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腹腔镜联合心脏介入导管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手术配合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琳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5-166,共2页
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开展宫腔镜引导下心脏导管介入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共14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分析其手术护理配合经验,认为良好高效的手术配合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 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开展宫腔镜引导下心脏导管介入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共14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分析其手术护理配合经验,认为良好高效的手术配合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 心脏介入导管 输卵管阻塞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呈森 谭征 +3 位作者 周银宝 李建华 张泽伟 朱雄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V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例 AVS 合并 PDA 患儿中对9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 Amplatzer PDA occluder 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V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例 AVS 合并 PDA 患儿中对9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 Amplatzer PDA occluder 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肺循环粗流量(Qp)、体循环血流量(Qs)、肺动脉压(Pp)、主动脉压(Ps)和相关心腔大血管压力测定及术前,术后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及跨主动脉瓣收缩期压差(△P)等检测,临床和 X 线胸片等随访。结果:AVS 合并 PDA 时,当未闭动脉导管经介入法封闭后,左心室—主动脉间的△P 有显著降低,11例中仅1例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AV),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结果心脏明显缩小,△P 与术后即刻相仿。结论:AVS 合并 PDA 时,在封堵术关闭前所测定的代表瓣膜狭窄程度的△P 被明显高估,是否需要对主动脉瓣狭窄进行干预应该南动脉导管关闭后所测定的△P 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导管介入 主动脉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洁 尹德录 +4 位作者 徐惠民 韩建明 郭杨 周苏晋 孔祥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中的价值。方法:4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经TTE或TEE检查确定适合行封堵术,并进一步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结果: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根据超声测值选择封堵器,随访1~2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中的价值。方法:4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经TTE或TEE检查确定适合行封堵术,并进一步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结果: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根据超声测值选择封堵器,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TE是ASD封堵术前选择病例及术中监测常用的方法,但在一些病例中TEE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值选择封堵器也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