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肥厚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辰庚 兰闻禹 +5 位作者 赵鑫宇 张红 杨世伟 杨添淞 冯楚文 李书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28-31,60,共5页
心肌肥厚作为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迄今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手段遏制其发生、发展。无论何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肥厚,针灸临床均选用“内关”作为重要腧穴处方,但其背后机制仍有待探索。本文通过梳理近年针刺单穴“内关”治疗心肌肥... 心肌肥厚作为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迄今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手段遏制其发生、发展。无论何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肥厚,针灸临床均选用“内关”作为重要腧穴处方,但其背后机制仍有待探索。本文通过梳理近年针刺单穴“内关”治疗心肌肥厚的文献,发现针刺“内关”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改善心肌超微结构、调节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压,减轻心肌纤维化、控制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善心肌肥厚对心功能的影响。本文为深入探讨针刺“内关”治疗心肌肥厚的机制研究提供有效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针刺 “内关”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灌胃对压力负荷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向梅 许蓓 +1 位作者 王晓玲 张利芸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虾青素灌胃对压力负荷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虾青素组、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每组6只。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均采用... 目的观察虾青素灌胃对压力负荷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虾青素组、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每组6只。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均采用胸主动脉缩窄术诱导建立压力负荷导致左心室心肌肥厚小鼠模型,假手术组、假手术+虾青素组不结扎胸主动脉;术后第1天,假手术+虾青素组和心肌肥厚+虾青素组每日给予虾青素15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心肌肥厚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处死后称取并计算小鼠心脏质量与体质量比值(HW/BW)、心脏质量与胫骨长度比值(HW/TL);取各组小鼠心肌组织,HE和天狼猩红染色后观察肥厚和纤维化情况,计算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利尿钠肽(ANP)、心肌β异构体(β-MHC)、Ⅰ型胶原纤维(Collα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及假手术+虾青素组小鼠心肌结构排列整齐,无明显纤维化;心肌肥厚组和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小鼠心脏体积增大、纤维化程度明显,且心肌肥厚组变化更明显。与假手术组及假手术+虾青素组比较,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小鼠HW/BW、HW/TL、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均升高,心肌组织ANP、β-MHC、Collα1、CTGF mRNA相对表达量及MDA表达均升高,心肌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SOD活性均降低,且心肌肥厚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虾青素可减轻压力负荷导致的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而减轻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miRNA在左心室心肌肥厚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张凯宇 李渊 +3 位作者 胥婧祎 钱步云 孙康云 王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95-70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表达差异microRNA(miRNA)在左心室心肌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揭示可能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4例LVH患者和4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样本中进行miRNA测序,并在25...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表达差异microRNA(miRNA)在左心室心肌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揭示可能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4例LVH患者和4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样本中进行miRNA测序,并在25例健康志愿者和35例LVH患者血浆样本中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通过预测差异性miRNA的靶基因、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别进行分析,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估miRNA对LVH的诊断价值。结果共鉴定出945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1个显著上调,9个显著下调。经qRT-PCR验证,hsa-miR-942-5p和hsa-miR-184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hsa-miR-942-5p的AUC^(ROC)为0.6946,hsa-miR-184的AUC^(ROC)为0.880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衰老、鞘脂代谢、TGF-β信号通路、p53、糖尿病代谢相关通路。结论LVH患者血浆样本中hsa-miR-942-5p和hsa-miR-18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提示其具有良好的诊断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左心室心肌肥厚 高通量测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减轻压力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厚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晓玲 黄毅 +4 位作者 陈丽 黄明月 曹旭东 陈军 陈小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目的观察藏红花素(crocin,Cro)对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主动脉缩窄(TAC)组、Cro+TAC组和Cro+Nrf2抑制剂ML385+TAC组。采用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sham组... 目的观察藏红花素(crocin,Cro)对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主动脉缩窄(TAC)组、Cro+TAC组和Cro+Nrf2抑制剂ML385+TAC组。采用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sham组和TAC组术后用生理盐水灌胃,Cro+TAC组术后用Cro(40 mg/kg)灌胃,Cro+ML385+TAC组术后用Cro(40 mg/kg)灌胃,同时腹腔注射ML385(30 mg/kg),持续4周。检测心脏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心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心脏/体质量比值(HW/BW),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房钠尿肽(ANP)和脑钠肽(BNP)的mRNA水平,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观察心肌横截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ELISA检测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SOD2、gp91^(phox)、Nrf2和HO-1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TAC组LVEF和LVFS降低(P<0.05),IVST增加(P<0.05),HW/BW值、ANP和BNP mRNA水平以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P<0.05),纤维化程度和MDA含量增加(P<0.05),SOD活性降低(P<0.05),SOD2、Nrf2和HO-1表达降低(P<0.01),gp91^(phox)表达增加(P<0.01)。与TAC组相比,Cro+TAC组LVEF和LVFS增加(P<0.05),IVST降低(P<0.05),HW/BW值、ANP和BNP mRNA水平以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小(P<0.05),纤维化程度和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加(P<0.05),SOD2、Nrf2和HO-1表达升高(P<0.01),gp91^(phox)表达降低(P<0.01)。与Cro+TAC组相比,Cro+ML385+TAC组LVEF和LVFS降低(P<0.05),IVST增加(P<0.05),HW/BW值、ANP和BNP mRNA水平以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P<0.05),纤维化程度和MDA含量增加(P<0.05),SOD活性降低(P<0.05),SOD2、Nrf2和HO-1表达降低(P<0.01),gp91^(phox)表达增加(P<0.01)。结论Cro通过上调Nrf2/HO-1信号抑制心肌纤维化和氧化应激改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Nrf2/HO-1信号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福俤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铁死亡激活的焦亡信号在促进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67,共1页
2024年9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王福俤教授、傅国胜教授、闵军霞教授合作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ferroptosis-triggered pyroptotic signaling in heart f... 2024年9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王福俤教授、傅国胜教授、闵军霞教授合作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ferroptosis-triggered pyroptotic signaling in heart failure”的论文(DOI:10.1038/s41392-024-01962-6)。该研究发现心脏在压力超负荷下发生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ACSL4)依赖性铁死亡可激活焦亡信号,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提示铁死亡和焦亡这两种细胞死亡信号因果串联激活是心力衰竭的关键机制。研究揭示了心肌脂肪酸代谢和铁死亡诱发压力超负荷型心力衰竭的关键机制以及铁死亡激活的焦亡信号在促进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进展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浙江大学医学院 焦亡 潜在作用 心肌肥厚 脂肪酸代谢 铁死亡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许晓乐 季晖 +2 位作者 谷舒怡 黄秋菊 陈艳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考察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肥厚模型,以黄芪甲苷(40,80mg/kg)和阳性对照普萘洛尔(40mg/kg)灌胃给药,测量小鼠心脏重量指数和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 目的:考察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肥厚模型,以黄芪甲苷(40,80mg/kg)和阳性对照普萘洛尔(40mg/kg)灌胃给药,测量小鼠心脏重量指数和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力,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a)和受磷蛋白(PLB)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组心脏重量指数、心肌Hyp含量、血清LDH和CK水平显著升高,心肌SOD活性下降,心肌MDA含量增加,SERCA2amRNA表达显著减少,PLB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异丙肾上腺素组相比,黄芪甲苷降低心脏重量指数和心肌Hyp含量,降低血清LDH和CK水平,增加心肌SOD活性,降低心肌MDA含量,上调SERCA2amRNA表达。结论: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增加SERCA2a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肌浆网钙泵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明 张军 +1 位作者 陈燕 王友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 ,并观察经依那普利 (10mg/kg·d-1 )和丹参 (5,10g/kg·d-1 )治疗后 ,对小鼠的左心室重量 ,组织形态 ,血清、心、... 目的 :探讨丹参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 ,并观察经依那普利 (10mg/kg·d-1 )和丹参 (5,10g/kg·d-1 )治疗后 ,对小鼠的左心室重量 ,组织形态 ,血清、心、肾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ACE)活性、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羟脯氨酸 (Hyp)含量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心脏重量增加 ,出现纤维化病变 ,心、肾中的ACE活性增高 ,NO含量减少 ,而依那普利组和丹参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病变减轻 ,心、肾中的ACE含量降低 ,丹参高低剂量组在血清中的NO含量显著增高 ;结论 :丹参有良好的抗心脏纤维化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CE和增加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心肌肥厚 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一氧化氮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静 王秋娟 +1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L-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L-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组化合物Ⅰb可以逆转L-甲状腺素所致大鼠的心肌肥厚,心脏重量系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ATP酶活力降低,血清CK和LDH活力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线粒体、肌纤维结构改善。结论:化合物Ⅰb可以抑制L-甲状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各种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L-甲状腺素 心肌肥厚 AT1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致心肌肥厚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晓静 崔长琮 +2 位作者 张海柱 刘健 杜克莘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2期891-893,共3页
目的 :探讨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及致心肌肥厚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缩窄制作豚鼠CHF模型 (模型组 ,n =1 3) ,与对照组 (n =1 0 )同室饲养。 6周后观察以下指标 :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双心室重量与体重比... 目的 :探讨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及致心肌肥厚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缩窄制作豚鼠CHF模型 (模型组 ,n =1 3) ,与对照组 (n =1 0 )同室饲养。 6周后观察以下指标 :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双心室重量与体重比值及室壁厚度。 结果 :模型组中 ,1只豚鼠死亡。未出现呼吸困难 4只中 :左心室舒张末压轻度增高 ,但无显著差异 ;双心室重量与体重比值增高。合并呼吸困难的 8只中 ,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增高 ,双心室重量与体重比值增高 ,室壁厚度增加。 结论 :升主动脉缩窄 6周 ,豚鼠CHF及致心肌肥厚的动物模型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升主动脉缩窄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去势后大鼠心肌肥厚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卉 王继厂 +2 位作者 施睿臻 钟晓华 李庆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Enalapril)和厄贝沙坦(Irbesartan)对去势后大鼠心肌肥厚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1周行腹主动脉缩窄术(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Enalapril)和厄贝沙坦(Irbesartan)对去势后大鼠心肌肥厚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1周行腹主动脉缩窄术(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后3d,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假OVX+AAC组、OVX+AAC+NS组、OVX+AAC+雌二醇组、OVX+AAC+依那普利组、OVX+AAC+厄贝沙坦组。连续给药25d,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eartmass index,H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匀浆NO、总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水平。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OVX+AAC+NS组和OVX+AAC+雌二醇组的LVMI和HMI增大(P<0.05);与OVX+AAC+NS组比较,OVX+AAC+依那普利组和OVX+AAC+厄贝沙坦组的LVMI和HMI显著降低(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OVX+AAC+NS组的心肌总NOS、cNOS水平降低,而心肌iNOS水平升高(P<0.05);与OVX+AAC+NS组比较,OVX+AAC+依那普利组和OVX+AAC+厄贝沙坦组可提高心肌组织NO含量,升高总NOS、cNOS水平,降低iNOS水平(P<0.05)。③心肌组织NO和NO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4,P<0.01)。结论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可通过调节心肌NOS水平和NO含量,对去势大鼠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厄贝沙坦 去势 心肌肥厚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实验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史君 王静 +3 位作者 王星 孙艳宏 范晓梅 纳仁高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心肌肥厚大鼠血清和心肌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心肌肥厚组(OG)和假手术组(CG),每组10只。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心肌肥厚大鼠血清和心肌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心肌肥厚组(OG)和假手术组(CG),每组10只。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手术后按要求饲养8周后处死,采血并取心肌标本。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6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肥厚组血清中TNF-α、IL-6含量增加(P<0.05);心肌中TNF-α、IL-6 mRNA表达增多(P<0.05)。结论TNF-α、IL-6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肥厚中磷酸化磷脂酞肌醇3-激酶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穆灵敏 闫晓晓 +5 位作者 张光谋 郭志坤 马贵州 冀艳 王文锋 殷国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中磷酸化磷脂酞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为探讨大鼠心肌肥厚中心肌纤维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和改善心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中磷酸化磷脂酞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为探讨大鼠心肌肥厚中心肌纤维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和改善心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肥厚模型;取心肌组织,常规石蜡切片,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免疫荧光显色,检测p-PI3K和p-Akt的表达及分布.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p-PI3K和p-Akt的表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实验组的心肌肥厚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心肌细胞较对照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变大,细胞间距变大,细胞间纤维细胞增多,呈现区域性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实验组心肌组织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较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检测实验组心肌组织p-PI3K和p-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结论: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在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磷脂酞肌醇3-激酶 磷酸化蛋白激酶B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收缩压和心重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悦 张光涛 +3 位作者 汤晓萌 王迎春 刘玉琴 史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从心血管压力负荷增加到心肌肥厚形成的全过程中收缩压和心重指数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腹主动脉缩窄组,每组各40只。两组大鼠分别随机分配到4个时间点(术后3 d、1周、2周和4周),各10只。... 目的探讨从心血管压力负荷增加到心肌肥厚形成的全过程中收缩压和心重指数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腹主动脉缩窄组,每组各40只。两组大鼠分别随机分配到4个时间点(术后3 d、1周、2周和4周),各10只。参照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大鼠收缩压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测定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电子天平称量左心室重和体重,随后计算心重指数(LVW/BW)。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腹主动脉缩窄组术后3 d时,即表现出收缩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收缩压继续升高,心重指数开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收缩压和心重指数继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造模1周时开始出现心肌肥厚,模型在4周时比较稳定,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模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腹主动脉缩窄术 收缩压 心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S对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及p-ERK1/2、MK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乐 冯俊 +3 位作者 严丽 梁黔生 李树生 郑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 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 KP-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 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 KP-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W esternb lot法测定p-ERK 1/2、M KP-1表达。结果STS能显著降低A 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蛋白合成速率的上升;对p-ERK 1/2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同时上调M KP-1表达。结论STS可以抑制A 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与上调M KP-1表达,降低p-ERK 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 A磺酸钠 心肌肥厚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oxiredoxin Ⅲ在大鼠超负荷心肌肥厚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切 米立国 +3 位作者 王素玲 孟宪敏 王来元 张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Ⅲ(PrxⅢ)在大鼠超负荷心肌肥厚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实施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分别于术后24h,2、4、6周,测定血液动力...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Ⅲ(PrxⅢ)在大鼠超负荷心肌肥厚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实施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分别于术后24h,2、4、6周,测定血液动力学变化;称量心体质量;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左心室的组织变化;提取左心室RNA,RT-PCR分析PrxⅢ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24h两组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形态无明显变化。术后2、4、6周时,模型组大鼠的SBP、DBP、LVSP、LVED及左心室体质量指数逐渐增加,心肌纤维逐渐增粗,线粒体逐渐增多,肌节增长。术后24h PrxⅢ的表达稍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2周时则明显降低,4周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对照,6周时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结论:PrxⅢ mRNA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即在心肌肥厚中早期表达降低,而在心肌肥厚形成后表达明显升高,表明PrxⅢ参与了超负荷心肌肥厚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IREDOXIN 心肌肥厚模型 活性氧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干预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与血中某些活性因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海燕 朱健华 +2 位作者 顾勇 钮红音 吴伟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比较缬沙坦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是否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是否更为有益 ,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79例伴有左室肥厚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缬沙坦组 ,缬沙坦80~ 16 0mgqd ;卡托普利组 ,卡... 目的 比较缬沙坦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是否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是否更为有益 ,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79例伴有左室肥厚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缬沙坦组 ,缬沙坦80~ 16 0mgqd ;卡托普利组 ,卡托普利 2 5~ 5 0mgbid ;卡托普利 +缬沙坦组 ,卡托普利 12 .5~ 2 5mgbid +缬沙坦4 0~80mgqd。治疗期为 8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观测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相关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比 (VE/V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等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另对各治疗组每组 6例患者 ,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反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但未达正常。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动态观察卡托普利组AngⅡ及Ald先下降 ,后出现“逃逸”现象 ,但此后血清PⅠCP、PⅢNP及超声心动图改变仍继续好转。结论 ①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单用或联用均能抑制和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与纤维化 ,改善舒张功能 ;②缬沙坦组短期治疗的益处未见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未见明显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卡托普利 干预 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 活性因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静 王秋娟 +1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考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每日以20,10和5mg/kg的剂量递减皮下注射,再以3mg/kg的剂量维持皮下注射7d,第7天开始尾静脉注射化合物Ⅰb。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丙二醛(M... 目的:考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每日以20,10和5mg/kg的剂量递减皮下注射,再以3mg/kg的剂量维持皮下注射7d,第7天开始尾静脉注射化合物Ⅰb。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及组织学变化。结果:3mg/kg组可以逆转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心脏重量系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血清LDH活力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线粒体和肌纤维结构改善。结论:化合物Ⅰb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各种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Ⅰb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AT1受体桔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激酶的表达及活化在不同年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朝阳 刘忠 +1 位作者 朱建华 李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42-54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 taneously hypertens ive rat,SHR)心室肌组织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x trace llu lar s igna l-regu lated k inases,ERK s)的表达及活化与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W istar K yoto(W KY)大鼠...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 taneously hypertens ive rat,SHR)心室肌组织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x trace llu lar s igna l-regu lated k inases,ERK s)的表达及活化与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W istar K yoto(W KY)大鼠作对照,SHR和W KY大鼠按年龄分为5周、8周、14周和24周各4组,以左心室质量与体重的比值反映心肌肥厚的程度;采用W estern b lot方法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基础表达ERK(basa l ERK,b-ERK)和磷酸化ERK(phosphory lated-ERK,p-ERK)的水平。结果:①与相同周龄W KY大鼠比较,SHR自8周龄起血压明显升高(P<0.001),14周后心肌肥厚指数明显增加(P<0.01)。②各年龄组SHR与相同周龄W KY大鼠b-ERK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5周龄SHR p-ERK水平与同龄W KY大鼠无差异,8到24周SHR大鼠p-ERK水平明显高于同龄W KY大鼠(P<0.01)。④心肌肥厚指数与b-ERK量无明显相关性,与p-ERK量呈正相关。结论:在SHR大鼠心肌肥厚形成中,心肌组织b-ERK没有增加,p-ERK水平增高,ERK活性增加参与高血压心肌肥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类/分析 疾病模型 动物 心肌 肥大性 细胞外调节激酶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mRNA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中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文 孙胜利 +2 位作者 凌树森 王自正 戴德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与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 ( AT1)亚型 AT1a、AT1b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建立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 ,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方法 ,测定肥厚心室肌中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两个亚型...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与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 ( AT1)亚型 AT1a、AT1b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建立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 ,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方法 ,测定肥厚心室肌中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两个亚型 AT1a、AT1b的 m RNA含量。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肥厚心肌中血管紧张素 受体两个亚型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 ( P>0 .0 5 )。 结论 :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下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亚型AT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 甲状腺素 MRNA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建立大鼠心肌肥厚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穆灵敏 王文锋 +2 位作者 李颖红 郭志坤 张光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90-4990,4998,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的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试验组(10只)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计算2组大鼠HW/BW、LVW/BW;观察2组大鼠心脏的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的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试验组(10只)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计算2组大鼠HW/BW、LVW/BW;观察2组大鼠心脏的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总抗氧化能力、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及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的HW/BW、LVW/BW均明显升高;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变大,细胞间质增多,细胞间距变大;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及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成功,该方法技术简便,容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肥厚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