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的分化及存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静 魏峰 +3 位作者 吴忠东 王亭忠 倪雅娟 马爱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化表达及存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n=62),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化表达及存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n=62),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标记的MSCs,于心外膜下注射到心肌梗死周边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3、5、7、9d移植的MSCs的存活情况及其主要特异性标志物(MYH、Cx43、cTnI、α-actin)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心肌组织中GFP标记的MSCs群,应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其MYH、Cx43、cTnI、α-actin相对于未移植的MSCs的mRNA表达,对移植后9 d的移植区域行TUNEL凋亡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移植的MSCs于移植后3 d开始持续表达MYH、Cx43,于移植后5 d开始持续表达cTnI,未观察到α-actin的表达;Real-time PCR法结果显示,移植的MSCs上MYH于移植后5、7 d的表达量较3 d的明显增多(P<0.05),Cx43、cTnI于移植后7 d的表达量较5 d的均增加(P<0.05),于移植后9 d MSCs几乎观察不到,TUNEL凋亡染色示移植的MSCs发生了凋亡。结论移植的MSCs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能够表达部分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但其不能长时间、有效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心肌特异性标志物 MYH CX43 CTNI Α-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