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腔内超声结合全三维技术实施零射线个体化房间隔穿刺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博 李志勇 +6 位作者 王历 苟文 苏婷 张海涛 赖溱 喻荣辉 刘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目的:评估经本研究整合及改进后的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结合全三维(total 3-dimensional,T3D)技术实施零射线个体化房间隔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 目的:评估经本研究整合及改进后的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结合全三维(total 3-dimensional,T3D)技术实施零射线个体化房间隔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112例。根据所采用房间隔穿刺方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ICE+T3D组(n=56例)和ICE组(n=56例)。记录2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2组患者的心房重建时间、冠状窦电极到位时间、房间隔穿刺过程中ICE扇面调整次数、房间隔穿刺时间、消融前预处理时间、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及暴露剂量等参数。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E+T3D组的房间隔穿刺过程中ICE扇面调整次数、房间隔穿刺时间少于ICE组[(1.70±0.63)次vs.(5.34±1.71)次,P<0.001]、[(3.66±1.09)min vs.(4.90±1.92)min,P<0.001]。但ICE+T3D组的心房重建时间、消融前预处理时间长于ICE组[(22.44±3.13)min vs.(12.34±2.12)min,P<0.001]、[(49.41±3.52)min vs(.37.65±4.04)min,P<0.001]。ICE+T3D组有43(76.8%)例患者在消融前预处理阶段实现零射线,有13例患者因推送导管困难而使用X射线,但这些患者的X射线暴露时间及剂量均小于ICE组[(1.68±0.72)min vs.(3.14±1.95)min,P=0.010]、[(6.28±2.78)mGy vs.(23.85±21.32)mGy,P=0.004]。在房间隔穿刺阶段中,ICE+T3D组全部实现零射线,而ICE组有45(80.4%)例实现零射线。并发症方面,2组均无心包填塞、误穿主动脉、栓塞等致命性并发症,均有1(1.8%)例血管穿刺并发症。结论:经本研究整合及改进后的ICE结合T3D技术可以安全可靠地实施零射线个体化房间隔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房间隔穿刺术 内超声 全三维 零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批!中国原研心腔内超声应用临床
2
作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7,共1页
心腔内超声(ICE)是一种创新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将超声探头置于心腔内部,发射并接收超声信号,可实现心脏解剖结构、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等信息的实时成像。基于不同的技术原理,心腔内超声导管被分为两类:机械旋转式超声导管和相... 心腔内超声(ICE)是一种创新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将超声探头置于心腔内部,发射并接收超声信号,可实现心脏解剖结构、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等信息的实时成像。基于不同的技术原理,心腔内超声导管被分为两类:机械旋转式超声导管和相控阵超声导管。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是相控阵超声导管最初,心腔内超声仅用于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内超声 脏血流动力学 超声动图诊断 超声探头 相控阵超声 脏功能 脏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在“潜在型”卵圆孔未闭潜水员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冯媛媛 姜靖 +3 位作者 陈焱 傅青岭 陈登勇 童锴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ICE)在“潜在型”卵圆孔未闭(PFO)潜水员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心内科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PFO行介入封堵的青年潜水员,所有患者术前行右心声学造影均显示仅在... 目的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ICE)在“潜在型”卵圆孔未闭(PFO)潜水员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心内科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PFO行介入封堵的青年潜水员,所有患者术前行右心声学造影均显示仅在Valsalva动作后出现右向左分流,根据术中是否应用ICE分为ICE组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常规情况、超声结果、并发症、手术时长和辐射剂量等临床资料。结果共3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TTE组19例,ICE组17例。即刻封堵成功率10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穿刺并发症,术中术后无心包积液,无封堵器移位及栓塞发生。ICE在术中可指引导丝通过卵圆孔,明显减少总手术时长、透视时长和辐射剂量(P<0.05)。结论ICE在“潜在型”PFO潜水员介入手术中可实现精确封堵,减少射线透视时长和辐射剂量,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超声 卵圆孔未闭 潜水员 减压病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脉冲场消融心房颤动一例
4
作者 牛国栋 欧阳文斌 +6 位作者 骆志玲 乔宇 付明鹏 郭雨龙 郭金锐 杨克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本文报道了1例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进行脉冲场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手术,术中顺利达到肺静脉隔离的消融终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初步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脉冲场消融 房颤动 内超声动图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性能的初步测试 被引量:7
5
作者 郭睿 黄晶 +7 位作者 邓辉胜 刘地川 蔡恒辉 杨金耀 刘炯斌 郭境峰 郑永平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检验自行设计研发的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性能,为多功能心腔内超声导管系统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超声体模检测该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的分辨率,观察离体及在体心腔内结构并在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n=6)测试其对室壁运动... 目的检验自行设计研发的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性能,为多功能心腔内超声导管系统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超声体模检测该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的分辨率,观察离体及在体心腔内结构并在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n=6)测试其对室壁运动的评估能力。结果此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为32晶阵侧向分布,导管化后外径为8F,其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均为1.0mm。离体及在体条件下均显示清晰的心腔内结构。在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观察到左前降支结扎2h后,左心室前壁心肌收缩末期厚度变薄(1.03±0.29cmvs0.51±0.22cm)、增厚率降低(56.31%±10.18%vs9.23%±1.52%)、最大搏幅下降[(0.58±0.08)cmvs(0.13±0.03)cm](P均<0.01)。结论此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达到介入尺寸要求,其成像性能初步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多晶阵 内超声成像 换能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指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10
6
作者 陶海龙 龙德勇 +4 位作者 赵江涛 朱揆 陈英伟 陈晓杰 董建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技术重建左心室腔,以收缩期二尖瓣瓣叶前向运动(SAM)对应的左室间隔部位作为消融靶点...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技术重建左心室腔,以收缩期二尖瓣瓣叶前向运动(SAM)对应的左室间隔部位作为消融靶点,消融能量35 W,冷盐水灌注流速17 mL/min,温度43℃,每次放电时间40-60 s。以左室流出道压差下降50%作为消融有效终点。比较术前、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消融前室间隔厚度(20.3±1.9)mm,左室流出道压差(106.0±36.5)mmHg(1 mmHg=0.133 kPa),6 min步行试验(404.2±25.6)m。消融放电(5.6±0.9)次,左室流出道压差降至(44.0±35.2.mmHg,术中一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术后6个月随访,左室流出道压差(28.4±12.9)mmHg,6 min步行试验(525.0±25.2.m,较消融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经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超声 三维标测 射频消融 肥厚型梗阻性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心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207例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梅 丁文虹 +4 位作者 郑可 王霄芳 谭江宁 陆兆龄 曹期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经心导管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7例Ⅱ孔型ASD患者,年龄1.83-85(32.84±24.21)岁。ASD大小分别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ICE标准切面测量,比较...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经心导管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7例Ⅱ孔型ASD患者,年龄1.83-85(32.84±24.21)岁。ASD大小分别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ICE标准切面测量,比较二者对ASD测量值与术中球囊测得ASD延长径的相关性。 结果:207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ASD直径(16.30±5.89)mm,与球囊测ASD延长径(21.36±7.32)mm,相关系数r1=0.91(P<0.05);术中ICE测值(21.49±8.04)mm,相关系数r2=0.99(P<0.01)。手术成功率99.03%。瞬时完全堵闭率89.23%,24 h完全堵闭率94.69%,全组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ICE测量ASD直径与球囊测量ASD延长径相关性良好;术中标准切面的建立更易于清晰显示ASD大小,形态,周边结构;无需全麻,提高了经导管关闭ASD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术中 导管 内超声 经胸超声动图 球囊 房间隔缺损 引导 大小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无创测定左心腔内压力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志明 张运 +3 位作者 季晓平 张梅 张薇 黎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利用左心瓣膜反流探讨无创测定左心腔内压力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和心导管同步测定47例患者二尖瓣反流最大压差和主动脉瓣反流舒张末最大压差,结合肱动脉压的测量,计算左心房压和左心室舒... 目的:利用左心瓣膜反流探讨无创测定左心腔内压力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和心导管同步测定47例患者二尖瓣反流最大压差和主动脉瓣反流舒张末最大压差,结合肱动脉压的测量,计算左心房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结果:两种技术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压间存在良好相关性(r=0.85,y=1.201x-0.286,P<0.001),左心房平均压与平均肺小动脉嵌顿压间高度相关(r=0.95,y=0.901x+0.154,P<0.001)。结论:CWDE能准确测定左心瓣膜反流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脏导管插入术 腔内压力 超声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等方法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实验中评价主动脉瓣环直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富良 唐跃 +5 位作者 李卫 刘晓鹏 侯志辉 贾六军 袁卫民 吴爱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中华小型猪主动脉瓣环直径的差异,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选择最佳的人工瓣膜型号的影像学方法。方法:12只中华小型猪分别采用ICE...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中华小型猪主动脉瓣环直径的差异,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选择最佳的人工瓣膜型号的影像学方法。方法:12只中华小型猪分别采用ICE、TTE及MSCT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比较三种方法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三种方法测量结果在人工瓣膜型号选择方面的差异。结果:ICE、TTE和MSCT测量的瓣环直径分别为(23.69±0.83)mm、(22.91±1.11)mm和(23.81±0.76)mm,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配对t检验)。不过Bland-Altman分析的结果提示TTE测量的结果较MSCT有显著的偏小趋势(差值均数:-0.91 mm,一致性界限:-2.78~0.97 mm),而ICE不存在这种趋势。使用三种方法指导人工瓣膜型号选择时,ICE结果与MSCT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1.000),而TTE选择的瓣膜尺寸在33.3%(4/12)的动物较MSCT结果偏小一个型号。结论: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术前的主动脉瓣环测量,ICE与MSCT的结果一致性更好,TTE的结果则有低估瓣环直径的趋势,在一定的瓣膜选择策略下,ICE与MSCT的结果对瓣膜的选择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TTE的结果易造成人工瓣膜的型号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经尖主动脉瓣膜植入术 影像学评价 内超声动图 瓣膜型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海龙 陆明辉 +5 位作者 龙德勇 王琎 赵江涛 朱揆 陈晓伟 董建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心耳起源房速患者,先用压力消融导管进行心腔解剖重构和激动顺序标测;提示心耳局灶起源后再用心腔内超声导管对心耳进行解剖重建,构...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心耳起源房速患者,先用压力消融导管进行心腔解剖重构和激动顺序标测;提示心耳局灶起源后再用心腔内超声导管对心耳进行解剖重建,构建心耳内部分叶结构;最后用心耳局部激动顺序标测,明确定位起源,采用压力消融导管消融治疗。结果:20例患者年龄(34.3±9.7)岁,房速持续时间(23.8±22.6)个月,其中左心耳起源8例,右心耳起源12例。全部患者均成功进行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心耳的解剖重建和激动顺序标测,平均标测(45.25±6.29)点,消融导管压力(7.25±1.33)g,放电(2.85±1.31)次。最终消融成功部位:心耳基底部起源11例(55%),心耳尖端起源7例(35%),广泛起源2例(10%)。围术期未出现心包填塞、穿刺部位出血等消融并发症。随访6个月,复发3例,1例再次消融成功,2例行外科心耳切除。结论: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心耳起源房速的消融治疗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动过速 内超声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腔心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学功 肖洁 +1 位作者 金朝龙 汪太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4-686,共3页
回顾性分析76例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右室双腔心(DCRV)患者的二维图像和多普勒特征,并与手术中探查做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均在二维切面显示右室流出道异常肥厚肌束或环状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显示血流通过狭窄口时速度加... 回顾性分析76例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右室双腔心(DCRV)患者的二维图像和多普勒特征,并与手术中探查做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均在二维切面显示右室流出道异常肥厚肌束或环状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显示血流通过狭窄口时速度加快,呈五彩镶嵌色。经手术证实符合73例,1例超声诊断DCRV合并室间隔大缺损经手术证实为法洛四联症,1例DCRV合并室间隔膜周部缺损漏诊右冠窦瘤破裂,1例DCRV漏诊室间隔膜周部缺损。漏误诊率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描记术 右室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辐照增加基因表达技术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侨英 黄晶 +1 位作者 司良毅 李兴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包括经皮介入心肌内基因投递、心腔内超声辐照增强基因表达的技术体系,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研制心腔内超声辐照导管(intracardiac ultrasound,US),经常规介入法置于活体犬左心室,并经导管中特制的微型针刺入心肌注射报告... 目的建立一套包括经皮介入心肌内基因投递、心腔内超声辐照增强基因表达的技术体系,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研制心腔内超声辐照导管(intracardiac ultrasound,US),经常规介入法置于活体犬左心室,并经导管中特制的微型针刺入心肌注射报告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质粒;12月龄健康杂种犬12只,体质量15~20 kg,雌雄不拘,分为EGFP+US组、单纯EGFP组。在EGFP+US组,注射质粒500μg后,心腔内超声辐照1 min(1 MHz、1 W/cm2、60s)。单纯EGFP组仅注射质粒,继续饲养犬,测定照射前、照射过程中、照射后心肌酶谱变化,7 d后,测定心肌、肝、肾、肺脏、肌肉中EGFP mRNA及蛋白质表达,观察心肌及上述脏器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经超声导管成功实现了经皮心肌内注入EGFP质粒,心肌形态正常,心腔内超声辐照后明显增加EGFP基因在心肌表达,与单纯EGFP组相比,EGFP+US组EGFP mRNA表达增加6.5倍,蛋白表达增加3.4倍(P<0.01)。心肌无损伤、出血,辐照前后心肌酶谱没有变化(P>0.05)。光镜下肺脏、肝脏、肾脏形态无改变,也未见EGFP表达,心肌外未见质粒沉积。结论心腔内超声辐照能增强裸质粒在活体心肌组织中转染表达,未见超声辐照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心腔内超声辐照增强基因表达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超声 导管 基因表达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房间隔膨出瘤或过度运动的合并情况及心腔内超声指引下房间隔穿刺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鼎 昃峰 +6 位作者 苑翠珍 周旭 王龙 段江波 何金山 吴寸草 李学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房间隔膨出瘤(ASA)或过度运动(HB)的合并情况及此类患者在三维心腔内超声(ICE)指引下进行无射线房间隔穿刺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目的:分析我院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房间隔膨出瘤(ASA)或过度运动(HB)的合并情况及此类患者在三维心腔内超声(ICE)指引下进行无射线房间隔穿刺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ASA或HB的合并情况、形态特点以及此类患者在ICE指引下行无射线房间隔穿刺时吸气法的成功率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共203例房颤患者在ICE指引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发现ASA 12例(5.9%),HB 28例(13.8%),男性多见(合并ASA、HB的患者中男性分别占75.0%、67.9%)。合并ASA的患者卵圆窝平均膨出长度为(11.6±1.1)mm,HB患者卵圆窝平均摆动距离为(6.4±1.4)mm。在合并ASA或HB的患者中,在ICE指引下采用吸气法进行房间隔穿刺的成功率为100%,未出现合并症。12例ASA患者中,1例在房间隔穿刺过程中使用X线透视。结论:在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中,ASA或HB并不少见,此类患者在ICE指引下采用吸气法行无射线房间隔穿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房间隔膨出瘤 房间隔过度运动 房间隔穿刺 内超声 无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引导下零射线高功率短时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亚洋 李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引导下零射线高功率短时程(HPSD)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症状性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18...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引导下零射线高功率短时程(HPSD)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症状性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肺静脉隔离的HPSD射频导管消融术,其中零射线组(n=90)通过ICE引导,对照组(n=90)使用X线,术后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围术期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时的房颤消融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零射线组与对照组的冠状静脉窦电极放置时间、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双侧肺静脉单圈隔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零射线组的房间隔穿刺时间[(7.12±2.26)minvs.(6.33±2.18)min]和左心房建模时间[(5.72±2.31)minvs.(4.98±1.96)min]均明显缩短(P均<0.05)。两组的肺静脉隔离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在围术期和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心包穿孔或填塞、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左心房食道瘘、心肌梗死、死亡等并发症。术后1年时,对照组和零射线组的房颤消融成功率相似(84.4%vs.86.7%,log-rankP=0.405)。结论:ICE引导下零射线HPSD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症状性阵发性房颤可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 内超声 零射线 射频导管消融 高功率短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腾 赵耀 +6 位作者 刘超 赵海娟 李珂 黄松群 郭志福 曹江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方法对10只体重为10~15 kg的健康犬进行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肌内注射阿托品后经留置针推入丙泊酚诱导麻醉,顺利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经皮穿刺双侧股静脉... 目的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方法对10只体重为10~15 kg的健康犬进行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肌内注射阿托品后经留置针推入丙泊酚诱导麻醉,顺利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经皮穿刺双侧股静脉后置入鞘管,经右侧鞘管送入房间隔穿刺针至上腔静脉并指向12点钟方向,经左侧鞘管送入ICE导管至右心房构建HomeView切面。将ICE导管打P弯后顺时针旋转,逐渐显示出主动脉根部、房间隔和卵圆窝,调整ICE导管使卵圆窝位于切面中心后固定ICE导管,整体回撤房间隔穿刺针及鞘管并缓慢顺时针旋转至3点钟方向,穿刺针、鞘滑落至卵圆窝时,可见“帐篷征”。固定穿刺鞘,推送穿刺针,穿过房间隔时“帐篷征”消失,推注肝素盐水确认,固定穿刺针,推送穿刺鞘,可见“双轨征”。退出穿刺针,肝素盐水冲管后置入左心房两圈半导丝,在切面中可见左心房两圈半导丝盘绕在左心房。术后处死5只实验犬并解剖心脏,观察有无心包腔积液及穿刺位置,其余犬30 d后处死并解剖心脏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10只犬全部穿刺成功,其中9只犬一次性穿刺成功。手术操作时间为(5.2±1.4)min,透视时间为(24.9±4.5)s。即刻处死5只犬后解剖心脏,未见心包腔血性液体,房间隔穿刺点位于卵圆窝中心位置;其余犬术后30 d未见心肌损伤、血肿等并发症。结论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穿刺术 内超声 动物实验 手术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腔内超声显像技术的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治安 王新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34-35,共2页
心腔内或血管腔内超声显像技术是高频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其特点是在导管装置的末端安置抉能器,将其插入心腔或血管腔内,发射并接收高频超声讯号,达到成像的目的。该技术可对心腔,外周血管。肺动脉和冠状动脉等血管的结构... 心腔内或血管腔内超声显像技术是高频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其特点是在导管装置的末端安置抉能器,将其插入心腔或血管腔内,发射并接收高频超声讯号,达到成像的目的。该技术可对心腔,外周血管。肺动脉和冠状动脉等血管的结构和病理改变进行诊断,评价和指导介入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像技术 内超声 高频超声 介入性操作 血管 导管装置 回声反射 血管内超声 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心腔瘘的诊断价值(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秀英 王尔松 沈全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02-903,共2页
我院1987年12月~1998年6月份经手术证实的1560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病例中,本病6例(占0.38%),以往对本病诊断依赖于升主动脉或冠状动脉造影,近几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为本病诊断提供了直接可... 我院1987年12月~1998年6月份经手术证实的1560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病例中,本病6例(占0.38%),以往对本病诊断依赖于升主动脉或冠状动脉造影,近几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为本病诊断提供了直接可信的依据,现予以报告。1资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诊断 超声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腔内超声云雾影产生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俐 王新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7-8,共2页
资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与实验准备杂种犬8条,体重11.5kg—15.5kg.实验时以硫喷妥钠(25mg/kg)静脉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接DJ—1型同步可控呼吸机维持呼吸,同时监测心率与心电图,常规经股静脉插管至下腔静脉入端附近(用二维超声及双氧水造... 资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与实验准备杂种犬8条,体重11.5kg—15.5kg.实验时以硫喷妥钠(25mg/kg)静脉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接DJ—1型同步可控呼吸机维持呼吸,同时监测心率与心电图,常规经股静脉插管至下腔静脉入端附近(用二维超声及双氧水造影定位),接输液系统(注实验进行时停止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云雾影 血管 动物实验 二维超声 无回声暗区 输液系统 经股静脉插管 硫喷妥钠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双腔心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松松 曹永政 彭格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959,共1页
患者女,48岁,因“活动后劳累、气促2年余”就诊。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4/6级杂音。超声心动图:MVEv85cm/s,MVAv135cm/s,AVv238cm/s,
关键词 室双 超声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吸毒者心腔和心功能的观察与分析
20
作者 陈爱华 陈尚初 +1 位作者 刘世芬 翟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超声对吸毒者心腔和心功能的观察与分析陈爱华陈尚初刘世芬翟彪1资料和方法本文分为二组,Ⅰ组:海洛因滥用者共800例,均为昆明市戒毒所戒毒人员。年龄平均25.6±5.5岁(14~45岁)。男623例,女177例。吸毒... 超声对吸毒者心腔和心功能的观察与分析陈爱华陈尚初刘世芬翟彪1资料和方法本文分为二组,Ⅰ组:海洛因滥用者共800例,均为昆明市戒毒所戒毒人员。年龄平均25.6±5.5岁(14~45岁)。男623例,女177例。吸毒量0.1~3.5g/d;吸毒年限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功能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