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医学理念下靶控输注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凯 王俊伟 李金瑞 《华夏医学》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观察精准医学理念下的把控输注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7例和把控组5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把控组实施基于精准医学理念的把控输注模式麻醉,比... 目的观察精准医学理念下的把控输注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7例和把控组5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把控组实施基于精准医学理念的把控输注模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指标、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麻醉方案下,两组患者麻醉维持10 min后(T1)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把控组的手术耗时、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出血量、输液量均少于常规组,术中体外循环率、术后镇痛补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把控组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右美托咪定用量、罗库溴铵用量均少于常规组(P<0.05);把控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精准医学理念下的把控输注模式有利于稳定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对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恢复、减少麻醉维持用药量并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精准医学理念 把控输注模式 血流动力学 麻醉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监护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肖鹏飞 张海浩 +1 位作者 徐乃斌 蔡月英 《北方药学》 2024年第4期73-75,82,共4页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院内在麻醉调节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1月,常规监护)与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0月...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院内在麻醉调节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1月,常规监护)与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开展药学监护)。比较组间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疗效指标、药学监护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开展药学监护以来,观察组SAS评分(31.05±7.22)分、SDS评分(29.82±2.11)分均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58.29±2.68)分、劳动能力(54.45±1.87)分、睡眠质量(56.12±2.49)分、心理状态(54.02±3.82)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0.36±1.46)h、下床活动时间(2.91±1.16)d、住院时间(12.52±2.28)d均短于对照组;监护服务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并发症发生率为4%,远低于对照组的16%。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开展药学监护的效果确切,不仅能大幅提升临床用药依从性和规范性,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束化护理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中瑞 杨向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39-42,共4页
心脏外科手术复杂且合并症多,技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风险高,因此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术后患者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的核心优势是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标准化、流程化,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临... 心脏外科手术复杂且合并症多,技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风险高,因此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术后患者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的核心优势是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标准化、流程化,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临床,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二者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对基于集束化护理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集束化护理 循证医学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张奇梁 曹泽辉 +2 位作者 吴世群 王石雄 柳德斌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医师无法直视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并发症增加、术者学习曲线延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其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医师无法直视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并发症增加、术者学习曲线延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其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不仅有助于明确术前诊断、辅助股动静脉插管、改进心脏停搏液输送和心腔内排气,而且能明显降低术中心血管并发症,为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祝娜 张静 +2 位作者 朱亚亚 贾永庆 房翠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安全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回归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并根据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安全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回归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并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即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分析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5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8.00%(49/50);共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传导阻滞1例,切口感染1例,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2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12.00%(6/50)。两组在年龄、性别上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为因变量,心肺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时间为自变量,对自变量赋值代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心肺转流时间长、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以及ICU时间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显著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仍存在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主要与心肺转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时间等有关,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此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希 许哲 +5 位作者 陈光献 陈艳玲 王治平 吴钟凯 殷胜利 唐白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90例年龄≥60岁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各个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为8.89%...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90例年龄≥60岁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各个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为8.89%。术后发生并发症34例,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室颤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再次手术、心功能(NYHA)分级、体外循环时间是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症状严重而合并症少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的管道护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亚东 黎冕洁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28-152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管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心脏外科手术自体输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贞福 邢泉生 +2 位作者 徐平 荣佑宝 郝传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自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经食管超声探头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侯翠 徐秋琴 +3 位作者 王辉 丁粤粤 李炘 孙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研究微型经食管超声探头(micro-TEE)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诊断准确性及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68例患儿,术中行micro-TEE监测,与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结果比较,评... 目的研究微型经食管超声探头(micro-TEE)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诊断准确性及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68例患儿,术中行micro-TEE监测,与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结果比较,评估其诊断准确性。根据体重将患儿分为A组(<3.5 kg)、B组(3.5~7.0 kg)和C组(>7.0 kg)。对术中图像进行评分,比较3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术中micro-TEE监测68例,发现残余问题13例,2例立即再处理;发现心功能减低3例,其中1例协助决定延迟关胸。术后TTE发现残余分流18例,心功能减低5例,均无需再次手术。术中micro-TEE与术后TTE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质量评分显示,3组间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TEE术中监测可获得准确、满意的图像,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材在心脏外科手术配合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会芹 王菊霞 陈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材在手术室护士心脏外科手术配合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对心脏外科手术步骤、专科器械等照片资料进行编辑,并制作成图片册和手术流程示意图,以此作为教材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心脏外...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材在手术室护士心脏外科手术配合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对心脏外科手术步骤、专科器械等照片资料进行编辑,并制作成图片册和手术流程示意图,以此作为教材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心脏外科手术配合。结果培训前后,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一般物品准备合格率从75.0%上升到96.4%(P<0.05),专科仪器准备完好率从71.4%上升到96.4%(P<0.05);手术医生对护士在工作主动性、灵敏性、器械传送准确率、手术基本物品准备情况、特殊物品及药品准备情况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心脏外科手术物品、仪器等准备的准确率,提高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规范了心脏外科的手术配合,提高了手术配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HOP 心脏疾病 外科手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再入ICU发生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敬 郭建华 +1 位作者 叶玮 张涛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10期897-903,共7页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再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并分层分析。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再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并分层分析。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及PubMed、Elsevier数据库,提取有效数据,分别对再入ICU发生率、再入ICU病例死亡率、呼吸系统原因再入率和循环系统原因再入率4项指标,依据资料的不同地域来源、不同年龄来源、不同病种来源和不同时间来源按段4个亚组分层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22篇,共报道89 981例,再入ICU 2 717例,再入病例死亡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入ICU总发生率为3%(95%CI=0.03~0.04,P <0.01),再入ICU病例总死亡率为18%(95%CI=0.15~0.21,P <0.01),呼吸系统原因再入ICU发生率为39%(95%CI=0.33~0.44,P <0.01),循环系统原因再入ICU发生率为29%(95%CI=0.25~0.34,P <0.01)。再入ICU发生率国内低于国外、小儿低于成人、2011年后低于2010年前、先心病低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再入ICU病例的死亡率国内也低于国外、先心病低于CABG。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再入ICU虽发生率不高,但再入ICU病例的死亡率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外科手术 病人再入院 发生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与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蓝斌 蔡志雄 +7 位作者 林明祥 陈恕 马陈声 郑慧 黄小萌 高舜英 李木泉 李锐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33例,年龄5 ̄36个月,体重6 ̄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全组非体外循环动脉导管结扎术29例;体外循环手术104例,包括室间隔缺损、继发孔房...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33例,年龄5 ̄36个月,体重6 ̄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全组非体外循环动脉导管结扎术29例;体外循环手术104例,包括室间隔缺损、继发孔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法乐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并右室流出道梗阻和其他复合畸形。结果全组术后住院死亡6例,死亡率4.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出血等。死亡原因包括重度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等。结论心外科、心儿科、麻醉科等人员的密切配合,心内、外科镶嵌治疗成为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儿童 学龄前 外科手术 选择性 手术期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对肝素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淑霞 薛华 +2 位作者 李刚 齐晓勇 谷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65,共2页
分析已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按术前2周内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24 h)分为低分子肝素组、普通肝素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术中初次给肝素后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变化。发现对照组的肝素敏感性指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 分析已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按术前2周内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24 h)分为低分子肝素组、普通肝素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术中初次给肝素后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变化。发现对照组的肝素敏感性指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及普通肝素组。多变量分析示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是影响肝素反应性的因子。提示术前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降低了肝素的敏感性,容易引起肝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全血凝固时间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临床治疗meta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贵锋 张斌 +1 位作者 李俊杰 尹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9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6年)、PubMed(1975~2016年)、The Cochrane Library(1980~2016年)及Em...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6年)、PubMed(1975~2016年)、The Cochrane Library(1980~2016年)及Embase数据库(1975~2016年)收录的所有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TEG指导临床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使用Review Manager5.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0篇RCT文献,其中6篇为高质量文献,4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EG组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率[RR=0.83,95%可信区间(0.75,0.92),P=0.0004]、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率[RR=0.41,95%可信区间(0.32,0.52),P<0.00001]、术后再次手术率[RR=0.56,95%可信区间(0.33,0.97),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EG能有效指导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饮食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谭小莉 金晨 +2 位作者 周雯佳 高乐 潘晓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3期105-107,178,共4页
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难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 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难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治愈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愈率方面,实验组总治愈率为82.5%(33/40),对照组为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及营养不良方面,实验组(10.00%、5.00%)均低于对照组(35.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体质、抵抗力及治愈率,减少术后营养不良及并发症,进而优化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宣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饮食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16
作者 高文婷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心脏外科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心脏外科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贯穿FTS理念于围手术期。结果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T1时的体温、收缩压、心率较手术前T0时比较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T1时的以上指标较T0变化明显(P<0.05),且T0、T1时观察组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用量(29.1±4.3)g,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分别为(28.7±2.6)min、(8.6±2.4)h,固体食物耐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FTS理念符合并满足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需求,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缩短了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振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9期711-713,共3页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体外循环(CPB)技术的提高及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医疗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v invasivecardiacsurgery,MICS)技术以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创伤小、恢复...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体外循环(CPB)技术的提高及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医疗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v invasivecardiacsurgery,MICS)技术以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蔽(尤其符合年轻女性患者的审美要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心脏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降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30天死亡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国勤 谢晓东 +3 位作者 程虹 董然 卞维静 叶楠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7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前规律血液透析与心脏外科手术后30天内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且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前规律血液透析与心脏外科手术后30天内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且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规律血液透析对手术后30天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共272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73.2%,平均年龄(61.4±9.5)岁,手术前进行规律透析的患者85名(31.3%),手术后30天总体死亡率为16.9%。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前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HR:0.399,95%CI:0.160~0.996,P=0.049)降低患者手术后30天的死亡风险。手术后实施二次开胸手术(HR:4.287,95%CI:1.717~10.705,P=0.002)、手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HR:3.251,95%CI:1.581~6.685,P=0.001)、手术中出血量大(HR:1.133,95%CI:1.033~1.242,P=0.008)及手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长(HR:1.457,95%CI:1.230~0.909,P=0.024)是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后30天死亡风险增加的影响因素;男性患者(HR:0.457,95%CI:0.230~0.909,P=0.024)死亡风险低。结论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早期死亡风险较高,手术前进行充分的MHD可以降低手术后30天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严重肾功能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30天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视野下的心脏外科手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云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01-402,共2页
心脏外科领域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创伤大、有潜在的胸骨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影响呼吸功能和美容。虽然微创心脏外科(MICS)的内涵较丰富,但减小入路所造成的创伤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外科领域,腔镜外科是一场革命,也是现代外科... 心脏外科领域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创伤大、有潜在的胸骨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影响呼吸功能和美容。虽然微创心脏外科(MICS)的内涵较丰富,但减小入路所造成的创伤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外科领域,腔镜外科是一场革命,也是现代外科一项重要内容和成就。其最基本的革命是手术野暴露的一场革命,即摒弃了传统的经切口直视,而采用内窥镜技术来显露手术野。在普通外科等领域经历了小切口时代,发展到当今的腹腔镜外科时代,实现了不开腹的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内窥镜技术 胸骨正中切口 手术野暴露 腹腔镜外科 微创心脏外科 外科领域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石晶 郑剑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收缩压、心率、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术后体温、收缩压和心率等指标,缩短了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脏外科手术护理 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