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多媒体视频用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 被引量:29
1
作者 徐宝玲 苏洁 +4 位作者 程蕊 秦聪 席睿 陈静 徐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多媒体视频在瓣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心脏外科围术期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257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外科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观看围术期... 目的探讨自制多媒体视频在瓣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心脏外科围术期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257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外科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观看围术期多媒体视频宣教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监护室环境、肢体锻炼方法、抗凝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制多媒体视频宣教片可显著提高瓣膜手术术前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与手术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多媒体 视频 健康教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例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3 位作者 房勤 刘波 毛乃惠 李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2-43,共2页
目的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 目的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联合逆灌、顺灌联合桥灌、顺逆灌联合桥灌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伟 朱宪明 +1 位作者 李淑珍 赵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778-781,共4页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有创的疾病治疗方式,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救治各类外科患者.但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创伤,有时反而也会导致疾病的恶化,进而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是降低围手术期并...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有创的疾病治疗方式,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救治各类外科患者.但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创伤,有时反而也会导致疾病的恶化,进而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手术风险评估便是为医疗工作者做好上述工作的一种手段.心脏手术因手术器官的特殊性、手术环节的复杂性及手术技术的高要求,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手术风险预测 手术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霍强 严飞 +2 位作者 乔峻 木拉提 马松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方法在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间,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方法在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间,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切口长7~9cm。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纵隔引流量少,输血量少,无切口感染、裂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正中小切口 心脏瓣膜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伊力哈木江·克尤木 张明明 +1 位作者 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曼 李俊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径较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2例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颤均抢救无效死亡.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随访3~24个月,2例失访,失访率4.44%,无一例死亡.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满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案、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熟练的手术技术及术后的重症监护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胸微小切口微创心脏瓣膜手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庾华东 陶凉 +3 位作者 陈绪发 程端 王潇 华正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探讨右胸微小切口(4~5 cm)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右胸微小切口(4~5 cm)微创心脏瓣膜手术8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51例,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 目的 探讨右胸微小切口(4~5 cm)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右胸微小切口(4~5 cm)微创心脏瓣膜手术8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51例,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包括MVR 50例,MVP 11例,MVR+TVP+MAZE 2例,MVR+PFO缝闭3例,MVR+赘生物清除2例,MVR+ASD修补+TVP 3例,MVR+TVP 8例;AVR 8例;MVR+AVR 2例.右胸切口长度4~5 cm.术后并发症包括:二次开胸止血6例,伤口延迟愈合5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肺部并发症,无肝肾功能不全.8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经右胸微小切口行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心脏瓣膜手术 右胸微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锦辉 许丽春 林链凤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38-40,共3页
对112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RF)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起搏器的护理、血液循环的监护、胺碘酮的用药监测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100例恢复窦性心律,12例AF复发,治... 对112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RF)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起搏器的护理、血液循环的监护、胺碘酮的用药监测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100例恢复窦性心律,12例AF复发,治愈率为89.3%。提示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 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手术 微波消融 心功能不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对左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患者围手术期心肌和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华 陈乾坤 +4 位作者 胡俊龙 孙俊杰 李昭 刘前进 程兆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690-696,共7页
目的分析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对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患者围手术期心肌和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LVAD置入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7例,根据是否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分为单独LVAD... 目的分析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对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患者围手术期心肌和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LVAD置入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7例,根据是否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分为单独LVAD组(3例)和伴随手术组(14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酶学标志物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超敏肌钙蛋白(Hs-cTnT)、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LVAD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CK-MB、Mb、Hs-cTnT、NT-proBNP、Scr和eGF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手术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CK-MB、Mb、NT-proBNP和Scr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Hs-cTnT升高和eGF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CK-MB、Mb、Hs-cTnT、NT-proBNP和Scr升高和eGFR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月Mb、Hs-cTnT、Scr降低和eG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LVAD组相比,伴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期间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AD置入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可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肾损伤,不会显著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瓣膜手术 心肌损伤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波 刘锦屏 +2 位作者 秦良光 陈洪晔 谭启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1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方法对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单纯二尖瓣成形术6例,黏液瘤摘除+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方法对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单纯二尖瓣成形术6例,黏液瘤摘除+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形术2例,双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共39根,每例平均(1.9±1)根。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21.1%),死因为左室破裂2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进食中呛咳窒息致室颤1例。随访3~1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瓣膜病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并不少见,而冠心病也可能同时伴有瓣膜损害,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估计瓣膜成形效果难以确定时,应直接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防止增加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总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莉丽 于丹丹 +1 位作者 钟奕 卜文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总结了93例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辅助循环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其要点,包括置管前的准备与护理以及IABP置入术后的护理。58例患者成功撤机,35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或迟发性心包填塞死亡。认为围术期使用IAB... 本文总结了93例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辅助循环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其要点,包括置管前的准备与护理以及IABP置入术后的护理。58例患者成功撤机,35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或迟发性心包填塞死亡。认为围术期使用IABP辅助循环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病情危重,在护理工作中了解IABP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此类患者的护理要点加以落实有助于提高IABP的辅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脏瓣膜手术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辛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心脏瓣膜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心脏瓣膜术以及射频消融,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心脏瓣膜术。将...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心脏瓣膜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心脏瓣膜术以及射频消融,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心脏瓣膜术。将两组患者最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以及同期射频消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射频消融 房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一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中运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均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各项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状...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中运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均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各项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状态。结果术后2周,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A-P)]、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A-P)]均低于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例患者出现低心排,其中1例经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后好转;4例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3例出现肝功能受损;3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5例患者病重自行出院,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中,5例病重自行出院的患者均死亡,其余27例患者均表现正常,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行且有效,围手术期充分准备、积极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合并瓣膜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中冷氧合血与冷晶体停跳液保护心肌作用的比较(附20例报告)
13
作者 满敏 于灵芝 +2 位作者 王晓燕 王萍 李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13-15,共3页
将 2 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体外循环期间采用冷氧合血停跳液及冷晶体停跳液。通过监测围术期、术后 2 4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复跳时间 ,开放主动脉后 6h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的变化 ,术后标... 将 2 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体外循环期间采用冷氧合血停跳液及冷晶体停跳液。通过监测围术期、术后 2 4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复跳时间 ,开放主动脉后 6h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的变化 ,术后标准 导联心电图变化和临床强心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在危重监测病房 (ICU)停留时间等 ,对比观察两组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 :冷氧合血停跳液组 (氧合血组 )的心脏自动复跳率及自动复跳时间优于冷晶体停跳液组 (冷晶体组 ) ;开放主动脉后 6h c Tn T含量少于冷晶体组 ,两组术中及术后 2 4h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冷血停跳液 冷晶体停跳液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兴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378例进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对其术后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记录情况显示,378例患者在进行了心脏瓣膜手术后有20例(5.3%)发生了呼吸衰竭的症状,其中7例...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378例进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对其术后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记录情况显示,378例患者在进行了心脏瓣膜手术后有20例(5.3%)发生了呼吸衰竭的症状,其中7例患者在进入ICU紧急抢救之后恢复正常呼吸,13例患者最终由于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年龄≥55岁、心功能Ⅳ级、转流时间≥3 h、术后并发症、输血≥2000 ml是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在术后可以根据术中是否进行了二次体外循环支持与术后氧合指数来进行呼吸衰竭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术后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例
15
作者 于波 刘锦屏 +2 位作者 秦良光 陈洪晔 谭启明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2003年5月~2008年5月,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例,患者男性9例,女10例。年龄35~71岁,平均(53.8±11)岁。心功能(NYHA)Ⅱ级4例,Ⅲ级10例...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2003年5月~2008年5月,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例,患者男性9例,女10例。年龄35~71岁,平均(53.8±11)岁。心功能(NYHA)Ⅱ级4例,Ⅲ级10例,Ⅳ级5例,共搭桥39根,平均(1.9±1)根。单纯二尖瓣成形术6例,黏液瘤摘除+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十二尖瓣成形术2例,双瓣置换术3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死亡率21.1%,死因为左室破裂2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进食中呛咳窒息致室颤1例。随访3~16个月,心功能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估计瓣膜成形效果难以确定时,应直接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防止增加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同期施行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临床分析
16
作者 高兴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74-75,共2页
目的对35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借鉴。方法 35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对其病况、手术方法、术后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35例患... 目的对35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借鉴。方法 35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对其病况、手术方法、术后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在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心脏功能均明显得到改善,所有患者中23例非常满意,10例一般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4.29%。结论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是极为有效的,且患者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K液与del Nido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乾坤 程兆云 +4 位作者 李正玉 王圣 胡俊龙 张华坤 刘前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153例成人心脏瓣膜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使用心脏停搏液不同而...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153例成人心脏瓣膜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使用心脏停搏液不同而分为两组,HTK停搏液组(71例)和del Nido停搏液(冷D组,82例)。采集血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数据及愈后情况作临床比较。结果两组在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出院时间、电击复跳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4h血液指标中超敏肌钙蛋白(P=0.08)、肌酸激酶(P=0.68)、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P=0.06)、N端-BNP(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搏液灌注用量方面冷D组较少(P=0.001),HTK组所需灌注次数更少(P<0.001)。出院后1月门诊复查,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HTK停搏液及delNido停搏液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delNido液 心肌保护 心脏瓣膜手术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磊 韩珂 +6 位作者 魏振宇 史举彤 范钦明 赵传龙 田茂洲 孙鹏飞 赖永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24-425,共2页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心脏瓣膜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心脏瓣膜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治疗Af疗效差别较大。心脏瓣膜手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A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们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合并的Af45例,早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射频消融治疗 心脏瓣膜手术 心房纤颤 心脏瓣膜疾病 风湿性心脏 MAZE手术 微波消融治疗 二尖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和七氟醚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耿素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87-178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和七氟醚复合麻醉对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和七氟醚复合麻醉对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七氟醚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丙泊酚复合麻醉。分别于术前(T1)、术后即可(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统计术后认识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时血清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时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T1时(P<0.05),且于术后逐渐降低;观察组患者T2、T3时血清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4、T5时血清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18%(1/36)]低于对照组[16.1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使用丙泊酚复合麻醉有利于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复合麻醉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手术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射频消融术在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霖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在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房颤射频消融术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房颤射频消融术组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在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房颤射频消融术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房颤射频消融术组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及病情改善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2.89±3.18)mm、(45.56±1.58)mm、(38.94±0.32)%,房颤射频消融术组分别为(62.52±3.28)mm、(45.66±1.91)mm、(38.91±0.3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1.41±2.12)mm、(41.67±1.52)mm、(47.18±1.36)%,房颤射频消融术组分别为(42.15±2.31)mm、(36.34±1.26)mm、(54.61±2.4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房颤射频消融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射频消融术组住院时间及病情改善时间分别为(4.01±0.11)、(6.21±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6.13±1.31)、(8.81±2.5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射频消融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射频消融术 心脏搭桥 心脏瓣膜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