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高分辨力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成像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乐怡 袁硕 +7 位作者 王艺宁 安康 杨文静 李浩杰 尹刚 赵世华 陆敏杰 郑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高分辨力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成像(3D-LGE-MRI)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杂交心房颤动消融术前采用左心房3D-LGE-MRI评... 目的:探讨三维高分辨力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成像(3D-LGE-MRI)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杂交心房颤动消融术前采用左心房3D-LGE-MRI评估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的心房颤动患者34例。2名放射诊断医师(医师1和医师2)双盲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4分法评价,均使用ADAS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心房壁及钆延迟增强(LGE)面积,并计算LGE面积占比。其中1名医师再进行分区分析,将左心房壁分为10区,测量每个分区的心房壁面积及LGE面积,并计算LGE面积占比。使用Kappa检验评价医师1和医师2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LGE定量参数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另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持续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形态学参数、LGE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34例患者均完成左心房3D-LGE-MRI扫描并获得具有诊断价值图像。医师1和医师2对图像总体质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88±0.64)分和(2.97±0.58)分,左心房壁清晰度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26±0.75)分和(3.24±0.70)分,Kappa值分别为0.724和0.859。LGE面积及LGE面积占比在观察者(医师1和医师2)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达0.969和0.950。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间左心房壁LGE面积及LGE面积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比,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更高的犹他分期和更为严重的右下肺静脉及左心房间隔区域纤维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LGE-MRI可应用于三维可视化及定量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心肌纤维化,可为心房颤动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纤维化程度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更严重,二者差异主要表现在右下肺静脉及左心房间隔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房颤动 延迟增强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钆延迟增强灰血技术提高心肌梗死检出能力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毅 黄璐 +4 位作者 乔金晗 杨朝霞 严祥虎 唐大中 夏黎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1-586,共6页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钆延迟增强(LGE)灰血技术对心肌梗死的检出能力。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复查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磁共振LGE亮血和灰血技术扫...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钆延迟增强(LGE)灰血技术对心肌梗死的检出能力。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复查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磁共振LGE亮血和灰血技术扫描,所有图像纳入本次评估范围。使用4点量表法对2种技术的图像质量和心肌梗死检出可信度进行评分,并比较2种技术的整体图像质量和心肌梗死检出可信度。分别比较LGE亮血和灰血技术图像的梗死心肌与左心室血池、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正常心肌和左心室血池的对比率(CR)和对比噪声比(CNR)。2名观察者对LGE灰血和亮血技术图像质量的评价以及CR和CNR的评价均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LGE灰血与亮血技术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5,P=0.058),但是LGE灰血技术在心肌梗死检出可信度优于亮血技术(t=5.281,P<0.001)。图像客观定量分析中,与LGE亮血技术比较,LGE灰血技术的梗死心肌/血池的CNR和CR均较高(Z=3.113、3.606,P<0.01),而梗死心肌/正常心肌的CNR较低(Z=3.06,P=0.002)。2名观察者对LGE灰血和亮血技术的图像质量和心肌梗死检出可信度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endall's W均>0.7)。2名技师所测值计算得到的CR和CN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7)。结论LGE灰血技术在保证高质量心脏磁共振图像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梗死心肌与血池的对比,从而提高心肌梗死特别是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检出能力,为临床心肌梗死随访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延迟增强 灰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纤维化特点及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钰粒 赵铭哲 +1 位作者 于瀛 李毅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76-1680,共5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pathy,HCM)是最常见的心脏遗传性疾病,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该疾病的心肌纤维化在病理、临床进展和影像学上有着独特性。多项研究显示HC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左心室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延迟钆增强...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pathy,HCM)是最常见的心脏遗传性疾病,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该疾病的心肌纤维化在病理、临床进展和影像学上有着独特性。多项研究显示HC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左心室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LGE-CMR)是评估HCM患者左心室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有效运用LGE-CMR定量评估HCM患者纤维化程度有望成为HCM诊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有效评诊断与评估心肌梗死 被引量:32
4
作者 谭志学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对于确诊和疑诊心肌梗死(MI)的忠者,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心脏提供全面的多方位影像。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延迟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DE—CMR)是一种经过验证的有效诊断工具,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延迟增强 诊断工具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多中心临床研究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钆延迟强化技术评价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心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智 郭丹丹 +1 位作者 李春平 李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54,共6页
目的利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技术评估巴马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心肌纤... 目的利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技术评估巴马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心肌纤维化,为评估COPD心肌组织学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20头健康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COPD模型组(16头,蛋白酶制备COPD模型)及正常对照组(4头)。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不同阶段(4周、8周及20周)行多模态CMR扫描。对比各组小型猪之间常规心脏参数的差异;分析各组LV心肌LGE发生率、分布及类型。结果模型组共有14头小型猪COPD模型构建成功。造模早期及中期(4周、8周)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后期(20周)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明显加快(P分别为0.003、0.002);体质量降低(P=0.007)。造模早、中期各组小型猪心功能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及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期右心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RVAW)(P均<0.001)均有所增厚,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RVDd)(P<0.001)及左心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P=0.018)较造模前有所增厚,左心室舒张末横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P=0.005)较造模前有所减低。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较造模前及对照组均降低(P<0.001及为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模型组有5头小型猪共23个心肌节段(23/85)发生LGE,与对照组及造模前比较均出现显著差异(P均<0.01)。LGE主要位于左室基底部及中间部,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GE以肌壁间型最为多见。结论COPD早期即可出现RVEF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少部分LV心肌可出现心肌纤维化,但LVEF未见明确改变。基于CMR的LGE技术可为COPD患者早期干预、诊疗计划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脏磁共振 小型猪 延迟强化 心肌损伤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6
作者 兰天 赵世华 +3 位作者 陆敏杰 蒋世良 尹刚 万俊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102例,分为两组:扩张型心肌病组28例与缺血性心脏病组74例,观察左心室壁心肌延迟强化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8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1例为心内膜下强化,3例为肌壁间强化,3例为散在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缺血性心脏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66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58例为透壁性强化,8例为心内膜下强化。结论: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为两者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心脏 扩张型心肌病 对比剂延迟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英杰 张文博 +2 位作者 程敬亮 金红瑞 邵晓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6-870,共5页
目的采用M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纤维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44例DCM患者(DC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DCM患者心肌是否存在LGE,将DCM组再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所有被检者首先行左... 目的采用M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纤维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44例DCM患者(DC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DCM患者心肌是否存在LGE,将DCM组再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所有被检者首先行左心室短轴电影扫描;并于注射对比剂前、后分别行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和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扫描,以取得短轴位T1mapping和延迟增强图像。通过短轴电影序列获得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心排出量(LVCO)、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并获得除LVEF外其余参数的标准化指数;获得左心室短轴平均T1值。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CM组LVEF和LVEDV指数、LVESV指数、LVSV指数及LVMM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GE(+)亚组LVEDV指数[(214.63±66.62)ml/m^2]明显大于LGE(-)亚组[(178.61±44.68)ml/m^2,P<0.05];DCM组心肌T1值[(1 326.90±59.75)ms]显示明显大于对照组[(1 238.68±51.90)ms,P<0.001];DCM组心肌T1值与LVEF呈负相关(r=-0.324,P<0.05),与LVEDV指数、LVESV指数呈正相关(r=0.385、0.384,P均<0.05)。结论 T1mapping技术和LGE均可检测DCM心肌纤维化,且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与左心功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纤维化 心室功能 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阚傲 李淑豪 +2 位作者 方淇民 黄恺尧 龚良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定量、定性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定量、定性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的心肌运动及组织特征改变。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73例NIDCM患者并进行随访,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合并VA,将患者分为合并VA(VA+)组34例及未合并VA(VA-)组39例,比较两组间左室结构、功能参数,整体应变参数及延迟强化特征,并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VA发生的风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判断两组患者生存差异。结果与VA-组NIDCM患者相比,VA+组患者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train,GLPS)明显降低(P=0.004),更易合并心外膜下LGE(P=0.001),且预后较差(P=0.036),其中心外膜下LGE为VA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心脏磁共振可准确评估合并VA的NIDCM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改变,为患者的不良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磁共振 特征追踪 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尿毒症性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亚东 张旻 陈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2-536,共5页
心脏磁共振(CMR)能提供心脏形态功能、心肌灌注、心肌组织特征等信息,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CMR在尿毒症性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 尿毒症性心肌病 对比剂延迟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倍剂量钆布醇评价射血分数正常心肌梗死患者CMR时间窗的优化选择
10
作者 南江 陈梓娴 +2 位作者 朱博斌 郭奇虹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7,138,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倍剂量钆布醇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增强中的最佳成像时间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0例经临床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行CMR检查,分别于注射钆布醇后3~6 min、6~9 min、9... 目的探讨应用单倍剂量钆布醇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增强中的最佳成像时间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0例经临床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行CMR检查,分别于注射钆布醇后3~6 min、6~9 min、9~12 min及12~15 min四组时间段获取左心室短轴位延迟增强图像,分析正常心肌(SNR_(NM))、强化心肌(SNR_(EM))及左心室血池(SNR_(LV))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强化心肌与正常心肌(CNR_(EM-NM))、强化心肌与左心室血池(CNR_(EM-LV))、正常心肌与左心室血池(CNR_(NM-LV))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以及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区域面积。结果主观评价显示除3~6 min外均可以有效区分左心室血池和LGE区域边界。同一时间段内比较显示,SNR_(EM)和SNR_(LV)在6~9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min SNR_(LV)高于SNR_(EM),9~12 min与12~15 min SNR_(LV)均低于SNR_(EM),CNR_(EM-LV)和CNR_(NM-LV)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间多重比较显示,SNR_(EM)和SNR_(LV)在3~6 min最高,且与其余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_(EM)在6~9 min与9~12 min、9~12 min与12~15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_(EM-NM)、CNR_(EM-LV)和LGE面积各时间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患者使用单倍剂量钆布醇时,梗死区域可在3~6 min表现出明显强化,但此时梗死区域与血池边界模糊,不利于LGE面积的评价,6~9 min是最佳成像时间窗,可得到与9~12 min及12~15 min相似的心肌组织对比及梗死心肌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布醇 心脏磁共振 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R-LGE序列纹理分析提取的熵在心脏疾病风险分层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灵 余成新 李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933,共5页
熵是基于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CMR-LGE)序列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是衡量心肌异质性的指标,通过其对心肌和瘢痕组织不均匀性的量化分析,可以对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过度小梁化、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准确... 熵是基于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CMR-LGE)序列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是衡量心肌异质性的指标,通过其对心肌和瘢痕组织不均匀性的量化分析,可以对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过度小梁化、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准确的风险分层,为心脏疾病患者的诊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CMR-LGE序列纹理分析提取的熵在心脏疾病的风险分层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延迟增强 心脏疾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评价模型猪心肌缺血的ROC曲线分析
12
作者 杨姗 曾蒙苏 +4 位作者 张志勇 曾欣 饶圣祥 金航 陈财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针对多种心脏MR检查方法进行不同组合联用,评价各种方法对慢性缺血心肌的检出率,探寻适合临床运用的最优组合。方法选择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成功者13只。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理电镜组织学为标准,缺血心肌... 目的针对多种心脏MR检查方法进行不同组合联用,评价各种方法对慢性缺血心肌的检出率,探寻适合临床运用的最优组合。方法选择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成功者13只。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理电镜组织学为标准,缺血心肌节段的检出分别采用单纯静息心脏电影(Cine)、静息首过灌注(FPrest)、负荷首过灌注(FPstress)、延迟增强(DE-MR)、静息负荷双期灌注(FP-dual-phase)、静息心脏电影+负荷灌注(Cine+FPstress)多种评价方法。分别在不同方法下对各心肌节段诊断的确定性评分,用于ROC曲线分析。结果各检查中以Cine+FPstress组合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903、0.887和0.927 3,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电影联合负荷心肌灌注扫描检测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最高,适用于临床,尤其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检出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影 心肌灌注成像 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软骨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艺洋 李相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170,共4页
踝关节外伤后常引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若关节软骨损伤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患者活动功能下降或障碍。目前,运用常规MRI扫描容易漏诊软骨损伤,并且很难定量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可... 踝关节外伤后常引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若关节软骨损伤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患者活动功能下降或障碍。目前,运用常规MRI扫描容易漏诊软骨损伤,并且很难定量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可以反映关节软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在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就踝关节软骨fMRI技术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拓宽fMRI在踝关节软骨早期诊断、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软骨 损伤 功能磁共振成像 T1ρ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T1-mapping 延迟增强磁共振软骨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机遇与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长静 杨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6-70,78,共6页
近十年来,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金标准”,已在国内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组织学特征成像、特征追踪技术、扩散加权成像、影像组... 近十年来,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金标准”,已在国内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组织学特征成像、特征追踪技术、扩散加权成像、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CMR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内许多医院已经采用CMR对缺血性心脏病、非缺血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进行精准评估,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相信未来CMR将在组织学特征成像、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分子成像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十年来国内CMR领域临床和科研进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CMR技术研究与临床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 非缺血性心脏 心肌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疾病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对比剂延迟强化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预后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E-CMR熵在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马运婷 李清钦 +2 位作者 肖瑞瑶 陈思玟 赵新湘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3,共6页
心肌病是一种复杂且异质性较高的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心肌纤维化是ICM和NCIM共同病理生理过程,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进展、猝死风险、心... 心肌病是一种复杂且异质性较高的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心肌纤维化是ICM和NCIM共同病理生理过程,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进展、猝死风险、心功能降低及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基于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纹理分析的熵参数则提供了一种评估心肌组织异质性的新方法。熵分析能够量化传统影像无法识别的灰度分布特征,从而揭示更为精细的心肌组织学信息。目前,心脏钆延迟增强磁共振(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LGE-CMR)熵分析在ICM和NICM患者的疾病表型鉴别、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探讨熵的定义及其在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心脏钆延迟增强磁共振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 ESC心肌病管理指南解读: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的分类革新
16
作者 凯赛尔江·艾斯开尔 撒芬 +1 位作者 陈秀玉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病管理指南》对心肌病的分类、诊断、治疗和综合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创新性提出了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这一分型,强调了NDLVC表型、基因检测和心脏磁共振(...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病管理指南》对心肌病的分类、诊断、治疗和综合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创新性提出了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这一分型,强调了NDLVC表型、基因检测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在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价值,有助于更精准地识别心肌病的不同亚型,为心肌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风险分层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望为NDLVC患者提供更早期、更精准的个体化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本文将围绕指南关于NDLVC新分类中CMR和基因在其疾病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核心解读,以期为临床和影像科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对比剂延迟强化 基因型 心源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思 陈允安 +4 位作者 张洁 周莹 李明珠 龚晓璇 刘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5-1533,1549,共10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心肌做功(myo-cardial work,M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心肌做功(myo-cardial work,M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0例行PPCI的首次STEMI患者,术后24 h内行3D-STE、MW检查,术后7 d内完善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增强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imaging,CMR-LGE)检查,随访12个月MACE(再发心绞痛、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衰发作、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22.2%)患者发生MACE,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面积(infarction size,I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为预测MACE发生的独立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上述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6、0.846、0.830,Delong法两两比较显示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GLS和GWI预测MACE发生的AUC值达0.939,显著优于GLS及GWI单一参数(P均<0.05),且与IS相当(P>0.05)。Kaplan-Meier曲线表明GLS<-10.5%、GWI>1298.5 mmHg%、IS<26.05%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P<0.05)。结论:3D-STE及MW能较好地预测STEMI患者PPCI术后MACE的发生,其中GLS及GWI诊断价值相似,二者联合优于单一指标,且与IS诊断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心肌做功 心脏磁共振晚期增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形成情况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林 林建华 +6 位作者 吴梅琼 林亚洲 杨志平 陈建泉 苏家威 黄琦磊 张建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目的:用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I)检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形成情况,探讨环肺静脉及各肺静脉疤痕占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的术后效果。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201... 目的:用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I)检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形成情况,探讨环肺静脉及各肺静脉疤痕占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的术后效果。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2014-07至2016-12期间住院并接受导管消融术的5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27例行射频消融术,29例行冷冻球囊消融术。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接受LGE-cMRI检查。术后6个月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患者主诉、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进行监测,如心电图记录到房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且持续时间≥30 s,视为复发。结果:13例(23.21%)患者复发。LGE-cMRI检查显示,复发患者中环肺静脉疤痕占比低于未复发患者[(63.23±5.86)%vs (79.95±7.47)%,P<0.001]。所有患者中各肺静脉疤痕占比比较,右下肺静脉[(66.13±13.44)%]明显低于其他三支肺静脉[左上肺静脉(76.80±11.60)%,左下肺静脉(78.90±10.64)%,右上肺静脉(83.35±9.44)%],左上肺静脉的疤痕占比明显低于右上肺静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患者四支肺静脉疤痕占比均低于未复发患者,其中以左上肺静脉[(61.19±4.89)%vs (81.52±8.43)%]及右下肺静脉[(52.47±7.62)%vs(70.26±12.03)%]差异最为显著(P均<0.001)。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患者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复发率、环肺静脉疤痕占比、复发患者中环肺静脉疤痕占比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的环肺静脉疤痕占比越低,术后复发率越高。各肺静脉中,右下肺静脉与左上肺静脉疤痕占比较低。冷冻球囊消融和射频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占比相当,提示两种术式的肺静脉电隔离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降低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预测因素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鹏 张海波 +4 位作者 任平 赵鑫 杜雪 周梦迪 邹礼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降低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预测因素及预后。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新诊断的射血分数降低的DCM患者82例,经过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后,根据LVRR标准分为发生LVRR组和...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降低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预测因素及预后。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新诊断的射血分数降低的DCM患者82例,经过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后,根据LVRR标准分为发生LVRR组和未发生LVRR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钆对比剂延迟增强(LGE)阳性率、LGE评分及随访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再住院、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死亡)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LVRR的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82例DCM患者经过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后,39例(47.6%)患者发生LVRR,43例(52.4%)患者未发生LVRR。发生LVRR组的左束支阻滞(LBBB)发生率、心率、治疗前后LVEDD、LGE阳性率、LGE评分均低于未发生LVRR组(P均<0.05)。发生LVRR组经过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前后LVEF均显著高于未发生LVRR组(P均<0.01)。平均随访(21±7)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RR的预测因素为基线LVEF≥35%(OR=16.822,95%CI:1.848~153.156,P=0.012)和LGE阴性(OR=1.376,95%CI:1.110~1.708,P=0.03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与未发生LVRR组相比,发生LVRR组的累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log-rank P=0.0089)、累积生存率高(log-rank P=0.0186);与LGE阳性患者相比,LGE阴性患者的累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log-rank P<0.0001)、累积生存率高(log-rank P=0.0063)。结论:经过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后,有47.6%的射血分数降低的DCM患者出现LVRR。基线LVEF≥35%和LGE阴性的患者发生LVRR的可能性大,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逆重构 对比剂延迟增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T1 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诊断陈旧心肌梗死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丽君 贺毅 +3 位作者 范占明 赵轶轲 安靖 窦瑞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T1mapping技术对陈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T1mapping MOLLI序列和延迟强化检查,以延迟强化为金标准,将心肌节段分为阳性及阴性组,测定心肌17个节段初始T1值和强化后T...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T1mapping技术对陈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T1mapping MOLLI序列和延迟强化检查,以延迟强化为金标准,将心肌节段分为阳性及阴性组,测定心肌17个节段初始T1值和强化后T1值,计算强化后T1缩短值(△T1)和细胞外容积(ECV),比较两组间初始T1值、△T1值和心肌ECV值的差异并行ROC曲线分析。结果陈旧心肌梗死患者中LGE阳性和阴性节段的平均初始T1值、强化后T1值、△T1值和EC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 521.77±150.49)ms vs(1 258.02±72.52)ms,P<0.001,(404.64±66.39)ms vs(594.92±66.92)ms,P<0.001,(1 117.12±179.55)ms vs(663.10±103.12)ms,P<0.001,(57.76±11.07)%vs(27.72±5.61)%,P<0.001)]。采用初始T1值、△T1值和ECV诊断心肌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4、0.994和0.990,初始T1阈值为1 341.15ms时,敏感度为91.75%(189/206),特异度为91.97%(275/299);△T1值阈值为843.05ms时,敏感度为97.09%(200/206),特异度为96.66%(289/299);ECV阈值为38.87%时,敏感度为98.06%(202/206),特异度为96.99%(290/299)。采用初始T1值和ECV值诊断心肌梗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1值与ECV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脏T1mapping技术可用于识别及定量评估陈旧心肌梗死纤维化,其中心肌初始T1值、△T1值和ECV值的准确性均较高,且ECV明显高于初始T1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心肌梗死 延迟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