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缪文瑞 张曙东 +4 位作者 许日昊 王天策 朱志成 王春光 李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 ;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 ,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死亡 5例 ,占同期手术病例的 4.9% ,晚期死亡 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胸比率平均缩小 0 .1 9。结论 :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 ,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 ,完全可以得到救治 ,近、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葛圣林 周汝元 +6 位作者 林敏 葛建军 高晴云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李艳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2例,左心室破裂1例。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手术前心功能分级、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心胸比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心功能与心胸比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手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加强手术中心肌保护和手术后的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可望提高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学龄前儿童心脏瓣膜成形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帮田 何强 +2 位作者 刘景旭 翟波 王鹏高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心脏瓣膜成形术的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回顾92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成形术的各种心脏瓣膜病患儿的瓣膜病理改变、外科瓣膜处理方法。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占2.2%)。远期随访89例(占98.9%),残留中度以上...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心脏瓣膜成形术的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回顾92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成形术的各种心脏瓣膜病患儿的瓣膜病理改变、外科瓣膜处理方法。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占2.2%)。远期随访89例(占98.9%),残留中度以上瓣膜返流6例(占6.5%),心胸比、左房径均明显下降,无远期死亡。结论学龄前儿童心脏瓣膜病可以采取瓣膜成形术,并能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根据不同瓣膜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是学龄前儿童心脏瓣膜成形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4
作者 陈自力 朱雄凯 张泽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7-47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并感染性心内膜的外科治疗时机及对病变瓣膜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小儿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外科治疗经过 ,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16例康复出院 ,1例因早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并感染性心内膜的外科治疗时机及对病变瓣膜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小儿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外科治疗经过 ,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16例康复出院 ,1例因早期右心衰竭死亡。结论 :小儿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早期外科手术是必要的、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科学 心内膜炎心脏瓣膜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成形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与技巧》:心胸外科常见手术与技巧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关勇 张晓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8-I0008,共1页
心胸外科作为外科学的重要分支,专注于心脏、血管、肺及食管等胸腔内器官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其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高的治疗成功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及... 心胸外科作为外科学的重要分支,专注于心脏、血管、肺及食管等胸腔内器官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其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高的治疗成功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心脏疾病、肺癌、食管癌等心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复杂性均有所增加,这使得心胸外科医生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手术技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病情。此外,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心胸外科手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微创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促进快速康复,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手术体验和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心胸外科微创手术技巧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还能满足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机器人辅助手术、三维打印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也为心胸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技术能够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风险,并为复杂病例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探索这些新技术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科手术 科医生 复杂病例 三维打印技术 科学 微创手术 心脏疾病 医疗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附3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段栩飞 舒涛 +2 位作者 江泽熙 杨楚墩 舒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2003年4月,我科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1例。病种包括重症法乐氏四联症(TOF)14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PA)、右肺动脉缺如(R... 目的研究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2003年4月,我科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1例。病种包括重症法乐氏四联症(TOF)14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PA)、右肺动脉缺如(RPaA)各1例,PDA+PA1例,右冠状动脉畸形(RCaA)2例;右室双出口(DORV)8例,其中合并RCaA2例;三尖瓣闭锁(TA)1例;大动脉转位(L-TGA)并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狭窄(PS)3例;永存动脉干(PTA)2例;主动脉缩窄(CoA)并PDA1例;VSD并PS、RCaA1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1例。术式:主、肺动脉单瓣作右室流出道跨瓣补片术14例;Rastelli手术11例;右心室-肺动脉连接(RV-PA)3例;肺动脉瓣置换1例:Ross手术1例;改良Fantan手术1例。结果主、肺动脉单瓣作右室流出道跨瓣补片组14例,1例术后3d死于右心功能不全(7.14%)。存活13例,随访3~57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移植后瓣膜启闭功能良好,无增厚及粘连。同种带瓣管道移植矫治组17例,死亡7例(41.2%),存活10例,随访9~57月,管道血流通过顺畅,管壁无变薄、钙化。结论同种带瓣管道具有管壁弹性好,易于缝合,术后排斥反应少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左,右室流出道的重建。同种带瓣管道补片既能加宽右室流出道,且有良好抗反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相关分子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易仁亮 江亚文 冯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饮食结构中高热量和高胆固醇食物比例的大幅度增加,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最常见类型,退行性主动瓣疾病(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DAVD)的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饮食结构中高热量和高胆固醇食物比例的大幅度增加,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最常见类型,退行性主动瓣疾病(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DAVD)的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细胞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 受体 Notch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奕帆 蒋琪 +4 位作者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紧急瓣膜置换术
9
作者 Zhang Xi Sun Peiwu Wu Lianjin Zhong Futian Tong Cuiwen Xu Yingqi Zeng Xun Huang Suzhen(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the facul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of Sun Ye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Gu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57-59,共3页
目的:介绍20例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进行紧急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术中切除感染瓣膜及感染组织,用0.2%呋喃西林,先锋霉素溶液反复冲洗清创。20例均置入机械瓣,其中12例行主动脉瓣置... 目的:介绍20例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进行紧急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术中切除感染瓣膜及感染组织,用0.2%呋喃西林,先锋霉素溶液反复冲洗清创。20例均置入机械瓣,其中1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接受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术,1例行单纯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结果:术中所有病人均证实存在瓣膜穿孔及关闭不全,17例发现瓣缘有赘生物。其中18例恢复良好出院。存活的18例中,有2例病人术前出现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在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下进行急诊瓣膜置换术手术,2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有2例术后死亡,死亡率10%。所有病例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①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不能控制性感染和心力衰竭时是瓣膜置换术的指征,目的是清除感染组织,改善心功能,避免不可逆性的器官损害和感染的扩散。②紧急瓣膜置换术不引起心脏感染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外科学 心脏瓣膜.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张虎 葛建军 +3 位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林敏 高晴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主动脉瓣/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先心病的急诊手术治疗(附120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麒麟 陈张根 +4 位作者 贾兵 李欣 叶明 沈华 钟慧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探讨低体重急诊先心病手术患儿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危重先心病患儿急诊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术后呼吸机支持... 目的总结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探讨低体重急诊先心病手术患儿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危重先心病患儿急诊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为14h~18d(4.7d±3.8d),监护室滞留时间为2d~22(d8.4d±7.5d)。全组死亡率为9.2%(11/120),其中术中死亡4例,监护室死亡3例,术后随访6~50月,远期死亡4例,再手术17例。结论急诊手术是挽救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先心病的有效手段,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手术适应症、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及体外循环技术和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急症 婴儿 新生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转归分析
12
作者 韩亮 程青慧 +5 位作者 陈晶晶 陆娜 刘运仲 何瑞玲 朱群英 欧贻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0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前瞻性收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56例,术后7 d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前瞻性收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56例,术后7 d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26分),将患者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组61例和对照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最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肌少症、开胸手术比例、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肌少症、开胸手术、术中低血压是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81,95%CI:1.007~1.161,P=0.030;OR=2.538,95%CI:1.062~6.066,P=0.036;OR=2.650,95%CI:1.174~5.985,P=0.019;OR=3.104,95%CI:1.391~6.929,P=0.006;OR=3.478,95%CI:1.298~9.322,P=0.013)。两组患者术前MoC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7.90±1.40)分vs(28.20±1.40)分,P=0.195]。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术后7 d、6个月和12个月时MoCA评分均显著降低[(22.90±1.27)分vs(27.73±1.08)分,P=0.000;(24.72±1.66)分vs(27.73±1.23)分,P=0.000;(25.48±1.73)分vs(27.62±1.22)分,P=0.000]。年龄是影响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8,95%CI:1.035~1.318)。结论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循环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