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何叶 马芳芳 +2 位作者 吴楠 付静 余旻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为期3个月的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9.01±4.16)分和(36.01±1.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93±3.30)分和(28.14±4.14)分;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分别为(79.54±6.60)分和(97.43±1.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42±9.20)分和(84.52±6.07)分;干预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总分分别为(39.91±3.58)分和4.00(0,14.0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0.13±15.98)分和(43.30±1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助于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 自我效能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护理 被引量:22
2
作者 田萍 杨晓燕 +1 位作者 朱云 李星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于术后4周开始实施个体化运动干预,包括成立康复运...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于术后4周开始实施个体化运动干预,包括成立康复运动指导小组、出院及返院运动指导、个体化运动量的设计、运动监测及督导。连续1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依从性、运动试验结果及左室射血分值(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有益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起搏器植入 运动 个体化计划 心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证
3
作者 伍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植入 适应证 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ACC/AHA/HRS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被引量:23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植入 ACC/AHA/HRS 永久性 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纤颤 左室射血分数 窦房结功能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房室结 田原结 心脏传导系统 AHA 缓慢性心律失常 室速 H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预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晓娟 马礼坤 +1 位作者 张理想 詹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1-888,共8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且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且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术后1年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受试对象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发病率为7.45%(24例)。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手术次数、切口愈合不良是受试对象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p自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的C统计量为0.869(95%CI:0.773~0.947),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患者实际发生情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法表明,当列线图模型的概率阈值为0.03~0.62时,患者的临床净收益率最高,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列线图可整合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用于个性化地预测患者术后囊袋感染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 囊袋感染 风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管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巧元 陈建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1期2329-2330,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随访管理 植入 植入心脏起搏器 起搏治疗 心脏起搏技术 档案管理 植入起搏 安装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的构建
7
作者 郑琳琳 宋剑平 +2 位作者 冯佳 陈海莲 邹双 《护理研究》 2025年第19期3285-3290,共6页
目的: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为开展早期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干预的文献,经文献研究、课题组讨论,形成初始方案条目池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 目的: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为开展早期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干预的文献,经文献研究、课题组讨论,形成初始方案条目池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筛选方案条目。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第2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可行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5~0.467、0.211~0.438(P<0.05)。本研究构建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包括4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4项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临床实用性较强,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 上肢运动 运动方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崔莉萍 《护理研究》 2004年第4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原因分析 预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仿真分析
9
作者 李艳红 刘修泉 +1 位作者 刘畅 黄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8-202,共5页
首先介绍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及其模型。然后应用SIMU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负载电阻对初次级绕组电流和负载电压的影响。探讨了负载和频率对系统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为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植入心脏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作义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植入 并发症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酮症酸中毒再发阿斯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林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8期2065-2066,共2页
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是指突然发作、严重、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意识丧失和晕厥等症状的一组病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是指突然发作、严重、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意识丧失和晕厥等症状的一组病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的危险嘲。二者均为内科急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阿斯综合征 植入心脏起搏器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快速性心律失常 护理 严重心律失常 突然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多程控心脏起搏器专用电路在西安交通大学研制成功
1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3-983,共1页
关键词 植入式多程控心脏起搏器 专用电路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电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植入术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65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肖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85-2986,共2页
随着科技进步.心脏起搏器在心血管内科得到广泛应用。心脏起搏器植入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最成熟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心脏起搏器应用的增加,伴随产生的植入后感知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也逐渐增多,如何在随访中监测起搏器植入... 随着科技进步.心脏起搏器在心血管内科得到广泛应用。心脏起搏器植入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最成熟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心脏起搏器应用的增加,伴随产生的植入后感知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也逐渐增多,如何在随访中监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心电变化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课题组采用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m.DCG)检测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进行的65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进行联合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植入 动态心电图监测 临床研究 植入术后 感知功能异常 心律失常 心血管内科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款可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心脏起搏器
14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5,共1页
全球首款经设计、测试和批准后可以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安全使用的Advisa⑧MRITMSureScal2TM起搏器和导线系统首次正式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获得植入。此款起搏器和导线系统由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美敦力推出,它改变了植入心脏... 全球首款经设计、测试和批准后可以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安全使用的Advisa⑧MRITMSureScal2TM起搏器和导线系统首次正式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获得植入。此款起搏器和导线系统由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美敦力推出,它改变了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无法安全接受磁共振检查的历史。据国外研究显示,约50%~75%的起搏器植入患者以后可能需要MRI扫描检查。然而,为避免由于磁场的干扰而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以往大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是被禁止接受MRI扫描检查的。“新的起搏器还包括了x射线下可视的标志,表明该设备可以用于MRI扫描。目前刚刚在阜外医院接受植入的患者情况良好,如果该植入的患者需要接受特定类型的MRI扫描或接近扫描环境,医务人员就会事先了解并帮助他接受适当的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心脏起搏器 磁共振成像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MRI扫描 起搏植入 扫描检查 安全使用 磁共振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符雅明 王海燕 +2 位作者 刘翠荣 田荣 董晓雁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按社区分为干预组(29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随访干预。于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6、1...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按社区分为干预组(29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随访干预。于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的心理健康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SAS及SF-36心理健康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随访能改善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植入 社区随访 心理状况 焦虑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医疗器械实行条形码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少春 徐海林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条形码管理 医疗器械 植入 植入心脏起搏器 人工心脏瓣膜 导管器材 医院信息系统 消耗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室性早搏相关的心室停搏三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雪娅 刘尚武 白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08,共1页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52岁。因晕厥住院。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房率85次/分。心室率缓慢匀齐,心室率46次/分,其QRS波时限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区逸搏心律。于入院当...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52岁。因晕厥住院。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房率85次/分。心室率缓慢匀齐,心室率46次/分,其QRS波时限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区逸搏心律。于入院当日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SD303)。术中,在调整心室起搏导线时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停搏 室性早搏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植入 心电图诊断 QRS波时限 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狼疮综合征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蕾 华益民 周开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LS)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母体抗干燥综合征A(SSA,亦称Ro)和(或)抗干燥综合征B(SSB,亦称La)抗体阳性为血清标志,及患儿暂时性皮肤狼疮和(或)暂时性/永久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CHB)为主要表现的少见综合征[1... 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LS)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母体抗干燥综合征A(SSA,亦称Ro)和(或)抗干燥综合征B(SSB,亦称La)抗体阳性为血清标志,及患儿暂时性皮肤狼疮和(或)暂时性/永久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CHB)为主要表现的少见综合征[1]。其中,CHB主要发生在宫内、出生时及新生儿期,可见NLS的病理生理过程不仅限于“新生儿”期,而涉及整个围生期。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发现母体抗Ro、La抗体与CHB的发生有关[2];同时,母体抗体也会使患儿在生后发生皮肤、血液及肝胆系统的异常[3],遂将抗体介导的这一系列病变命名为NLS。CHB是NLS患儿/患胎最严重的表现,病死率15%~30%[4],其中63%~70%需植入心脏起搏器[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综合征 新生儿期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植入心脏起搏器 干燥综合征 诊疗 心脏传导阻滞 病理生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