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吗啡酮在房颤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宁 谷晓珂 +1 位作者 张伟 韩雪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用于房颤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60例,分为芬太尼组(30例)和氢吗啡酮组(30例)。在房间隔穿刺成功后,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随后以1μg/(kg·h)持续泵注维持;氢...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用于房颤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60例,分为芬太尼组(30例)和氢吗啡酮组(30例)。在房间隔穿刺成功后,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随后以1μg/(kg·h)持续泵注维持;氢吗啡酮组给予氢吗啡酮1 m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T0)、手术开始(T1)、射频消融(T2)、手术结束(T3)时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_2),消融时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以及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T2、T3时平均动脉压(MAP)均较T0时升高,T2时SpO_2降低(P<0.05);氢吗啡酮组MAP较芬太尼组降低(P<0.05)。与芬太尼组比较,氢吗啡酮组消融时VAS评分较低,Ramsay评分较高(P<0.05),补救药物使用率较低,麻醉满意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口干、便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可以有效缓解房颤患者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的疼痛,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脏射频消融术 氢吗啡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射频消融术前时钟定位法超声探查在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娟 凤伟祥 +6 位作者 徐波 蔡高军 梁晓芳 薛社亮 宋艳斌 陈韬 李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00-2105,共6页
目的 研究心脏射频消融术前时钟定位法超声探查在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行心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29例,随机分成超声组(n=112)和对照组(n=117)。记录患者腹股沟韧带区动静脉间钟表关系、股静脉置管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 目的 研究心脏射频消融术前时钟定位法超声探查在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行心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29例,随机分成超声组(n=112)和对照组(n=117)。记录患者腹股沟韧带区动静脉间钟表关系、股静脉置管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误穿动脉次数以及术后血管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的总穿刺次数、单次置管的穿刺次数明显减少,穿刺时间、单次置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超声组误穿动脉次数和穿刺相关的血肿更少(P<0.05)。亚组分析,内上组穿刺时间、单根导管平均置管时间短于内下组,误穿动脉次数少于内下组(P<0.05)。结论 术前时钟定位法超声探查可以有效减少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降低穿刺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超声 心脏射频消融术 时钟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袁鹏 毕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399-2405,共7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出院诊断中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并实施RFCA的住院患者4 5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出院诊断中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并实施RFCA的住院患者4 573例,根据RFCA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卒中组及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合并症、心房颤动类型、手术次数、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入院及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4 573例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例(卒中组),发病率为0.48%,其中脑梗死19例(0.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例(0.07%);其余4 551例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心房颤动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OR=21.342,95%CI(6.549,69.546)〕、心功能不全〔OR=8.782,95%CI(3.173,24.30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90,95%CI(1.137,7.860)〕是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卒中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3(24)d与5(2)d〕,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9.09%(2/22)与0.13%(6/4 551)〕,出院时ADL评分低于对照组〔(89.8±14.6)分与(99.1±4.1)分〕(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院内病死率,影响患者生活能力;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心功能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是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筛选和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减少RFCA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射频消融术 卒中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知情告知方式对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白墨青 林文华 +6 位作者 张峰 王晓冬 王晓梅 敬锐 史宏岩 刘菁晶 任自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知情告知方式对择期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31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术前以多媒体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并详细提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照组仅与患者委托人进行告知,告知内... 目的:研究不同的知情告知方式对择期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31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术前以多媒体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并详细提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照组仅与患者委托人进行告知,告知内容与干预组相同。分别于告知前2~3h及术后患者尚不知晓病情时让患者独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测定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嗜好、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症、拟行介入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知情告知前,女性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男性(29.01±6.23比31.19±7.05,P<0.05);两组焦虑评分在知情告知前相似,在术后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0.07±6.46比28.56±6.03,P<0.05);对照组告知前与术后焦虑评分无显著变化,而干预组术后显著低于告知前(29.88±6.86降至28.56±6.03,P<0.05)。结论:运用多媒体手段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并恰当详细地提及并发症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此外,介入术前,对女性患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知情告知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 起搏器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