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术后谵妄管理审查指标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曾莹 王兰 +4 位作者 周雁荣 周晨曦 王萧萧 张娜 吴前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5-891,共7页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病人术后谵妄管理证据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构建审查指标,分析循证实践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为临床制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指导,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病人术后谵妄管理证据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构建审查指标,分析循证实践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为临床制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指导,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并明确审查方法,2022年8月20日—9月30日进行基线审查,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循证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和促进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结果:共纳入35条证据,对证据进行遴选,最终纳入23条适合临床的最佳证据、27条审查指标。其中10条审查指标的准确执行率为0,9条审查指标准确执行率低于30%,4条审查指标准确执行率较高,在80%以上。对审查指标逐条分析后,明确主要障碍因素为制度流程建立不足、术后谵妄护理工具构建不完善、医护间合作欠佳、护理人员认知缺乏、环境支持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等。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和专业判断构建的审查指标科学、有效,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分析与变革策略的制订可为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术后谵妄管理临床实践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血管外科 术后谵妄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中的综合治疗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志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即“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心脑同治”策略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理念,强调心脏与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为“心脑共病”的同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聚焦心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及其... 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即“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心脑同治”策略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理念,强调心脏与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为“心脑共病”的同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聚焦心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及其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阐述“心脑同治”策略,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共病现象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坤 徐航 +3 位作者 郑珊珊 仲肇基 孙海宁 刘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是部分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仍在持续增加,心血管外科手术量持续处于高位,这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 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是部分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仍在持续增加,心血管外科手术量持续处于高位,这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多、死亡风险高,科学的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充分评估手术难度,进行患者手术风险分层,针对性、个性化制定诊疗方案;同时,有助于卫生管理部门准确掌握我国心血管外科整体诊疗水平,监测医疗质量,为相关医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系统性回顾不同心血管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循证研究现状,并总结机器学习在心血管手术评估的应用,以期对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复杂性评估系统 传统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神经监测
4
作者 吴松华 吴振华 齐玉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较高,可加重疾病负担,围手术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可辅助临床医师尽早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时干预并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其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信号、脑血流量等。本文综述心血管外科围... 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较高,可加重疾病负担,围手术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可辅助临床医师尽早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时干预并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其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信号、脑血流量等。本文综述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常用的神经监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以为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脑电描记术 诱发电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辅助救治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阜外医院单中心十一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31
5
作者 侯剑峰 陈凯 +6 位作者 唐汉韡 黑飞龙 吉冰洋 宋云虎 孙寒松 郑哲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PCS)患者中的救治经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60例因PCS而接受ECMO与IABP联合辅助循环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PCS)患者中的救治经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60例因PCS而接受ECMO与IABP联合辅助循环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生存出院(成功脱机并存活出院)患者与非生存出院(撤机后院内死亡或未成功脱机)患者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8例(63.3%)患者于术中安装ECMO,22例(36.7%)患者于术后安装ECMO。38例(63.3%)患者ECMO与IABP同时安装。接受联合辅助患者的主要手术类型为心脏移植术23例(38.3%)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例(43.3%)。ECMO成功脱机29例(48.3%),生存出院26例(43.3%)。生存出院患者的床边安装ECMO比例较非生存出院患者低(11.5%vs 41.2%, P=0.012),同期安装ECMO比例较非生存出院患者高(80.8%vs 50.0%, 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ABP同期安装ECMO是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OR=0.177, 95%CI:0.044~0.718, P=0.015)。生存出院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比例(15.4%vs 58.8%, P=0.001)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比例(0%vs 29.4%, P=0.003)均较非生存出院患者低。生存出院患者远期随访发现,心脏移植术患者比其他手术患者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P=0.0358)。结论:对于PCS患者,ECMO与IABP联合辅助是一种有效的短期生命支持治疗方法。同时安装IABP与ECMO进行循环辅助可能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搏 联合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术前患者中的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敉宁 陈琼妮 +5 位作者 汪健健 李乐之 赵丽萍 黄伶智 张霞 高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按病区将73例心外科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干预。连续干预5d后... 目的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按病区将73例心外科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干预。连续干预5d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屈服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面对因子和自我效能得分、护理满意率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心血管外科患者的术前焦虑,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心血管外科 术前焦虑 心理联络护理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3S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的实践 被引量:19
7
作者 谢霞 李乐之 +3 位作者 李九红 谢娟玉 叶曼 黄伶智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对心血管外科ICU 3 455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于2016年对3 346例手术患者实施"1M3S"护理管理模式,包括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技能、优化服... 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对心血管外科ICU 3 455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于2016年对3 346例手术患者实施"1M3S"护理管理模式,包括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技能、优化服务、保障安全4个方面。结果 2016年心血管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率显著高于2015年,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APACHEⅡ>15分患者压疮发生率、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2015年(P<0.05,P<0.01);2016年危重患者护理质量重点监测各指标得分、各层级护士技能考核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2015年(P<0.05,P<0.01)。结论 "1M3S"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ICU护理质量、护士执业技能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ICU 1M3S 护理管理 护理技能 护理服务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教学培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林林 于振坤 +1 位作者 樊红光 郑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数据制作部分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虚拟现实(VR)教材,使学员能够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性解剖结构产生直观而准确的认识。方法:选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的典型CT图像(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数据制作部分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虚拟现实(VR)教材,使学员能够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性解剖结构产生直观而准确的认识。方法:选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的典型CT图像(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将图像导入到影通和Unity3D软件中。经过阈值调节、三维重建、分割、渲染等操作构建心脏3D模型。将3D模型通过影通VR软件输出到头戴式显示器(HMD)中,学员佩戴HMD即可全方位观看心脏的解剖结构。在系统地学完VR课程后,学员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以评价VR教材的教学效果。结果:我们成功构建了先天性心脏病的VR教材,共有18名学员体验了VR课程。问卷结果显示教材有着良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感。18位学员问卷的平均分为44.6分,标准差为3.7分,平均分显著高于持中立态度的分值(t=16.9,P<0.01),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倾向于积极。所有学员均未出现视觉和位置觉相关的不适。结论:基于VR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制作的VR教材精确地展现了心脏的解剖结构,能够满足心血管外科学的培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心血管外科 教学 手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ICU 66例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晓红 邓敏 史嘉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2-555,共4页
目的 了解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某医院心脏移植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心血管外科ICU66例心脏移植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18例次),ICU医... 目的 了解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某医院心脏移植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心血管外科ICU66例心脏移植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18例次),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4.24%。其医院感染发病率(24.24%)、VAP发病率(7.58%)均高于非移植患者(分别为6.24%、1.72%)(χ^2值分别为33.718、12.199,均P〈0.001)。其中下呼吸道7例次,呼吸机相关肺炎(VAP)6例次,菌血症3例次,表浅切口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各1例次。分离病原菌:真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阴沟肠杆菌、溶血不动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各1株。结论 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血管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ICU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海燕 孔桦 杨子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7-171,共5页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 ,通过接枝和共混的方法 ,用磷酸酯聚合物、聚乙二醇、肝素等大分子对聚氨酯表面改性的新进展和它们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新一代聚氨酯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特性及其在长期植入材料如全人工心脏方面的...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 ,通过接枝和共混的方法 ,用磷酸酯聚合物、聚乙二醇、肝素等大分子对聚氨酯表面改性的新进展和它们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新一代聚氨酯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特性及其在长期植入材料如全人工心脏方面的应用前景 ,此外 ,还介绍了具有活性端基的聚乙二醇以及它们在人体器官表面建立分子屏障、抑制血栓形成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 应用 心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2012年中国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华琨 郑哲 +4 位作者 王巍 孙寒松 袁昕 高华炜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根据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分析中国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法: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组包括全国19个省市45家协作医院。2010-09至2012-0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所有协作医院共收集成人心血管外... 目的:根据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分析中国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法: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组包括全国19个省市45家协作医院。2010-09至2012-0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所有协作医院共收集成人心血管外科病例16 480例,分为常规手术组14 503例(92.5%)和微创手术组1 977例(7.5%)。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我国的微创心血管外科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结果:从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可见,微创手术组比常规手术组年龄偏小,术前一般情况较好,病情较稳定。微创手术组中复合手术方式与另外四种微创手术相比更能够明显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减少术后引流量,同时(除与机器人手术比外)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和术后红细胞、血浆的使用(P均<0.01)。接受微创手术患者中有12例(0.6%)出现院内死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微创心血管外科技术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其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未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谱的改变,微创技术的方式和治疗的病种也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心血管外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血管外科的一个全新概念——一站式杂交手术 被引量:48
12
作者 胡盛寿 张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5-975,共1页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心血管外科 微创 surgery 冠脉旁路移植术 杂交 站式 体外循环技术 非体外循环下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平 杨毅 萧明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总结两组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治疗经验,提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早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方法:17例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以入院先后分为两组。第1组8例,第2组9例。回顾... 目的:总结两组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治疗经验,提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早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方法:17例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以入院先后分为两组。第1组8例,第2组9例。回顾第1组病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经验,总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优缺点。在第2组病例治疗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为前题,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同时,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结果:第1组病例均死亡。第2组病例,7例存活(78%)。结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早期肾功能替代疗法,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腹膜透析简便易行,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并以此作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肾功能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术后意识障碍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平 陈伊 杜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意识障碍和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致病因素、疾病经过和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1-02间,39例心血管外科术后早期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病种与手术方式,术者与手术例数分布...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意识障碍和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致病因素、疾病经过和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1-02间,39例心血管外科术后早期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病种与手术方式,术者与手术例数分布,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特殊治疗经过等指标。结果:39例患者中,有11例在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伴谵妄躁动,其中2例患者合并典型的急性心血管事件。与39例患者相关的18位主刀术者中,单个主刀术者完成的手术例数从1例至6例不等。其中在9位主刀术者完成的9例(每人1例)患者中,术后早期有5例出现意识障碍伴谵妄躁动和1例急性心血管事件,而1位主刀术者完成的6例患者中,术后早期仅1例出现意识障碍伴谵妄躁动。全组患者经过镇静、脱水和中枢神经代谢支持等综合治疗,均痊愈。结论:心血管外科术后因脑血管和冠状动脉气栓导致的意识障碍和急性心血管事件应予以重视和明确诊断,以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对排除心室腔和大血管内残余气体的重视程度,必要的监测和引导设备,手术技巧和规范操作等因素与术后气栓密切相关。气栓的量和所累及脏器功能损害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过程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意识障碍 急性心血管事件 气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在心血管外科术后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莉 王强 王东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7-1728,共2页
心脏手术因为体外循环、低体温、术前抗凝药物的应用等原因,易发生术后凝血功能紊乱,导致严重的渗血或出血[1]。大量出血后输注多种血液制品虽然能够改善凝血功能,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等并发症[2-3],... 心脏手术因为体外循环、低体温、术前抗凝药物的应用等原因,易发生术后凝血功能紊乱,导致严重的渗血或出血[1]。大量出血后输注多种血液制品虽然能够改善凝血功能,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等并发症[2-3],所以在临床上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止血药物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凝血功能紊乱 心血管外科 呼吸功能衰竭 血源性传染病 血液制品 低体温 肾功能衰竭 输尿管开口 输尿管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敏烈 孙寒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手术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 体外循环技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骨切口 心脏不停跳 心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律失常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白翎 周宏艳 +1 位作者 杜雨 曹芳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7-632,共6页
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律失常极为常见。术后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较快的特点,如不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但目前我国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律失常处理还没有统... 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律失常极为常见。术后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较快的特点,如不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但目前我国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律失常处理还没有统一的共识。因此,中国心脏重症心律失常专家委员会特制定此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治疗 心血管外科 证据水平 β受体阻滞剂 专家共识 血流动力学 心脏外科 同步电复律 心脏大血管 电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华琨 郑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4-566,共3页
微创技术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微创心血管外科相关技术包括小切口技术、胸腔镜、机器人和复合技术等。近年来,微创心血管外科发展迅速,随着一些新的微创技术的出现,相关研究结果陆续发表,并在某些领域达成一定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微创技术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微创心血管外科相关技术包括小切口技术、胸腔镜、机器人和复合技术等。近年来,微创心血管外科发展迅速,随着一些新的微创技术的出现,相关研究结果陆续发表,并在某些领域达成一定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心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学峰 王瑶 高长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TEE监测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科手术患者90例,于体外循环前和心脏复跳后对患者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对27例瓣膜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即刻评价,均未...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TEE监测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科手术患者90例,于体外循环前和心脏复跳后对患者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对27例瓣膜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即刻评价,均未发生瓣周漏,其中2例左房室瓣修复术后因左房室瓣中度反流遂改为瓣膜置换术;23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在TEE引导下完成动静脉插管及心脏停跳液灌注;20例行左室室壁瘤切除及左室成形术者术后即刻观察左室形状及计算左室容积指数;1例Morrow手术患者术中行TEE检查即刻观察到SAM现象消失,最大压力阶差由144mmHg减至50mmHg,没有发生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90例患者均未发生TEE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术中TEE检查是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一项重要的即刻监测和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技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进 肖锋 +4 位作者 陶凉 刘燕 宋迺庆 张明礼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技术在肾或肾上腺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1999年6月至 2 0 0 0年 9月期间 ,对 8例肾及肾上腺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侵犯患者 ,分别在体外循环辅助或非体外循环辅助下 ,完整切除肿瘤及...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技术在肾或肾上腺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1999年6月至 2 0 0 0年 9月期间 ,对 8例肾及肾上腺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侵犯患者 ,分别在体外循环辅助或非体外循环辅助下 ,完整切除肿瘤及下腔静脉瘤栓。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 ,随访 ( 3~ 15个月 )满意。结论 :对条件适宜 ,准备充分的病例 ,多科室密切合作治疗肾或肾上腺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侵犯的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下腔静脉瘤栓 心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