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介入器械表面修饰新策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原位仿生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楠 李敬安 +5 位作者 魏来 李世琪 苏红 吕先锋 陈俊英 杨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1-584,共14页
血管支架等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植入人体后的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研究显示,损伤部位血管内皮功能性重建能显著降低再狭窄比率,避免血栓的形成,而该过程与内皮细胞所处的周细胞环境、底层组织... 血管支架等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植入人体后的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研究显示,损伤部位血管内皮功能性重建能显著降低再狭窄比率,避免血栓的形成,而该过程与内皮细胞所处的周细胞环境、底层组织拓扑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等微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系统讨论了以上3种要素对血管内皮功能性重建的影响,并给出了作者在材料表面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原位仿生构建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周细胞环境,主要通过调控平滑肌细胞为收缩型表型,进而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性因子释放;对于底层拓扑结构,可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图形进行仿生构建,进而调控内皮形态和分布呈体内生理状态;对于细胞外基质,可通过细胞脱附技术获得或将细胞外基质成分接枝在材料表面,赋予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器械 血栓 再狭窄 内皮化 血管内皮细胞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植介入器械原位内皮化策略——内皮细胞选择性
2
作者 陈怡峰 郝鸿业 +2 位作者 王聪 张鹏 计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9期61-68,共8页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心血管植介入器械则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但现有器械存在表面血液相容性差、原位内皮化缓慢或不完全等缺点,易产生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内膜增生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长期治疗效果。促进内...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心血管植介入器械则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但现有器械存在表面血液相容性差、原位内皮化缓慢或不完全等缺点,易产生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内膜增生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长期治疗效果。促进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选择性黏附、增殖和迁移被认为是实现原位内皮化的关键。本文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出发,梳理总结了近5年来心血管植介入器械表面内皮细胞选择性的修饰策略,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器械 原位内皮化 内皮细胞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心血管治疗植介入器械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云兵 郭高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9-1656,共8页
可降解心血管治疗植介入器械已经成为医疗器械开发中的热点。生物医学材料是可降解心血管治疗植介入器械的核心。总结了相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降解特性,讨论了可降解心血管植介入器械预期功能与材料性质的关系,并指出... 可降解心血管治疗植介入器械已经成为医疗器械开发中的热点。生物医学材料是可降解心血管治疗植介入器械的核心。总结了相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降解特性,讨论了可降解心血管植介入器械预期功能与材料性质的关系,并指出了未来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材料 可降解高分子 心血管治疗植介入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介入全降解血管支架和心脏瓣膜国内外研发现状与研究前沿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立 罗日方 +1 位作者 雷洋 王云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7,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年,占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临床主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因风险小、手术时间快、创伤小、恢复快,...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年,占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临床主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因风险小、手术时间快、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和主流趋势。因此,心血管微创介入材料与器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快速发展,心血管器械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中仅次于体外诊断的第二大市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代表性产品是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全降解支架克服了传统支架植入后长期存留在血管中会引起潜在的慢性炎症、晚期血栓及需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心血管植介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焦点。全降解血管支架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全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与全降解金属血管支架。因采用的材料性能各异,支架的制备方式也大有不同。近10多年来,微创介入式生物瓣膜产品研发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国产产品自2017年起已获得CFDA批准上市并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然而现有的生物瓣膜仍然存在使用寿命较短、适用人群受限、置入准备过程繁琐、无法紧急应用导致的各类手术风险等不足,因此,研发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钙化、防周漏、可预装等性能的瓣膜已成为当前微创介入瓣膜研究的趋势与前沿。本文详细总结了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及研究前沿,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介入材料及器械 心血管微创介入器械 全降解血管支架 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