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和静态肺功能用于COPD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疗效评定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巍 李燕芹 +3 位作者 张星宇 陈怡 归茜 秦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比较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和静态肺功能(PFT)评定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患者疗效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初诊的COPD患者,给予为期2周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给予CPET和PFT检查,记录检查中的一些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比较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和静态肺功能(PFT)评定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患者疗效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初诊的COPD患者,给予为期2周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给予CPET和PFT检查,记录检查中的一些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PFT参数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无显著差异,深吸气量(IC)有显著差异。治疗后CPET参数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摄氧量(VO2max)明显增加,而最大运动负荷时Borg呼吸困难评分有显著下降。△IC与△Wmax、△VO2max呈显著正相关;与△Borg scal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PET中Wmax、VO2max、Borg Scale呼吸困难评分可以作为支气管扩张剂对COPD患者治疗疗效评定首选的方法。PFT中IC可部分替代CPET中相应参数来进行对COPD患者治疗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 静态功能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汉 聂秀红 +1 位作者 任魁 韩砚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与静态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踏车下的负荷递增的运动心肺功能和静态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组最大耗氧量(VO2max)、... 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与静态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踏车下的负荷递增的运动心肺功能和静态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组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通气量(VEmax)、通气储备(B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最大做功(Wmax)、氧脉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组VO2max、AT、VEmax、BR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值流量(PEF)呈正相关(P<0.05),与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无相关(P>0.05)。结论运动心肺功能参数与静态肺功能参数呈相关关系,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用于COPD患者早期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 运动功能试验(CPET) 功能检查(PFT)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成年人在完成运动负荷试验时的心肺功能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国 太田寿城 +2 位作者 高田和子 田火田泉 宫下充正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9-91,共3页
探讨不同性别各年龄段普通成年人在运动至“力竭”时的心肺功能变化的特点 ,并就心率、运动时间等指标与运动至“力竭”时吸氧量的关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各项测试指标分布均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年龄特征 ;运动时间、心率、工作能力、吸氧... 探讨不同性别各年龄段普通成年人在运动至“力竭”时的心肺功能变化的特点 ,并就心率、运动时间等指标与运动至“力竭”时吸氧量的关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各项测试指标分布均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年龄特征 ;运动时间、心率、工作能力、吸氧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男性在运动时间、工作能力、吸氧量等指标上高于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成年人 运动负荷试验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由高分辨CT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进行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3,共3页
评估高分辨CT(HRCT)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早期的诊断价值.26例IPF患者分为早期组和非早期组,分别行HRCT扫描.两组IPF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IPF早期组HR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肺小叶内间质... 评估高分辨CT(HRCT)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早期的诊断价值.26例IPF患者分为早期组和非早期组,分别行HRCT扫描.两组IPF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IPF早期组HR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肺小叶内间质增厚;非早期组主要表现为肺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胸膜下弧线影、蜂窝肺.运动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对照组、IPF早期组、IPF非早期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HRCT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IPF的早期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纤维化 早期诊断 高分辨CT 运动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对户外体育锻炼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晓莉 宋宪强 乔德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户外体育锻炼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人群为实验组(EG),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每组15人...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户外体育锻炼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人群为实验组(EG),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每组15人。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系统对受试者不同状态心肺功能水平进行测试。结果:安静状态EG组HR显著低于CG1组和CG2组,而肺活量和舒张压显著高于CG1组和CG2组(P<0.01,P<0.05)。AT时,CG1组VO2、VO2/kg、O2P(氧脉搏)、METs(代谢当量)均显著低于CG2组(P<0.01,P<0.05)。VO2max时,EG组和CG1组VO2max、VO2max/kg、O2P、METs均显著低于CG2组(P<0.05,P<0.01)、氧通气当量显著高于CG2组(P<0.05)。结论:大气污染给人体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能力均带来不良影响,且大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呼吸系统的危害明显大于普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体育锻炼人群 功能 运动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