF-1、25-羟基维生素D、OPG和BGP较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S组血清IGF-1与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0.784,P=0.034),与骨形成指标BGP呈正相关(r=0.819,P=0.021),与25-羟基维生素D呈正相关(r=0.507,P=0.014);评估IGF-1用于诊断PN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敏感度为65.37%,特异度为80.97%,95%CI为0.696~0.841(P<0.001)。结论:与健康儿童对比,PNS患儿存在钙离子代谢和骨代谢异常的情况,血清IGF-1可作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测因子,与评估骨代谢状况的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期77-78,84,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MS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2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5例MS患者,对他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体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MS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2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5例MS患者,对他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体重指数、腰臀比进行计算,并对血清IGF-1和hs-CRP浓度进行测定,对照组则选取健康体检者27例。结果观察组与和照组相比,血清hs-CRP的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GF-1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和hs-CRP水平呈负相关。在观察组中,IGF-1的影响因素可能是LDL-C、hs-CRP;在对照组中,只有hs-CRP可能是IGF-1的影响因素。结论观察组患者存在低度慢性炎症,低IGF-1浓度与高hs-CRP水平提示了代谢综合征的一些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VCAM-1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20
作者 尚可 孙亚威 +4 位作者 郭建政 刘冬青 李军 李俊萍 谭子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MS组和NM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MS组和NM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VCAM-1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MS组的血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NMS组(P<0.05),且两组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VCAM-1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CAM-1、TC、BMI、WC、FPG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sVCAM-1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MS的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MS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