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380血液灌流治疗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1
作者 程虎 李雪燕 +3 位作者 程逍 亚力·亚森 吴建江 王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3-818,共6页
目的评价HA380血液灌流治疗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24年1—12月于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206例,男120例,女86例,年龄37~75岁,BMI 18.5~32.0 kg/m^(2),ASAⅢ或Ⅳ级,手... 目的评价HA380血液灌流治疗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24年1—12月于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206例,男120例,女86例,年龄37~75岁,BMI 18.5~32.0 kg/m^(2),ASAⅢ或Ⅳ级,手术类型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联合手术。根据术中是否使用HA380血液灌流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HA组(n=82)与对照组(n=124)。记录术后7 d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及术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于切皮前、术后6、24、48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损伤标记物ta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A组术后7 d内PO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 IL-6、IL-8、TNF-α和GFAP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 IL-6、IL-8、TNF-α、tau和GFAP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 IL-6、TNF-α和tau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B心脏手术患者使用HA380血液灌流治疗能够降低术后炎性因子及脑损伤标记物浓度,降低PO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手术 心肺转流 术后谵妄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持续输注胰岛素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
2
作者 张转 殷佳佳 +7 位作者 李宁 陈超 张凯 马蓉蓉 贯士玉 张建友 王强 李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输注胰岛素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心脏手术患者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55~80岁,BMI 18~28 kg/m^(2),ASAⅡ—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组(I组,n=25)和对照组(C组,n=...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输注胰岛素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心脏手术患者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55~80岁,BMI 18~28 kg/m^(2),ASAⅡ—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组(I组,n=25)和对照组(C组,n=23)。两组采用相同麻醉方案。麻醉诱导后I组静脉输注胰岛素30 mU·kg^(-1)·h^(-1)、葡萄糖0.12 g·kg^(-1)·h^(-1)、氯化钾0.06 mmol·kg^(-1)·h^(-1)混合液,C组予以生理盐水10 ml/h输注,均输注至术毕。术中目标血糖值为6.1~11.1 mmol/L。于麻醉诱导后10 min(T_(2))和术毕(T_(6))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记录冠状静脉窦(CS)血流频谱、直径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并计算CS净向前血流流速时间积分(VTI)。记录T_(2)、CPB前2 min(T_(3))、CPB结束时(T_(5))和T_(6)时的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记录麻醉诱导前5 min(T_(1))、T_(3)、CPB后30 min(T_(4))、T_(5)、T_(6)、术后6 h(T_(7))、术后12 h(T_(8))及术后24 h(T 9)时血糖及乳酸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I(hs-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I组T_(6)时CS净前向血流VTI及每分钟CS血流量均明显增加(P<0.05),肺静脉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Rp)明显减小(P<0.05),T_(5)、T_(6)时SV和CI明显增大、SVRI明显降低(P<0.05),T_(7)、T_(8)时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时hs-CRP和CK-MB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时hs-TnI明显降低(P<0.05)。结论CPB心脏手术中持续输注胰岛素,同时维持血糖6.1~11.1 mmol/L,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心肺转流 灌注 肌灌注显像 冠状静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衰弱指数与老年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曦 闫翔 +2 位作者 王晶 吴安石 魏昌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和衰弱组(mFI-5≥2分)。收集三组患者的基线、术中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评估mFI-5与OPCABG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2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衰弱组35例(14.3%),衰弱前期组82例(33.6%),衰弱组127例(52.1%)。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衰弱组术前LVEF明显降低,术中尿量明显减少,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衰弱前期组比较,衰弱组术中尿量明显减少,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每升高1分,ICU住院时间延长3.189 d(95%CI 1.457~4.920 d,P<0.001),总住院时间延长2.890 d(95%CI 1.070~4.709 d,P=0.00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升高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OR=1.519,95%CI 1.076~2.145,P=0.017)、肺部并发症(OR=1.453,95%CI 1.075~1.965,P=0.015)和死亡(OR=3.730,95%CI 1.980~7.027,P<0.001)。结论mFI-5量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对OPCABG老年患者采用mFI-5量表进行衰弱评估,可以筛选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项改良衰弱指数 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老年 衰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中静脉淤血和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刘佳聪 胡兰鑫 +4 位作者 陈利海 程怡 史宏伟 赵雅梅 葛亚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静脉淤血和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于全麻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37例,男73例,女64例,年龄18~70岁,BMI 20~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静脉淤血和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于全麻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37例,男73例,女64例,年龄18~70岁,BMI 20~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CL组,n=68)和对照组(C组,n=69)。CL组在CPB停机后20 min,通过泵注硝酸甘油应用CLCVP将CVP降低至10 mmHg以下,直至手术结束,必要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65 mmHg。C组采用标准化麻醉管理。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术后12 h采集尿液标本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术后2 h采集尿液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浓度。使用CVP高于10、12、16、20 mmHg的累计时间和时间加权平均CVP评估静脉淤血。记录术后AKI发生情况、2期及以上AKI发生情况、肾脏替代治疗(CRRT)、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到达ICU时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AKICS)评分、住院死亡情况、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CPB后CL组CVP高于10、12、16、20 mmHg的累计时间明显缩短,时间加权平均CVP明显降低(P<0.05)。术后CL组发生AKI 9例(13.2%),C组15例(2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组发生2期及以上的AKI 1例(1.5%),C组2例(2.9%),C组有1例需行CRRT。与C组比较,CL组术后12 h KIM-1浓度和术后2 h NGAL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LCOS、AKICS评分、住院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肺转流心脏手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通过减轻静脉淤血,减少术后肾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控制性低中静脉压 静脉淤血 心肺转流 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心脏手术心肺转流期间血液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婷 刘晋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失血与输血量增加有关,异体输血可导致心脏手术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预后不佳。围术期血液保护对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缓解血源紧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肺转流在围术期血液保护实践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 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失血与输血量增加有关,异体输血可导致心脏手术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预后不佳。围术期血液保护对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缓解血源紧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肺转流在围术期血液保护实践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心肺转流(CPB)期间血液保护的灌注策略以及血制品输注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CPB医师在患儿心脏手术CPB期间输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脏手术 心肺转流 血液保护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中心静脉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6
作者 曾智贺 李林 +1 位作者 郑佳 肖昭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 目的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手麻系统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绘制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400例(34.9%)患者发生AKI。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明显增大(P<0.05),BMI、血清肌酐浓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注射胰岛素治疗比例、平均CVP、急性低血压发作比例明显升高(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低血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在完全调整人口统计学、术前合并症以及术中指标集用药等协变量后,术中平均CVP每升高1 mmHg,发生AKI的几率增加1.47倍(OR=1.47,95%CI 1.36~1.59,P<0.001)。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为10.11 mmHg,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中平均CVP≥10.11 mmHg的患者术后发生AKI的概率是术中平均CVP<10.11 mmHg患者的4.14倍。结论OPCABG术中平均CVP升高(≥10.11 mmHg)与术后AKI的较高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静脉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复张通气策略对心肺转流下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罗超 李威威 +2 位作者 郭松青 陈鑫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0-992,共3页
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麻醉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诱发的肺不张可能是导致患者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除肺不张本身会增加右心后负荷外,其导致的低氧血症还会诱发肺血管收缩,进而增加右... 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麻醉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诱发的肺不张可能是导致患者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除肺不张本身会增加右心后负荷外,其导致的低氧血症还会诱发肺血管收缩,进而增加右心室流出道阻力,造成右心功能受损。基于“心-肺交互”机制,右心每搏量的显著降低会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减小、左心室每搏量降低,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导致双室功能障碍[2]。肺复张(lung-recruitment,RM)已被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并显著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动物实验研究[4]表明,萎陷肺泡复张后可降低右心后负荷,进而改善右心功能,但目前尚无可靠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估RM是否会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RM通气策略是否会改善CPB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心室功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灌注 功能不全 通气策略 后负荷 低氧血症 复张 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下不停跳心脏手术对血浆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方能新 张健 +3 位作者 曾一平 钱梅 徐志荣 颜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比较心肺转流(CPB)下不停跳和停跳心脏手术对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 (CRP)及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的影 响。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分为两组:CPB下心脏不停跳... 目的 比较心肺转流(CPB)下不停跳和停跳心脏手术对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 (CRP)及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的影 响。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分为两组:CPB下心脏不停跳组(A组)和CPB下心脏停跳 组(B组);每组各10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基础,T0)、主动脉开放后5min(T1)、CPB停机后5min (T2)、术毕(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放免法定量测定TNF α、CRP、 IL 8和IL 10的血浆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相比较,CRP在T4~T5、IL 10在T3~T5增加显著, 而IL 8在T2~T4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和T0相比较,A组中CRP在T3~T5、IL 8在T3和IL 10在T2~T5增加显著;而B组中,CRP在T4~T5、IL 8在T2~T4和IL 10在T3~ T5增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时采用CPB下心脏不停跳技术,可 在围术期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方面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细胞因子 不停跳心肺转流 停跳心肺转流 脏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心肺转流期白细胞介素-10的释放与心肺转流炎症反应的关系
9
作者 李明强 曾邦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研究围心肺转流 (CPB)期血浆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和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1 5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 ,分别于术前、转流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 1 0min、2h、术后 8、2 4h取中心... 目的 研究围心肺转流 (CPB)期血浆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和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1 5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 ,分别于术前、转流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 1 0min、2h、术后 8、2 4h取中心静脉血标本 ,以ELISA法检测血浆IL 1 0水平 ,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血浆CRP水平。结果 血浆IL 1 0于主动脉开放后 1 0min开始显著升高 (P<0 0 1 ) ,并于开放后 2h达峰值 (P <0 0 1 ) ,术后 2 4h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CRP于术后 8h升至峰值 (P <0 0 1 )。以直线相关分析 ,CPB与IL 1 0峰值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r =0 6 0 ,P <0 0 1 )。结论 围CPB期 ,IL 1 0的释放呈一过性增加 ,并与CPB后炎性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提示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白细胞介素-10 释放 心肺转流 炎症反应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炳东 秦科 +2 位作者 黄海清 陈燕桦 周文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CPB)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B组转机前在预充液中加入长托宁3 mg,A组不用长托宁。体外循环转机 1...  目的 探讨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CPB)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B组转机前在预充液中加入长托宁3 mg,A组不用长托宁。体外循环转机 10 min后开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转机后 30 min分别抽动脉血测乳酸(BL)含量及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转机中尿量、中心温度(直肠温)复温时间。结果 B组BL较A组显著降低(P<0. 05);B组直肠温复温时间较A组显著减少(P<0. 05)。结论长托宁能较好地改善浅低温心不停跳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不停跳 浅低温 心肺转流 微循环功能 复温 体外循环 病人 直肠 动脉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对心肺转流后严重低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冬生 张转 +3 位作者 史宏伟 杨建军 孙建宏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对心肺转流(CPB)停机后严重低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10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停机后发生严重低血压时,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负荷量0.6U及维持量1~4U/h。记录切皮前(T1)、CPB停机后注射垂体后叶...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对心肺转流(CPB)停机后严重低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10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停机后发生严重低血压时,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负荷量0.6U及维持量1~4U/h。记录切皮前(T1)、CPB停机后注射垂体后叶素前(Tz)、注射垂体后叶素后5min(Ts)及术毕时(L)MAP、HR、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阻力(SVR)、心脏指数(CI)及每搏指数(SVI)。结果20例患者CPB停机后发生严重低血压。与T。时比较,T:时MAP及SVR显著降低(P〈0.01),HR增快(P〈O.01);与R时比较,L时MAP、SVR、CI及SVI显著升高(P〈O.05或P%0.01),T4时MAP与SVR均显著升高(P〈20.01)。结论垂体后叶素可改善CPB停机后严重低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对肺动脉压元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心肺转流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颖川 姜桢 +2 位作者 金翔华 罗江 郭克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尿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在心肺转流 (CPB)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用药组 (U组 )和对照组 (C组 )。分别于CPB前 5min及主动脉开放前 5min ,两次经肺动脉注入乌司他丁 6 0 0 0U/k... 目的 探讨尿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在心肺转流 (CPB)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用药组 (U组 )和对照组 (C组 )。分别于CPB前 5min及主动脉开放前 5min ,两次经肺动脉注入乌司他丁 6 0 0 0U/kg或等量生理盐水。并于CPB前、主动脉开放前 10min、主动脉开放后 30、6 0及 12 0min五个时段收集右心房血 (RA)和左心房血 (LA) ,测定其中性粒细胞计数、粘附分子CD18的表达、肿瘤细胞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白细胞介素 8(IL 8)含量。结果  (1)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主动脉开放后 ,U组明显低于C组 (P <0 0 5 ) ,C组LA显著低于RA(P <0 0 5 ) ,而U组LA仅略低于RA(P >0 0 5 ) ;(2 )CD18表达 :C组在主动脉开放前 10min即明显上调且下降慢 ,与CPB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U组在主动脉开放前10min稍有增加后迅速下降 ,与CPB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TNF α、IL 6和IL 8含量 :CPB开始后 ,C组明显增加 ,主动脉开放 30~ 6 0min达到高峰 ,12 0min仍维持较高水平 ;U组虽也明显升高 ,但开放后显著低于C组 (P <0 0 5 )。主动脉开放后 30及 6 0min ,C组LA显著低于RA(P <0 0 5 ) ,而U组LA与RA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肺转流 CPB 脏手术 损伤 中性粒细胞 尿蛋白酶抑制剂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K和St. Thomas液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长时间心肌缺血心肺转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正义 刘晋萍 +2 位作者 赵举 李波 龙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3-83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心肌保护液在患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St.Thomas液(T组,25ml/kg,每25~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ml/kg,4~6min灌注完毕,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3h复灌)... 目的比较两种心肌保护液在患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St.Thomas液(T组,25ml/kg,每25~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ml/kg,4~6min灌注完毕,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3h复灌),每组20例。观察患儿复苏情况,阻断前、停心肺转流(CPB)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及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自动复跳,H组术后心肌酶的变化明显小于T组(P<0.05或P<0.01)。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时间H组明显短于T组(P<0.05)。结论HTK液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单次灌注对于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St. Thomas液 肌保护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低温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袁素 石佳 +2 位作者 王古岩 李军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麻低温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C组)。在中心静脉置管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麻低温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C组)。在中心静脉置管后,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4μg·kg^-1·h^-1持续15min后调节维持剂量0.7μg·kg^-1·h^-1直到手术结束,C组用同样方案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时(T2)、CPB终止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HR、SBP、DBP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测定T1~T4、术后6h(T5)和术后24h(T6)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HR明显减慢,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与T1、T2时比较,T3~T6时两组CK-MB、cTnT、E浓度明显升高(P〈0.05),T3~T5时A组NE浓度明显下降(P〈0.05),T6时明显升高(P〈0.05)。T3~T6时A组CK-MB和cTnT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3~T5时A组E和NE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在围术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全麻低温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达到围术期心肌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肺转流 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瓣膜置换术患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全乐 滕金亮 +3 位作者 邢珍 崔国庆 王丽 王培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CPB)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完成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D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CPB)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完成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复温时(T2)、主动脉开放时(T3)、CPB后6h(T4)、24h(T5)采集颈内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蛋白和NSE含量。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S100β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在T5时恢复至T1时水平。与C组比较,T2~T4时D组S100β蛋白和NSE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CPB瓣膜置换术时血浆中S100蛋白和NSE的含量,减轻CPB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肺转流 S100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行心肺转流下心血管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秀华 卢家凯 +4 位作者 程卫平 卿恩明 赵丽云 王成彬 金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2,共3页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妊娠期实施心肺转流(CPB)下心血管手术的几率极低,但术后母婴死亡率较高。John等[2]报道1976年至2009年21...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妊娠期实施心肺转流(CPB)下心血管手术的几率极低,但术后母婴死亡率较高。John等[2]报道1976年至2009年21例孕妇在CPB下实施了心血管手术,是迄今为止单中心行孕产妇CPB下心血管手术病例数最多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手术 心肺转流 麻醉管理 母婴死亡率 血管疾病 剖宫产手术 麻醉诱导 人工二尖瓣 气管插管 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浆炎性反应介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一平 方能新 +3 位作者 张健 钱梅 徐志荣 夏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肺转流 (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C 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将择期心脏手术患者 2 4例分为两组 ,一组为...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肺转流 (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C 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将择期心脏手术患者 2 4例分为两组 ,一组为芬太尼 0 0 2 5mg/kg组 (A组 ) ,另一组为芬太尼 0 0 1mg/kg组 (B组 ) ,每组 12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 (基础 ,T0 )、主动脉开放后 (T1)、CPB停机后 (T2 )、术毕 (T3 )、术后 2 4h(T4)、术后 4 8h(T5)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 ,采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CRP、TNF α、IL 8和IL 10的血浆水平。结果 A组和B组TNF α在T0 、T1、T2 、T3 、T4、T5血浆浓度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RP在T4时 ,A组高于B组 (P <0 0 5 )。IL 8血浆浓度在T0时A组值高于B组 (P <0 0 5 )。IL 10在T0 、T1,B组高于A组 (P <0 0 5 )。两组TNF α其他时点与T0 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RP在两组中T4、T5与T0 相比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IL 8在A组除T1外各个时点与T0 比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在B组中除T5外各个时点值与T0 相比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IL 10在A组中 ,各时点与T0 相比较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在B组中除T5外其他各时点血浆浓度值与T0 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心肺转流 脏手术 围术期 CPB 血浆 炎性反应 介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脏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宗滨 胡振快 +3 位作者 谭冠先 李英英 秦科 黄艺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 2 7例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 (VSD)和二尖瓣置换 (MVR)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G1、G2 和G3 三组 ,每组 9例 ,施以不同剂量的芬太尼 :G1组 ,10 μg/kg...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 2 7例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 (VSD)和二尖瓣置换 (MVR)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G1、G2 和G3 三组 ,每组 9例 ,施以不同剂量的芬太尼 :G1组 ,10 μg/kg ;G2 组 ,30 μg/kg ;G3 组 ,5 0 μg/kg。术中监测循环功能及血糖等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ACTH)、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和皮质醇的含量。结果 HR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MAP在转流中最低 ,各时点的MAP值均低于麻醉前 (P <0 0 5 ) ;三组病人的血糖、ACTH、AⅡ和皮质醇在麻醉后持续升高 ,转流中、停机后和关胸后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5 ) ;麻醉后同一时点三组数值以G1组最高 ,G3 组最低 ,且G1组与G2 组、G1组与G3 组的ACTH、AⅡ和皮质醇值比较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G2 组与G3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以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芬太尼 不停跳心肺转流脏手术 应激反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对大鼠血浆和肺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常田 申翼 +3 位作者 钱雅君 王春战 李德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与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急性肺损伤有关。文中探讨MMP-9血浆浓度在大鼠CPB前后的变化及肺内表达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肺转流组,心肺转...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与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急性肺损伤有关。文中探讨MMP-9血浆浓度在大鼠CPB前后的变化及肺内表达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肺转流组,心肺转流组分别于转流结束即刻、结束后2h和6h各时间点取血和肺组织,对照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取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MMP-9浓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 CPB后血浆MMP-9浓度较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PB后肺内MMP-9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PB可以引起大鼠肺内MMP-9表达增强,血液中MMP-9释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肺转流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心肺转流心脏瓣膜手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俊杰 李曼 +2 位作者 曹亚楠 代思思 王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42例,男68例,女74例,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42例,男68例,女74例,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麻组(C组,n=69)和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双侧TPVB组(P组,n=73)。记录麻醉前、术中、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舒芬太尼总用量、苏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C组比较,P组麻醉过程中心率、血压更为稳定,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减少[(130.6±5.0)μg vs(202.8±7.4)μg,P<0.01],患者苏醒时间[(241.0±15.8)min vs(417.6±38.9)min,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66.0±22.9)min vs(657.8±49.4)min,P<0.05]及ICU停留时间[(22.1±1.0)h vs(34.1±3.6)h,P<0.05]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72 360±1 565)元vs(78 420±2 094)元,(P<0.05)]。结论全麻复合TPVB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麻,有利于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用量,并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心肺转流 脏手术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