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论治失眠 被引量:5
1
作者 尹光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68-69,153,共3页
失眠始载于《黄帝内经》,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感受外邪、情志内伤、气血亏虚、饮食不节、阴阳失衡、心神失养、脏腑不安等,病分虚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郁则气不通,血凝则神不得安,肝胆火盛上扰心神,神不... 失眠始载于《黄帝内经》,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感受外邪、情志内伤、气血亏虚、饮食不节、阴阳失衡、心神失养、脏腑不安等,病分虚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郁则气不通,血凝则神不得安,肝胆火盛上扰心神,神不得内守,故不寐多与肝脏有关,从肝胆论治,分为肝郁血瘀、肝胆火盛、心脾亏损三型,分别使用血府逐瘀汤(柴胡、桃仁各9g,枳壳12g,川芎15g,红花、桔梗各6g,牛膝15g,当归10g,生地黄、赤芍各15g,磁石30g,朱砂冲1.5g,生甘草6g);半夏厚朴汤方(柴胡、白芍各10g,黄芩12g,陈皮10g,生龙牡30g,半夏、桂枝各9g,茯苓15g,青礞石30g,远志10g,党参12g,甘草炙6g);六君子汤(黄芪24g,茯苓18g,远志炙16g,法半夏10g,党参24g,陈皮、枣仁、谷芽炒各10g,甘草3g)。根据不同证型分而治之,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黄帝内经 从肝论治 肝郁血瘀 肝胆火盛 心脾亏损 血府逐瘀汤 半夏厚朴汤 六君子汤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