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交感神经评估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汪欣怡 郑黎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37-1142,共6页
心脏自主神经在心脏功能活动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参与了众多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能够更好地进行临床疾病管理。近几年有许多新的心脏交感神经的... 心脏自主神经在心脏功能活动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参与了众多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能够更好地进行临床疾病管理。近几年有许多新的心脏交感神经的评估新指标得以探索,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这些新的心脏交感神经评估指标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瞳孔反应 神经肽Y 呼吸稳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交感神经活动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甲坤 郑黎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797-801,共5页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心脏功能活动的重要结构,自主神经活动异常是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评估自主神经活动成为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心脏交感神经活动评估方...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心脏功能活动的重要结构,自主神经活动异常是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评估自主神经活动成为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心脏交感神经活动评估方法经过长足的探索,目前可经皮肤连续24 h以上、无创地记录患者即刻心脏交感神经活动,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心脏交感神经记录的方法学发展历程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星状神经 星状神经神经活动记录 皮下神经活动记录 皮肤交感神经活动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迷走神经调控效应的中医药防治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3
作者 汤嘉慧 王新东 董其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自主神经系统机制作为触发和维持房颤的重要因素受到界内广泛重视,临床实践发现长期药物干预、射频消融及侵入性手术操作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副作用,因此围绕自主...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自主神经系统机制作为触发和维持房颤的重要因素受到界内广泛重视,临床实践发现长期药物干预、射频消融及侵入性手术操作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副作用,因此围绕自主神经系统探索非药物非消融的新型房颤治疗方法是学界探索的前沿热点,研究发现中医通过干预自主神经功能在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房颤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个体化的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方案,因此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的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从自主神经与房颤的关系、自主神经治疗房颤的临床证据及中医药通过自主神经干预房颤3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 低强度耳屏刺激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甲坤 郑黎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459-463,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炎症和心脏自主神经重构是房颤触发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心房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丛的神经放电增加。研究表明,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星状神...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炎症和心脏自主神经重构是房颤触发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心房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丛的神经放电增加。研究表明,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丛放电及心房炎症,从而降低房颤负荷。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个体化的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方案,深入探索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的保护机制有助于该治疗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房颤 迷走神经刺激 神经重构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瑞洁 朱慧楠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价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102例对照病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HRV频域、时域及非线性分析。观察频域分析指标包括总频能(TF),低频能(LF),高频能(HF)。观察时域分析... 目的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价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102例对照病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HRV频域、时域及非线性分析。观察频域分析指标包括总频能(TF),低频能(LF),高频能(HF)。观察时域分析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及全部相邻NN间期差值的标准差(SDSD)等。Poincare散点图分析指标包括矢量角度指数(VAI)和矢量长度指数(VLI)。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时域指标(SDNN,RMSS,SDSD)、频域指标(TF,LF,HF)、VAI及VL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SDNN:(78±28)vs(129±30)ms,RMSS:(20±8)vs(24±8)ms,SDSD:(17±7)vs(22±8)ms,P<0.01;TF:(1432±621)vs(1962±583)ms^2/Hz,LF:(934±347)vs(1309±371)ms^2/Hz,HF:(473±174)vs(601±247)ms^2/Hz,P<0.01;VAI:(0.54±0.14)vs(0.67±0.13)ms,VLI:(154±19)vs(194±25)ms,P<0.01]。血管性痴呆组Poincare标绘散点图形状呈彗星状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HRV可作为无创伤性定量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可靠方法。有必要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HRV检查以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率变异性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1例高龄及超高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6
作者 周冬翠 冯海斌 毕磊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无创心电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心率变异性(HRV),心率震荡(HRT)等检查成为无创性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有效方法。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通过计算相邻心... 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无创心电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心率变异性(HRV),心率震荡(HRT)等检查成为无创性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有效方法。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通过计算相邻心搏之间R—R间期的差异程度,藉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分析 冠心病患者 自主神经功能变化 超高龄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无创性检测 疾病发生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