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心血管反射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海玲 金元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前庭-心血管反射(vestibulo-cardiovascular reflexes,VCR)是指在运动和体位变化期间,通过对前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经由自主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心律等心血管功能的感觉-运动的综合调节系统。但是对前庭器官的过度刺激或单侧器官的损伤... 前庭-心血管反射(vestibulo-cardiovascular reflexes,VCR)是指在运动和体位变化期间,通过对前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经由自主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心律等心血管功能的感觉-运动的综合调节系统。但是对前庭器官的过度刺激或单侧器官的损伤会引起眩晕、心率加快等异常反应。本文就VCR存在的证据、意义、其介导的神经回路,以及参与此过程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心血管反射 神经回路 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反射试验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珊 徐梦珠 +3 位作者 樊月月 项颖 吴坚 郝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6-453,共8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HRV指标,比较CART与HRV这2种方法诊断DCAN的差异。结果154例T2DM患者中,采用CART诊断的DCAN组有101例、非DCAN组有53例,DCAN发病率为65.58%(101/154)。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高血压、烟酒嗜好、BMI、腰臀比、糖化白蛋白、脑钠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深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变化、Valsalva动作指数、卧立位血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HRV指标所有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 NN50)、总功率(TP)、超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的HRV指标诊断DCAN发病率为59.74%(92/154),HRV与CART诊断的总符合率为61.68%,Kappa值为0.184,HRV诊断的DCAN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34%、52.83%。按CART评分将T2DM患者分为4个等级(无DCAN、亚临床DCAN、确诊DCAN、严重DCAN),DCAN病变程度与SDNN、SDANN、RMSSD、p NN50、TP、VLF、LF、HF均呈负相关(r=-0.252、-0.234、-0.260、-0.219、-0.315、-0.280、-0.316、-0.311,P均<0.01)。CART诊断的DCAN组HRV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DNN与SDANN相关性最强(r=0.977,P<0.001),提示DCAN患者交感神经受损明显;LF与VLF(r=0.761,P<0.001)、HF(r=0.829,P<0.001)相关性均较强,提示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CART联合HRV诊断DCAN有134例、非DCAN有20例,DCAN发病率为87.01%(134/154),CART与HRV联合诊断DCAN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37.74%。结论CART联合HRV在诊断DCAN时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对CART评分较低并处于DCAN早期的T2DM患者进一步行HRV分析以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反射试验 心率变异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压力反射敏感性与高血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杰 于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压力反射敏感性 高血压 自主神经调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脏TRPV1受体激活对心血管活动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刘晓华 韩曼 张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2-996,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脏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激活诱发的心血管反射及该反射的心血管中枢部位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及其外周神经递质的表达,阐明心脏TRPV1受体介导的心血管反射活动的中枢及外周神经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 目的:探讨大鼠心脏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激活诱发的心血管反射及该反射的心血管中枢部位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及其外周神经递质的表达,阐明心脏TRPV1受体介导的心血管反射活动的中枢及外周神经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树胶脂毒素(ido-RTX)组、阿托品组、免疫荧光组和神经束路追踪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麻醉后行心包插管术;对照组、ido-RTX组和阿托品组大鼠动脉插管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免疫荧光组大鼠心包内注射辣椒素1h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辣椒素诱发的c-Fos阳性神经元与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在延髓的共表达;神经束路追踪组大鼠心包内注射羰花青荧光染料(Dil)作为神经束路逆行追踪剂,1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l阳性细胞在延髓的分布。结果:对照组大鼠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ido-RTX组和阿托品组大鼠心包和静脉分别注射TRPV1受体拮抗剂ido-RTX和M受体拮抗剂后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其中大部分神经元为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大鼠心包内注射Dil后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内出现大量红色荧光标记神经元和神经末梢。结论: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可选择性激活心脏TRPV1受体,使延髓心血管中枢的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外周释放乙酰胆碱增加,通过激活M受体产生对心血管活动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伤害性感受受体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 延髓心血管中枢 心血管反射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生常谭
5
作者 刘曾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刘曾复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躯体和内脏部分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关迷走神经系统生理的研究。从50年代起,他开始研究控制论与稳态的联系,着重研究了神经调节问题;他对“神经中枢”的概念重新评价,认为中枢神经系统自身稳态的维持依赖... 刘曾复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躯体和内脏部分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关迷走神经系统生理的研究。从50年代起,他开始研究控制论与稳态的联系,着重研究了神经调节问题;他对“神经中枢”的概念重新评价,认为中枢神经系统自身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所接触的内环境的稳定性。70年代后期,他叉将注意力转移到生物控制论、信号处理和数学模型工作上。刘教授应本刊特约撰述此文,顺节读下,对京剧的表演艺术及脸谱学的研究亦独树一帜。起伏跌宕,丝丝相扣,顺理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生常谭 生物控制论 神经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 刘曾复 心血管反射 内环境 生物医学工程学 交感缩血管神经 紧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