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心脏静脉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锡海 蔡祖龙 +1 位作者 杨立 徐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评价心脏静脉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筛选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经影像学和临床其他检查最终证实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肌病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53.5岁),将其冠状动脉CTA图像数据进行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评价心脏静脉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筛选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经影像学和临床其他检查最终证实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肌病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53.5岁),将其冠状动脉CTA图像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采用血管分析测量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侧静脉和后静脉近端直径,心中静脉、侧静脉、后静脉及从冠状窦口至心大静脉肉眼可辨别的最远端管腔中心线的长度,对冠状静脉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0~3分),并测定心脏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侧静脉和后静脉的近端直径分别为9.3±2mm、6.8±2.2mm、4.9±1.1mm、3.6±0.9mm、2.5±0.8mm,冠状窦近端上下径明显大于前后径(P<0.05),横截面积为71.4±29.2mm2,冠状窦瓣显示率75%。心脏静脉CT冠状动脉成像重建图像表现为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对比噪声比。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评价冠状动脉的同时可以评价心脏静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心脏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联合显像对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国秀 郝珊瑚 +1 位作者 王治国 张国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影像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08例,包... 目的探讨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影像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08例,包括CAD患者34例,CAD+T2DM患者74例,依次接受CTA、18F-FDG、18F-NaF PET/CT检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斑块总体积(TPV),非钙化斑块体积(NPV)、低CT衰减斑块体积(LAP)、SUVmax与靶本比(TBR)的相关性。结果18F-NaF对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18F-FDG;T2DM伴CAD患者冠状动脉受累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CCS、TPV、NPV、LAP、TBR、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均较CAD组高。SUVmax与血管狭窄程度、LAP及TBR均呈正相关,而TBR还与TPV、NCP及LAP呈正相关。结论18F-NaF、18F-FDG PET/CT分子探针联合CTA可视化动脉斑块显像,对冠状动脉斑块具有较高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18F-NaF较18F-FDG更敏感地反映细胞代谢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的能量代谢与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相关,可反映斑块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心脏ct血管成像 18F-氟化钠 18F-脱氧葡萄糖 靶本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功能学CT成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娜 高扬(综述) 吕滨(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9-1143,共5页
心脏功能学评估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决策、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基于CT成像的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和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是目前心脏功能学CT成像技术中最为关注且发展较为迅速的两大技术。本文对这两种功能学CT成像技术的原理、诊断效... 心脏功能学评估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决策、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基于CT成像的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和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是目前心脏功能学CT成像技术中最为关注且发展较为迅速的两大技术。本文对这两种功能学CT成像技术的原理、诊断效能、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功能 ct血管成像 心肌灌注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TA研究房颤患者行胸腔镜下LAAL术后左心耳形态与残余分流的相关性
4
作者 程相宜 黄成锋 +5 位作者 熊雨美 陆华 廖胜杰 张晓慎 王昊 沈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9,共8页
目的:基于术后心脏CT血管成像(CCTA)技术,分析房颤(AF)患者行胸腔镜下左心耳缝扎术(LAAL)后残余分流(PDL)与左心耳(LAA)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4月间成功实施LAAL的AF患者6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评... 目的:基于术后心脏CT血管成像(CCTA)技术,分析房颤(AF)患者行胸腔镜下左心耳缝扎术(LAAL)后残余分流(PDL)与左心耳(LAA)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4月间成功实施LAAL的AF患者6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评估其术后CCTA图像并分析LAA形态学指标。根据LAAL术后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有PDL组(n=34)及无PDL组(n=28)。对两组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各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危险因素。结果:将LAA各项参数指标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AA短径(OR=0.393,95%CI:0.167~0.926,P=0.033)、LAA口长径(OR=0.330,95%CI:0.138~0.785,P=0.012)、LAA口短径(OR=0.083,95%CI:0.019~0.367,P=0.001)、LAA口周长(OR=0.078,95%CI:0.510~0.983,P=0.039)、LAA口面积(OR=0.499,95%CI:0.319~0.783,P=0.002)及LAA体积(OR=0.855,95%CI:0.768~0.953,P=0.005)均与术后PDL的发生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后,LAA口短径更长为PD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CCTA行LAA形态学评估对AF患者LAAL术后PDL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LAA口短径较长时,需警惕PD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ct血管成像(ccta) 胸腔镜 左心耳缝扎术(LAAL) 残余分流(PDL) 房颤(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钏 李天然 杨平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49-3451,共3页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常规冠状动脉造影(ICA)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检查、有X...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常规冠状动脉造影(ICA)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检查、有X线辐射剂量大、费用高和检查时程长等不足。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发展,无创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逐渐发展起来。64层及以上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95%-99%和86%-97%[2-3]。由于CTA是一种无创检查,可避免有创的ICA检查所引起的并发症,被逐渐认为是一种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本文对MSCT在心脏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应用 心脏 有创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X线辐射剂量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外周肺血管病变影像学方法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昊 钟玉敏 +4 位作者 高伟 朱铭 孙爱敏 王谦 顾晓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外周肺血管形态学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的非青紫型CHD患儿(其中164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36例合并术后残存外周肺血管狭窄),在手术前或心导管造影(ACG...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外周肺血管形态学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的非青紫型CHD患儿(其中164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36例合并术后残存外周肺血管狭窄),在手术前或心导管造影(ACG)前行CT血管造影(CTA)和(或)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检查,分别测量外周肺血管狭窄处内径,并与手术或ACG实测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ACG、CTA和MRA均能清晰显示外周肺血管及其分支形态学发育情况,CTA和MRA对外周肺血管内径的测量值与手术或ACG实测值相似。结论 CTA、MRA是无创性评估外周肺血管形态学发育情况的良好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取代有创性ACG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 外周肺血管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心导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NA2013心脏大血管影像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伟 袁思殊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2013心脏大血管郎分的研究重点存辐射剂量的减低.现简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 心脏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昊 钟玉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39-134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有了更多选择,诊断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心动图(Echo)、多层螺旋CT(MSCT...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有了更多选择,诊断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心动图(Echo)、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其中MRI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能同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和功能进行评价。文章着重对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超声心动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A的FFRCT与斑块特征对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3
9
作者 孙欣杰 徐怡 +4 位作者 朱晓梅 葛颖倩 祝因苏 薛秋苍 施海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成像(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_(CT))与斑块特征对冠心病(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88例CAD患者冠脉CTA资料,测量其FFR_(CT)和斑块特征,并随访CAD患者36个月内M... 目的:分析基于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成像(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_(CT))与斑块特征对冠心病(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88例CAD患者冠脉CTA资料,测量其FFR_(CT)和斑块特征,并随访CAD患者3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比较MACE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冠脉解剖狭窄程度、FFR_(CT)和斑块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方法确定MACE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这些参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阳性组(17例共计17处责任病变)与阴性组(71例共计80支非责任血管)相比,FFR_(CT)、管腔直径狭窄率、斑块最小管腔面积、斑块总体积、血管总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长度、斑块负荷及低密度斑块出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FR_(CT)≤0.8、管腔直径狭窄率>60.5%、斑块负荷>0.67、斑块长度>19.4mm及低密度斑块出现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中,上述独立预测因子联合后对MACE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冠脉解剖狭窄程度(管腔直径狭窄率>60.5%)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最低(AUC为0.664)。结论:基于冠脉CTA的解剖狭窄程度与FFR_(CT)、斑块特征(斑块长度、斑块负荷和低密度斑块)联合后,组合指标对CA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优于冠脉解剖狭窄程度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血管斑块 特征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RCT联合斑块特征与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预测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秋苍 徐怡 +4 位作者 孙欣杰 许智惠 朱晓梅 祝因苏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7-762,共6页
目的:比较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CT)联合斑块特征与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对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 目的:比较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CT)联合斑块特征与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对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在3个月内完成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及MPI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测量FFRCT值及斑块定量特征值、总负荷积分、总积分差、相位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及相位直方图带宽(band width,BW)等影像参数,比较无事件组与事件组之间影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11例发生MACE。与无事件组相比,事件组的FFRCT更低(P=0.009)、斑块更长(P=0.007)、非钙化斑块体积更大(P=0.026)、静息状态下舒张期SD及BW更低(P<0.05)。ROC曲线分析示,FFRCT及斑块长度对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81,SD及BW的曲线下面积为0.62、0.56。结论:FFRCT联合斑块特征对CA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优于M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冠脉斑块特征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宾锋利 王高峰 胡红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9-1162,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趋势,通过检查手段以筛查出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适当干预治疗,减少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冠状动脉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趋势,通过检查手段以筛查出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适当干预治疗,减少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冠状动脉成像、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放射性核素显像和磁共振成像。随着CT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源CT在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同时,还可进行负荷心肌灌注成像,这种"一站式"检查可同时获得冠状动脉的解剖学特征和心肌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从而为临床正确地干预提供依据。文章就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ct心肌灌注成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 核医学心肌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评估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逆重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金之湲 王雅晳 +5 位作者 段莎莎 施依璐 付文艳 张丹 陈启 张小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0-1084,共5页
慢性主动脉瓣狭窄及反流可导致左心室重构,这些变化在瓣膜置换术后是否可逆及可逆程度是影响外科手术时机和患者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像技术是目前常用于评估心肌结构与功能的无创性方法,其中超声心动图及增强CT有助于人工瓣功能评估... 慢性主动脉瓣狭窄及反流可导致左心室重构,这些变化在瓣膜置换术后是否可逆及可逆程度是影响外科手术时机和患者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像技术是目前常用于评估心肌结构与功能的无创性方法,其中超声心动图及增强CT有助于人工瓣功能评估和左心室形变监测,心脏磁共振及PET/CT有助于识别术后心纤维化的进展及消退,这些技术综合应用可早期诊断和无创检测术后左心室逆重构,从而改善临床结局。本文综述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逆重构评估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多模态成像 逆重构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心肌灌注显像 ct血管造影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邦LINX^(TM)网络系统
13
作者 李德军 徐晓 祝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08-210,共3页
杜邦LINX^(TM)网络系统李德军,徐晓,祝军1PACS系统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在医疗上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突飞猛进,突出表现在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种类和在医疗设备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例... 杜邦LINX^(TM)网络系统李德军,徐晓,祝军1PACS系统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在医疗上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突飞猛进,突出表现在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种类和在医疗设备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例如数字透视(DF)、数字点片(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系统 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 PACS系统 数字血管造影 微电子技术 超高速ct 科学技术 医疗设备 数字透视 心脏成像 数字摄影 计算机 正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