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q 11.2微重复伴先天性心脏缺损的产前分子遗传学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颖 胡平 +7 位作者 季修庆 孙瑞红 周小燕 孟露露 王艳 罗春玉 蒋涛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例先天性心脏缺损(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胎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胎儿脐带血及父母双亲外周血行G显带常规染色体分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 目的对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例先天性心脏缺损(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胎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胎儿脐带血及父母双亲外周血行G显带常规染色体分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技术对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并用短串联重复多态性(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STRP)分析技术对新发现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s,CNVs)进行验证及来源分析。结果 array-CGH显示胎儿基因组中存在一个22q11.2微重复,大小约为1.5Mb;STRP分析证实了22q11.2微重复的存在,同时也发现无任何异常症状的胎儿母亲基因组中也存在一致的22q11.2微重复,提示胎儿22q11.2微重复遗传于其母亲。结论 22q11.2微重复可能是胎儿CHD的病因;22q11.2微重复携带者可以无任何异常症状,其遗传学机制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 11.2微重复 先天性心脏缺损 产前诊断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先天性心脏缺损平面几何形态学的二维与三维超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书堂 武红涛 +3 位作者 孙佳英 周建华 李冬蓓 黄云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49-852,854,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显示常见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平面图像并进行平面几何学测量,评价2DE显示缺损平面图像的可行性及潜在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2DE和RT3DE对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主-肺动脉间...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显示常见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平面图像并进行平面几何学测量,评价2DE显示缺损平面图像的可行性及潜在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2DE和RT3DE对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和窗型动脉导管未闭在内的经手术证实的8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观察,使用特殊的2DE切面显示心脏缺损的平面图像,使用电子游标测量缺损长轴径、短轴径、面积及偏心比值,并与RT3DE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1例患者中,67例应用2DE成功获得与RT3DE显像形态学相似的理想的缺损平面图像,房屋间隔缺损在2DE缺损平面图像上的长轴径、短轴径、面积及偏心比值与RT3DE测值高度相关(r=0.99、0.99、0.99、0.95,P<0.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E对先天性心脏缺损可获得与RT3DE效果相似的平面图像,能精确地评价缺损形状、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可借以实现缺损平面几何参数的直接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胸先天性心脏缺损修补术的体会
3
作者 邹承伟 郭兰敏 +3 位作者 马家驹 吴树明 范全心 袁贵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修补术 手术经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测定胎儿颈后半透明区筛查主要心脏缺损
4
作者 陈昕华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4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缺损 筛查 常见 妊娠早期 CHD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缺损与颈部透明带厚度:一项前瞻性研究
5
作者 周希亚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6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胎儿超声心动图 前瞻性研究 颈部透明带 厚度 先天性缺损 妊娠中期 正常胎儿 产前诊断 心脏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修补小儿心脏间隔缺损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清仁 姚建民 +5 位作者 卢宁 成杞润 牛建立 赵向东 张笑盟 李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6-27,65,共3页
自1995年3月至1996年9月,经右腋下小切口修补小儿心脏间隔缺损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岁~13岁。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22例。体外循环时间27.4±6.4分,主动脉阻断时间11.3±4.1分,均自动复跳,无死亡及并发症,术后住院时... 自1995年3月至1996年9月,经右腋下小切口修补小儿心脏间隔缺损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岁~13岁。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22例。体外循环时间27.4±6.4分,主动脉阻断时间11.3±4.1分,均自动复跳,无死亡及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8.5±2.2天。随访2月~20个月,均能参加正常活动。作者认为右腋下小切口修补小儿心脏间隔缺损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切口 修补心脏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个体化微创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家全 鲍春荣 +1 位作者 丁芳宝 梅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09-813,共5页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的侧开胸微创手术治疗心脏间隔缺损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微创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患者,排除介入及经胸封堵患者,筛选出429例.微创外科方案包括:右侧腋下竖切口组303例,其中176例房间隔缺损、122例室...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的侧开胸微创手术治疗心脏间隔缺损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微创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患者,排除介入及经胸封堵患者,筛选出429例.微创外科方案包括:右侧腋下竖切口组303例,其中176例房间隔缺损、122例室间隔缺损以及5例房室间隔缺损;右胸前外侧切口组121例,其中68例房间隔缺损,50例室间隔缺损和3例房室间隔缺损;左胸前外侧切口组包括5例肺动脉下型室间隔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修补,无中转胸骨正中切口.同期手术包括7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解除,8例二尖瓣修复和31例三尖瓣修复.3例患者行二次阻断修复心内残余病变(2例残余缺损,1例二尖瓣反流).右侧腋下切口组患者年龄及体重均显著低于右胸前外侧切口组和左胸前外侧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7.2±19.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8.2±14.1)min,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包括1例短暂神经系统功能不全,3例膈肌麻痹,13例肺不张.中位ICU停留时间2天,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天.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良好,随访中无再手术,无新发明显胸廓畸形及脊柱侧弯.结论常见心脏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治疗安全、有效、美观.腋下切口适合婴幼儿,右胸前外侧切口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而左胸前外侧切口主要应用于肺动脉下室间隔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附46例报告)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秀滨 王东进 +3 位作者 吴清玉 花中东 钱向阳 杨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右侧 )畸形引流 ,3例中度肺动脉高压。 结果 平均切口长度 (7 2± 1 1)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30 3± 7 8)分钟。术后所有患者无房水平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37例随访 3月~ 2 4(1 3± 0 6 )年。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 ,无并发症。 结论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房间隔缺损 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右心功能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蔚 王双兴 张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7-523,528,共8页
右心功能恢复是维持心脏病术后患者循环稳定的关键,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二期手术时期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右心室的复杂几何形态和室壁运动对右心功能的无创评估造成一定困难。心脏磁共振(CMR)是常用影像学方法中的“金标准”,复杂先天... 右心功能恢复是维持心脏病术后患者循环稳定的关键,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二期手术时期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右心室的复杂几何形态和室壁运动对右心功能的无创评估造成一定困难。心脏磁共振(CMR)是常用影像学方法中的“金标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需定期做CMR检查。CMR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4D flow血流动力学测量、定量成像和示踪技术,根据心肌损伤程度评估右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是应用最广的一线影像学检查,适用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功能评估,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发展已更加成熟。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血管和累及肺部病变具有突出优势,常作为CMR的替代方案。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提升了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本文对CMR、超声心动图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点和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右心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心室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跳动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
10
作者 刘建林 隋东虎 +2 位作者 郑建杰 王海晨 范朝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3-264,共2页
为了减轻心脏手术的创伤 ,采用局限性低位胸骨劈开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为 2 0例患者施行了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 7~ 9(7.2± 1 .8) d。表明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及伤口... 为了减轻心脏手术的创伤 ,采用局限性低位胸骨劈开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为 2 0例患者施行了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 7~ 9(7.2± 1 .8) d。表明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及伤口美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胸骨劈开术 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q21.1远端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4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11
作者 何静 王静 +4 位作者 蔺鹏武 贾春暘 朱韶华 郝胜菊 冯暄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诊断1q21.1远端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及遗传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 目的:探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诊断1q21.1远端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及遗传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经CNV-seq诊断为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合并CHD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结果:4例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合并CHD患儿染色体CNV重叠区域为chr1:g.146520000-147840000,包含心脏相关的基因有CAJ5、CAJ8、PPKAB2、CHD1L和BCL9等。1例1q21.1微重复患儿还表现为小下颌、舌后坠、上颌腭裂的多发畸形和泌尿系统的发育异常,3例1q21.1微缺失患儿中有2例表现出严重的生长发育迟缓(其中1例伴有严重的智力障碍、肌张力减低和小阴茎,1例特殊面容),1例患儿已行CHD手术,预后良好。结论:CHD合并发育迟缓和(或)特殊面容是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低龄患儿的重要表型,此类表型患儿有必要做染色体CNV-seq检测,为进一步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拷贝数变异 全基因组测序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重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彦红 宋惠玲 +2 位作者 江丽萍 刘耘利 金正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6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着重观察胎儿腹部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长轴或大动脉短轴切面、胎儿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结果:67例先天性...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6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着重观察胎儿腹部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长轴或大动脉短轴切面、胎儿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结果:6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3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0例、房间隔缺损8例。产后超声心动图随访或引产尸检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准确和安全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先天性心脏缺损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心音听诊筛查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玮泽 俞凯 +3 位作者 徐佳俊 叶菁菁 李昊旻 舒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8-555,共8页
近年来,电子听诊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心音的数字化采集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智能识别,为心音听诊提供了客观依据,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率。现阶段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听诊技术主要侧重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也针... 近年来,电子听诊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心音的数字化采集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智能识别,为心音听诊提供了客观依据,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率。现阶段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听诊技术主要侧重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也针对心音音频数据的特点设计总结了多种有效算法,其中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是最常用且有效的心音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听诊技术中。然而,当前心音智能听诊技术均基于筛选的特定数据集实现,并且尚未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基于大样本进行实验验证,因此各个算法的实际临床应用表现尚待进一步验证。心音数据匮乏,特别是高质量、标准化、带疾病标注且公开的心音数据库的缺失,进一步制约了心音智能诊断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听诊筛查的应用。因此,相关医疗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建立先天性心脏病心音听诊筛查的专家共识和标准化心音听诊筛查流程,并以此建立权威心音数据库。本文就现阶段基于人工智能的听诊算法和硬件设备在先天性心脏病听诊筛查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提出人工智能心音听诊筛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新生儿筛查 心脏听诊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对中国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昊陆 叶清 +1 位作者 徐根兴 薛松 《循证医学》 CSCD 2011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目前诊断中国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查询、筛选及参考文献复习,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分别对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的...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目前诊断中国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查询、筛选及参考文献复习,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分别对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的研究数据分别加权定量合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两种检查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研究对象共计1303处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多层螺旋CT的总灵敏度、总特异度和诊断心外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Ρ<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较大。诊断心内畸形时,超声心动图的灵敏度较高(Ρ<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较大。结论对中国人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合并有心外畸形时,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高于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对心内畸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多层螺旋CT 超声心动图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1~14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耿丹明 王鸿 +2 位作者 涂学军 李慧忠 王玉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11~14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方法和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25例11~14孕周、有高危妊娠病史或经腹检查不满意的孕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胎儿引产结果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结...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11~14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方法和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25例11~14孕周、有高危妊娠病史或经腹检查不满意的孕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胎儿引产结果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结果 125例中发现胎儿心脏异常5例。除外1例室间隔小缺损,随访均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早期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妊娠 高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瓣膜的显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古月 张颖 +3 位作者 王彧 张东雨 雷文嘉 孙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居新生儿各类先天畸形的首位,占活产儿的8‰-11‰,心脏瓣膜畸形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瓣膜的正常形态及功能对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的维持至关重要,异常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相应水平的血液反流...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居新生儿各类先天畸形的首位,占活产儿的8‰-11‰,心脏瓣膜畸形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瓣膜的正常形态及功能对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的维持至关重要,异常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相应水平的血液反流,使心脏容量负荷发生改变并对血液循环产生继发影响。深入了解胎儿心脏瓣膜的形态结构将有助于提高瓣膜畸形的产前筛查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后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海东 张密林 +4 位作者 张素敏 朱晓丽 高磊 吕瑛 解启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22-625,共4页
目的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按不同临床类型分成室间隔缺损(VSD)组3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31例,房间隔缺损(ASD)组24例,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 目的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按不同临床类型分成室间隔缺损(VSD)组3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31例,房间隔缺损(ASD)组24例,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5天测量血清cTnI浓度。又按cTnI是否超过0.48mg/L分为cTnI升高组68例,不升高组22例,分析不同类型的先心病与升高组和不升高组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cTnI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高峰均出现在术后6小时;血清cTnI峰值水平与年龄、肺动脉压力、手术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造影剂量具有相关性;VSD组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SD组最低(P<0.05)。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可以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因此先心病介入治疗术是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cTnI升高程度与年龄、肺动脉压、手术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造影剂量、临床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肌钙蛋白Ⅰ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密林 贾彬 +6 位作者 解启莲 王震 朱晓丽 额尔敦高娃 高磊 谭慧莲 刘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12-1414,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封堵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延迟增强及T1 mapping技术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左心室重塑的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窦瑞雨 张红胜 +3 位作者 张楠 孙睿 刘一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5例PAH-CHD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行CMR延迟增强及T1mapping检查。根据有/无延迟强化(LGE)将PAH-CHD患者分为LGE阳性组(23例)及...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5例PAH-CHD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行CMR延迟增强及T1mapping检查。根据有/无延迟强化(LGE)将PAH-CHD患者分为LGE阳性组(23例)及阴性组(12例),测定心功能参数。LGE阳性者中符合在24h内采集血细胞比容(Hct)者纳入A组(12例),将2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B组,测量A组的LGE区、临近区及远离区和B组相应节段的初始T1值(T1pre)、增强后T1值(T1post)及计算细胞外容积(ECV)。比较LGE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心功能,分析心功能与LGE的相关性。比较A、B组间T1值、ECV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T1值、ECV诊断LGE的效能。结果①LGE阳性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阴性组(P均<0.05),RVEF、LVEF与LGE呈负相关(r=-0.411、-0.432,P<0.05)。②A、B两组LGE区的(T1pre值、T1post值和E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T1pre值诊断LGE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98,95%CI0.994~1.000)。A、B两组中临近区(T1pre值、T1post值和ECV)和远离区(T1post值、E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远离区的T1pr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结论PAH-CHD发生心肌纤维化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且采用T1pre值诊断心肌纤维化效能较高;而ECV可早期发现及定量分析左心室非LGE区心肌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心室重构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安琪 邱海燕 +1 位作者 吴军华 郭岸英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与干预对于其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且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是国内外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梳理...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与干预对于其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且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是国内外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