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休克心肌细胞损害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萍 刘少华 +1 位作者 许戟 徐鑫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55-657,共3页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心肌细胞损伤情况 ,探讨其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8只杂种犬于 2 0分钟内持续静脉注入内毒素 2 5 0 μg/kg ,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插肺动脉导管测定休克前和休克后 1小时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 (LVSWI) ;同时用...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心肌细胞损伤情况 ,探讨其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8只杂种犬于 2 0分钟内持续静脉注入内毒素 2 5 0 μg/kg ,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插肺动脉导管测定休克前和休克后 1小时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 (LVSWI) ;同时用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抗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结果  8只感染性休克犬休克 1小时后的LVSWI均明显低于休克前 ,其中6只的LVSWI<4 0g·m·m-2 。休克 1小时 ,4只犬的血清cTnI>0 6 μg/L[cTnI(1 96± 0 73) μg/L];这 4只犬的LVSWI明显低于其余 4只犬 (P <0 0 5 )。结论 感染性休克犬心肌细胞损伤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心肌细胞损害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心肌肌钙蛋白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锰对培养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段耀奎 曹文华 +2 位作者 王福顺 张德利 杨清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硒(Se)、锰(Mn)对心肌细胞的协同性影响。方法: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分别测定了正常对照、高Mn、高Se伴高Mn条件下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结果:高Mn状态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其... 目的: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硒(Se)、锰(Mn)对心肌细胞的协同性影响。方法: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分别测定了正常对照、高Mn、高Se伴高Mn条件下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结果:高Mn状态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其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降低,动作电位复极50%时程(APD50)延长,而高Mn伴高Se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RP、APA、APD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Mn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有损害作用。补Se可以对抗高Mn对心肌细胞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心肌细胞损害 心肌细胞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干细胞移植与心脏康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咏雪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8-1091,共4页
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损害导致心力衰竭是各种晚期心脏病的共性问题[1]。从临床与康复的角度,改善心肌缺血和修复心肌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目标。1994年,Soonpaa[2]首次发现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到成年小鼠发生梗死的心肌中,能够... 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损害导致心力衰竭是各种晚期心脏病的共性问题[1]。从临床与康复的角度,改善心肌缺血和修复心肌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目标。1994年,Soonpaa[2]首次发现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到成年小鼠发生梗死的心肌中,能够存活并能限制瘢痕发展,预防梗死后心衰的发生。2001年,德同杜赛尔大学医学院[3]首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移植,10周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移植 心脏康复 心肌细胞损害 心肌梗死患者 自体骨髓干细胞 心肌缺血 成年小鼠 晚期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梦媛 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323-3326,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世界性问题,通常是由血栓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引起,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措施可修复闭塞引起的心肌细胞损害。
关键词 心肌保护机制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糖尿病 心肌细胞损害 急性心肌梗死 世界性问题 发展中国家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