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毒心脏毒素对小鼠细胞的核仁组成区和微核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梁敏仪 黄月玲 +1 位作者 管锦霞 宋蔚云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眼镜蛇毒心脏毒素(CTX),通过小鼠不同组织细胞的核七组织区银染试验(AgNOR)和微核试验,以探讨CTX的遗传毒性。结果显示:CTX能抑制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NOR的活性,且随着CTX处理剂量越大其抑制作用也增大... 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眼镜蛇毒心脏毒素(CTX),通过小鼠不同组织细胞的核七组织区银染试验(AgNOR)和微核试验,以探讨CTX的遗传毒性。结果显示:CTX能抑制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NOR的活性,且随着CTX处理剂量越大其抑制作用也增大(P<0.01),但对骨髓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CTX各剂量级微核细胞出现率虽略有增高,但经统计学分析天显著性意义(P>0.05)。本研究揭示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对CTX的敏感性有所不同,CTX能抑制生殖细胞rDNA基因的活性,但致突变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心脏毒素 核仁组织区银染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毒心脏毒素对人肺癌A_(549)细胞株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敏仪 朱蔚云 云甲富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0-23,共4页
应用眼镜蛇毒心脏毒素(CT)处理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株,通过细胞生长速率、有丝分裂指数(MI)、细胞周期动力学指数、SCE频率、二倍体细胞比率的分析,观察CT所产生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显示:CT能明显影响和抑制肺癌A543... 应用眼镜蛇毒心脏毒素(CT)处理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株,通过细胞生长速率、有丝分裂指数(MI)、细胞周期动力学指数、SCE频率、二倍体细胞比率的分析,观察CT所产生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显示:CT能明显影响和抑制肺癌A543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周期(P<0.01),且随着浓度增大,癌细胞受抑制程度越大。用2μg/mlCT作用肺癌细胞后,SCE频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的二倍体细胞比率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CT可抑制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但使其恶性表型逆转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心脏毒素 肺癌细胞株 细胞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脏毒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玲莉 张宁 +2 位作者 魏文迎 胡灿 唐其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2-866,共5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阿霉素所致的小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灌胃吡格列酮)和联合组(灌胃吡格列酮和腹腔注射GW9662),每组7只,后3组腹腔注射阿霉素5mg/kg,每周1次,持...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阿霉素所致的小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灌胃吡格列酮)和联合组(灌胃吡格列酮和腹腔注射GW9662),每组7只,后3组腹腔注射阿霉素5mg/kg,每周1次,持续4周,累积剂量达20mg/kg。4周后,存活小鼠进行相关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小鼠心脏受损及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VEF、短轴缩短率、心脏质量/胫骨长度、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下降(P<0.05);心房钠尿肽(ANP)及B型钠尿肽(BNP)表达上调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LVEF、短轴缩短率、心脏质量/胫骨长度、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上升[(78.41±4.80)%vs(62.24±4.50)%,(46.63±5.09)%vs(33.35±3.35)%,(7.07±0.52)mg/mmvs(5.87±0.09)mg/mm,(191.93±9.52)μm2 vs(115.79±10.61)μm2,P<0.05)];ANP、BNP相对水平和细胞凋亡比下调[0.21±0.06 vs 1.22±0.18,0.28±0.04 vs 0.82±0.06,(6.40±2.09)%vs(61.34±3.28)%,P<0.05)];联合组抑制药物对小鼠心功能和凋亡的改善(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介导其对阿霉素所致的小鼠心功能降低和心肌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脏毒素 PPARΓ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预防多柔比星化疗后亚急性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缪延栋 全无瑕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2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预防多柔比星多疗程化疗所致亚急性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采用化疗联合使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照组单纯采用含多柔比星的...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预防多柔比星多疗程化疗所致亚急性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采用化疗联合使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照组单纯采用含多柔比星的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4周期化疗,观察两组化疗前48小时、2周期化疗后1周、4周期化疗后1周心电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实验组2周期及4周期化疗后心电图的异常率、LVEF下降百分比、cTnI、NT-proBNP和CK-MB的水平升高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以减轻多柔比星多疗程化疗所致的亚急性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瘤 心脏毒素 多柔比星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