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造影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敏 林章宇 +4 位作者 丰雷 朱成刚 尹栋 杨跃进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和中重度钙化组,比较两组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终点事件为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V-MI)及靶血管相关血运重建(TVR)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4105例(15.33%),无或轻度钙化患者22666例(84.67%)。与无或轻度钙化组比,中重度钙化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病变较为复杂(包括累及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开口处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年,中重度钙化患者具有更高的TVF率(5.31%vs.4.65%;HR=1.162,95%CI:1.004~1.344,P=0.044)、心原性死亡率(1.24%vs.0.64%;HR=1.996,95%CI:1.451~2.747,P<0.001)以及TV-MI发生率(0.85%vs.0.61%;HR=1.449,95%CI:1.000~2.101,P=0.049)。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SYNTAX评分高、合并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接受PCI后,其TVF、心原性死亡、TV-MI发生风险均高于无或轻度钙化患者。高龄、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中重度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特征 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模型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对比
2
作者 李传波 李喜定 +1 位作者 吉苗苗 王玥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AC病变患者120例,均行PCI,术后随访1年统计MACE发生率,随访期间失访9例,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MACE组(28例),其余纳入无MACE组(8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XGBoost模型筛选老年CAC病变患者PCI后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年龄、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数量≥3支、重度钙化、联合旋磨术、置入支架数量比例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吸烟、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XGBoost模型显示,重要特征评分排前5位的为Gensini积分35分,置入支架数量25分,合并糖尿病22分,吸烟18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59~0.966),敏感性为82.14%,特异性为97.59%;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50~0.961),敏感性为89.29%,特异性为78.31%。2种模型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23)。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效能相当,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Gla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3
作者 李萌 闫小菊 +2 位作者 苏亚坤 张慧晶 曹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Gla蛋白(G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Gla蛋白(G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22例)和非MACE组(98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RP水平,根据GRP水平分为低水平GRP组和高水平GRP组。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GRP诊断ACS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血清GR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血清G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CS患者血清G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和GRACE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GRP诊断ACS的AUC为0.736(95%CI:0.668~0.804),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61.00%。GRP水平升高是AC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34,95%CI:0.184~0.606)。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低水平GRP组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高水平GRP组(P=0.022),且血清GRP水平升高是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HR=0.347,95%CI:0.206~0.584)。血清GRP水平与ACS患者血清IL-1β(r=-0.271,P=0.003)、TNF-α(r=-0.481,P<0.001)、ICAM-1(r=-0.315,P=0.001)和VCAM-1(r=-0.279,P=0.002)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GRP在ACS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可作为ACS诊断及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Gla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慧颖 陈红 +4 位作者 安友仲 任景怡 宋俊贤 赵秀娟 朱凤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评估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年龄>18岁的非心脏手术患者,观察终点为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并根据此终点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无事... 目的评估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年龄>18岁的非心脏手术患者,观察终点为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并根据此终点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 286例患者,其中事件组63例(4.9%);相继对两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OR=1.030)、冠心病病史(OR=2.392)、心力衰竭病史(OR=7.333)、糖尿病病史(OR=1.995)、脑梗死病史(OR=2.230)、肾功能不全病史(OR=4.468)、高危手术(OR=10.716)、术中出血量(OR=1.022)和急诊手术(OR=2.583)为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病史、心力衰竭病史、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肾功能不全病史、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和急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脏手术 围术期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政文 张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糖尿病患者358例,记录术中、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射血分数(EF)<50%]等心血管事件,根据有无发生心血管事...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糖尿病患者358例,记录术中、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射血分数(EF)<50%]等心血管事件,根据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两组年龄、血糖、血脂、血压等,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代谢紊乱情况明显,术前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年龄、心衰、微量白蛋白尿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以上危险因素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合并症(冠心病、心衰、肾病)是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心脏手术 围术期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筛选及预测评分系统构建 被引量:36
6
作者 吕晓 李树仁 +7 位作者 李文静 陈佳伦 刘冉 孟阳 苑智慧 郝潇 白玉豪 罗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4457-4462,共6页
背景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远期预后预测目前应用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评分,其在ACS中占比逐年升高,有超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趋势,二者虽同属ACS,但其发病率、急性期死亡风险及远期预后存在... 背景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远期预后预测目前应用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评分,其在ACS中占比逐年升高,有超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趋势,二者虽同属ACS,但其发病率、急性期死亡风险及远期预后存在明显差异。然而截止到目前,尚无有关针对于NSTEMI患者远期预测的有效工具的文献。目的分析NSTEMI患者院外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评分系统。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入院诊断为NSTEMI的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Killip分级、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心功能、既往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溶栓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陈旧性脑梗死、脑出血、贫血〕、吸烟、饮酒。记录患者院内是否心力衰竭、院内用药、GRACE评分、射血分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离子、血脂以及治疗策略选择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至2020-09-01,观察MACE及全因死亡发生情况。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分析NSTEMI患者院外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评分系统。结果(1)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年龄、高血压≥2级比例、院内应用倍特类比例、总蛋白、球蛋白、院内心力衰竭比例、未血管重建比例均较高,吸烟比例、肾小球滤过率、低密度脂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较低(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细胞计数〔OR=0.621,95%CI(0.408,0.946),P=0.026〕,血红蛋白〔OR=0.983,95%CI(0.969,0.996),P=0.013〕,未血运重建〔OR=2.030,95%CI(1.153,3.573),P=0.014〕,总蛋白〔OR=2.412,95%CI(1.244,4.675),P=0.009〕是NSTEMI患者发生院外MACE的影响因素。(3)进一步建立危险因素的回归方程:logit(P)=3.98-0.476X1-0.018X2+0.88X3+0.708X4(注:X1表示淋巴细胞计数,X2表示血红蛋白,X3表示总蛋白,X4表示未血运重建)。结合各因素的危险系数β,最终建立了总分值为21分,预测截断值为9分的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结论NSTEMI患者远期发生MACE较为常见,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未血运重建是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总分值21分,预测截断值9分的远期MACE发生预测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消化道出血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分析及评分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石林 黎昀 +1 位作者 卢放根 张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1-297,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消化道出血后远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及AIMS65、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系统预测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于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消化道出血后远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及AIMS65、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系统预测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于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评估两种评分预测效能。【结果】219例病人中,70人(31.9%)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AIMS65及GBS评分系统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ROC分别为0.59(P=0.035)及0.51(P=0.039),单因素分析中年龄、糖尿病、既往心梗、血红蛋白浓度、住院期间是否使用PPI、输血有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血红蛋白浓度、糖尿病病史、心梗病史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GBS评分系统及AIMS评分系统对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的预测功能一般,并且贫血、高血压、糖尿病是这部分病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消化道出血 心血管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体力活动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军龙 张焰 +3 位作者 屠伟峰 邓东亲 王吕国 戴建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非心脏手术患者 心血管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活动指数 体力 围手术期心脏事件 活动能力 有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作业大学生心血管疾病事件危险因素的调查与预防
9
作者 王丹 杨漫沩 +1 位作者 胡采红 方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53,共4页
为做好野外作业学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早期干预,选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周口店实习基地内学生样本共571例,通过采集入选样本的基本信息,测量其血压、体质量、腰围、臀围、血糖、血脂等,对该群体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 为做好野外作业学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早期干预,选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周口店实习基地内学生样本共571例,通过采集入选样本的基本信息,测量其血压、体质量、腰围、臀围、血糖、血脂等,对该群体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不少大学生存在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运动过少、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饮水量不足等现象;少数学生出现肥胖、血压或血糖偏高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认知度偏低;提倡健康膳食、适宜运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长期的动态观察,将有利于预防野外作业学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作业 心血管疾病事件 危险因素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季春鹏 施继红 +5 位作者 汪国栋 王娜 刘妍 王锦梅 陈朔华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观察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101510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从2010年起进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且基线资料完整的43235例研究对象设为拟合人... 目的:观察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101510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从2010年起进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且基线资料完整的43235例研究对象设为拟合人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baPWV为因变量,以年龄、年龄的平方、平均动脉压等为自变量,拟合ePWV计算公式。再选择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348例职工为预测人群,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0.3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评分后,ePWV每增加1 m/s,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32%(HR=1.32,95%CI:1.29~1.35),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8%(HR=1.38,95%CI:1.36~1.40);ePWV≥14 m/s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ePWV<14 m/s者的2.69倍(HR=2.69,95%CI:2.52~2.87)和2.62倍(HR=2.62,95%CI:2.47~2.77)。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每增加1 m/s,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38%(HR=1.38,95%CI:1.36~1.40),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3%(HR=1.53,95%CI:1.52~1.55);ePWV≥14 m/s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ePWV<14 m/s者的3.39倍(HR=3.39,95%CI:3.19~3.61)和4.21倍(HR=4.21,95%CI:3.98~4.45)。结论:ePWV增加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蒂立 程标 +1 位作者 盛勇 金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目前专门针对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探讨ASTEMI患者的RD... 目的目前专门针对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探讨ASTEMI患者的RDW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提高ASTEMI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89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分析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左心室射血分数、HDL-C等)、RDW等指标。RDW〉13.7%为升高组,RDW≤13.7%为正常组。进行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计算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并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RDW水平的ASTEMI患者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A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89例ASTEMI患者中,升高组(n=97)、正常组(n=92)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左心室射血分数、HDL-C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患者(22.7%vs 8.7%、27.8%vs 10.9%、15.5%vs 5.4%,P〈0.05)。升高组、正常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分别为60、20例,1年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分别为38.1%、79.3%,2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2.43,95%CI:1.09~5.44)、RDW〉13.7%(HR=2.20,95%CI:1.10~4.43)及左心室射血分数〈40%(HR=2.20,95%CI:1.10~4.43)是A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RDW与ASTEMI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DW升高,ASTEMI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会强 安佰云 +3 位作者 周桂玲 潘红 王春燕 任晓晓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收治的行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按照随访中是否发生不...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收治的行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按照随访中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和对照组(212例)。分析BNP与MACE事件的关系。并根据BNP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点进行亚组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评估MACE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36例患者,男性162例(68.6%),平均年龄(52.6±20.7)岁。平均随访(11.6±1.6)个月,随访期间,共有24例(10.2%)患者发生MACE,中位发生时间为85 d。其中8例(4.7%)为恶性心律失常,7例(4.1%)为心肌梗死,5例(2.9%)为行再次血运重建,1例(0.6%)支架内血栓,3例(1.8%)因心力衰竭入院,无死亡。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BNP、心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BNP评估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最大约登指数、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86(95%CI:0.73~0.91)、87.1%、75.8%、0.61和221.3 pg/ml。根据血清BNP最佳截断点值,将患者再分为高BNP组(59例)和低BNP组(177例),两组分别有13例(22.0%)和11例(6.2%)患者合并MACE事件,较低BNP组,高BNP组的MACE发生率增高2.356倍(HR=3.356,95%CI:1.424~7.909,P=0.006)。结论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BNP与患者术后短期发生MACE密切相关,高血清BNP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脏手术 利钠肽 危险因素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UMO特异性蛋白酶1/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远航 谭小武 +2 位作者 陈林涂 容芳 周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9-723,72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CVE)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医院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80例,根据睡眠呼... 目的探讨血清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CVE)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医院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8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其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15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3例正常健康男性为正常组。另外,根据随访1年期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CVE)将80例OSAHS患者分为CVE组(28例)和非CVE组(52例)。比较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常规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ENP-1/HIF-1α通路相关蛋白SENP-1、HIF-1α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患者发生CV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ENP-1、HIF-1α、VEGF水平对OSAHS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体质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血肌酐、AHI及Ts90%值均显著升高(P<0.05),LSpO2值显著降低(P<0.05),其中重度组最为显著(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中SENP-1、HIF-1α、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重度组最为显著;与非CVE组比较,CVE组患者血清中SENP-1、HIF-1α、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ENP-1、HIF-1α、VEGF水平是OSAHS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3、1.090、1.066,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ENP-1、HIF-1α、VEGF水平对OSAHS患者发生CVE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837、0.802(P<0.05)。结论血清中SENP-1、HIF-1α、VEGF水平升高是OSAHS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OSAHS患者发生CVE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UMO特异性蛋白酶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格列净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14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2,共1页
目的:卡格列净是一种葡萄糖钠共转运体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复合风险。比较有心血管疾病史与无心血管疾病史(二级预防与一级预防)的参与者之间的主要结果。方法:纳入10142例... 目的:卡格列净是一种葡萄糖钠共转运体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复合风险。比较有心血管疾病史与无心血管疾病史(二级预防与一级预防)的参与者之间的主要结果。方法:纳入10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卡格列净组和安慰剂组。一级预防队列包括年龄≥50岁,具有≥2个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但无心血管事件史患者;二级预防队列包括具有心血管事件史,年龄≥30岁的患者。主要结局是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复合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事件 二级预防 2型糖尿病 心肌梗死 一级预防 致死性 危险因素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虞 胡大一 +1 位作者 杨进刚 赵建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111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baPWV、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测量,病史采集及血液生化检查。高危人群定义为既往发生...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111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baPWV、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测量,病史采集及血液生化检查。高危人群定义为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具有两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50岁、吸烟、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比较高baPWV组(≥1700cm/s)与低baPWV组(<1700cm/s)患者具有危险因素个数和临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与低baPWV组相比,高baPWV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5.3%和60.5%,P<0.01),心血管危险因素数目较多[(3.9±1.2)和(4.4±0.9),P<0.05]。影响baPWV的因素主要为年龄(P<0.001)和收缩压(P<0.01)。结论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baPWV较高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心血管危险因素多。年龄和收缩压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黎娇 况九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02-2004,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资料显示交感神经激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OSAHS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大量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表明,O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资料显示交感神经激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OSAHS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大量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表明,OSAHS睡眠时反复发生周期性的缺氧与再氧合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氧化应激从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氧化应激 疾病相关性 缺血再灌注损伤 OSAHS 独立危险因素 交感神经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解武祥 武阳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2期26-28,共3页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类脂等的总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规模队列研究均证实血脂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 r di sease,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1- 4 ],这些队列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类脂等的总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规模队列研究均证实血脂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 r di sease,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1- 4 ],这些队列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 otein-c holester ol,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 rol,TC)和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发病风险 HDL LDL CVD CHD 他汀类 血脂 血浆脂类 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9
18
作者 朱文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6期412-414,共3页
血尿酸水平男性〉416.5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L(6mg/dl)时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HUA常与传统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伴发。近20年来10余个大... 血尿酸水平男性〉416.5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L(6mg/dl)时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HUA常与传统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伴发。近20年来10余个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针对约10万例以上的观察对象,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 疾病诊治 前瞻性临床研究 因素回归分析 解读 专家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预血压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黄瑞邈 周万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6-2248,共3页
正常人夜间(睡眠时)平均血压比白天(清醒时)平均血压下降10%~20%,为杓型昼夜节律;当夜间血压下降〈10%为非杓型昼夜节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心脏还是心脏外的靶器官损害程度都明显重于杓型高血压患者,而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正常人夜间(睡眠时)平均血压比白天(清醒时)平均血压下降10%~20%,为杓型昼夜节律;当夜间血压下降〈10%为非杓型昼夜节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心脏还是心脏外的靶器官损害程度都明显重于杓型高血压患者,而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是高血压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系统 保护作用 药物干预 独立危险因素 心血管事件 非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与心血管病
20
作者 王蕴强 周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08-1408,共1页
本文综述了空气污染、重金属水污染、食品添加剂、吸烟、铅暴露以及职业环境条件等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联。因此应改善环境污染。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危险因素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