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BMI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丹 常向云 孙侃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BMI)代谢综合征(MS)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的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我院的2027例MS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n=382)、超重组(n=1018)、肥胖组(n=627)...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BMI)代谢综合征(MS)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的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我院的2027例MS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n=382)、超重组(n=1018)、肥胖组(n=627),分析3组间性别、年龄、脉压、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差异性,对比三组冠心病(ACD)、脑卒中(CVA)和大血管动脉硬化(AS)的患病情况,对MS患者并发ASCV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组间ACD、CVA、AS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重、肥胖MS组高血压、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比例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MS患者并发ASCV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脉压、TG、LDL-C,其中年龄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BMI、脉压、TG、LDL-C通过交互作用影响ASCVD的发生。正常体重组MS患者罹患ASCVD的风险与超重、肥胖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BMI的MS患者发生ASCVD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BMI正常的MS患者与BMI异常的MS患者具有同样的ASCV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体重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邝浩斌 汪敏 +6 位作者 邝小佳 李艳 冯治宇 覃红娟 张宏 程武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60-662,共3页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是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检测血浆中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近年来关于CRP和hs-CRP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感染性疾病、心...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是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检测血浆中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近年来关于CRP和hs-CRP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肿瘤等多种疾病中用于指导临床诊疗,特别是hs-CRP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方面报道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分析 动态变化 HS-CRP PROTEIN 心脑血管性疾病 阻塞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CVD风险管控新策略征文通知
3
作者 《中国卒中杂志》编辑部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增加,以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加最为明显。《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强调,血脂管理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发现,除了降低血脂的作用外,部分调节血...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增加,以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加最为明显。《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强调,血脂管理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发现,除了降低血脂的作用外,部分调节血脂药物还具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提供了额外的临床获益。这些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抗氧化应激、抗炎等方面,但目前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不足,亟需更多研究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证据 高胆固醇血症 抗氧化应激 风险管控 调节血脂药物 临床获益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血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