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性惊厥患儿心肌酶学变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勍 马亚萍 金春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酶学变化 心肌损伤 惊厥患儿 热性惊厥 心肌酶学改变 患病率 敏感性 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心经、小肠经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美启 周逸平 +3 位作者 汪克明 胡玲 王月兰 陈业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6期572-57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小肠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影响,以验证心经与小肠经的表里经关系。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降支结扎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刺激心经“神门-通里”或小肠经“养老-支正”段,并电针刺激肺...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小肠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影响,以验证心经与小肠经的表里经关系。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降支结扎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刺激心经“神门-通里”或小肠经“养老-支正”段,并电针刺激肺经“太渊-列缺”段作为对照,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变化情况。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经组、心经组和小肠经组大鼠心电图异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模型组、肺经组、心经组和小肠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率下降明显(P<0.05),心经组和小肠经组大鼠心率恢复也较明显(P<0.05)。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K和LDH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经组和小肠经组CK和LDH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与肺经组比较,心经组和小肠经组CK和LDH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电针心经、小肠经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ECG,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和LDH活性水平,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急性心肌缺血 心电图 心肌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何芳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9期891-892,共2页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诊之一,对其毒理及救治已有较深的研究,而对心肌酶学变化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测及其临床关系的探讨。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有机磷 心肌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 王文 于维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中毒患者 心电图 心肌酶学变化 急性 1998~2002年 心肌酶学检查 血红蛋白测定 结果报告 临床表现 急诊入院 工业性 中毒史 入院后 治疗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升高8例
5
作者 唐秀媚 付毅萍 胡建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5期28-28,共1页
临床资料 重症中暑 例1:45岁,出现全身痉挛,恶心,呕吐,高热(T39.2℃),精神恍惚。血压正常,病理征阴性。心电图示ST段水平压低,T波低平。心肌酶检查:肌酸激酶(CK)430U/L(正常参考值190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57U/L(正常... 临床资料 重症中暑 例1:45岁,出现全身痉挛,恶心,呕吐,高热(T39.2℃),精神恍惚。血压正常,病理征阴性。心电图示ST段水平压低,T波低平。心肌酶检查:肌酸激酶(CK)430U/L(正常参考值190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57U/L(正常参考值25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学升高 心肌梗死患者 肌酸激同功 正常参考值 心肌检查 临床资料 重症中暑 血压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源性患者心肌酶学增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裴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9期970-971,共2页
作者选自本院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收治较典型的非心源性患者心肌酶水平增高的临床资料。心肌酶学检测试剂盒为宁波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检测肌酸激酶(CK)正常参考值0~175I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正常参考值0—25U... 作者选自本院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收治较典型的非心源性患者心肌酶水平增高的临床资料。心肌酶学检测试剂盒为宁波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检测肌酸激酶(CK)正常参考值0~175I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正常参考值0—2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参考值0—50U/L,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120—230I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学增高 非心源性 患者 肌酸激同功 原因分 正常参考值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丙氨酸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针对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实施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针对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实施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学、血脂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对照组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Ⅰ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心肌酶学表现,延缓甚至逆转心室重构,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肌酶学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心肌酶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史丽霞 《北方药学》 2018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酚妥拉明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酚妥拉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巴胺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心肌酶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的78.72%高(P<0.05);治疗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LDH、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应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效果显著,心肌酶指标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酚妥拉明 重症肺炎 心衰 心肌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CTnI、MB和心肌酶学在评价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8期849-850,共2页
目的探讨人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心肌酶学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CTn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联合检测,CTnI、MB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采用日本O... 目的探讨人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心肌酶学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CTn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联合检测,CTnI、MB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采用日本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在检测的80例ACS患者血清中CTnI增高66例,MB增高46例,CK—MB增高42例,而健康体检组三项检测均正常。结论联合检测CTnI、MB、CK—MB水平,可提高ACS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NI 联合检测 心肌损伤 心肌酶学 MB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肌酸激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改变
10
作者 康兴华 王存华 刘连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心肌酶学 心电图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例急性胰腺炎心肌酶谱变化分析
11
作者 陈世奇 《内科》 2011年第6期566-567,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发病时心肌酶学的变化,探讨其对AP预后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肌酸磷酸肌酶(C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羟酶(LDH)、...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发病时心肌酶学的变化,探讨其对AP预后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肌酸磷酸肌酶(C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羟酶(LDH)、α-羟酸脱氢酶(HBD)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结果急性胰腺炎轻症组与重症组的心肌酶指标均升高,重症组较轻症组升高明显。结论 AP患者有心肌酶的改变,其中以重症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学 急性胰腺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喉炎血清心肌酶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红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12例,于入院24h内抽取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谷草转氨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结果 ...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12例,于入院24h内抽取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谷草转氨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结果 AST、CK、CK-MB、LDH活性的改变与急性感染性喉炎喉梗阻的程度呈正相关,其中CK、CK-MB值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心肌损伤的指标,动态测定,可了解心肌损伤程度,指导治疗,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性喉炎 心肌酶学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13
作者 封成芳 赵季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18期23-23,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伴心肌损害的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与HIE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20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的血清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伴心肌损害的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与HIE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20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的血清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心肌酶4项变化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0.01),病人于出生后12小时内出现心肌酶谱变化。结论:常规检测心肌酶对HIE伴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参考价值,出生后12小时内即可监测心肌酶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损害 心肌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黄芪、刺五加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前后心肌酶、免疫及甲状腺素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海英 张勇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刺五加与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前后心肌酶、免疫功能、甲状腺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入院时和治疗10天后测定心肌酶谱(酶法),免疫功能(球脂单项扩散法,桥联酶标法),甲状腺素...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刺五加与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前后心肌酶、免疫功能、甲状腺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入院时和治疗10天后测定心肌酶谱(酶法),免疫功能(球脂单项扩散法,桥联酶标法),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治疗分中西医两组,统计学处理采用t和X^2检验。结果心肌酶住院时急剧增加,10天后基本恢复正常,P<0.005,入院时免疫功能下降,10天后基本恢复正常,P<0.05~0,01,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比较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积极有效治疗后,心肌酶谱、免疫功能、甲状腺素均可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优于西药组,且价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心肌/ 心肌炎/免疫 1 6-二磷酸果糖/治疗应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 甲状腺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挫伤的诊治体会(附47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鹏 吴俊峰 梁雯 《现代医院》 2005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挫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 999年1月~2 0 0 4年3月收治的4 7例心肌挫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心肌挫伤病例4 7例,占同期胸部闭合性损伤的1 3. 9%(47/338例) ,其中心电图异常35例(74 . 5 %) ,血清... 目的 探讨心肌挫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 999年1月~2 0 0 4年3月收治的4 7例心肌挫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心肌挫伤病例4 7例,占同期胸部闭合性损伤的1 3. 9%(47/338例) ,其中心电图异常35例(74 . 5 %) ,血清心肌酶学检查(CK及CKMB)升高4 2例(89. 4%)。4 7例心肌挫伤病例中治愈4 4例(93 .6 %) ,死亡3例(6 . 4%)。结论 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检查能够可靠诊断心肌挫伤,心肌挫伤的早期诊治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挫伤 诊治体会 2004年3月 胸部闭合性损伤 心肌酶学检查 诊断与治疗 1999年 回顾性分析 心电图异常 心肌检查 治疗效果 早期诊治 伤患者 死亡率 发生率 并发症 病例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心肌梗死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鹏 王红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2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不典型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无典型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 心前区疼痛 心肌酶学 患者表现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溶栓治疗(二)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俭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治疗 ST段抬高 初步诊断 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酶学 再灌注治疗 缺血性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心肌炎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刘薇 王亚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QT离散度 小儿心肌 临床意义 疑似心肌 QTD变化 临床诊断 心肌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阳救逆汤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张丽 范树虹 袁玉丰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回阳救逆汤治疗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泰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IC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回阳救逆... 目的:观察分析回阳救逆汤治疗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泰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IC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回阳救逆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d、5 d及7 d后,治疗组的血清IL-6、CRP、PCT、CK-MB、cTnI、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0)、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I)、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d、5 d及7 d后,治疗组的SV、LVEF、C0、CI、SVR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回阳救逆汤可改善SIC患者的心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 回阳救逆汤 炎性指标 心肌酶学指标 心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停跳液与晶体停跳液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心肌保护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长春 姬尚义 +3 位作者 计乐群 刘志红 刘希伶 胡应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血液停跳液和晶体停跳液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探讨损伤心肌恢复的指标。方法将53例择期手术的CAD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停跳液组(B-CAD)和晶体停跳液组(C-CAD)。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取静脉... 目的比较血液停跳液和晶体停跳液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探讨损伤心肌恢复的指标。方法将53例择期手术的CAD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停跳液组(B-CAD)和晶体停跳液组(C-CAD)。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M(BCK,CK-MB)、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1LDH,LDH-1)。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心肌酶释放达到高峰(P<0.05),术后3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的CKMB已恢复到正常值,C-CAD组的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的其他心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继续恢复,两组的CK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两组的LDH和LDH-1在术后5d和术后8d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1d、3dB-CAD的LDH和LDH-1以及术后5dB-CAD的LDH均明显高于C-CAD的测定值(P<0.05),两组间其他心肌酶值在不同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术前心肌酶的值对术后心肌酶值进行校正后,两组间心肌酶的释放在术后各个测定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肌酶的释放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CCT和ECC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心肌酶的释放来判断,血液停跳液并不优于晶体停跳液对CAD的心肌保护效果。要判断心肌损伤的恢复,应以LDH和LDH-1的恢复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麻痹液 心肌/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