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patology Research|血清类胡萝卜素浓度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倩倩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5-1265,共1页
心血管死亡是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已批准用于治疗MASLD的药物有限,研究如何减少MASLD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刻不容缓。2025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的伍均和沈国银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 心血管死亡是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已批准用于治疗MASLD的药物有限,研究如何减少MASLD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刻不容缓。2025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的伍均和沈国银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 Research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是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NHANES)和NHANES Ⅲ数据库开展的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了血清中5种类胡萝卜素浓度与MASLD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死亡率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肾小球滤过率和蛋白尿评估与一般人群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关联:联合荟萃分析
2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9-1169,共1页
背景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蛋白尿评估法来定义慢性肾脏病及其分期,还存在着实质性的争议。我们采用荟萃分析法评估eGFR和蛋白尿与死亡率的独立及合并相关性。方法在一般人群的联合荟萃分析中,我们纳入的研究至少含1 000个受试者,且有e... 背景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蛋白尿评估法来定义慢性肾脏病及其分期,还存在着实质性的争议。我们采用荟萃分析法评估eGFR和蛋白尿与死亡率的独立及合并相关性。方法在一般人群的联合荟萃分析中,我们纳入的研究至少含1 000个受试者,且有eGFR和尿蛋白水平基线信息,集中了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标准化数据。校正潜在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与eGFR和尿蛋白相关危害比(HRs)的关联性。发现有14项研究,105 872名受试者(730 577人年数)做了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检测;有7项研究,1 128 310名受试者(4 732 110人年数)做了尿蛋白检测(试纸浸渍法)。在做ACR检测的研究中,eGFR水平在75~105 ml.min-1.1.73 m-2时与死亡风险无相关性;若eGFRs低于此范围死亡风险增加。与eGFRs为95 ml.min-1.1.73 m-2相比,全因死亡率校正危害比:eGFR60 ml.min-1.1.73 m-2为1.18〔95%CI(1.05,1.32)〕;45 ml.min-1.1.73 m-2为1.57〔95%CI(1.39,1.78)〕;15 ml.min-1.1.73 m-2为3.14〔95%CI(2.39,4.13)〕。在双对数坐标上ACR与死亡风险呈线性相关,无阈值效应。与ACR 0.6 mg/mmol相比,全因死亡校正危害比:ACR 1.1 mg/mmol为1.20〔95%CI(1.15,1.26)〕;3.4 mg/mmol为1.63〔95%CI(1.50,1.77)〕;33.9 mg/mmol为2.22〔95%CI(1.97,2.51)〕。eGFR和ACR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但未获得交互作用证据。心血管死亡率和试纸浸渍检验研究也记录了相似的发现。解释eGFR<60 ml.min-1.1.73 m-2和ACR≥1.1 mg/mmol(10 mg/g)为一般人群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为风险评估及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提供了定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死亡率 肾小球滤过率 荟萃分析 一般人群 蛋白尿 评估法 WONCA 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类型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建中 许燕婷 +1 位作者 王兰 何周倩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效应已被广泛认可,但现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路径差异性。【方法】以上海市212个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植被覆盖率、公园可达性、...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效应已被广泛认可,但现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路径差异性。【方法】以上海市212个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植被覆盖率、公园可达性、街道绿视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街道绿视率、植被覆盖率能够通过改善居民日常体力活动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均不能通过影响PM_(2.5)颗粒物浓度和极端高温天气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产生影响。同时,建筑密度、道路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有直接的影响,但仅建筑密度能通过体力活动水平间接地影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结论】通过揭示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路径,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提升居民日常绿色暴露水平、促进公众健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绿色空间 暴露类型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影响路径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与高血压患者全因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L型关联:NHANES纵向队列研究
4
作者 王佳怡 吴丽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56,共13页
目的:探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对高血压患者全因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 目的:探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对高血压患者全因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的9512名高血压患者,事件终点为全因死亡和CVD死亡。基于全球体力活动问卷(glob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GPAQ)评估患者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根据活动领域、强度、频率、持续时间计算每周总MVPA分钟数,并按四分位数划分为PA1(总MVPA<180 min)、PA2(180 min≤总MVPA<480 min)、PA3(480 min≤总MVPA<1260 min)、PA4(总MVPA≥1260 min)组。通过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探索高血压患者MVPA与全因及CVD死亡率的相关性。随后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评估MVPA与死亡风险间的非线性关联,并经阈值效应分析和两段式Cox回归模型计算MVPA对死亡风险的作用拐点。通过亚组分析判断MVPA与其他混杂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在77.2个月的平均随访期内,发生1131例全因死亡和353例CVD死亡。K-M生存分析显示,PA4组的全因死亡率及CVD死亡率最低。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与PA1组相比,PA4组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关,PA3组与较低的CVD死亡率相关。此外,高血压患者MVPA水平与全因及CVD死亡风险均呈L型关联,表现为死亡风险先随MVPA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后逐渐平稳。其中,全因死亡率在MVPA为620 min/周时趋于稳定,CVD死亡率在625 min/周时趋于稳定。当MVPA一定时,75~225 min/d的持续时间、0%<VPA/总MVPA≤50%的强度占比与更低的全因死亡率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及CVD死亡风险与MVPA的剂量反应关联呈L型,MVPA临界值分别为620 min/周、625 min/周。每周总MVPA相同时,适度的持续时间与中高等强度组合的运动模式带来的健康益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高血压 全因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率 剂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源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波 杨飞 +3 位作者 王宁 翟静妤 李莉 朱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评估1,25-(O H)2D3对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随访6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透析时间(96.8±39.1)周,按照是否规律使用1,25-(O H)2D3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2... 目的:评估1,25-(O H)2D3对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随访6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透析时间(96.8±39.1)周,按照是否规律使用1,25-(O H)2D3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22),每日服用盖三醇的剂量范围为0.25~0.50μg,平均剂量为0.30μg,对照分析两组病例心血管源性意外和死亡的危险性。结果:对于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的病例,规律使用1,25-(O H)2D3的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脏意外死亡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单变量C ox模型H R0.259,95%可信区间0.077~0.875,P=0.03),而对于无心血管系统基础病的病例,其心血管源死亡的危险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1,25-(O H)2D3能降低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活性维生素D3 心血管死亡率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病人 心血管系统 维持性 意外事件发生率 死亡率 持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匠人学术——《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况
6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M0003-M0003,共1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以下简称年报)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从2003年至今,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以下简称年报)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从2003年至今,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高于城市,防治重点在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死亡率 健康与疾病 血管 防治重点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半血凝素3在心力衰竭及普通人群中死亡风险预测的荟萃分析
7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血浆半血凝素3是一个心肌纤维化、炎症及免疫反应的融合生物标记物。本研究探索血浆半血凝素3与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关系。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死亡风险预测 血凝素 荟萃分析 普通人群 血浆 心血管死亡率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方 董守仁 +2 位作者 陈雅丽 彭欢 孟婉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部位的室性早搏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1到2010-12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心衰患者206例,随访1年,8例失访。分析临床各项指标和不同起源部位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血管...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部位的室性早搏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1到2010-12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心衰患者206例,随访1年,8例失访。分析临床各项指标和不同起源部位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血管死亡间的关系。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161)和心血管死亡组(n=37)。结果:与生存组比较,心血管死亡组房室传导阻滞(AVB),24小时平均心率,室性早搏(室早)LOWN分级4A、4B级,室早,非持续性室速发生率;非持续性室速阵数及最快频率,起源于左心室流入道的室早、起源于左心室流入道的非持续性室速均增加,无房室传导阻滞,室早LOWN分级0、1、2、3级发生率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糖尿病、Ca2+、左心室射血分数、24小时平均心率、室早次数、起源左心室流入道的室早、非持续性室速的阵数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室早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起源于左心室流入道室早增加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血管死亡率 动态心电图 室性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及预后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思琪 刘汉雄 +7 位作者 余秀琼 童琳 李锦 成联超 陈旭 齐灵垚 罗艳 蔡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94-1699,1706,共7页
背景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可能在救治和预后方面有异于老年男性AMI患者。而目前中国关于老年AMI患者救治现状和预后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少。目的分析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的救治情况、院内死亡率和1年心血管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选取... 背景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可能在救治和预后方面有异于老年男性AMI患者。而目前中国关于老年AMI患者救治现状和预后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少。目的分析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的救治情况、院内死亡率和1年心血管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成都地区11家综合医院就诊的1579例老年(>60岁)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56例,女523例。比较不同性别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1年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性别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吸烟、饮酒、PCI史和COPD史、典型胸痛/胸闷症状发生的比例、肌酐水平、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降脂药物的应用比例低于男性(P<0.05),女性年龄、合并糖尿病史比例、心率、Killip分级≥Ⅱ级比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症状发作至导丝通过的时间(S-to-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导丝时间(FMC-to-B时间)、院内全因死亡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相关死亡率高于男性(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HR=1.830,95%CI(1.029,3.255),P=0.040〕、年龄〔HR=1.063,95%CI(1.031,1.095),P<0.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HR=2.382,95%CI(1.380,4.113),P=0.002〕、心源性休克〔HR=2.474,95%CI(1.259,4.859),P=0.009〕、肌酐〔HR=1.004,95%CI(1.001,1.006),P=0.003〕和PCI〔HR=0.228,95%CI(0.135,0.386),P<0.001〕是老年AMI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AMI患者院内行再灌注治疗措施的比例无性别差异,但救治效率和预后存在差异。女性AMI患者院内救治效率更低、心肌总缺血时间更长、药物使用比例更低,且院内全因死亡率和1年内心血管死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性别 治疗结果 院内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对比初探
10
作者 韦鉴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9期836-836,共1页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对比初探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内科韦鉴钦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超声心动图(UCG)诊断高血压性LVH较为可靠。本文比较两者对轻中度...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对比初探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内科韦鉴钦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超声心动图(UCG)诊断高血压性LVH较为可靠。本文比较两者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LVH的检查结果。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肥厚 心电图诊断 轻中度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性 心血管死亡率 冠心病死亡 急性心梗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心脏健康 听听专家怎么说
11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9期68-69,共2页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患病人数已达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
关键词 心血管死亡率 患病率 疾病死亡 患病人数 心脏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的生态学和毒理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D.W.Fassett 汤鸿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78年第3期27-38,共12页
镉是由冶金学家Strohmeyer于1817年发现的,这是在碳酸锌中发现某些杂质后进行研究而得到的结果。当时注意到镉的硫化物是一种特别美观的黄色颜料,直到近代这仍是镉的基本用途。镉是一种过渡性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与锌和汞同处于Ⅱb族。... 镉是由冶金学家Strohmeyer于1817年发现的,这是在碳酸锌中发现某些杂质后进行研究而得到的结果。当时注意到镉的硫化物是一种特别美观的黄色颜料,直到近代这仍是镉的基本用途。镉是一种过渡性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与锌和汞同处于Ⅱb族。这种金属呈银白色,有延展性。其氧化物呈棕色,硫化物呈鲜明的黄色,是一种很难溶解的颜料。但是,它的许多盐类在水中是很易溶解的。虽然其表面会迅速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锌 抗锈 浓缩系数 摄取量 氧化还原特性 心血管死亡率 浓度水平 城市地区 食物种类 饮用水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