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和阿斯综合征发作并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进嵩 崔锦钢 +3 位作者 高立建 杨进刚 许亮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88,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4年,再发加重4h入院。4年前,曾因生气发作胸闷、胸痛,曾于本院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造影(ETA)未见冠状动脉狭窄,随后每年发作3-4次,常规服用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
关键词 发作性胸闷 冠状动脉痉挛 心脏转复除颤器 急性心肌梗死 阿斯综合征 计算机断层造影 植入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用于猝死一级预防临床应用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付荣 姜东炬 +5 位作者 薛博文 胡高频 贾玉琳 张燕波 王冬冬 陶爱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56-3957,共2页
心脏性猝死(SCD)是当今世界所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临床应用 一级预防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健康问题 S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风暴事件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冉 陈晓杰 +4 位作者 时东曼 王正斌 宋红星 刘怀霖 李春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5-597,共3页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问世及发展改变了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命运。随着技术改进及程控参数的多元化,ICD的应用更为普及,已成为心脏科医生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一把利器,但是其特有的电风暴...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问世及发展改变了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命运。随着技术改进及程控参数的多元化,ICD的应用更为普及,已成为心脏科医生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一把利器,但是其特有的电风暴现象被称之为患者和医生的噩梦。作者回顾了近年收治的42例IC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4例9次电风暴事件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电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燕林 丁莉 陈琴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总结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的护理要点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的7例患者行ICD植入术,术前加强心电监护及病情观察;术后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尤其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做好休息与... 目的总结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的护理要点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的7例患者行ICD植入术,术前加强心电监护及病情观察;术后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尤其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做好休息与饮食、疼痛及生命体征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时处理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结果 7例患者住院14-30 d,出院时的心功能NHYA分级Ⅱ-Ⅲ级。随访2-52个月,1例患者术后14个月因肺部感染、泵衰竭死亡。其余6例存活患者共记录到4次放电过程,3次室性心动过速和1次室上性心动过速,放电后均成功转复窦律;1例并发电击幻觉,1例囊袋渗液,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加强ICD植入术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完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能降低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延长ICD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心肺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并发症 电击幻觉 囊袋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患者发生电风暴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丁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期127-128,132,共3页
关键词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电风暴 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安全设计的伦理审视——价值敏感设计方法论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瑞琳 王健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1-53,86,共4页
植入性医疗设备安全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技术设计与患者价值需求相矛盾,技术上可行的设备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等问题。植入性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既应具备理想的技术性能,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诉求。价值敏感设计是一种关于技术... 植入性医疗设备安全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技术设计与患者价值需求相矛盾,技术上可行的设备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等问题。植入性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既应具备理想的技术性能,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诉求。价值敏感设计是一种关于技术设计的理论方法,对患者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心理诉求予以关注,为以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为代表的植入性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设计提供方法指导和建议,对我国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敏感设计 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 安全设计 医疗技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不适当识别或治疗事件原因分析及处理
7
作者 何冉 韩战营 +5 位作者 张杰 卢文杰 宋红星 陈晓杰 邱春光 刘怀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不适当识别或治疗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2008年至2013年42例ICD植入患者发生不适当识别或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随访(18.5±11.7)个月,9例(26.5%)共发生41次不适当识别或治疗事件(其中单腔IC...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不适当识别或治疗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2008年至2013年42例ICD植入患者发生不适当识别或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随访(18.5±11.7)个月,9例(26.5%)共发生41次不适当识别或治疗事件(其中单腔ICD 2台,双腔ICD 1台,CRT-D 6台)。4例发生不适当识别12次,7例发生不适当治疗29次,其中2例不适当识别或治疗共存。1例发生3次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VT)事件,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失败后给予电击治疗6次;3例发生快VT(FVT)事件,频率进入心室颤动(VF)区即给予电击,共8次;1例右室电极脱位致P/R双计数误识别为VF 11次,3次给予除颤,余充电后放弃;1例T波过感知误电击11次及误识别2次;1例电磁干扰误电击1次;1例干扰误识别为VF 1次,但充电后放弃;1例窦性心动过速误识别为VT 1次并给予ATP治疗。结论:ICD术后不适当识别或治疗比较常见,规范程控随访利于及时发现异常,调整参数、优化程控治疗可以减少不适当识别及电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不适当识别 不适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事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晓倩 赵永辉 +2 位作者 臧小彪 王现青 高传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心力衰竭患者的除颤器治疗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行ICD/CRT-D植入患者,...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心力衰竭患者的除颤器治疗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行ICD/CRT-D植入患者,根据所服用药物分为ARNI组(42例)和ACEI/ARB组(47例),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及除颤器记录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治疗情况。结果同基线比较,两组分别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ACEI/ARB类药物6个月后,射血分数均有所改善[ARNI组:(39.7%±6.8%)比(36.8%±8.1%),t=2.771,P=0.004;ACEI/ARB组:(38.8%±7.5%)比(37.4%±7.9%),t=2.881,P=0.003]。两组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治疗的人数虽未显示明显差异(P>0.05),但ARNI组电击治疗次数显著低于ACEI/ARB组(4次比33次,χ^(2)=37.581,P=0.012)。结论 ARNI较ACEI/ARB类药物可以更显著地减少植入ICD/CRT-D心力衰竭患者除颤器的电击治疗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欧洲心脏病学大会会议速递 ICD/CRT-P/CRT-D植入指征:我们应该如何把握
9
作者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5期408-408,共1页
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和ACC/AHA/HRS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CRT治疗建议》提出,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心功能I或Ⅱ级的心衰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或心脏转复除... 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和ACC/AHA/HRS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CRT治疗建议》提出,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心功能I或Ⅱ级的心衰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或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 植入指征 心脏病学 植入永久起搏 ICD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ACC/AHA 心脏转复除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长QT综合征伴电风暴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小琴 陆文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6-38,共3页
总结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1例长QT综合征伴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提出护士应提高对长QT综合征患者的认识,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持续监护和观察病情、维持电解质平衡、合理的饮食和用药,保持环境安静及加强个体化的心理... 总结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1例长QT综合征伴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提出护士应提高对长QT综合征患者的认识,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持续监护和观察病情、维持电解质平衡、合理的饮食和用药,保持环境安静及加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是消除发生心脏事件的诱因,避免电风暴的发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心脏转复除颤器 电风暴 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 霍那氏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